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576)
2022(3288)
2021(3251)
2020(2901)
2019(6662)
2018(6849)
2017(14472)
2016(8033)
2015(9479)
2014(9652)
2013(9786)
2012(9560)
2011(8817)
2010(9293)
2009(9033)
2008(9103)
2007(8548)
2006(8011)
2005(7678)
2004(6681)
作者
(24539)
(20174)
(19960)
(19369)
(12834)
(9611)
(9220)
(7731)
(7503)
(7449)
(6767)
(6546)
(6536)
(6386)
(6295)
(6162)
(5939)
(5922)
(5904)
(5755)
(5308)
(5036)
(4972)
(4601)
(4583)
(4578)
(4570)
(4438)
(4061)
(3968)
学科
(32902)
经济(32860)
(25149)
管理(24524)
(20073)
企业(20073)
中国(12673)
方法(12453)
(10982)
数学(10698)
数学方法(10519)
(10498)
(9510)
(8694)
贸易(8688)
(8537)
(8471)
银行(8456)
(8121)
业经(7335)
(6939)
农业(6655)
(6240)
(6236)
金融(6236)
(6077)
(6040)
地方(5967)
税收(5803)
(5754)
机构
学院(124611)
大学(123350)
(52313)
经济(51013)
管理(45320)
研究(43840)
中国(37227)
理学(37176)
理学院(36697)
管理学(36168)
管理学院(35904)
(28235)
(27785)
科学(24919)
(23645)
财经(21278)
研究所(20602)
(19999)
中心(19336)
北京(18925)
(18874)
(17314)
(16919)
师范(16830)
(16614)
(15580)
财经大学(15395)
经济学(15250)
业大(14276)
经济学院(13719)
基金
项目(65931)
研究(51138)
科学(50683)
基金(46081)
(39163)
国家(38827)
科学基金(31728)
社会(30354)
社会科(28641)
社会科学(28633)
(24724)
基金项目(23699)
教育(23568)
编号(22874)
(21656)
成果(20360)
资助(20173)
自然(19593)
自然科(19044)
自然科学(19040)
自然科学基金(18668)
课题(16291)
(15151)
重点(15098)
(14888)
(14019)
项目编号(13528)
(13241)
(12874)
教育部(12848)
期刊
(67283)
经济(67283)
研究(43586)
中国(24526)
(20860)
管理(19210)
(17410)
金融(17410)
(16737)
科学(15429)
学报(15002)
教育(14396)
业经(12104)
大学(11311)
农业(10973)
财经(10873)
学学(10363)
经济研究(10320)
技术(10060)
问题(9854)
(9620)
(9350)
国际(8457)
理论(7722)
商业(6887)
实践(6874)
(6874)
现代(6651)
图书(6411)
改革(6164)
共检索到207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小峰  任国玉  王守荣  张政  
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核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环境外交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重视与日俱增,已经确定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原则,并初步确立了响应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战略构想。本文从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观测与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当前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和国际谈判的战略部署问题,并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岩  刘祖良  
在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深入探究世界高等教育高端发展规律,对我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意义重大。研究发现,世界高等教育发达中心总是与其他社会发达中心同步运动,并且国家组织作用关键,轮动周期渐趋缩短,未来世界高等教育高端中心将趋于泛化。由此可以洞察到我国未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宏观角度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四方面应对战略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2005年中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11年9月6日中国再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向全世界公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仅对全球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产生重要影响。重点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影响:(1)中国的和平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本身就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创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政治经济环境;(3)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全球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成效;(4)中国的和平发展,提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博  陈国谦  陈彬  
甲烷的全球变暖潜势是二氧化碳的72倍(20年水平),但其在大气中的寿命短于二氧化碳,可以作为优先减排对象。中国的甲烷排放十分突出,甲烷减排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然而在政策研究中,甲烷受到的关注程度远低于二氧化碳。本文基于甲烷排放研究的相关进展,首次系统性地论述了中国甲烷排放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是:甲烷排放的有效控制和减缓可以成为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减排战略要用"系统减排"思路替代传统的"末端减排"思路;甲烷系统减排的策略和实施措施不仅需要重视主要排放部门(如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农业)的直接末端减排,更需要突出强调建设活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劳承玉  张序  
为实现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约束性目标,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将进行重大调整。本文将中国碳减排目标与能源发展转型相结合,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形势,探索碳排放约束下我国能源战略调整的基本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大力推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交易等金融市场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田成川  
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把近年来国际气候问题的争论推向了新的高潮。在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认知方面,虽然还存在一些分歧和质疑,但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钦池  
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仅从自然科学角度无法真正认识气候变化的本质。人口和气候变化具有密切关系,除了人口规模之外,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规模、性别结构、人口城市化等对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深刻认识人口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有助于重视和发挥人口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人口应该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一个重要视角,应该把人口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框架,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策略,发挥城市化在减排中的积极作用,制定针对小型家庭能源节约引导政策,重视年龄结构和发展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祥琬  
化石能源的使用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其"领先地位"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性措施,如绿色新政、开发页岩气、继续发展核电、能源自给、再工业化,并试图以"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相结合"奠定新的低碳发展基础;发展中国家则普遍提出了"脱贫与可持续统筹平衡发展"战略。全球范围正进行着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绿色、低碳已成为世界潮流。应对气候变化为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新的战略要素,我国要敏锐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的脉动,以务实的行动推动中华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道路:①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发展道路的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馥棠  
气候变化与我国的粮食生产王馥棠农业生产直接受制于天气气候变化。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气候变化、气象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活动温室效应有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趋势,引起了各国政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遥  
气候融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保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第一,要明确气候融资目标,制定气候融资战略规划,从融资主体、时间战略、空间战略等三个层次,在目标设定、路径选择、重点任务、核心渠道及政策组合等方面作出合理部署;第二,要健全气候融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适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第三,要激活气候融资机制,扩大公共资金来源,推动国内碳市场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艳  文辅相  贾永堂  
所谓弱势高校,是指由于内部与外部某种单一或复合因素的作用,对各种教育资源缺乏应有竞争力,导致在综合实力、学校战略、办学水平、外部环境、社会认同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同类高校,面临较大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高等院校。我国弱势高校的形成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复杂背景和原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再次引起了国人对气候问题的关注。然而会议最终只是形成了不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更多地只是反映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所存在的分歧,充分说明了全球联合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之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学丽  
碳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已在多个发达国家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碳税有助于推动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负外部性内在化,与碳排放权交易工具互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文章探讨了碳税的内涵,界定了碳税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论证了在中国引入碳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我国开征碳税所需的准备工作及碳税制度的基本框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艳  
弱势高校群体所引发的问题,将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稳定与发展。应利用关键因素评价矩阵构建弱势高校判定理论模型,有效区分不同弱势高校及其弱势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弱势高校分别采取扶持战略、转化战略和淘汰战略,解决弱势高校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刘艳艳  张多勇  王东  
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国际社会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已经开展了积极的磋商与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偏差和国家利益的博弈,目前气候谈判还没有达成各方满意一致的协议,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困难做了分析,对未来中国气候外交坚持的原则、任务、策略做了进一步有益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