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2)
- 2023(11453)
- 2022(9885)
- 2021(9526)
- 2020(7943)
- 2019(18120)
- 2018(18114)
- 2017(34886)
- 2016(18822)
- 2015(21261)
- 2014(20950)
- 2013(20253)
- 2012(18755)
- 2011(16646)
- 2010(16764)
- 2009(15151)
- 2008(14718)
- 2007(13005)
- 2006(11254)
- 2005(9889)
- 学科
- 济(72257)
- 经济(72178)
- 管理(56517)
- 业(53927)
- 企(45616)
- 企业(45616)
- 方法(35038)
- 数学(30448)
- 数学方法(29835)
- 财(20772)
- 农(20083)
- 中国(18797)
- 制(15832)
- 业经(15717)
- 贸(14366)
- 贸易(14356)
- 学(14260)
- 易(14023)
- 策(13758)
- 银(13551)
- 银行(13528)
- 地方(13446)
- 务(13166)
- 财务(13115)
- 财务管理(13069)
- 农业(13067)
- 理论(12964)
- 行(12903)
- 企业财务(12375)
- 融(12340)
- 机构
- 学院(258066)
- 大学(257926)
- 济(104536)
- 管理(102783)
- 经济(102279)
- 理学(88548)
- 理学院(87556)
- 管理学(85844)
- 管理学院(85333)
- 研究(84883)
- 中国(66489)
- 京(54223)
- 科学(51101)
- 财(50231)
- 所(41348)
- 中心(41170)
- 财经(39739)
- 江(39045)
- 农(38794)
- 研究所(37484)
- 业大(36250)
- 经(36130)
- 范(34165)
- 师范(33847)
- 北京(33654)
- 院(31732)
- 经济学(31322)
- 州(30553)
- 农业(30410)
- 财经大学(29583)
- 基金
- 项目(175473)
- 科学(139590)
- 研究(129302)
- 基金(128614)
- 家(111934)
- 国家(111008)
- 科学基金(96367)
- 社会(81177)
- 社会科(76987)
- 社会科学(76969)
- 基金项目(67248)
- 省(66981)
- 自然(63439)
- 自然科(62044)
- 自然科学(62032)
- 自然科学基金(60902)
- 教育(60527)
- 划(57795)
- 资助(53275)
- 编号(52906)
- 成果(42754)
- 重点(39769)
- 部(39601)
- 发(37396)
- 创(36465)
- 课题(36279)
- 教育部(34204)
- 创新(34067)
- 科研(34048)
- 国家社会(33611)
共检索到382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赛全 陈娅静 朱俊明
气候政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面向公众的气候变化传播。在传播中使用并创新框架策略能达到影响公众认知与行为,提升传播效果的目的。但现有气候变化传播框架策略研究在媒介选择和方法运用上存在不足,难以支撑框架策略在形态丰富性和识别准确性上的创新。从视频媒介YouTube上提取234个气候变化纪录片的字幕构建了130万单词量的语料库,并基于无监督机器学习的主题模型网络分析法识别其中的框架策略。结果发现,气候变化视频传播语料中存在“环境威胁框架”“人类威胁框架”和“危机可控框架”3种策略。前两者分别强调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威胁;后者则强调气候变化所造成负面后果可通过科学、技术及多主体共同行动来有效控制。这是已有文献中未曾发现的复杂框架策略。研究发现对推进中国气候变化传播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璟浩 聂卉梓
[目的/意义]短视频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信息表达方式,已逐渐成为政策传播的重要工具。探索短视频平台在公共政策信息传播中的效力以及受众采纳意愿,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研究设计/方法]以“双减”政策为例,根据框架效应理论和信息采纳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法归纳总结短视频平台中“双减”政策信息框架的组织方式,同时分析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此外,采用在线控制实验法验证了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受众采纳意愿的影响。[结论/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中有近四成的信息使用了目标框架,其中损失框架居多,多数采用集体主义视角和非叙事陈述方式;目标框架、文化框架、叙事框架对受众的评论、转发、点赞意愿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双减政策信息中,损失、收益框架,集体、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叙事和非叙事要素都能增强受众的采纳意愿,并且目标框架与文化框架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创新/价值]研究结论对于政策宣传部门及相关政府机构优化政策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帆 李林
数据分类是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统计与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半监督学习作为重要的数据分类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与调和函数的半监督学习方法(NMF-HF)。首先,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非负矩阵分解(NMF)从而得到特征矩阵,利用调和函数(HF)的性质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分类,最后将该方法(NMF-HF)与经典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准确率对比,得到的实验结果证明了NMF-HF的高效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婧文
短视频平台凭借其可视化、移动化、碎片化的优势,近年来实现了迅速发展,受众数量逐年攀升。在视频社交化、资讯视频化和信息移动化的背景下,短视频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其中,也产生了大量的优质英语短视频。文章分析了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与营销模式,探讨短视频平台中英语短视频类的传播策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哲 何飞 程励
短视频正深刻影响公众对高校形象的认知。如何利用以抖音平台为代表的短视频构建和传播正面形象,成为高校在公共管理与社会治理语境下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国内10所高校抖音平台官方账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高校在抖音平台上的官方账号普遍存在传播目标不明确、视频内容不聚焦、形象建构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影响了高校形象在互联网主阵地上传播与管理的成效。因此,高校应根据抖音平台用户群体特征来制定传播策略和内容生产,通过充分利用抖音平台提供的UGC+PUGC内容生产模式,增强与抖音用户的情感纽带,实现高校形象的差异化与精细化传播,从而占据高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
关键词:
高校形象 短视频 形象建构 高校管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洪洲 朱佳 黄仕靖 袁勤俭
[目的/意义]探讨不同类型发布端的应急知识短视频特征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视频传播效果间的潜在关系,以促进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更加有效地利用短视频传播应急知识。[方法/过程]采用Logistic回归识别不同类型发布端的应急知识短视频间存在较大差异的基本特征,并讨论差异与视频传播效果的关联;基于视频内容文本展开内容特征分析,探讨不同发布端应急知识短视频在主题和情感倾向上的差异及视频传播效果分布。[结果/结论]不同类型发布端的应急知识短视频在背景音乐、发布时间、视频形式、内容主题分布等特征上均有显著差异,并且这些差异与视频传播效果关联密切;在视频内容的总体情感倾向上并无不同,积极情感均多于消极情感,但持消极情感的应急知识短视频的传播效果更好。[局限]研究选取的应急知识短视频仅限于以洪涝为代表的自然灾害,未来可拓展至其他类型事件的应急知识,以增强研究结论的普适性。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付少雄 苏一琦 孙建军
短视频辟谣的关键在于提升辟谣信息传播力。为此,分析辟谣短视频的内容设计与发布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可以提升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深化网络信息生态治理。本研究对抖音短视频平台上965条有效官方辟谣短视频进行人工编码,基于启发-系统式模型(heuristic-systematic model,HSM),将启发式线索(辟谣短视频发布技巧)和系统式线索(辟谣短视频中枢内容、边缘内容)进行短视频平台内的情景化,以点赞数、评论数、收藏数以及分享数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指标,分析启发-系统式线索对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点赞数,启发式线索中的主题类型,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完整度、信息独特性、标题符号与模态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对于收藏数,启发式线索中的时长、发布时间段、主题类型与背景音乐波动性,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完整度、信息独特性、标题样式与标题符号具有显著影响;对于评论数,启发式线索中的发布时间段与背景音乐波动性,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独特性与标题符号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分享数,启发式线索中的发布时间段与联动性,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独特性与信息陈述方式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延展了辟谣短视频的研究角度,拓展了启发-系统式模型的研究情境,明晰了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大尉 李效阳
[目的 /意义]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多地将B站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了解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对于高校图书馆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以高校图书馆的70个B站视频作为样本,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基于启发—系统模型,考察内容主题、知名度、粉丝数、标题长度、内容介绍、时长、封面设计等因素的组合对高校图书馆B站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结果 /结论 ]环境因素占优势的高校图书馆制作出传播效果较好的视频的概率更高;技巧因素是所有高校图书馆获得良好传播效果必须重视的因素;并且产出高质量通用学术讲座内容是提升视频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运营B站账号时应注意多角度扩充原始粉丝数,提高自身知名度;注重技巧因素对不同视频传播效果的差异化影响,不断提升技巧应用水平;应发挥自身优势,产出更受欢迎的特色内容;同时提高自身互动水平,深层次发掘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点,针对性调整运营策略。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B站视频 传播效果 新媒体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熊海芳 刘跃 刘天铭
共同因子是刻画风险溢价的重要基础,将共同因子模型应用于公司债券市场有助于合理估计信用风险溢价。本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探究债券信用溢价因子的存在性以及结构变化后发现:规模、下行风险、价值、波动率以及流动性等五个公司债券共同因子对单个债券信用溢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动量因子对信用溢价的解释能力较差,流动性因子具有较强的逆周期防御性功能。债券市场以及公司债券信用溢价因子在2015年前后存在明显的结构变化,利用稀疏学习和集成学习可以有效分析因子结构变化,建立风险预警。此外,在公司债券市场的市场制度和环境改变过程中,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其对市场的影响,防范化解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
信用溢价 因子模型 结构变化 机器学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锋 张文雅
机器学习方法在处理复杂数据、构建高精度模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经济时代为经济领域带来海量数据的同时,也对经济研究提出诸多挑战。机器学习方法能充分挖掘数据中的非线性、非平稳信息,有效提高经济分析结果的精度。机器学习与经济问题的融合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文章对近年来机器学习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回顾,从通货膨胀、汇率与货币、GDP、劳动力市场、社会稳定、政策评价等角度进行总结,比较了常用机器学习方法的优缺点,并展示了模型的评价准则,如均方根误差、F1-得分、AUC值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钦池
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仅从自然科学角度无法真正认识气候变化的本质。人口和气候变化具有密切关系,除了人口规模之外,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规模、性别结构、人口城市化等对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深刻认识人口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有助于重视和发挥人口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人口应该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一个重要视角,应该把人口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框架,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策略,发挥城市化在减排中的积极作用,制定针对小型家庭能源节约引导政策,重视年龄结构和发展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口 气候变化 策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志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本书践行"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理念,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视角探索体现教师教育一体化与信息化特色的教学策略。教师教育中的教学策略是一个新兴的研究主题,在综合基于设计的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
关键词:
视频教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毓萍 陈官羽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金融大数据平台公司通过自己的平台收集和整理海量数据,完善信用评价维度,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对个人信用水平进行全面科学评价,因而,商业银行传统个人信用评价面临巨大挑战。从现有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和方法局限出发,探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个人信用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完善个人信用评价维度和评价体系,明确数据采集的渠道,运用动态脱敏技术进行数据脱敏、LOF检验方法检验数据异常值和随机森林方法补充数据缺失值。接着,运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方法筛选重要性指标,通过基于逻辑回归的评分卡模型对筛选后的指标进行处理,输出个人信用评价分。最后,通过BP神经网络对模型进行检验,运用该模型对个人信用水平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基于机器学习能够进一步提高个人信用评价的准确性,为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建新 张蓓 金婷 和佳滢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助农类短视频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乡村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而这些宝贵的资源往往被忽视。助农类短视频传播可以通过拍摄和分享农村景观、农田风光、乡村民俗等内容,向公众展现真实而美丽的乡村风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农村地区产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但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局限性和营销手段的欠缺,这些优质的农产品往往无法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可 许可 吴佳霖 徐亚楠 李可心
短视频网红宣传对旅游地知名度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文章综合信源吸引力模型、信源可靠性理论和心流理论,探究短视频传播的网红特质对受众观看短视频时的专注度、快乐度、身临其境感和心流体验的作用,以及对受众想要去短视频宣传地的旅游态度的影响。通过问卷调研,收集558份有效样本,并构建了网红个人魅力影响受众心流体验和旅游态度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网红包括吸引力、可信度和受欢迎度在内的个人特质显著影响受众观看短视频的快乐度、专注度和身临其境感,促使受众产生心流体验,继而影响受众对网红相关地区的旅游态度。该研究对于借力短视频、网红经济等数字媒介环境下的新兴传播形式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知名度具有一定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
网红短视频 旅游态度 心流体验 丁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