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5)
2023(11750)
2022(9859)
2021(9105)
2020(7258)
2019(16366)
2018(16009)
2017(29665)
2016(15788)
2015(17795)
2014(17321)
2013(17121)
2012(16131)
2011(15037)
2010(15013)
2009(13845)
2008(13454)
2007(11642)
2006(10511)
2005(9789)
作者
(44757)
(37292)
(36964)
(35118)
(23857)
(17804)
(16750)
(14395)
(14287)
(13089)
(12840)
(12364)
(11752)
(11732)
(11572)
(11511)
(11045)
(10705)
(10664)
(10588)
(9397)
(9075)
(8972)
(8536)
(8458)
(8252)
(8196)
(8106)
(7503)
(7390)
学科
(74499)
经济(74428)
管理(37515)
(34684)
中国(29155)
(25359)
企业(25359)
方法(24336)
地方(21968)
数学(20585)
(20529)
数学方法(20435)
业经(16622)
(15942)
贸易(15928)
(15424)
农业(13832)
(13498)
(13154)
环境(13024)
(12514)
银行(12494)
(12452)
(12446)
(12288)
(12271)
金融(12269)
地方经济(11532)
(10886)
发展(9869)
机构
学院(223820)
大学(221182)
(99144)
经济(97168)
研究(88268)
管理(78255)
中国(68122)
理学(65806)
理学院(64850)
管理学(63844)
管理学院(63398)
科学(52089)
(49977)
(44892)
(42857)
研究所(40636)
中心(38447)
(35285)
财经(33532)
(33391)
(33259)
师范(33117)
北京(32538)
(32105)
经济学(31804)
(30587)
业大(28951)
经济学院(28501)
科学院(27430)
农业(27419)
基金
项目(146086)
科学(116105)
研究(109732)
基金(105949)
(92564)
国家(91788)
科学基金(77873)
社会(72032)
社会科(68326)
社会科学(68316)
(55134)
基金项目(55000)
教育(49058)
(47619)
自然(47083)
自然科(46014)
自然科学(46004)
自然科学基金(45149)
编号(43890)
资助(42798)
(38151)
成果(35700)
重点(33948)
(32486)
课题(31744)
发展(31383)
(30889)
国家社会(30703)
(30300)
中国(29203)
期刊
(118301)
经济(118301)
研究(75062)
中国(50577)
(34325)
科学(32607)
学报(31728)
管理(30565)
(30137)
教育(27614)
大学(24152)
农业(24114)
(23468)
金融(23468)
学学(22531)
经济研究(20478)
业经(19745)
技术(18097)
财经(16752)
问题(16719)
(14758)
(14301)
(13546)
世界(13427)
国际(13015)
资源(12243)
(11153)
现代(10605)
图书(10601)
(10381)
共检索到356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超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城市正遭受洪涝、干旱灾害的巨大冲击。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状况,指出城市水文化在当前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统城市水文化中的排蓄先进理念,归纳出其在疏导、调蓄、管理三方面的独特性,为当代城市发展提供参考与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超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转变民众旧有的生产生活习惯成为当务之急。中原水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作为生态文化中的一类,中原水文化的"化人"功能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容被忽视。但在当前中原水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在继续深入挖掘和创新水文化的同时,仍需要从资金保障、队伍建设、引进新技术等方面加以改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超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转变民众旧有的生产生活习惯成为当务之急。中原水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作为生态文化中的一类,中原水文化的"化人"功能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容被忽视。但在当前中原水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在继续深入挖掘和创新水文化的同时,仍需要从资金保障、队伍建设、引进新技术等方面加以改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雪臣  王守荣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水循环、大气环境、人类健康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造成严重影响,加强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有利于完善城市发展建设的规划,促进城市承载力的建设,改善我国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质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琰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已经和正在产生的影响严重威胁着自然界和人类的安全,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成为全球共同的责任。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城市首当其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本文就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城市如何通过低碳生态发展之路来达到碳减排进行了系统论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建坤  
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也受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严峻挑战。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和减缓CO2排放,GDP的CO2强度下降速度为世界瞩目,但由于工业化阶段GDP快速增长,CO2排放仍呈增长快、总量大的趋势。我国把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相协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节能;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的含碳率,中近期以大幅度降低GDP的能源强度和CO2强度为主要目标,到2030年前后要努力使CO2排放达到峰值,到2050年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军  穆海振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社会城镇规划与自然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城镇规划体系需要纳入气候变化的影响并考虑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首先以发达国家及世界著名大城市为参考,对美国、德国和日本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城镇可持续发展规划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措施分别进行了综述和提炼;然后,以上海为例,对照分析了我国大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及存在的脆弱性,包括城镇发展规划与气候环境的相容性考虑不够、城镇化过程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缺乏充分论证、城镇基础设施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较低、气候变化对城镇人体健康的影响未给予高度关注等;最后,指出了我国大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城镇可持续发展思路及重点方向,即充分考虑区域气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陆小成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需要融入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和谐宜居等理念和要求,实现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模式选择主要包括:在增长方式层面选择从粗放增长向资源集约转变的集约发展模式;在发展重心层面选择从单重经济向全面提升转型的统筹融合模式,在社会关系层面选择从二元分割向服务均等转变的和谐共享模式,在城市生态空间层面选择从无序开发向生态治理转变的绿色智慧模式,在城市品位层面选择从千城一面向品牌提升转变的文化品牌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允芳  Eckart Lange  石铁矛  李莉  
通过分析当今国际上以英国等国为例的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发展方法与策略,论述城市规划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专业工具,需要在规划的政策管理体系、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方法、场地规划的基础设施适应设计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适应发展战略,以提高城市系统的恢复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祥琬  
化石能源的使用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其"领先地位"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性措施,如绿色新政、开发页岩气、继续发展核电、能源自给、再工业化,并试图以"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相结合"奠定新的低碳发展基础;发展中国家则普遍提出了"脱贫与可持续统筹平衡发展"战略。全球范围正进行着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绿色、低碳已成为世界潮流。应对气候变化为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新的战略要素,我国要敏锐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的脉动,以务实的行动推动中华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道路:①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发展道路的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广月  
贸易与气候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双重效应关系,并呈现出时空特征。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大国,现行的贸易发展方式具有气候非友好的特征,导致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气候贸易壁垒受害国之一。因此,我国亟须进行贸易发展方式的低碳转型,要确立新战略,优化贸易结构,建立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合作机制和国家间协同减排合作机制,制定和实施绿色贸易政策,逐步实现贸易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绝对脱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文茜   陈正洪   陈英英   陈子凡   张雨   鲁静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园林遭受极端气候的风险,利用1991-2020年中国国家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集和2020年中国城市绿地面积数据,基于百分位数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园林受极端气候影响的程度。结果显示,受极端低温影响的高风险区域位于我国北部和高海拔地区;极端高温灾害高风险区域一般发生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东部城市;强降水高风险区域与我国降雨带分布基本一致,主要位于华中和华南地区,降水平均值均在30 mm以上;西藏日喀则和那曲市、我国北部及东部沿海地区为大风高风险区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华北和东北部分区域的城市绿化容易受极端干旱气候影响。未来城市园林设计需要结合当地极端气候特点,改善树种种类和种植结构,提升风景园林等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黎明  薛立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促进文化繁荣的经济动力。文化产业具有绿色、低碳等属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城市是经济和文化要素高度集聚的空间,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改造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围绕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推进城市空间管治,加快城市空间生态化改造的步伐,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王志博  杨齐明  郭仓  
文章通过对三大社会经济系统——城市、土地利用和能源系统的阐述,分析了各系统驱动因素的变化;根据对驱动因素的研究,提出了发展气候经济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并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经济转型的可行性。最后总结出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经济发展必将转向低碳的发展趋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王志博  杨齐明  郭仓  
文章通过对三大社会经济系统——城市、土地利用和能源系统的阐述,分析了各系统驱动因素的变化;根据对驱动因素的研究,提出了发展气候经济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并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经济转型的可行性。最后总结出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经济发展必将转向低碳的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