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0)
2023(5690)
2022(4898)
2021(4552)
2020(3607)
2019(7924)
2018(7880)
2017(14410)
2016(7613)
2015(8186)
2014(7693)
2013(7189)
2012(6401)
2011(5709)
2010(5918)
2009(5685)
2008(5632)
2007(4950)
2006(4227)
2005(3874)
作者
(20609)
(17326)
(17043)
(16194)
(10858)
(8315)
(7665)
(6572)
(6421)
(6099)
(5776)
(5745)
(5308)
(5250)
(5233)
(5171)
(5077)
(5076)
(5046)
(4923)
(4238)
(4201)
(4115)
(3948)
(3831)
(3778)
(3726)
(3698)
(3450)
(3434)
学科
(26627)
经济(26596)
管理(21877)
(19420)
(17263)
企业(17263)
方法(10260)
(8154)
(7885)
(7832)
数学(7508)
中国(7432)
数学方法(7379)
业经(7361)
理论(7248)
(5743)
(5694)
财务(5676)
财务管理(5662)
(5508)
贸易(5506)
(5388)
银行(5374)
企业财务(5357)
(5306)
农业(5268)
(5053)
(5022)
(4857)
金融(4856)
机构
学院(104271)
大学(101589)
(38740)
经济(37824)
管理(37100)
研究(34415)
理学(31347)
理学院(30929)
管理学(30283)
管理学院(30093)
中国(27512)
科学(22210)
(21887)
(19916)
(17611)
(16007)
研究所(15915)
财经(15497)
中心(15484)
(15164)
(15079)
师范(15040)
(13936)
业大(13818)
北京(13579)
(13088)
(12982)
师范大学(11956)
经济学(11936)
农业(11798)
基金
项目(67141)
科学(52979)
研究(50090)
基金(48100)
(42215)
国家(41849)
科学基金(35903)
社会(31009)
社会科(29242)
社会科学(29235)
(26417)
基金项目(25046)
自然(23403)
教育(23041)
自然科(22772)
自然科学(22767)
(22427)
自然科学基金(22309)
编号(21708)
资助(18898)
成果(16869)
重点(15933)
课题(14879)
(14663)
(14207)
(13827)
创新(13211)
项目编号(13077)
(12933)
(12859)
期刊
(48070)
经济(48070)
研究(30667)
中国(18958)
(17335)
学报(15460)
科学(14826)
(14031)
管理(13727)
教育(13135)
大学(11348)
学学(10684)
(9978)
金融(9978)
农业(9664)
业经(8838)
技术(8177)
经济研究(7938)
财经(7730)
(6763)
资源(5819)
问题(5504)
财会(5477)
(5302)
商业(5155)
(4911)
现代(4812)
(4787)
图书(4750)
会计(4741)
共检索到156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危平  舒浩  成静涛  
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挑战之一,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搁浅资产也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搁浅资产的起源和成因出发,系统梳理搁浅资产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从公司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全球经济风险四个层面详细阐释资产搁浅风险的形成机理和经济后果,继而对搁浅资产评估的行业和区域维度分析进行深入的文献评述。在此基础上,提炼当前搁浅资产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舒浩   危平   别奥  
搁浅资产形成是经济低碳转型的必然结果,是公司气候风险的主要类型之一。基于200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搁浅资产风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搁浅资产风险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并具有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搁浅资产风险主要通过增加融资约束、降低股票流动性和破坏企业声誉,抑制公司价值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搁浅资产风险与公司价值间的负向相关关系在非国有、社会责任绩效差、资本密集型、所在城市环境规制更严格、位于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所在城市行政级别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不仅补充和丰富了搁浅资产风险及其经济后果的文献,也为中国企业和投资者认识搁浅资产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政策提供了有益指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文茜   陈正洪   陈英英   陈子凡   张雨   鲁静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园林遭受极端气候的风险,利用1991-2020年中国国家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集和2020年中国城市绿地面积数据,基于百分位数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园林受极端气候影响的程度。结果显示,受极端低温影响的高风险区域位于我国北部和高海拔地区;极端高温灾害高风险区域一般发生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东部城市;强降水高风险区域与我国降雨带分布基本一致,主要位于华中和华南地区,降水平均值均在30 mm以上;西藏日喀则和那曲市、我国北部及东部沿海地区为大风高风险区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华北和东北部分区域的城市绿化容易受极端干旱气候影响。未来城市园林设计需要结合当地极端气候特点,改善树种种类和种植结构,提升风景园林等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媛  方修琦  徐锬  
气候变化对于粮食安全的影响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研究过去几十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程度时,常规的研究方法是利用实际产量的数据拟合出以时间为变量的趋势产量,实际产量与趋势产量的差值即为气候产量。但这种方法在评估气候变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时存在一定缺陷。在常规算法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即通过选取基准时段,建立反映气候要素与作物单产关系的函数表达式,来估计非基准时段内的气候产量,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气候要素存在趋势性变化的时段。以黑龙江省为例,将改进算法和常规算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应用改进算法得到的气候产量更能真实地反映气候变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雪臣  徐影  毛留喜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增强的温室效应共同引起的。我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未来50-100年全球和我国的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光华  崔馨月  王智  荆红利  樊保国  
【目的】预测我国酸枣适生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酸枣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GIS技术和R语言,筛选出酸枣121个地理调查数据和34个环境因子,利用R语言的ENMeval数据包,调整MaxEnt模型默认参数,并运用优化后的MaxEnt模型分析酸枣当前适生区的地理分布;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和VIF方差膨胀因子筛选出参与建模的所需因子,刀切法筛选该适生区主导环境因子,根据IPCC发布的第5次气候模型,探讨在不同气候情景下酸枣未来地理分布的变化。【结果】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当模型参数中特征组合为线性、二次型与片段化,以及调控倍频为3.5时,MaxEnt模型的复杂度最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法的AUC为0.946,模型预测的可靠性极高、精度极好;刀切法结果显示,年均气温、最湿季平均气温、最湿月降雨量、降水量变异系数、海拔和表层(0~30 cm)土壤盐基饱和度是影响酸枣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当前酸枣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陕西、河南北部、山西中南部、河北、宁夏北部、内蒙古东南部、四川东北部、辽宁西部和山东境内,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酸枣适生区分布会有不同程度变化,到2050s和2070s,酸枣适生区面积有一定增加,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响应敏感且呈递增趋势,而在RCP2.6情景下的递增趋势较其他2种情景小。【结论】气候、土壤和地形因子共同影响酸枣的潜在地理分布,其中气候因子所占权重最大,是最有可能引起酸枣地理分布区迁移的环境变量;模型经过参数优化能准确模拟预测出酸枣潜在地理分布区;未来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将会改变酸枣的分布格局。MaxEnt模拟结果显示,适生区总面积趋于增加,且扩张区域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减少区域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在3种气候变化情境下,2050s和2070s的酸枣适生区质心呈往高纬度迁移的趋势,酸枣适生区域整体迁移至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一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占红  
气候变化作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大背景,必然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发达国家碳排放已趋平稳,中国因经济快速发展,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均量仍低于发达国家。气候变化及其应对对国际贸易具有结构升级、先进技术扩散、运输方式优化、内涵能源减少等方面的有利影响,以及削弱相对优势、挤压市场空间、引发贸易摩擦和加剧污染转移等方面的不利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提出应推动国际贸易的低碳化、建立互利共赢贸易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贸易发展等措施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艳艳  周国模  田信桥  
污染者负担原则作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通过明确环境责任主体、责任范围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气候变化作为新型环境问题,其所具有的复杂性、全球性以及不均衡性对污染者负担原则的适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气候变化背景下要求更加全面完整的把握污染者负担原则,充分挖掘其隐性公正性,要求重新界定"污染者"的内涵,实现"负担"的实质正义。基于此种要求,文章提出了从"受益者负担""消费者负担"以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三个角度来适用该原则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绍军  史明宇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了"低碳城市"的内涵,认为低碳城市不仅是技术、管理、发展模式的更新,更是一种社会结构形态,即低碳城市的实现需要通过对城市社会系统的整合来使某个特定城市的社会结构形态适合低碳城市的发展。探讨了目前中国在建设"低碳城市"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即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与实现低碳城市的矛盾、低碳城市的炒作意义大于其实际意义、偏重实践而忽视理性思考、信仰的缺失和物质主义的盛行、技术和管理的路径依赖以及二极分化的社会阶层结构。最后提出了低碳城市在中国实现的路径选择,重点在于通过整合城市社会系统中政府/权力、企业/市场、市民/社会、观念/文化的形态和关系来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惠兰  贾志杰  
随着"纸上保护区"的出现,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保护的有效管理。初步探索了气候变化对有效管理的可能影响,并以经济学的视角,从信息效率、资源配置和激励相容三方面分析了有效管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超  王鑫  王风谦  栾晓辉  李雪  柏常禄  葛凡  
近半个世纪以来,日趋变暖的气候使得碳减排成为世界上很热的一个议题。本文从全球CO2的排放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入手,引入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碳减排国际合作情况,分析了碳减排技术和投资热点。最后对我国碳减排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治芬  严昌荣  张建华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并通过对农业生产和相关产业的影响直接威胁我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农业生产基本数据和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资料数据;根据IPPC第5次评估报告中气候变化影响框架的基本思想,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与农业技术适应情景矩阵;采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构建农业技术适宜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农业技术适宜性评估主要考虑技术本身的特点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农业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区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作物适宜性、水资源条件、光温条件、地形条件、经济条件和生态条件等6个方面;应用农业技术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秋雁  刘业帆  
气候变化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和举措必将对未来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MRV)成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从探讨MRV内涵和价值入手,分析了中国MRV体系的现状和不足,借鉴欧盟和美国MRV体系,提出了秉承"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理念,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有中国特色的MRV体系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玲  
一、发达国家提出边境碳调整的政策考量(一)预防和缓解气候措施导致的本国产业竞争力下降竞争力问题是现阶段气候变化和贸易谈判的核心。理论上,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几乎内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明顺  李欢欢  
以升温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为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如何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对韧性概念进行了梳理,并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城市韧性研究的发展概况;基于此,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韧性评估的概念框架,并对其定量化评估方法进行探讨;最后基于已有研究发展脉络及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对城市韧性评估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规避气候风险的能力提供科学指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