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7)
2023(6375)
2022(5370)
2021(4977)
2020(4208)
2019(9462)
2018(9374)
2017(17764)
2016(9949)
2015(11180)
2014(11195)
2013(10903)
2012(10188)
2011(9310)
2010(9709)
2009(9230)
2008(9291)
2007(8656)
2006(7736)
2005(7226)
作者
(29967)
(25201)
(24944)
(23690)
(16060)
(11887)
(11222)
(9542)
(9521)
(9156)
(8878)
(8496)
(8309)
(8135)
(8095)
(7666)
(7443)
(7401)
(7340)
(7241)
(6529)
(6272)
(6128)
(5826)
(5805)
(5666)
(5630)
(5575)
(5100)
(5033)
学科
(35990)
经济(35910)
管理(34363)
(29766)
(25853)
企业(25853)
(14026)
方法(13932)
(13332)
数学(11280)
数学方法(11102)
(10082)
中国(9650)
(9483)
业经(9212)
(9060)
(8362)
财务(8342)
财务管理(8311)
企业财务(7913)
(7729)
体制(7711)
银行(7702)
(7355)
金融(7352)
(7343)
环境(6970)
(6653)
理论(6426)
农业(6364)
机构
大学(148405)
学院(145574)
(58443)
经济(57093)
管理(54320)
研究(53141)
理学(45881)
理学院(45290)
管理学(44539)
管理学院(44253)
中国(41189)
(32883)
科学(32322)
(31825)
(27788)
(25134)
研究所(25014)
财经(23907)
(23791)
中心(23753)
(21552)
业大(21500)
北京(20701)
农业(19551)
(19501)
(19171)
师范(18965)
(18015)
经济学(18008)
财经大学(17724)
基金
项目(95746)
科学(75902)
基金(70978)
研究(68988)
(62932)
国家(62467)
科学基金(52918)
社会(43937)
社会科(41487)
社会科学(41478)
基金项目(37264)
(35876)
自然(34692)
自然科(33873)
自然科学(33861)
自然科学基金(33284)
教育(31569)
(31410)
资助(28669)
编号(27013)
成果(23242)
(23149)
重点(22305)
(21904)
(19764)
(19622)
课题(19461)
创新(18698)
教育部(18602)
国家社会(18584)
期刊
(70245)
经济(70245)
研究(45033)
中国(32199)
(27135)
学报(24645)
科学(23359)
(22951)
管理(21187)
大学(18701)
学学(17657)
(15653)
金融(15653)
教育(15371)
农业(14757)
财经(12574)
技术(11570)
(10746)
业经(10591)
经济研究(9897)
问题(9154)
(7898)
(7448)
(7079)
财会(7039)
资源(6936)
国际(6935)
会计(6920)
科技(6762)
技术经济(6635)
共检索到228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万杰  
文章介绍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资金机制的发展演变及其外交博弈过程,重点分析了我国利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专属资金机制——绿色气候基金的总体形势和基本特点,为森林和林业项目申请利用绿色气候基金提出了具体路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建军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的并已于1994年3月21日开始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都要制定并实施各自的“防止地球温暖化行动计划”其中要求发达国家在本世纪90年代末的CO_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水平并在1994年9月21日前将各自国家的相关情况上报该公约组织。作为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的日本,出于其经济和政治的战略考虑,在条约生效前后都比较积极和主动地做了一些相应的工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贵瑞  牛栋  王秋凤  
大气中CO2 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升高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可能会对人类的健康、食物和水资源的安全、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等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为了通过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来遏止或制止地球变暖的进程 ,在世界各国的政治努力下 ,已经缔约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尽管就《公约》和《议定书》的具体实施细则还没有达成协议 ,但它标志着地球村的人们已经迈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重要一步。该文在回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进程和争论中的焦点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了我国为履行国际义务和保护国家利益亟需开展综合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必要的知识与技术储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雯  王谋  连蕙珊  
哥本哈根协议提出在2010到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要投入300亿美元的新的、额外的快速启动资金,2020年要达到每年1000亿美元的气候变化资金投入。如何落实供资承诺,成为发达国家体现政治诚意、促进国际多边谈判信任、推动环境公约谈判进展的关键。文章从公约谈判快速启动资金的落实情况入手,分析了环境履约资金承诺兑现的新特点与走向,并为发展中国家在资金谈判中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渊媛  薛达元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事件。作为多边框架,UNFCCC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拥有195个缔约方。期间,为推动履约工作,共召开了18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包括《京都议定书》在内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与决定。本文全面阐述了《公约》产生的背景、履约进展与缔约方之间主要分歧的根源。此外,有鉴于当前新的国际政经版图与形势,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并藉此提出了"合而不同"的履约策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章七根  
以履约视角看待项目资金绩效,导致项目资金"高耗低产"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项目评审缺乏权威、公正的第三方;二是目前高校激励机制对提高项目资金绩效的有效诱导不足。为提高项目资金绩效,需要着手建立权威、公正项目评审第三方的制度机制,在高校项目评审中将激励机制作为参考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潘志华  郑大玮  
应对气候变化包括适应与减缓两大对策,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适应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目前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性研究相当薄弱,影响了适应工作的开展。文章综述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内外发展趋势,阐述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内涵与机制,划分了适应对策的各种类型,初步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研究框架和工作路线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徽  
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同年6月地球首脑会议上,155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随着公约内容的具体化,围绕缔约国之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个主议题,将展开政治、经济、法律、环境诸方面的分工协作以控制全球气候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在多边谈判和实施公约的工作中,讨论协商性谈判问题。本文探讨了该问题并就协商性谈判提出一些原则性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娟  许涛  
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PFI模式有效解决了政府投资的低效率问题,提高了公用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为改善国家基础设施面貌,推动城市化进程做出了贡献。然而PFI项目中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与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私人投资者在某些方面是有冲突的。政府应该通过提高管理手段和行政能力对PFI项目实施科学化管理,可以通过在特许权合同中引入违约罚分机制、履约报告制度、期中评估与期末评估制度、特殊情况下政府介入机制和强化标准的制定等方法,提高投资人的履约质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孟献华  倪娟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候变化教育已经被纳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导下,联合国各组织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从教育政策制定、教育目标设定、课程设计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和学校环境建设等方面阐明了气候变化教育的发展路径,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气候变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应该关注气候变化的课程开发、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华  钱凤魁  王文涛  葛全胜  马翠梅  张九天  何霄嘉  
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方面,适应则更为现实和迫切,而适应技术的正确选择与表述是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内容。本研究以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林业、水资源、海岸带、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等领域为对象,在分析各领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危害及其适应技术响应基础上,初步总结归纳出11项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表达方式,主要包括预警、工程研发、动态监测、评估、灾害防控、适应空间、适应长效性、模型分析、重大工程、行业标准和规范以及社会影响与宣传等类型的技术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选择框架,对各领域适应技术进行初步归类;最后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类型适应技术选择的基本操作步骤。研究结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柯水发  潘晨光  温亚利  潘家华  郑艳  
当前,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就业问题备受世人瞩目。本文首先概述了气候变化、森林、林业与就业的相关关系;阐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框架,归纳出林业碳增汇、碳贮存和碳替代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三种主要方式;并介绍了中国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和能源林业的具体实践;进而定性分析了中国林业重点行动对就业的正负面影响,并以广西碳汇试点项目为例加以佐证,最后阐明了中国林业发展及就业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林业通过碳增汇、碳贮存和碳替代三种主要途径和系列行动,为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应对气候变化的造林绿化等一系列林业行动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谷德近  
资金机制是后京都时代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制度,也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重要的权利、义务关系。围绕资金机制的运作实体、活动资格和优先事项、资金分配和资金数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集团及其各自内部充满矛盾和利益冲突。在京都时代及其之后,资金机制始终是气候变化谈判的博弈焦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寻  张雯  朱留财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性环境挑战之一,气候变化谈判关乎各国在气候秩序中的权力与义务,涉及到各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新舞台。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厘路线图精神,发达国家应承担起历史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可持续的、可预测的资金支持,帮助其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缺乏履行公约义务的政治诚意,长期以来在资金问题上同发展中国家展开了艰苦的斗争。哥本哈根会议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资金呈现出资金来源多样化,资金规模逐渐缩水,资金治理机制对发达国家出资约束力近一步降低的趋势。各利益集团围绕资金机制谈判展开激烈博弈,欧盟与美国正在逐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