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90)
- 2023(15925)
- 2022(13450)
- 2021(12557)
- 2020(10429)
- 2019(23471)
- 2018(23115)
- 2017(44725)
- 2016(24051)
- 2015(26476)
- 2014(25854)
- 2013(25163)
- 2012(23203)
- 2011(20603)
- 2010(20445)
- 2009(18599)
- 2008(17774)
- 2007(15677)
- 2006(13828)
- 2005(11656)
- 学科
- 济(97454)
- 经济(97355)
- 业(73407)
- 管理(65443)
- 农(51773)
- 企(50711)
- 企业(50711)
- 方法(41346)
- 数学(37202)
- 数学方法(36737)
- 农业(34263)
- 业经(26442)
- 财(24652)
- 中国(24620)
- 地方(21835)
- 贸(18772)
- 贸易(18764)
- 制(18729)
- 易(18346)
- 学(17091)
- 策(16926)
- 技术(15641)
- 环境(14746)
- 银(14390)
- 发(14355)
- 银行(14343)
- 务(14254)
- 财务(14212)
- 财务管理(14182)
- 行(13663)
- 机构
- 学院(331886)
- 大学(324434)
- 济(137756)
- 经济(135106)
- 管理(131981)
- 理学(115278)
- 理学院(114068)
- 管理学(112097)
- 管理学院(111479)
- 研究(110366)
- 中国(84658)
- 农(75570)
- 科学(69367)
- 京(65869)
- 财(60208)
- 农业(58365)
- 业大(57581)
- 所(54864)
- 中心(53757)
- 研究所(50348)
- 江(49605)
- 财经(48164)
- 经(44076)
- 范(41608)
- 师范(41127)
- 经济学(40655)
- 北京(39716)
- 院(39518)
- 州(39057)
- 省(38091)
- 基金
- 项目(235521)
- 科学(185992)
- 基金(172132)
- 研究(169281)
- 家(151741)
- 国家(150417)
- 科学基金(129276)
- 社会(109160)
- 社会科(103328)
- 社会科学(103300)
- 省(94372)
- 基金项目(91647)
- 自然(84685)
- 自然科(82766)
- 自然科学(82742)
- 自然科学基金(81264)
- 划(77872)
- 教育(75572)
- 资助(68710)
- 编号(68587)
- 成果(53253)
- 重点(52747)
- 发(51994)
- 部(51363)
- 创(49271)
- 创新(46071)
- 课题(45786)
- 科研(45631)
- 国家社会(45505)
- 教育部(43480)
- 期刊
- 济(150580)
- 经济(150580)
- 研究(87912)
- 农(76710)
- 中国(61117)
- 学报(55436)
- 农业(52058)
- 科学(50928)
- 财(43917)
- 管理(43911)
- 大学(42452)
- 学学(40780)
- 融(32940)
- 金融(32940)
- 业经(31998)
- 技术(27120)
- 教育(26404)
- 业(25107)
- 经济研究(22228)
- 财经(22203)
- 问题(21272)
- 经(19005)
- 版(18214)
- 资源(16627)
- 科技(16215)
- 世界(15950)
- 农村(15705)
- 村(15705)
- 业大(15641)
- 技术经济(15534)
共检索到478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存儒 武照亮 曾贤刚
为理清气候变化感知影响农户生计的基本路径和内在逻辑,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镇农户调查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气候变化感知对其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感知对农业生计策略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但对非农业策略呈现显著正向影响;2)气候变化感知同时通过适应性行为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计策略,进一步推动农业生计策略向非农化方向发展;3)气候变化感知对生计策略的影响路径表现出明显的农户个人因素差异和农业生产环境差异,风险喜好型和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农户群体更倾向于调整和转变生计策略,存在农业补贴和农业基础设施较完备时农户倾向于坚持农业生计策略。本研究能够为政府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气候变化政策、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园庭雁 杨君
基于湖南桃江县和长沙县291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从生计多样性和优势生计收入比重两方面揭示了农户生计策略"单一生计——生计多样化——优势生计"的路径演变规律,农户生计多样性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稳定,优势生计收入比重逐渐增大。农户生计策略演变对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度、利用结构和经营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在土地的资金和物质投入取代劳动力投入趋势明显,土地利用类型和种植结构朝着高收益、低劳动投入的方向调整,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玲 屠鹃
自然灾害风险感知水平是影响风险防范意识和行为的直接原因,研究个体对于自然灾害风险感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农村居民地震风险感知与地震保险需求"微观调查数据作为样本,从多角度分析了云南省楚雄州农村居民对于地震风险的感知水平,同时研究了个人的灾害经历、风险暴露程度、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和其他特有因素对于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经历对于风险感知具有正负两种效应;风险暴露程度与风险感知水平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诸如年龄、性别、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都会对个体的风险感知产生明显的影响;特有因素中,政府对于地震的宣传和发放的地震应急包会降低个人的风险感知水平。最后,本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永静 胡露月
在重庆12个乡村旅游示范区(县)开展实地调查,考察调查区内农户生计资本状况,将农户的生计策略分非旅型、兼旅型、旅兼型、专旅型4种,利用二元、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资本状况下农户如何选择乡村旅游参与策略。通过整理466份问卷数据,最终得出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分别是促使农户选择非旅型、兼旅型、旅兼型、专旅型生计资本的关键因素等。发展乡村旅游,应合理提升农户生计资本,促使农户选择乡村旅游生计策略,补贴农户经营乡村旅游启动资源,促进与监管并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安敏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夯实"三农"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总量的角度分析了云南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深入剖析了云南农村居民在不同时期8类消费支出项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影响程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如何促进云南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云南农村居民 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梅
本文根据全国和云南省1986-2005年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数据,建立全国和云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型,对云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规律进行研究,并且与全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作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云南省农村居民不仅基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低于全国农村居民,而且样本期间平均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全国农村居民的结论,认为这一切都是云南省农村居民收入过低造成的,对此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措施和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琳 蔡乐 杨媚 陶杰 赵科颖
目的:分析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农村居民冠心病的直接、间接和无形经济负担。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该地1519名35岁以上的村民,通过现场问卷调查,获取冠心病的患病及经济负担资料。结果:该地农村居民冠心病的患病率为1.58%,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17%,女性为1.20%。男性冠心病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冠心病患者人均直接、间接和无形经济负担分别为9053.6元、1164.6元和4550.2元。该地村民冠心病总的经济负担为2383369元,人均疾病经济负担为4967.6元。53%的冠心病患者靠借款或变卖家产支付医疗费用。结论:冠心病给丽江市古城区农村居民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应该采取措施降低冠心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冠心病 疾病经济负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前恒 池桂娟
本文使用来自中国4个省8个县64个村庄900多个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的比较强度、比较方向以及比较中的包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大约45%的农村被调查者在日常生活中会与别人进行比较。收入低的农村居民的比较强度高,比较强度对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进行比较的农村居民把"本村民小组居民"作为比较参照系的比例最高,选择"邻居"作为比较方向的农村居民幸福感最低。收入高、受教育年限长或女性农村居民的包容性强,包容性强的农村居民幸福感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伍艳
本研究利用平武县和南江县372户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计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农户所拥有的生计资本。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牲畜数量的增加与农业专业型生计策略的选择显著正相关,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每增加1个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的概率会相应提高3.472;获得信贷的情况和家庭是否有干部与非农单一化生计策略的选择显著正相关,农户获得信贷每增加1个单位,导致农户选择以非农为主和以农业为主的发生比扩大1.615倍。同时,不同区域的农户生计策略存在差异。南江县农户选择以农业专业型为主的生计策略,对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依赖较强;平武县农户选择以非农单一化为主的生计策略,对金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安士伟 樊新生
利用农户家庭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特征和区域因素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农户生计呈现出非农化、多样化发展趋势。其次,农户资本禀赋影响农户生计策略选择。人力资本中,劳动力数量显著影响生计选择,而教育程度影响不显著;社会资本对农户生计并未产生显著影响;物质资本越丰富,农户选择基于当地的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否则,采取外出务工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金融资本越多,生计策略的选择就具有越大的主动性。再次,地形、区位和通达度等区域因素差异导致农户生计策略呈现地域性差异。距离城市近、通达度好的平原地区村
关键词:
收入源 农户生计策略 家庭特征 区域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黎孔清 陈银蓉 余雪振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土地整治规划的核心问题。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在统筹国家政策、农户意愿和建立自然-经济-社会-生态-规划综合修正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科学测算了随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并提出适宜整治策略。研究结果:①随县18个乡镇综合修正系数介于5.15%~9.84%之间,表明理论潜力转变为现实潜力的可能性具有较大地域差异;②2011—2020年随县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为2 035.23 hm2,占理论潜力的17.80%,占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的10.01%;③可优先在潜力大的乡镇建立整治示范区,创新土地整治模式,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该研究测算方法及整治策略具有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晟 宁德煌
文章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logit)对影响云南农村居民购买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进行分析。从实证结果发现,教育水平、家庭收入、食品购买地点、主观意识中的风险意识和健康意识这五个变量对云南农村居民购买假冒伪劣食品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云南农村 食品安全 购买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孔令英 李媛彤 王明月 郑涛
[目的]探究贫困农户生计资本变化及其与生计策略关系,有助于民族贫困地区项目制扶贫的精准实施,对调整生计资本结构,维持农户可持续生计,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新疆疏勒县225户调查问卷数据,测算精准扶贫项目实施前后生计资本变化,并构建多元无序logistic模型探讨其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精准扶贫项目实施后,农户生计资本水平整体得以提高,生计资本结构有所改善,但是各项生计资本发展不均衡,生计脆弱性依旧存在;同时生计资本是决定农户选择生计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自然资本是决定农户选择纯农型生计策略的基础,而金融、人力、社会、物质、民族文化等资本决定了该地区农户生计策略由纯农型向非农型的转变。[结论]政府需要加大自然、物质、社会、教育等生计资本方面的扶贫项目投入、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注重金融资本、民族文化资本等生计资本方面扶贫项目投入的精准化并加大监控力度以维持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奇放 翟国方 鲁钰雯 邹佳雯
基于野生动物生境保护的创新视角,以云南省高黎贡山羚牛活动区域为例,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运用最小耗费路径法(MCR)对羚牛生境景观安全格局进行评价,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模型对农村居民点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然后通过构建互斥性矩阵对以上两类评价结果进行交叉分析,形成了六类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整理方向及提升路径;最后基于整理过程中客观成本的变化曲线,划分了研究区居民点的整理时序,即近期优先整理320个居民点,中长期共选择性整理474个居民点,并明确了各个时期的整理规模及整理重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鑫 张贵友
本文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的农户数据,使用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的收入模拟法,首先估计出不发生土地流转时土地转出户和土地转入户的人均纯收入水平,然后通过比较不发生土地流转和发生土地流转两种情形下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得出土地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转入行为对土地转入户的增收贡献较为显著,使其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8050元增加到20013元,增收幅度约10%;土地转出行为对土地转出户收入影响效果较小,使其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7064元略微下降到16854元,下降幅度约为1%;整体的土地流转活动使得全部农户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7227元增加到17765元,增收幅度大约为3%。土地流转活动显著提升了初始收入水平较高的土地转入户的收入,但对初始收入水平较低的土地转出户的收入影响有限,使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从0.41176提高到了0.44939,从而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土地流转收入收入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气候变化对云南省森林火灾的影响
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研究——来自云南省的调查数据
哈尼族社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估——以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农村社区为例
农村居民住房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5省1000个农户的调查
旅游影响感知如何影响旅游态度?——云南省4个国家公园432份农户调查的实证
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测评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河南两省的调查数据
收入水平、村干可信度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意愿影响分析——基于云南省465个农户调研数据
农户气候变化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544份农户调查数据
云南省农村金融现状及问题调查
明清时期云南农村居民的饮食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