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2)
- 2023(9428)
- 2022(7932)
- 2021(7348)
- 2020(6035)
- 2019(13577)
- 2018(13103)
- 2017(25026)
- 2016(14001)
- 2015(15137)
- 2014(14821)
- 2013(14515)
- 2012(13579)
- 2011(12366)
- 2010(12621)
- 2009(11507)
- 2008(11586)
- 2007(10367)
- 2006(9367)
- 2005(8292)
- 学科
- 济(52723)
- 经济(52659)
- 业(41526)
- 管理(41393)
- 企(33375)
- 企业(33375)
- 方法(21943)
- 数学(19115)
- 数学方法(18828)
- 农(17080)
- 财(15057)
- 中国(14308)
- 学(13120)
- 业经(12402)
- 贸(12388)
- 贸易(12384)
- 易(12093)
- 策(11602)
- 农业(11510)
- 制(10504)
- 地方(10390)
- 技术(9372)
- 环境(9188)
- 务(9016)
- 财务(8995)
- 财务管理(8977)
- 银(8948)
- 划(8912)
- 银行(8895)
- 企业财务(8531)
- 机构
- 学院(203077)
- 大学(202756)
- 济(82401)
- 经济(80767)
- 管理(76612)
- 研究(75216)
- 理学(66755)
- 理学院(65905)
- 管理学(64575)
- 管理学院(64196)
- 中国(55331)
- 科学(49190)
- 农(43165)
- 京(43137)
- 所(39984)
- 财(37915)
- 研究所(36921)
- 业大(34786)
- 农业(34420)
- 中心(32990)
- 江(30973)
- 财经(30093)
- 院(27509)
- 经(27374)
- 北京(26853)
- 范(26611)
- 师范(26219)
- 经济学(24414)
- 州(23987)
- 科学院(23393)
- 基金
- 项目(140276)
- 科学(110027)
- 基金(103015)
- 研究(95527)
- 家(93757)
- 国家(92997)
- 科学基金(77655)
- 社会(60680)
- 社会科(57569)
- 社会科学(57554)
- 基金项目(53997)
- 省(53850)
- 自然(53229)
- 自然科(52011)
- 自然科学(51991)
- 自然科学基金(51092)
- 划(47401)
- 教育(43135)
- 资助(42177)
- 编号(36777)
- 重点(32547)
- 部(30667)
- 发(30616)
- 成果(29351)
- 创(29147)
- 计划(28157)
- 科研(27512)
- 创新(27316)
- 课题(26250)
- 教育部(25344)
共检索到296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留喜 程磊 任国玉
气候变化打乱了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业已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关系,从正反二个不同的方面,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本文在论述目前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现状与主要结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气候变化影响评估趋势和我国的差距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提出了我国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未来战略重点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影响评估 战略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绍洪 高江波 邓浩宇 刘路路 潘韬
风险评估是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减缓和适应战略的理论需求推动下发展出许多定量评估方法,完成了大量的评估工作。然而,已有研究在气候变化的风险构成上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且评估方法论在整体上缺乏对致险因子与承险体的集成分类。基于此,本文明晰气候变化风险构成,包括致险因子的危险性、承险体的暴露度与脆弱度及其相互关系,明晰了风险产生与变化逻辑。融合致险因子与承险体特征,将气候变化风险定量评估方法归纳为突发事件和渐变事件两类,并分别进行了理论阐述和案例剖析。最后,根据气候变化风险的研究现状和评估需求,从温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钦池
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仅从自然科学角度无法真正认识气候变化的本质。人口和气候变化具有密切关系,除了人口规模之外,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规模、性别结构、人口城市化等对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深刻认识人口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有助于重视和发挥人口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人口应该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一个重要视角,应该把人口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框架,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策略,发挥城市化在减排中的积极作用,制定针对小型家庭能源节约引导政策,重视年龄结构和发展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口 气候变化 策略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孔妍 郭庆坤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埃及近年来年平均气温居高不下,海平面不断上升,尼罗河三角洲备受威胁,干旱程度加重,水资源短缺加剧,多种疾病的患病率增高,危害公众健康。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埃及成立环境部门与气候机构,制定相应的气候政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非政府组织及其社会各界付出了一定程度的努力,埃及与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也不断加强气候治理合作。埃及应对气候变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治理效果却十分有限。埃及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困境包括:气候问题长期处于政府决策的边缘地位,且财政支持不足;气候立法缓慢;人口众多,国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全球气候治理的不公平现象对埃及气候治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等。从长远来看,埃及因受限于各种条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仍将面临严峻挑战。
关键词:
埃及 气候变化 环境问题 社会治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邢彩盈 张京红 刘少军 张明洁
基于1965—2012年海南5市(县)气象站的逐日观测数据,构建一个新旅游气候指标,用以定量评估海南各地区的旅游气候资源,并考察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近48 a来各市县理想旅游条件频率以波动下降趋势为主;全年三亚限制旅游的主导因子是风,其余地区是体感温度;除了五指山理想条件频率呈单峰型季节分布外,其余地区为双峰型。2冬季到初春气候变暖对三亚影响不大,但将明显改善其他地区旅游气候条件;除五指山外,气候变暖将使其他地区夏季、初秋旅游条件处于劣势。全年来看气候变暖对海口、三亚与昌江的旅游舒适度弊大于利。3三亚、琼海及昌江夏季、初秋若湿度加大,将有利于提高旅游舒适度,这与降水频次有关;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郭雪白 刘丹凤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分析了美国由于废气排放所致气候变化,从而揭示了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状况。在概述美国地方和联邦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措施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必须明确采取快速的减排行动将碳排放量保持在预算内,通过世界各地区的共同努力,大规模的改革和转变方式以实现低碳排放,逐渐杜绝碳排放等6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环境 应对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相毅 贾仰文 王浩 牛存稳
将全球气候模式与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耦合,在国家气候中心整理提供的多模式平均数据集基础上,利用WEP-L模拟了海河流域历史30年(1961—1990年)和未来30年(2021—2050年)降水、蒸发、径流等主要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30年:①从年际变化规律看,气温普遍升高,降雨量略有增加,蒸发量普遍加大,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且有丰水年洪水规模更大、平水或枯水年干旱情况更严重的趋势;②从年内变化规律看,各月蒸发量普遍增加,汛期的降雨量有所减少,非汛期的降雨量有所增加,各月径流量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因此,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将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帅
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行动有"他助"和"自助"之分,其中尤以"他助"为主。鉴于其发展中国家性质,我国通常扮演着能力建设行动受援助一方的角色。近年来,作为发达国家阵营之主要代表和全球气候治理的两股重要力量,欧、美的能力建设行动已逐渐偏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体系宗旨,并对我国能力建设行动方式、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立法体系等带来诸多挑战。对此,我国应分别从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来积极应对,提前拟定我国能力建设之未来策略,亦即在坚守并适时发展CBDR原则、强化本国气候话语权和加强并逐渐引导国际气候合作的基础上,尽快实现气候资金援助和气候技术支持在国际法与国内法上的有效衔接,并对现有国内立法体系予以跟进,以完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法治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忠辉 刘实 郭春明 王冬妮
基于国际水稻所开发的ORYZA2000水稻模型和未来A2和B2排放情景下逐日气象资料(2011—2050年),系统分析了未来40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灌溉满足的情况下,其2种排放情景下对水稻生产都是正效应,单产和总产都呈增加趋势。能够种植的区域也在增加,有北移的趋势,B2情景下比A2情景下更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在A2和B2排放情景下,东北区域相对基准段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及降水总体增加,个别年代减少、温度升高和太阳辐射增加。有利的方面是当地可以根据温度升高的幅度,适当的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从而增加产量;不利的方面是气温升高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发生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谭灵芝 王国友
除一般意义上风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等特点之外,气候变化风险还具有复杂性、内在价值性及难以完全量化、动态性和客观性等特点。当前,国内外对于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主要包括对风险概率的建模与评估、指标体系的风险建模与评估、情景模拟的动态风险建模与评估方法以及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评估图标体系。由于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影响存在跨期性、不确定性,仍有很多未知的研究领域,如定量化、图谱化以及与自然影响评估的区分与方法合作等,未来研究仍有很多空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鹏 邹立尧 荆国栋
针对气候变化专项,从绩效评估角度进行项目分类依据的研究,设计与绩效评估相匹配的气候变化专项投入产出表,筛选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指标,依据气候变化专项研究类项目的项目特征,从项目执行的有效性、项目成本的经济性和项目产出的效益性三个维度,建立以科技投入产出比为核心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指标的量化、指标的赋权和评分计算方法。基于投入产出数据的关系和评估指标的权重,建立气候变化专项科研绩效评估计算模型。通过对2005—2013年153个气候变化专项的评估,测试评估指标和评估的方法,结果证实指标体系合理有效,评估结果可靠。
关键词:
气候变化专项 绩效评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林生 唐承财 成升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旅游业是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敏感和脆弱的产业之一,科学分析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各种影响,提出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简要叙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格局与游客行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体系、旅游效益等5个方面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旅游业 气候变化 影响 适应策略 中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振鹏 林玉茹
以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的事实与过程重建的成果为基础,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分析了两宋以来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与洪水干旱灾害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气候处于温湿期还是冷干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没有显著区别;但是当气候处于冷干时期,发生干旱灾害的频率增大,特大干旱年和连续干旱年组频频出现。利用气象、水文资料统计分析表明,最近60a来,气温呈现增高趋势,逐年的日降水强度明显增加,洪水干旱等极端事件发生更加频繁。为了更好地应对干旱灾害,必须加强水需求管理、坚持节约用水为先;加强病险水库的治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再评估,实施适应性管理,充分挖掘工程潜力;加大力度,新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工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曙东 朱红根
文章通过构建经济-气候模型(简称C-D-C模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南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评估。结果表明,气候对南方地区水稻产量有显著负影响,且气候对各区域影响存在差异,降水对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有负的作用,而对西南地区有一定正影响;温度对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都有负的影响,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对南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减产为主,应引起政府和农户的高度重视。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南方地区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