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7)
2023(9102)
2022(7655)
2021(7059)
2020(5718)
2019(12316)
2018(12030)
2017(22675)
2016(12191)
2015(13122)
2014(12068)
2013(11509)
2012(10014)
2011(8959)
2010(8668)
2009(8190)
2008(7746)
2007(6518)
2006(5620)
2005(4754)
作者
(34507)
(29035)
(28723)
(27150)
(18153)
(14098)
(12842)
(11385)
(10841)
(9838)
(9701)
(9497)
(9123)
(8887)
(8819)
(8781)
(8665)
(8604)
(8341)
(8266)
(7417)
(6983)
(6834)
(6632)
(6518)
(6336)
(6299)
(6215)
(6004)
(5771)
学科
(43080)
经济(43030)
(36581)
管理(35765)
(26960)
企业(26960)
方法(18969)
(17667)
数学(16829)
数学方法(16690)
(13431)
农业(12650)
中国(11839)
业经(10562)
(10141)
贸易(10138)
(9896)
(9665)
(8703)
财务(8691)
财务管理(8684)
企业财务(8274)
(8069)
环境(7504)
地方(7002)
技术(6920)
(6889)
银行(6839)
(6649)
(6603)
机构
学院(165172)
大学(162003)
(65495)
经济(64388)
管理(62976)
理学(55962)
理学院(55305)
管理学(54254)
管理学院(53978)
研究(53866)
中国(40144)
科学(35835)
(35650)
(32361)
业大(29840)
(28668)
农业(28367)
(27644)
研究所(25774)
中心(24557)
财经(23717)
(22752)
(21704)
经济学(20234)
(20051)
师范(19694)
农业大学(19458)
(19343)
北京(19178)
经济学院(18514)
基金
项目(121167)
科学(95327)
基金(89527)
研究(82489)
(80890)
国家(80230)
科学基金(68306)
社会(54566)
社会科(51673)
社会科学(51662)
基金项目(48187)
(47701)
自然(45970)
自然科(44941)
自然科学(44928)
自然科学基金(44143)
(40598)
教育(37391)
资助(34967)
编号(32440)
重点(27482)
(26053)
(25800)
(25687)
创新(24329)
科研(24071)
计划(23784)
成果(23690)
国家社会(23189)
(21917)
期刊
(67121)
经济(67121)
研究(40094)
(32843)
学报(32413)
科学(28491)
中国(28027)
大学(23483)
学学(22844)
农业(22223)
(21694)
管理(20570)
业经(13874)
(12801)
金融(12801)
教育(12297)
经济研究(12056)
财经(11247)
(11033)
技术(10962)
(9640)
(9526)
业大(9104)
问题(8936)
资源(8662)
商业(8568)
科技(8534)
农业大学(7825)
(7139)
技术经济(6884)
共检索到222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志扬 张梦佳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极端气候和气候灾害频发.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日益加剧.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气候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致灾原因交错而复杂.引致的受灾人口规模和经济损失不断扩大.伴随的经济与社会问题突出。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中国近些年来开始实施宏大的生态和气候移民规划。在气候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气候移民的生计发展是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但目前针对极端气候影响下的人口迁移安置问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都仍然十分欠缺。人力资本在可持续生计资本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影响气候移民生计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最关键因素。根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志扬  张梦佳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极端气候和气候灾害频发,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日益加剧,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气候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致灾原因交错而复杂,引致的受灾人口规模和经济损失不断扩大,伴随的经济与社会问题突出。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中国近些年来开始实施宏大的生态和气候移民规划。在气候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气候移民的生计发展是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但目前针对极端气候影响下的人口迁移安置问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都仍然十分欠缺。人力资本在可持续生计资本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影响气候移民生计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最关键因素。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志杰  陈绍军  
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所导致的现实或潜在的大量气候移民,成为了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通过对人类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进程中,诸种气候变化形式导致的气候移民现象及其概念的剖析;对气候移民数量规模不断攀升、波及区域持续扩大、临时性迁移向永久性移民持续演变、多种因素叠加交织下气候移民问题日趋复杂化等亟需关注与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透视。针对气候移民问题,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致力减缓与主动适应并举、在国际社会建立应对政策与治理机制和管理机构、降低气候移民的社会脆弱性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破解气候移民难题,化解气候移民面临的各种社会风险,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志杰  陈绍军  史明宇  
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所导致的大量气候移民,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气候变化条件下人类实施了宏、微观气候工程以应对逐渐恶化的自然生存条件,并促生了大量气候工程移民。通过对气候工程移民的概念界定和类型划分,剖析气候工程实施给移民造成的次生贫困化、社会适应度降低等影响;对气候工程移民实施中存在的调地困难安置难度大、补偿标准低、生计模式骤然转变、社会资本流失等问题进行了透视。为此提出提高补偿标准增加土地熟化投资、持主导产业加大后扶力度、培育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新移民观念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注移民社会结构特殊性促动移民社会适应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永彬  白冰  刘昌新  王铮  
文章基于生产函数引入气候因子构建面板数据分析模型,从较细的时间尺度,研究了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生育期气候变量,并据此估算了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的长期趋势。研究识别出影响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和春小麦单产的关键生育期气候变量及其影响方向和程度;同时计算发现气候变化对春玉米、夏玉米和春小麦单产的长期影响趋势显著,1985—2015年间降幅约为1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欣  李玉娥  何霄嘉  王文涛  刘硕  高清竹  
当前全球减缓与适应的努力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巨大的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需要直接的解决方案。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多哈会议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损失与危害问题突然升温,成为影响大会能否成功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定义和内涵的探讨,将损失与危害归纳为人类通过减缓或适应未能避免的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与影响、脆弱性和风险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提出较完整的损失与危害的概念模型,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是对减缓与适应的有效补充。系统阐述国际上基于政治、法律和市场的损失与危害的应对机制,初步展示了损失与危害机制的可能形式,包括:小岛国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霄嘉  马欣  李玉娥  王文涛  刘硕  高清竹  
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与危害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多边框架下减缓与适应工作进展缓慢,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作为潜在的直接解决方案日益引起科学界和决策者的重视。本文回顾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由来,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内涵,梳理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工作的现状,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社会捐助制度和自然灾害保险。总结出其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启示,并提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构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框架系统,建立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救灾捐赠体系和农业灾害保险等的整合机制;充分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渝琳  温怀德  
本文就中国的经济增长、FDI、环境污染损失与人力资本的关系问题,提出了7个待验证命题,并运用2000~2005年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FDI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也增加了我国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损失成为经济增长与吸引FDI的代价。高人力资本更利于经济增长,而且从质和量上利于吸收FDI,以及利于遏制环境污染,中人力资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吸收FDI的作用不明显,并且不利于遏制环境污染。整体上,我国已出现"污染避难所"现象。目前中国吸引FDI的核心问题已不仅是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而应更加关注如何避免FDI带来的污染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的核心建议是,促进高人力资本积累,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晓丽  史文娇  
评价气候变化下生物多样性的风险,对于维持物种生存、适应气候变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气候数据和中国植被图为数据源,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基本原理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B2情景下中国植被群系主要建群种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模拟,评估了未来近期、中期和远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建群种的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结果表明:B2情景下,气候变化会给中国主要建群种带来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其风险范围和程度随增温幅度增大而增加。到21世纪远期,三成左右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种会面临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青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晓丽  史文娇  
评价气候变化下生物多样性的风险,对于维持物种生存、适应气候变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气候数据和中国植被图为数据源,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基本原理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B2情景下中国植被群系主要建群种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模拟,评估了未来近期、中期和远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建群种的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结果表明:B2情景下,气候变化会给中国主要建群种带来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其风险范围和程度随增温幅度增大而增加。到21世纪远期,三成左右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种会面临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青藏区可能成为最脆弱的地区,降低的生物多样性将会使得高海拔生态系统及其生境在未来气候变化下更加脆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庆年  施国庆  陈绍军  
国际上对气候因素引致人口迁移的直接关联性和重要程度一直存在争议。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的特大干旱给探索极端气候事件和气候变化移民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研究背景。在此特大干旱影响下,当地农村居民是否、以及怎样采用迁移的方式来应对?本文以2010年8-9月在受灾严重的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为基础,揭示了特大干旱背景下当地农村人口的迁移行为及特征。调研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村组并未因此极端气候事件而引起大规模的气候变化移民活动,无论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为了解释灾后当地农村人口的迁移选择,本文引入"气候变化—人口迁移响应"的基本理论框架模型,考虑公共和私人两个层面的作用,对当地政府、村集体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文茜   陈正洪   陈英英   陈子凡   张雨   鲁静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园林遭受极端气候的风险,利用1991-2020年中国国家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集和2020年中国城市绿地面积数据,基于百分位数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园林受极端气候影响的程度。结果显示,受极端低温影响的高风险区域位于我国北部和高海拔地区;极端高温灾害高风险区域一般发生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东部城市;强降水高风险区域与我国降雨带分布基本一致,主要位于华中和华南地区,降水平均值均在30 mm以上;西藏日喀则和那曲市、我国北部及东部沿海地区为大风高风险区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华北和东北部分区域的城市绿化容易受极端干旱气候影响。未来城市园林设计需要结合当地极端气候特点,改善树种种类和种植结构,提升风景园林等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绍洪  黄季焜  刘燕华  高江波  杨军  王文涛  尹云鹤  栾浩  董婉璐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三次产业、社会系统及自然灾害等领域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如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生产力下降,而青藏高原则升高;气候变化导致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以及许多北方河流径流量减少;由于气候变化,人们生产生活对能源的需求发生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事件增加(包括频次与强度)、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对人体健康、疾病传播、重大工程等具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热量资源的改善有助于延长农作物生育期,但极端事件增加也会造成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气候变化不仅可通过影响农业和自然资源而间接地对第二、三产业产生影响,而且气候变化减缓措施(如碳税、碳关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治宇  周亚同  
近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发布的最新气候报告首次承认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人为活动所导致的,并进一步指出,气候变暖使得美国人的生活变得比以前更加艰难。EPA此次的报告是时隔4年后的首次发布,上一次报告的数据还定格在2016年。因为特朗普政府拒绝承认气候变化的存在,EPA的气候报告从2017年开始就一直被冻结。拜登执政后,美国政府开始重新关注气候变化,也使得气候变化这一议题再次获得了美国政府的认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