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4)
2023(7085)
2022(5958)
2021(5378)
2020(4487)
2019(9874)
2018(9470)
2017(17401)
2016(9752)
2015(10552)
2014(10010)
2013(9923)
2012(9253)
2011(8323)
2010(8089)
2009(7293)
2008(6969)
2007(5940)
2006(5177)
2005(4554)
作者
(32753)
(27441)
(27284)
(25637)
(17340)
(13603)
(12061)
(10898)
(10577)
(9576)
(9413)
(9151)
(8935)
(8708)
(8636)
(8519)
(8471)
(8200)
(7899)
(7897)
(7255)
(6743)
(6646)
(6273)
(6235)
(6086)
(5929)
(5918)
(5674)
(5661)
学科
(36288)
经济(36240)
管理(25256)
(24862)
(18811)
企业(18811)
方法(16777)
数学(15138)
数学方法(14993)
(11462)
(11251)
(9645)
中国(9527)
(8578)
贸易(8576)
(8355)
业经(8162)
农业(7874)
地方(7129)
环境(6474)
(6267)
技术(5986)
(5673)
财务(5667)
财务管理(5654)
企业财务(5390)
(5216)
金融(5215)
(5176)
银行(5124)
机构
大学(139257)
学院(137785)
研究(55306)
(53706)
经济(52755)
管理(48690)
理学(43053)
理学院(42396)
管理学(41363)
管理学院(41143)
科学(40292)
中国(39442)
(37765)
(31212)
农业(30699)
(30466)
业大(30182)
研究所(29384)
中心(23720)
(22218)
(20655)
农业大学(20323)
(19623)
(19610)
北京(18958)
(18482)
科学院(18174)
财经(18144)
(17184)
实验(17107)
基金
项目(105367)
科学(81312)
基金(77843)
(74466)
国家(73920)
研究(64163)
科学基金(60465)
自然(44223)
自然科(43200)
自然科学(43184)
自然科学基金(42443)
基金项目(41885)
(41108)
社会(40840)
社会科(38694)
社会科学(38680)
(36073)
资助(31425)
教育(28224)
重点(24981)
计划(24249)
(22305)
科技(22301)
编号(22286)
(22115)
(21807)
科研(21719)
创新(20543)
(19618)
专项(18317)
期刊
(53222)
经济(53222)
学报(36485)
研究(35413)
(32341)
科学(30412)
中国(25645)
大学(25603)
学学(24826)
农业(22071)
管理(16270)
(15944)
(12462)
业大(11181)
(10163)
金融(10163)
经济研究(9783)
林业(9463)
农业大学(9050)
(8960)
业经(8791)
财经(8652)
教育(8532)
资源(8442)
技术(8358)
科技(8314)
问题(7487)
(7382)
自然(6703)
中国农业(6596)
共检索到195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庆棠  袁嘉祖  陈志泊  
该文根据气候变化以及马尾松和云南松的生物学特性,利用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模型,应用生态信息系统分别预测了两个树种的地理位移趋势.结果表明:到2050年,马尾松分布区的北界将可能由目前的34°N北移到40°N,海拔上限将可能由目前的800m升高到1130m,总面积可能减少260万hm2.云南松可能北移不显著,但可能有东移趋势,分布区的海拔上限将可能由目前的2800m升高到3077m,总面积可能减少221.77万hm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受金  潘百红  
以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在南岭地区不同纬度(26°33′N,北部;25°47′N,中部;24°42′N,南部)分别设立样地,用生长锥法在树高1.3 m处钻取木芯,经晾干、打磨后,使用Lin Tab5型年轮测量分析系统进行轮宽测量,利用COFECHA程序对年轮宽度序列进行交叉定年,运用ARSTAN程序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利用相关分析统计方法,对年轮宽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部地区马尾松径向生长主要受冬季和夏季温度的影响,冬季和夏季温度的升高均促进了马尾松的径向生长;中部地区马尾松的径向生长主要受冬季和夏季温度的影响,冬季温度的升高促进了马尾松的径向生长,但夏季温度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飞  王健敏  孙宝刚  陈晓鸣  杨子祥  段兆尧  
广泛收集云南松地理分布资料,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制作云南松物种的分布现状图,并根据ClimateChina预测模型确定云南松分布区间的气候参数,利用Kira的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干燥度指数(K)、徐文铎湿度指数(HI)、holdridge生物温度(BT)、可能蒸散量(PET)、可能蒸散率(PER)以及单一气候因子如年平均气温(MAT)、1月平均气温(TAV01)、7月平均气温(TAV07)、年降水量(MAP)、>5℃积温(DD5)、>18℃积温(DD18)、极端最高气温(MWMT)、极端最低气温(MCMT)、气温年较差(TD)、年热湿比(AHM)等指标,研究云南松的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  杨丹  
根据湖南省2006~2011年森林资源统计年报数据,分别采用相对生长方程和材积源法,估算湖南省马尾松林生物总量、各地市(州)的分布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相对生长方程估算的湖南省2006年的马尾松林的生物总量为66.87×106t,2011年为71.18×106t,上升了4.31×106t;材积源法估算的全省马尾松林生物总量由2006年45.15×106t下降到2011年39.12×106t,相对生长方程估算的平均值50.98 t hm-2比材积源法的33.36 t hm-2高。2006~2011年间,全省幼龄林和中龄林的生物总量呈下降趋势,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生物总量呈上升趋势,西南部和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童  孙玉军  乔晶晶  
【目的】研究福建将乐地区马尾松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本地区的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为当地马尾松的生产、农林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福建将乐林场采集的80根马尾松树芯为对象,运用ARSTAN程序建立差值年表和标准年表,通过相关函数、响应函数、单年分析等方法研究马尾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并采用响应面函数建立树木径向生长-气候因子关系模型。【结果】马尾松年轮宽度序列对气候变化相当敏感,上一年5月到当年12月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的响应函数模型可解释年轮宽度变化的57.43%;温度对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上一年6月平均气温促进马尾松径向生长;月降水量和月极端最低气温是马尾松抽梢期生长的气候限制因素,当年抽梢期的降水和极端最低气温对马尾松年轮宽度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当年3月份的降水和极端最低气温对马尾松年轮宽度的作用尤为显著;月极端最高气温是马尾松伏旱期径向生长的气候限制因素,其中8月份的气温对马尾松年轮宽度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结论】该研究地区马尾松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马尾松年轮宽度序列对气候变化相当敏感。建立的马尾松径向生长-气候因子关系模型R2为51.2%,进一步验证了当年的逐月气候因子对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影响,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马尾松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静品  肖文发  黄志霖  曾立雄  王怀清  李良俊  
运用相关函数及单年分析等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三峡库区上游马尾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的生长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不同海拔的马尾松对降雨和温度的响应明显不同,海拔600 m处马尾松生长与5、6月份的降雨和湿润指数呈显著相关,而海拔900 m处的马尾松与环境的关系相对复杂,除受当年5、6月份温度影响外,还受前一年11月份湿润指数的影响,说明同一地区不同海拔梯度马尾松对气候的响应具有不同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尚坤  唐艳龙  张彦龙  杨忠岐  王小艺  路纪芳  王健  司徒春南  付甫永  
作为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最重要传播媒介,松褐天牛已成为控制松材线虫病的重点。明确松褐天牛各虫态在不同地区寄主树干上的分布,对因地适宜地释放天敌昆虫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通过解剖受害马尾松,结合林间调查,系统地研究了松褐天牛产卵刻槽、幼虫和蛹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主要分布在树干的2.5 6.5 m范围内,刻槽数量与树干高度和胸径显著相关;松褐天牛幼虫数量与树干胸径关系不显著;多数蛹室位于侵入孔正上方,少数蛹室位于侵入孔下方,两种蛹室数量差异显著;两种蛹室与侵入孔中心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93 cm和4.39 cm,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建  贺清艳  商志远  钱君龙  杨海燕  赵兴云  
树木年轮宽度指标在气候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利用树木年轮宽度重建古气候遇到了困难。因此寻找其他代用指标就成为一项急迫而重要的任务。一些研究发现,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是否所有的树种的树轮碳同位素对气候的响应都同样的敏感,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工作来验证。为了了解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区马尾松树轮δ13 C对气候响应的敏感性,选取了南京紫金山的两个马尾松树盘,进行了树轮δ13 C的分析,建立了1939~2002和1955~2002年两个树轮δ13 C变化序列。与降水、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时数、风速等气候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马尾松树轮δ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泉水  徐德应  阎洪  
本文在油松地理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自编的专门计算机软件COMPLEX和地理信息系统IDRISI,找出油松的最适分布和极限分布的气候条件,建立油松地理分布和气候条件的相关模式,并以此模式确定油松的中心分布区和极限分布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全球气候预测模型(GCMs)预测的2030年气候变化结果,预测气候变化对油松地理分布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后油松的极限分布区将发生不十分明显地北移,北界东部约向北移1.4个纬度,南界约向北移0.2个纬度;东西界向分布中心有所收缩,气候变化后,油松极限分布面积比当前气候条件下油松极限分布的面积约减少了9.4%;油松分布面积的减少,主要发生在海拔18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李建民  金国庆  
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马尾松种源区域试验测定材料为例尝试预测气候变暖对我国林木生长的效应。根据 Schmidtling’s回归法预测 ,若年均温提高 2℃ ,马尾松 9年生树高生长将下降 8%左右。作者认为回归法有其固有缺点而难以确切说明气候变暖的效果。鉴于此 ,本文参照 Matyas’s生长反应模型和作者已有研究基础 ,构建不同种源在年均温环境梯度的反应函数 ,确定增温后不同地理区域树高生长的变化值 ,从而建立随产地年均温或地理纬度的反应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气候变暖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效果 ,年均温增高 2℃将加速北部种源的生长 ,而南部种源的生长有不同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丽玲  潘萍  欧阳勋志  宁金魁  臧颢  刘苑秋  杨阳  桂亚可  
【目的】通过对赣南马尾松天然林碳密度的分析,为其区域尺度上森林碳储量的准确估算以及开展碳汇林业的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标准地调查与碳含量的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林龄、层次及不同组分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1)林分总碳密度为129.00 t/hm2,表现为成熟林(185.41 t/hm2)>近熟林(140.54 t/hm2)>中龄林(114.21 t/hm2)>幼龄林(75.83 t/hm2);各层碳密度为土壤层(80.02 t/hm2)>乔木层(43.81 t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德燕  周运超  
[目的]在不同供Ca2+水平下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进行研究,以确定适宜马尾松生长的钙浓度,为马尾松人工林培育及合理施用钙肥提供参考。[方法]以半年生马尾松幼苗为试材,采用温室内砂培,研究不同供Ca2+水平(0.0、0.4、1.0、2.0、3.0、4.0 mmol·L(-1)(CK))对马尾松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供Ca2+水平处理5个月后,在Ca2+水平为1.0、2.0 mmol·L(-1)时,马尾松幼苗的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较高,其中,2.0 mmol·L(-1)Ca2+水平的株高增量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中青  张齐生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重要的速生人工林树种。采用热化学转化法,可制取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炭和生物油等高品质燃料。采用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开展了热解温度(400,500,600和700℃)对马尾松慢速热解过程产物产率和基本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率逐渐增加,炭产率和生物油产率逐渐减少;在700℃时,可燃气的最高热值为12.11 mJ·n~(-1)·m~(-3),气体成分及其体积分数为二氧化碳Co_2(24.00%),一氧化碳Co(25.00%),甲烷CH4(15.50%),氢气H_2(25.50%)和烃类气体CnHm(2≤n≤4)(0.97%);炭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焰锋  张卓文  高大雄  许林  梅莉  邹杰  胡文君  孙敏  邹庆琳  魏健生  
以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仙女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其花粉散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散粉期间种子园大气中花粉量呈现低-高-低节律,散粉的高峰期一般出现在散粉的中期,持续3~5d,不同日期大气散粉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在高峰期间,不同时段种子园大气中花粉量亦呈现低-高-低节律,高峰时间段一般出现在10:00-14:00,高峰期内不同时段大气花粉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种子园外大气花粉量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并呈S曲线。影响马尾松花粉散发的因子有风速、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及地形等。依据种子园外大气花粉量与距离的关系,为防止外源花粉污染,建议马尾松种子园的隔离距离在1 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祝强  姜笑梅  殷亚方  
根据 2 0年生人工林马尾松早晚材管胞长度测量结果 ,运用随机变量正态性检验的偏斜系数和峰态系数方法 ,系统地分析了 6株马尾松标准试材测量样品不同组合的偏斜系数和峰态系数。结果表明 ,马尾松木材的管胞长度是服从正态的随机变量 ,3株试材测量样品就可揭示出其正态分布特性。另外 ,利用计算机直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马尾松管胞长度进行了模拟 ,模拟结果的平均值具有较高的精度 ,由此可以获得一个关于研究木材细胞分子解剖结构参数的新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