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0)
2023(10004)
2022(8338)
2021(7432)
2020(6349)
2019(14258)
2018(13395)
2017(25722)
2016(13403)
2015(14348)
2014(13789)
2013(13753)
2012(12553)
2011(11433)
2010(11596)
2009(10867)
2008(9725)
2007(8453)
2006(7550)
2005(6954)
作者
(39893)
(33236)
(32898)
(31218)
(20934)
(16180)
(15021)
(12983)
(12923)
(11766)
(11344)
(11019)
(10577)
(10444)
(10409)
(10359)
(9886)
(9677)
(9615)
(9521)
(8297)
(8234)
(8074)
(7690)
(7581)
(7377)
(7278)
(7173)
(6691)
(6517)
学科
(52244)
经济(52186)
(37275)
管理(36188)
(30548)
企业(30548)
(26053)
金融(26052)
(23237)
银行(23187)
(22491)
方法(21775)
中国(21452)
数学(19082)
数学方法(18864)
(16516)
(14351)
(13202)
(12652)
业经(12191)
地方(11983)
(11603)
贸易(11592)
(11323)
(11216)
财务(11182)
财务管理(11168)
中国金融(11154)
企业财务(10767)
农业(10263)
机构
大学(185612)
学院(182391)
(77871)
经济(76429)
管理(67657)
研究(67230)
理学(58856)
理学院(58137)
中国(57496)
管理学(57003)
管理学院(56687)
科学(41882)
(39180)
(38554)
(36465)
(35029)
中心(32278)
研究所(32175)
业大(30973)
农业(30512)
财经(29017)
(26597)
(26567)
经济学(24852)
北京(24603)
(24173)
经济学院(22682)
(22402)
师范(22018)
财经大学(21939)
基金
项目(128101)
科学(100103)
基金(95118)
研究(86666)
(86281)
国家(85574)
科学基金(72098)
社会(56869)
社会科(54206)
社会科学(54190)
基金项目(50705)
(48735)
自然(48315)
自然科(47276)
自然科学(47257)
自然科学基金(46433)
(42189)
教育(38322)
资助(38105)
编号(32687)
重点(29687)
(27669)
(27669)
(27460)
创新(25717)
科研(25584)
成果(25372)
计划(25239)
国家社会(24608)
教育部(23365)
期刊
(79350)
经济(79350)
研究(53333)
中国(37345)
学报(36711)
(33468)
(32555)
金融(32555)
科学(30770)
(27686)
大学(26773)
学学(25129)
管理(24376)
农业(21315)
教育(14327)
经济研究(14201)
财经(14160)
技术(12646)
(12182)
业经(11970)
(11840)
问题(10073)
(9553)
业大(9535)
(9429)
国际(9170)
图书(9107)
理论(8883)
科技(8592)
商业(8186)
共检索到279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正宇  秦放鸣  
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挑战已不容忽视,但关于气候变化影响金融稳定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文献还较为零散。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金融部门对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的共识正不断凝聚,在对气候变化相关影响进行分类和定义、分析传导渠道、开展定量评估、提出应对之策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研究进展。但该领域的研究总体上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存在实践性较强、理论性不足的特征,理论机理分析有待加强,聚焦中国问题的研究也较为欠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焦莉莉  李清  张丹  
欧盟金融一体化发展与各国分散监管的非对称性制度安排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欧盟乃至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欧盟金融监管合作与金融稳定问题的研究是通过以下四个路径联系在一起的:金融监管合作与金融稳定理论研究、最优监管制度设计与合作动机、统一监管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多国框架下的危机救助体系安排。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对欧盟金融监管合作与金融稳定间的关系以及欧盟危机救助机制安排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尚待深入,这将是这一研究领域未来关注的重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水军  张文城  
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是关系人类发展和福祉的两个重要议题。本文对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作一个综述,着重从"国际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的潜在冲击和影响"以及"气候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和协调机制"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评述,指出了现有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拓展的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琪  田鑫  
文章首先分析出商业银行选择信用风险转移的动机是突破融资约束和资本约束,以及减少信贷约束和增加银行贷款。然后重点总结了信用风险转移与金融稳定性之间关系的三个维度:一是信用风险转移对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结论还存在较大分歧;二是信用风险转移会损害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三是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论与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类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息不对称、动态演变等视角相关。最后,文章指出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信用风险转移对微观个体风险和宏观系统风险影响的综合分析及系统研究有所不足;缺少信用风险转移与金融稳定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  李佳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学术界对当前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反思。在此背景下,宏观审慎监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有效了弥补传统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和不足,因此学术界也展开了有关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从传统货币政策面临挑战的角度探讨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两者配合的必要性和方式,以及关于两者实施主体的争论。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当前的研究在理论体系的完善、中央银行同时承担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效果、两者配合的方式以及相关工具的融合等方面还需要继续深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钱水土  李正茂  
从早期的金融系统与经济增长机理分析,到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技术进步、金融系统稳定性等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一直是金融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转型升级"无疑对中国目前的经济新常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对这一主线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一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为该主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雷蕾  苏映雪  
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和惠普金融的发展以及补充传统信贷促进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影子银行缺乏有效监管,也给金融稳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将从金融稳定定义和测度、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影响以及影子银行与金融稳定间三个角度对以往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影子银行未来监管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帅   阿布都瓦力·艾百  
气候变化是引发经济金融系统震荡波动的重要因素。选取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样本分析了气候变化与区域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气候变化会对区域金融稳定产生显著的系统性冲击,作用时滞为3年。其次,气候变化影响区域金融稳定存在明显异质性,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及气候变化强度高的区域,其金融稳定受到气候变化负面冲击的效应更显著。最后,气候变化可通过降低家庭收入水平、减少企业产出规模及提升金融部门不良资产规模三种机制影响区域金融稳定。并从提升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应对气候风险的管理意识、重视气候变化引致居民收入及企业产出下降问题、加快气候风险缓释工具创新力度三个方面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帅   阿布都瓦力·艾百  
气候变化是引发经济金融系统震荡波动的重要因素。选取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样本分析了气候变化与区域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气候变化会对区域金融稳定产生显著的系统性冲击,作用时滞为3年。其次,气候变化影响区域金融稳定存在明显异质性,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及气候变化强度高的区域,其金融稳定受到气候变化负面冲击的效应更显著。最后,气候变化可通过降低家庭收入水平、减少企业产出规模及提升金融部门不良资产规模三种机制影响区域金融稳定。并从提升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应对气候风险的管理意识、重视气候变化引致居民收入及企业产出下降问题、加快气候风险缓释工具创新力度三个方面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正宇  宋玉娟  
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是近年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现有文献存在着概念认知模糊和机理分析不足的短板。“气候变化”包含气温逐步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及其他众多内容,在概念认知上可有所侧重,但应避免“以词代物”误区;“金融稳定”主要体现为金融部门的收入可覆盖成本和资产价值稳定两方面。现有文献多考虑因气候变化而引起的物理影响和因低碳经济转型而引起的转型影响,物理影响的作用机理存在短期和长期的差异,体现为经济主体能否实施减缓和适应措施,因此物理影响可进一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类型。基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和金融定价功能的基础作用,气候变化影响金融稳定的核心机理是“不确定性→错误定价→金融不稳定”。数理分析表明,在短期,第一类物理影响可导致关键金融部门的收入无法覆盖成本及资产价值损失。而在长期,经济主体的减缓和适应措施可使第二类物理影响降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引发气候政策的不确定性,两者共同导致资产错误定价,气候政策的实施还将产生转型影响。宏观金融网络的存在,使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在经济金融系统中循环反馈,造成的最终影响将大于初始影响。上述研究表明,政府部门有必要强化气候信息披露,支持和推动市场主体改善定价决策;在气候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循环反馈效应,避免低估总体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开睿  姚君  
文章按照理论视角、变量估计、影响机理与实证结果三个部分对文献进行梳理,一是按照竞争—脆弱和竞争—稳定两大视角总结了已有研究中的理论文献;二是总结了文献中对于银行竞争度与银行稳定性的计量指标选取;三是总结了实证研究中出现的房价波动渠道、多元化业务渠道、效率绩效渠道以及决策行为渠道等四个银行竞争度对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并对相关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最后,文章就当前已有研究普遍存在的不足,并且结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开睿  姚君  
文章按照理论视角、变量估计、影响机理与实证结果三个部分对文献进行梳理,一是按照竞争—脆弱和竞争—稳定两大视角总结了已有研究中的理论文献;二是总结了文献中对于银行竞争度与银行稳定性的计量指标选取;三是总结了实证研究中出现的房价波动渠道、多元化业务渠道、效率绩效渠道以及决策行为渠道等四个银行竞争度对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并对相关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最后,文章就当前已有研究普遍存在的不足,并且结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开睿  姚君  
文章按照理论视角、变量估计、影响机理与实证结果三个部分对文献进行梳理,一是按照竞争—脆弱和竞争—稳定两大视角总结了已有研究中的理论文献;二是总结了文献中对于银行竞争度与银行稳定性的计量指标选取;三是总结了实证研究中出现的房价波动渠道、多元化业务渠道、效率绩效渠道以及决策行为渠道等四个银行竞争度对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并对相关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最后,文章就当前已有研究普遍存在的不足,并且结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峰  熊云军  
随着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已经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何测度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普惠程度一直是一个难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蚂蚁集团研究院团队合作编制了一套"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缺乏数字金融测度的窘迫。目前该指数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应用,本文对常见的数字普惠金融测度,特别是"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后者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可以与家庭、企业、传统金融市场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等各类数据进行匹配,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但在应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时,也需要高度关注该指数存在的固有缺陷和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内生性、影响机制讨论等。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正辉  胡志浩  
金融网络舆情对投资者的注意力、信心和情绪都产生较大影响,进而使得金融资产价格产生较大波动,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网络舆情的相关影响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从网络舆情数据搜集、关键词与指标体系设计、综合评价技术三个方面讨论了金融网络舆情指数编制相关技术;从网络舆情与金融资产价格信息同步性、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与收益率相关性、社交网络结构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关系三个方面阐述网络舆情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围绕投资者关注、投资者信心和投资者情绪三个方面分析网络舆情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影响路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金融网络舆情的干预控制研究。从金融网络舆情指数编制、网络舆情影响下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数量刻画、网络舆情影响机制及渠道、金融网络舆情干预控制四个方面阐述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