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1)
- 2023(17644)
- 2022(15056)
- 2021(14163)
- 2020(12208)
- 2019(27366)
- 2018(26859)
- 2017(51301)
- 2016(28261)
- 2015(31400)
- 2014(31223)
- 2013(30917)
- 2012(28369)
- 2011(25465)
- 2010(25671)
- 2009(24317)
- 2008(23447)
- 2007(20863)
- 2006(18426)
- 2005(16587)
- 学科
- 济(103404)
- 经济(103287)
- 管理(87685)
- 业(83683)
- 企(70513)
- 企业(70513)
- 方法(48457)
- 数学(40945)
- 数学方法(40508)
- 中国(33452)
- 财(32765)
- 银(30006)
- 银行(29926)
- 融(29920)
- 金融(29918)
- 行(28624)
- 农(26985)
- 学(26340)
- 制(25145)
- 业经(24378)
- 务(22692)
- 财务(22606)
- 财务管理(22561)
- 企业财务(21509)
- 地方(20876)
- 理论(20223)
- 贸(19648)
- 贸易(19635)
- 易(19103)
- 农业(18428)
- 机构
- 大学(399639)
- 学院(395997)
- 管理(153578)
- 济(151110)
- 经济(147516)
- 研究(133388)
- 理学(130867)
- 理学院(129323)
- 管理学(126923)
- 管理学院(126201)
- 中国(108617)
- 科学(86344)
- 京(86109)
- 财(75105)
- 农(71381)
- 所(68920)
- 业大(63367)
- 研究所(63118)
- 中心(62683)
- 财经(59245)
- 江(59186)
- 农业(56523)
- 北京(54466)
- 经(53817)
- 范(51001)
- 师范(50359)
- 州(48871)
- 院(47884)
- 经济学(45495)
- 财经大学(44345)
- 基金
- 项目(268891)
- 科学(208536)
- 基金(194606)
- 研究(188852)
- 家(172768)
- 国家(171317)
- 科学基金(145149)
- 社会(117443)
- 社会科(111229)
- 社会科学(111197)
- 省(104843)
- 基金项目(103586)
- 自然(97736)
- 自然科(95426)
- 自然科学(95398)
- 自然科学基金(93674)
- 划(89376)
- 教育(86176)
- 资助(80786)
- 编号(75630)
- 成果(61106)
- 重点(60821)
- 部(58051)
- 发(55893)
- 创(55590)
- 课题(52348)
- 科研(52266)
- 创新(51983)
- 计划(51003)
- 大学(49353)
- 期刊
- 济(164497)
- 经济(164497)
- 研究(117282)
- 中国(78033)
- 学报(73534)
- 科学(63242)
- 农(63144)
- 财(60086)
- 管理(57538)
- 大学(54275)
- 学学(51376)
- 融(51203)
- 金融(51203)
- 农业(42137)
- 教育(40190)
- 技术(31596)
- 财经(30289)
- 经济研究(25898)
- 经(25847)
- 业经(25535)
- 业(23427)
- 问题(20929)
- 版(20705)
- 图书(20316)
- 理论(19835)
- 科技(19553)
- 业大(18689)
- 技术经济(18275)
- 实践(18130)
- 践(18130)
共检索到592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魏革军
气候变化主要通过物理风险渠道和转型风险渠道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成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基于2000—2019年全国气候和金融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从气温偏离度和降水偏离度两个维度来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显著影响并经由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产生作用:一是气温偏离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滞后且影响程度为0.2815,经银行业、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传导的间接影响为0.1193;二是降水偏离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总体影响程度为0.0043,其中直接影响程度是0.0030而间接影响程度为0.0013。为此,我国积极探索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但仍存在三方面主要不足,建议建立金融机构气候风险信息披露制度,创新开展对金融机构气候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进一步健全应对气候风险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米晓文 邱晔华
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成为导致经济和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重大因素之一,正在引起全球央行的广泛关注。各国央行正积极行动,减少气候变化对金融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将气候变化纳入宏观审慎管理,进行监测和考评,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处于不断摸索过程中,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还存在缺乏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评估、评估对象受气候变化影响差异较大、评估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应对气候变化的货币政策工具等问题,通过总结发达经济体相关的经典案例和经验,为我国的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肖飞 张希羚 徐龙炳
宏观审慎工具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以上市银行为样本,基于宏观审慎政策指数,从宏观审慎工具视角研究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宽松型和紧缩型宏观审慎工具均能显著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且二者表现并无差异,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宏观审慎工具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当银行竞争度高、透明度低时,宏观审慎工具的作用效果更显著,表明宏观审慎工具有效性的发挥是情境依赖的。本文从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视角丰富和补充了宏观审慎工具应用评价的研究,在宏观审慎工具运用情境方面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付刚
本文对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和内容进行了梳理,认为防范系统性风险一方面要完善风险评估框架,确立宏观审慎分析方法,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另一方面要改进现行金融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职责、引入逆周期的政策工具和实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以达到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关崇明 蒙泽群 唐宏飞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体制的深刻反思,要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本文从比较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入手,分析了国内外宏观审慎监管的改革实践,论述了如何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设置相关职能,并提出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葛志强 姜全 闫兆虎
系统性风险是金融危机的来源,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实证结果表明,尽管我国目前的总体系统性风险处于相对安全区间,但受房地产信贷、政府债务风险较高及汇率波动、宏观环境稳定性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整体系统性金融风险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快速上升,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我国应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加强逆周期调控,弱化金融机构的顺周期行为,建立风险预警,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静
宏观审慎管理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根本目标,其中,量化系统性风险是有效监管的关键之一。本文尝试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出发,提出了一系列专门用于监测系统性风险的指标和工具,并根据我国实际构建了"宏观+微观"双层次的系统性风险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金融压力的概念,通过构造系统性风险压力指数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量化评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贺聪 洪昊 王紫薇 陈一稀 葛声 游碧芙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已成为国际金融管理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应用宏观压力测试和蒙特卡洛模拟,选择GDP、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失业率、房地产价格指数、出口增长率、生产者物价指数,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分析。模型分析得出三个结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水平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关,当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将会大幅增加;生产者物价指数、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出口增长率对信用风险产生正向影响,房地产价格指数对信用风险产生负向影响;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出口增长率会在短期和长期对信用风险产生相对重要的影响。最后,本文对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宏观审慎 宏观压力测试 政策框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文欢 赵衍馨 李斌
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不仅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威胁,而且会对金融系统稳定造成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分位数、时域和频域连通性方法,评估气候变化对中国高碳行业的影响,进而分析对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代表的金融风险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在极端经济状态下,气候变化对高碳企业的影响,以及高碳企业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均远高于正常经济状态下气候变化对上述变量的影响。其次,气候变化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远大于气候变化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最后,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时变特征,且重大事件加剧了变量的溢出效应。因而,相较于长期风险,应当重点关注气候突发事件在短期内对金融机构造成的风险冲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苗永旺 王亮亮
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人们普遍认为以微观审慎监管为主的金融监管方法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控和预防无能为力。因此,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成为了金融监管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概念、必要性和宏观审慎监管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监测方式及政策工具加以介绍,并对宏观审慎监管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进行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可 马正宇 赵文铀
运用DEFINE模型框架,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变量,构建中国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模型,尝试模拟2020—206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在短期内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并沿资金链、供应链传递,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并影响金融稳定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使用有利于提升绿色信贷配给率,对于社会产出、银行业资本均有正向作用,能够促进宏观风险下降。以价格型为主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作用有限,政策潜力需要在长时间内得到验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帅 阿布都瓦力·艾百
气候变化是引发经济金融系统震荡波动的重要因素。选取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样本分析了气候变化与区域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气候变化会对区域金融稳定产生显著的系统性冲击,作用时滞为3年。其次,气候变化影响区域金融稳定存在明显异质性,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及气候变化强度高的区域,其金融稳定受到气候变化负面冲击的效应更显著。最后,气候变化可通过降低家庭收入水平、减少企业产出规模及提升金融部门不良资产规模三种机制影响区域金融稳定。并从提升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应对气候风险的管理意识、重视气候变化引致居民收入及企业产出下降问题、加快气候风险缓释工具创新力度三个方面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风险 金融稳定 低碳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帅 阿布都瓦力·艾百
气候变化是引发经济金融系统震荡波动的重要因素。选取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样本分析了气候变化与区域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气候变化会对区域金融稳定产生显著的系统性冲击,作用时滞为3年。其次,气候变化影响区域金融稳定存在明显异质性,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及气候变化强度高的区域,其金融稳定受到气候变化负面冲击的效应更显著。最后,气候变化可通过降低家庭收入水平、减少企业产出规模及提升金融部门不良资产规模三种机制影响区域金融稳定。并从提升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应对气候风险的管理意识、重视气候变化引致居民收入及企业产出下降问题、加快气候风险缓释工具创新力度三个方面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风险 金融稳定 低碳转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毛建林
金融危机发生后,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我国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在对西方主要经济体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实践进展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从明确组织机构、健全风险监测评估框架、丰富工具篮子、完善政策安排及协调机制四个方面健全完善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宇恒 姚鸣奇 曲晓溪 张卓群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经济损失增加。基于此,构建了一个包含碳循环、气候变化因素以及多个经济主体的DSGE模型,分析气候变化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理论和数值模拟来深入阐明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冲击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负效应,导致产出、消费、投资、资产和福利水平下降,通胀率上升;同时,信贷政策有利于绿色激励作用,而提高碳价则倾向于对棕色产品厂商的约束作用。基于此建议明晰减缓气候变化责任,呼吁采取相应行动;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碳中和领域快速发展,促进碳密集型产品的负外部性内部化;积极制订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加强改善农业、能源等应对气候变化薄弱的环节。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循环 宏观经济 DSGE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