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5)
- 2023(6786)
- 2022(5689)
- 2021(5055)
- 2020(4178)
- 2019(9281)
- 2018(8788)
- 2017(16372)
- 2016(9200)
- 2015(9769)
- 2014(9273)
- 2013(9160)
- 2012(8450)
- 2011(7486)
- 2010(7229)
- 2009(6562)
- 2008(6267)
- 2007(5174)
- 2006(4504)
- 2005(3676)
- 学科
- 济(38354)
- 经济(38318)
- 业(26134)
- 管理(25319)
- 企(18874)
- 企业(18874)
- 方法(18628)
- 数学(17379)
- 数学方法(17287)
- 农(11851)
- 财(9510)
- 地方(9064)
- 学(8832)
- 中国(8689)
- 农业(8340)
- 贸(8241)
- 贸易(8240)
- 业经(8146)
- 易(8004)
- 环境(7585)
- 技术(6569)
- 务(5848)
- 财务(5847)
- 财务管理(5843)
- 企业财务(5558)
- 制(5531)
- 划(5305)
- 产业(5113)
- 融(4774)
- 金融(4773)
- 机构
- 学院(130075)
- 大学(129630)
- 济(54924)
- 经济(54222)
- 管理(49430)
- 研究(48435)
- 理学(44452)
- 理学院(43873)
- 管理学(43111)
- 管理学院(42909)
- 农(35650)
- 科学(33998)
- 中国(33924)
- 农业(29085)
- 业大(28624)
- 京(27503)
- 所(26460)
- 研究所(25072)
- 江(24731)
- 中心(21632)
- 财(21316)
- 农业大学(19771)
- 财经(18142)
- 省(17360)
- 经济学(17123)
- 院(17083)
- 科学院(16721)
- 经(16673)
- 经济学院(15768)
- 经济管理(15324)
- 基金
- 项目(102001)
- 科学(80207)
- 基金(76444)
- 家(71388)
- 国家(70877)
- 研究(63837)
- 科学基金(59428)
- 社会(43352)
- 自然(41953)
- 基金项目(41622)
- 省(41328)
- 社会科(41282)
- 社会科学(41269)
- 自然科(40984)
- 自然科学(40971)
- 自然科学基金(40287)
- 划(34799)
- 资助(29999)
- 教育(27828)
- 重点(24040)
- 编号(22366)
- 发(22305)
- 计划(22264)
- 部(21954)
- 创(21810)
- 创新(20632)
- 科研(20558)
- 业(20134)
- 科技(20001)
- 国家社会(18762)
共检索到173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岩 朱晓莉 周宏 王筠菲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利用1988—2010年江苏省8个地区的水稻投入产出及气候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视角下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时空分布,探讨了气候因子对效率变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因素对江苏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呈现不同的影响效果,年际差异系数变化较大,常州表现最为明显;地区差异系数具有波动性。6、8、9月份的光温比、7月份的降水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有提升作用,而7月平均温度和光温比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有抑制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晓莉 王筠菲 周宏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基于1988—2010年江苏省3个地区的数据,将水稻生育期分为5个生长阶段,在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水稻总产量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个气候因子对水稻总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气候因子对水稻总产量的影响不同;淮北、江淮地区水稻总产量呈正向增长,苏南地区呈负向增长;不同地区、不同生育期的气候因子对各地区水稻产量的提高具有不同的贡献率,气候异常变动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应当高度重视未来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江苏水稻 贡献率 随机前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全忠 周宏 陈欢 朱晓莉
使用1980—2011年江苏省温度、降水量和风速的逐月资料以及2012年稻作区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调研数据,检验了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有效性,并使用排序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准确感知气候变化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980年以来年江苏省不同地区的温度、降水量和风速的变化趋势均存在区域差异;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平均有效性为78.22%,其中对温度上升趋势的感知准确度最高;感知有效性得分为1.42,说明农民基本上能够准确认知1~2个气象因子的变化趋势,但准确感知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排序Probit模型的回归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户感知 水稻种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珠 陶福禄 娄运生 史文娇
利用1980年-2008年江苏省县级农业统计资料和农业气象站水稻生产观测资料,在县级和站点两个尺度,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揭示江苏省水稻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基于县级和站点两个尺度,水稻全生育期内,气温(包括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呈显著增长趋势,并且最低气温的增长趋势高于最高气温的增长趋势,苏南地区的增长趋势高于苏北地区的增长趋势;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并不显著;辐射在苏北地区呈显著减少趋势而在苏南地区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大部分地区,水稻产量与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及辐射的正相关性较显著,与最低气温的相关性并不明显,而与降水量则呈负相关,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在县级和站点两个尺度上较为一致。...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稻 产量 统计模型 江苏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永勤 彭补拙 缪启龙
利用经济学上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结合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系统 ,研究了当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和产量时 ,江苏省农业产值的变化及与农业部门相联系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产出量的变化。考虑江苏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 ,预测了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 ,为使经济发展达到预期目标 ,社会需对各经济部门追加的资金投入量及各经济部门之间相互投入量的变化 ,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应对策。研究结果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部门与整体的相互联系 ,从而对制定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投入—产出 农业产值 总产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佴军 张洪程 陆建飞
【目的】分析江苏省1980—2009年水稻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探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江苏省水稻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影响,为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基于1980—2009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区域差异的研究方法,探讨江苏省近30年水稻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近30年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区域差异明显,苏南地区快速减少,苏中地区略有减少,苏北地区快速增加;水稻单产区域差异减小,苏南地区水稻单产优势逐步削弱,苏中地区成为当前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单产优势地区,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苏中地区的单产差距逐步缩小;苏南地区水稻总产在江苏省的比重不...
关键词:
水稻生产 地域格局 影响因素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珊珊 王怀清 黄彩婷
利用1961—2011年江西省81个常规气象观测站资料,双季稻产量资料和全球气候模式ECHAM5/MPIOM在SRES A1B排放情景下2015—2100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定量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江西省双季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季稻生长期光、温和水基本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21世纪以来,生育期≥10℃积温以正距平为主,晚稻生长期日照时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明显下降趋势;2)分析极端气候事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发现,随着气候变暖,高温逼熟的次数呈明显上升状态,寒露风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小;3)建立了气候产量预测模式,并利用气候模式的预测结果模拟2015—2100年的气候产量,发现2060年以...
关键词:
双季稻 气候变化 产量 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健 陈星 彭恩志 周学东
江苏省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领先的地区,在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和电力供应有限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加剧了电力需求的紧张局面。根据江苏省50年来的用电量资料和1985年以来夏季平均温度距平资料,分析了城市系统用电量在随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的同时,因气候异常特别是因夏季高温波动而引起的居民和城市系统用电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夏季高温异常是居民和城市系统用电量增加的重要气候因子,指出未来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电力需求更加严峻的形势。对于现阶段长江流域各地区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科学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江苏省 用电量 城市系统 气候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珊 徐元明 金高峰 曹明霞
推动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的粮食规模经营是实现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基于江苏省水稻规模经营主体调查数据,运用计量分析及DEA-Tobit模型,从主体差异、要素配置、管理营销等方面,实证检验规模经营综合技术效率的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现阶段水稻规模经营的综合技术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分解后的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有待提升。规模经营带来了水稻投入成本、总收益及劳动生产率的同步上升,区域差异明显。规模差异比属性差异对综合技术效率及其分解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家庭农场、合作社与企业对综合生产效率的影响依次上升。开展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适度规模经营较为适宜。提高产品价格更能促进各类主体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要素配置及管理经营能力对综合技术效率及其分解效率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效应。提高劳动力生产经验及稳定土地流转更有利于综合技术效率的改善。完善价格市场、政府引导技术推广和加大土地连片整治对各种效率的提高也起到积极作用。大力培育各类规模经营主体有助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艳梅 陈超 马振峰
【目的】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省水稻生育期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时空变化趋势的预测,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及水稻生产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选取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A2和B2气候情景(2071-2100年)及基准气候条件(1961-1990年)气象要素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方法和侯光良的方法,分析了四川水稻生育期内主要气候资源(≥10℃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和缺水率)和水稻生产潜力(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与基准年气候条件相比,在A2和B2 2种气候情景下,2071-2100年四川省水稻生育期内≥10℃积温、日照...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四川省 水稻 生育期 生产潜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蒋耒文
人口与气候变化关系是一个非常缺乏研究的领域。本文总结近年有关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的状况,讨论不同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应用成果及其局限性,特别介绍了应用整合评估模型iPETS对主要国家和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预测结果,指出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技术变动等都是人类影响气候变化的决定因素;人口变动的影响不只是人口规模的增减,人口和家庭户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也是应该考虑的内容;家庭户应该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人口分析单位;人口老化、城市化、家庭规模缩小等都是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人口因素。本研究提供了改进气候预测模型对人口变量处理方式的实例,指出了在制定减缓气候变化政策过程中考虑人口因素的重要性和可操作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修琦 盛静芬
1951年以来 ,黑龙江省呈明显的变暖趋势 ,1980年代以来增温尤其明显 ,是全国变暖最显著的地区。对比发现 ,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增减的阶段性变化与温度变化阶段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 ,但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略滞后于温度变化。1980年代中期以来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显著增加 ,特别是北部地区种植面积的显著增加 ,是对1980年代以来显著增温的响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忠辉 刘实 郭春明 王冬妮
基于国际水稻所开发的ORYZA2000水稻模型和未来A2和B2排放情景下逐日气象资料(2011—2050年),系统分析了未来40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灌溉满足的情况下,其2种排放情景下对水稻生产都是正效应,单产和总产都呈增加趋势。能够种植的区域也在增加,有北移的趋势,B2情景下比A2情景下更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在A2和B2排放情景下,东北区域相对基准段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及降水总体增加,个别年代减少、温度升高和太阳辐射增加。有利的方面是当地可以根据温度升高的幅度,适当的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从而增加产量;不利的方面是气温升高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发生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立敏 陈斌 李正跃 杨仕生 孙文
以云南省建水县稻区1986~1997年连续24年间黑光灯下监测诱集的水稻三化螟种群数量及越冬代虫口基数为依据,结合当地1986~1997年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及相对湿度等主要气象资料,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三化螟物候和多度与气象条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三化螟成虫种群数量在年际间变化明显,从1986~1997年连续24年间,灯下三化螟成虫的始见期与1~2月的平均温度显著相关,当年11月到次年2月,灯下未诱集到三化螟成虫,从7月到9月,灯下虫量迅速增加,于9月灯下虫量达高峰。灯下三化螟成虫种群与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间具有显著相关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灯下虫量逐渐增加,但随着相对湿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欣 吴绍洪 戴尔阜 张雪艳 康相武 潘韬
以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和PRECIS模型发展的B2情景数据为驱动,运用分布式VIC水文模型进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情景模拟。通过2001—2030年对照期与1981—2000年基准期水资源量对比表明:水稻主产区整体水资源量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呈下降趋势;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水稻主产区的28个二级流域的水资源变化量幅度在-48.5~269.1 mm之间,相对变化率在-6.1%~29.6%之间。沿海的钱塘江流域、瓯江流域、闽江流域、韩江流域、闽东、粤东及台湾沿海诸河流域、东江流域水资源量增多明显;粤桂琼沿海诸河流域、元江—红河流域、黄河上游干流区间、嘉陵江流域和淮河干流水资源量...
关键词:
气候变化影响 VIC 水资源 水稻主产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