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04)
- 2023(17979)
- 2022(15178)
- 2021(14272)
- 2020(12297)
- 2019(27950)
- 2018(27683)
- 2017(52468)
- 2016(28611)
- 2015(32060)
- 2014(31773)
- 2013(31540)
- 2012(29081)
- 2011(26228)
- 2010(26395)
- 2009(25119)
- 2008(25131)
- 2007(22446)
- 2006(19690)
- 2005(17610)
- 学科
- 济(119610)
- 经济(119466)
- 业(104717)
- 管理(89740)
- 企(85653)
- 企业(85653)
- 方法(55218)
- 农(49147)
- 数学(46094)
- 数学方法(45575)
- 财(36295)
- 业经(34900)
- 农业(32278)
- 中国(32020)
- 制(25754)
- 务(24603)
- 财务(24559)
- 财务管理(24510)
- 贸(24192)
- 贸易(24181)
- 易(23621)
- 企业财务(23225)
- 学(22127)
- 技术(21033)
- 地方(20049)
- 和(19524)
- 策(19345)
- 银(19188)
- 银行(19116)
- 行(18264)
- 机构
- 学院(415429)
- 大学(410863)
- 济(172499)
- 经济(169204)
- 管理(163610)
- 理学(141018)
- 理学院(139516)
- 管理学(137222)
- 研究(136831)
- 管理学院(136452)
- 中国(108538)
- 农(86332)
- 京(86001)
- 科学(85703)
- 财(80595)
- 所(70228)
- 业大(68130)
- 农业(67478)
- 中心(64778)
- 财经(63781)
- 研究所(63697)
- 江(62881)
- 经(57908)
- 北京(53343)
- 经济学(51809)
- 范(49666)
- 州(49550)
- 师范(49038)
- 院(48532)
- 经济学院(47044)
- 基金
- 项目(276748)
- 科学(217498)
- 基金(202260)
- 研究(196153)
- 家(178399)
- 国家(176829)
- 科学基金(151302)
- 社会(125400)
- 社会科(118672)
- 社会科学(118635)
- 省(109260)
- 基金项目(107483)
- 自然(100221)
- 自然科(97928)
- 自然科学(97896)
- 自然科学基金(96197)
- 划(91725)
- 教育(88371)
- 资助(81994)
- 编号(78996)
- 成果(62491)
- 重点(62256)
- 部(60629)
- 发(59561)
- 创(59303)
- 创新(54991)
- 科研(54169)
- 业(54161)
- 课题(52839)
- 计划(52048)
- 期刊
- 济(192491)
- 经济(192491)
- 研究(114971)
- 农(83341)
- 中国(77551)
- 学报(69867)
- 财(64759)
- 科学(63386)
- 管理(60985)
- 农业(55879)
- 大学(52345)
- 学学(49998)
- 融(40999)
- 金融(40999)
- 业经(36649)
- 技术(35825)
- 教育(32738)
- 财经(31501)
- 业(29992)
- 经济研究(29474)
- 经(27053)
- 问题(26368)
- 技术经济(22076)
- 版(21666)
- 贸(21013)
- 统计(20357)
- 商业(19842)
- 理论(19678)
- 世界(19372)
- 科技(19244)
共检索到616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建军 蒋远胜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灾害管理产生了深远和持久的影响。本文根据1951—2009年全国160个气象观测站点季度平均气温、降水量数据和当年农业受灾面积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地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受灾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近60年来,农业受灾面积一般达到总播种面积的30%左右,其中水、旱灾受灾面积合计占到总受灾面积的80%左右,旱灾的受灾面积要大于水灾的面积。第二,春季平均气温、降水量对农业总受灾面积有较高的解释力。春季降水量每增加1毫米,总受灾面积将减少25万公顷;平均气温每上升0.1℃,总受灾面积增加39万公顷。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对旱灾受灾面积有较高的解释力,同时上年的...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量 受灾面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静,杨秋生,薛明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新卫 ,秦德智 ,高明成 ,刘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涛 马卫鹏
我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农业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学术问题,结合耕地面积变化展开的研究也颇为多见,从全国到各省的分析皆有,但一般集中在粮食主产区省份。陕西省虽不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但其耕地面积不小,因此对其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生产的相关性研究也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文总结了陕西省耕地面积概况和粮食生产概况,以1980~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选取了总量、年变化率等指标,分析了陕西省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相关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认为近年来陕西省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呈现缓慢增加态势;虽然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耕地面积变化对粮食总产的约束作用逐渐弱化,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
关键词:
陕西省 耕地面积 粮食生产 相关性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媛
[目的]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发展进度,而气候的变化直接牵动着农业产量的变化。[方法]文章基于农业气候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借鉴已有研究从农业气候变化的角度入手,介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并以华北、华东及东北水稻产区为例,通过主成分因素分析设定降水量、气温、光照及太阳辐射度等指标因素,并建立C-D-A模型,[结果]降水量、气温及光照等气候因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明显,其中干旱天气的影响最大。[结论]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以期为各种天气条件下保障与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媛
[目的]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发展进度,而气候的变化直接牵动着农业产量的变化。[方法]文章基于农业气候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借鉴已有研究从农业气候变化的角度入手,介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并以华北、华东及东北水稻产区为例,通过主成分因素分析设定降水量、气温、光照及太阳辐射度等指标因素,并建立C-D-A模型,[结果]降水量、气温及光照等气候因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明显,其中干旱天气的影响最大。[结论]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以期为各种天气条件下保障与提高农作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麟科 仇焕广 汪阳洁 孙来祥
本文基于2005年706县39551个农户的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和气象观测站数据,利用多投入多产出生产函数,估计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模型估计结果进一步模拟了IPCC气候情景方案A2和B2下,气候变化对我国未来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计量经济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气温升高对土地的农业生产具有负面影响,其中西北地区受温度上升的不利影响最大;降水增加对除南方以外的所有区域都有正面影响。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未来气候变化将对华北和华东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正面影响,对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多投入多产出生产函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正兰 张廷斌 易桂花 秦岩宾 李景吉 王国严 姚明月
叶面积指数作为陆地生态过程的重要参数,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区域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5A2H/LAI遥感数据集,利用Theil-Sen media斜率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以及相关分析法,研究了2001~2018年横断山区植被LAI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化趋势,根据气象数据、土地覆盖数据和DEM数据,重点分析了横断山区植被LA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1~2018年横断山区植被LAI均值为1.22,空间上呈由北向南逐渐递增的分布特征;(2)横断山区植被LAI受地形影响明显,植被LAI值随海拔升高表现为"升高-降低-稳定"的特征,随坡度增加植被LAI值呈上升趋势;(3)近18a横断山区植被LAI整体以0.07·(10a)~(-1)的速率增加,其中68.92%的区域呈增加趋势,31.08%的区域呈退化趋势;(4)横断山区植被LAI与气温和日照时长呈正相关关系,与降水呈负相关关系。在P<0.05显著性水平下,植被LAI与气温、降水和日照时长的显著相关面积比例依次为22.7%、33.58%和31.80%,表明植被LAI受降水和日照时长影响较大,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浩娟 刘卫国
气象灾害冲击农业生产,对农业经济产生显著影响。文章对1980—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农业经济、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利用SVAR模型构建兵团农业经济、劳动力、土地、投资和气象灾害等要素的动态结构关系,利用脉冲函数分析兵团农业经济受到要素变化冲击时的动态响应。研究表明:农业是兵团经济的基础,长期稳定增长;兵团农业气象灾害日趋严重,极端天气造成气象灾害波动性增强;旱灾逐渐减弱,风雹灾害增加,低温冻害有增加趋势;兵团农业经济显著受到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影响,劳动力和经济自身产生的长期效应明显,固定资产投资效应滞后严重,气象灾害负向效应周期长,农业对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和自我缓解能力不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成玉
本文基于1999—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农业水利投资的代理变量,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农业水利投资对我国耕地产出效率、农业生产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水利投资对降低我国各地区耕地产出效率损失具有显著作用,而耕地产出效率损失的变化差异也能够被气候变化导致的水利灾害所解释。加大农业水利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结构,可以缓解农业技术的效率损失。政府应加大对耕地利用效率较低省份的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充分配置,合理运用水利资源,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宏
传统观点认为,农业因其产业链和分工较为简单等原因,相对来说并不易于形成空间集聚,因而,农业FDI的区位选择不存在集聚效应的影响。然而,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发现,农业FDI在中国的区位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的特征,这种空间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利益,吸引了新进的农业FDI继续定位于这些地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因果循环的作用,农业FDI存量越大的地区,吸引的农业外资就会越多;而缺乏足够农业FDI存量的地区,就更加难以吸引农业外资的流入。集聚效应使得农业FDI地区分布的差距逐步扩大。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集聚效应 农业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颖
本文利用AHP构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臻选关键指标作为DEA模型的投入产出指标,对我国2009~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规模效率较低;管理效率差异明显并且是综合效率倒退的主要原因。建议:各省区在实践中提高规模效率;各相关主体要合力推动管理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效率;重视技术进步和农业现代化对保费补贴效率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保费补贴 绩效评价 DEA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葛继红 周曙东
本文运用江苏省1978~2009年数据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首先根据分解法,将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归结为农业经济规模、农业结构、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人口规模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其次利用单元调查法和生产函数法对历年农业面源污染物氮、磷排放量和农业技术进步率进行估算;最后就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经济规模扩大、农业结构中养殖业比重上升和种植业比重下降、种植业结构中经济作物比重上升和粮食作物比重下降以及农村人口规模扩大均会增加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但是,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实施却能够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绍升 闫春 李鹏利
本文基于469位农业创业者微观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揭示气候受灾经历对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气候受灾经历显著正向影响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创业者年龄、创业者受教育程度、土壤肥力及当地政府鼓励措施也是影响技术采纳的重要因素;(2)亲社会动机在气候受灾经历影响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在上述主效应发挥作用过程中,创业者环境素养起到了调节作用。鉴于此,建议当地政府完善农村灾后心理援助系统,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创业者认知,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以提高创业者环境素养,为长期从事绿色农业生产的创业者提供扶持帮助,形成示范效应,向外辐射绿色防控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