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45)
2023(17528)
2022(14494)
2021(13309)
2020(10765)
2019(24107)
2018(23566)
2017(44775)
2016(24455)
2015(26749)
2014(26372)
2013(26301)
2012(24761)
2011(22417)
2010(22999)
2009(21398)
2008(21333)
2007(19483)
2006(17842)
2005(16207)
作者
(73894)
(62101)
(61432)
(57961)
(39207)
(29907)
(27592)
(24075)
(23566)
(22126)
(21276)
(20442)
(19963)
(19931)
(19531)
(18800)
(18377)
(18169)
(17924)
(17877)
(15827)
(15262)
(15233)
(14337)
(14090)
(13971)
(13748)
(13747)
(12630)
(12458)
学科
(108855)
经济(108726)
(97515)
管理(78427)
(77937)
企业(77937)
(51690)
方法(39647)
业经(35277)
农业(34410)
中国(31073)
数学(31040)
数学方法(30739)
(30535)
地方(25660)
(22811)
(20817)
贸易(20800)
(20655)
(20400)
财务(20373)
财务管理(20345)
技术(20293)
(20238)
(19504)
企业财务(19293)
(17395)
(17286)
银行(17228)
(17028)
机构
学院(358473)
大学(349879)
(152969)
经济(149985)
管理(138389)
研究(127228)
理学(118232)
理学院(116913)
管理学(115199)
管理学院(114540)
中国(100406)
(80520)
科学(77995)
(74707)
(69384)
(66106)
农业(62308)
业大(59749)
研究所(59685)
中心(58280)
(57483)
财经(53718)
(48755)
北京(46902)
(45344)
经济学(45169)
(44944)
(44799)
师范(44247)
(42997)
基金
项目(234712)
科学(185557)
基金(170430)
研究(169338)
(150713)
国家(149250)
科学基金(127322)
社会(109861)
社会科(103861)
社会科学(103834)
(93929)
基金项目(89592)
自然(82440)
自然科(80531)
自然科学(80510)
自然科学基金(79117)
(78183)
教育(74608)
资助(68571)
编号(67645)
(56078)
成果(53283)
重点(52925)
(51147)
(51067)
(49039)
课题(47190)
创新(47170)
国家社会(45340)
发展(44718)
期刊
(184361)
经济(184361)
研究(105069)
(81082)
中国(77320)
学报(59108)
科学(56566)
农业(54731)
管理(54303)
(53693)
大学(45009)
学学(43241)
(39636)
金融(39636)
业经(36369)
教育(33086)
技术(30524)
(28782)
经济研究(27708)
财经(26533)
问题(24432)
(22985)
技术经济(19544)
世界(19264)
(19117)
(18003)
科技(17329)
商业(17322)
现代(17210)
资源(16995)
共检索到557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明顺  谢立勇  曹敏建  刘恩财  
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粮食生产与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科学热点之一。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尤为敏感。对气候变化情景预估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本文针对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讨论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和农村发展的正负效应及可能影响,强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建设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麟科  仇焕广  汪阳洁  孙来祥  
基于2005年706个县39551个农户的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和气象观测站数据,利用多投入多产出生产函数,估计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根据模型估计结果进一步模拟了气候情景方案A2和B2下,气候变化对我国未来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多投入多产出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气温升高对土地的农业生产具有负面影响,其中西北区受温度上升的不利影响最大;降水增加对除南方以外的所有区域都有正面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未来气候变化将对华北和华东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正面影响,对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将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于2009年9月启动,先后持续5年。项目首次从国家层面组织农业科学界开展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的田间试验、观测研究和应对技术开发研究,集聚了来自我国农业与气候变化优势单位的作物学、耕作学、植物保护、土壤学、水资源、农业气象、生态学等30位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科学家和农业行业岗位技术专家群体,项目专题研究覆盖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谷类作物种植业,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冬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上升、降水不均、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或天气事件频发等几个方面。这些气候变化不仅破坏了农业生产系统,减弱了农业生产能力,而且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基于此,我们要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布局的前提下,加大农业科技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同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方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冬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上升、降水不均、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或天气事件频发等几个方面。这些气候变化不仅破坏了农业生产系统,减弱了农业生产能力,而且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基于此,我们要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布局的前提下,加大农业科技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同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方保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覃志豪#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唐华俊  李文娟  赵书河  
农业是以作物生长为基础,因此,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和南北之间气候差异显著。气候变化将直接导致我国主要农区水资源和热量资源时空分布格局变化。农业生产所依赖的土壤肥力和作物品种资源及其抗逆性也会在气候变化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气候变化直接导致局部地区农业气候灾害和农业病虫害频度与强度加剧。在气候变化作用下,我国农业作物种植制度、农业生产结构和地区布局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导致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变化,甚至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因此,迫切需要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围绕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影响开展了很多研究。综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鸣  
本文使用新技术窗口DEA中的Window Malmquist指数模型,使用1978-2013年的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估算了传统农业生产率和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率变化情况,并分阶段、分区域比较分析了传统农业生产率和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率的差异,以期回答我国农业生产率是否被低估。实证分析后发现:(1) 1978-2013年,有60%年份的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率小于传统农业生产率,即传统农业生产率在大部分年份是被高估的。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率更为稳定,表明气候因素对稳定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作用。(2)日照时数、降水量的增加有利于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率的提升,西部地区也是受益于气候变化最明显的地区。1978-2013年,气候因素限制了中国中部地区的传统农业大省的农业生产率,尽管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率有了提升。(3)技术效率的累积变化和技术进步是推动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率提升的主要贡献因素。(4)在不同政策时期内,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差异较大。对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洁红  唐利群  李凯  
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在对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转型的内涵、路径和农业产业链上不同主体参与农业生产转型行为的研究及其进展进行了梳理、归纳和述评,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学科隔阂较为明显,导致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估存在偏差;未区分不同主体适应气候变化行为的差异,缺少微观与宏观数据的有效对接;定性研究农户应对气候变化行为的文献居多,量化分析及其方法研究不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少农业生产转型视角的研究。本文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的重点做出了展望:第一,探索更全面的分析路径,优化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东平  王鑫  
基于广西各地级市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DEA方法测度广西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了其收敛情况,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广西全区及5大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全区年际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0.9%,但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收敛的趋势;总体上看,近年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朝静  李谷成  范丽霞  高雪  
本文在对1986~2012年中国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农业科技存量进行估算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农业科技存量的时间演变,并利用FGLS方法对实证模型进行估计,进而系统考察了气候变化及农业科技存量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增长趋势,主要靠农业技术进步驱动,而农业技术效率起着阻碍作用;新世纪以来农业科研投入增速明显加快,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地域差异,并且该差异呈扩大趋势;农业科研投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而年降水量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从空间区域来看,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气温升高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东平  王鑫  
基于广西各地级市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DEA方法测度广西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了其收敛情况,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广西全区及5大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全区年际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0.9%,但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收敛的趋势;总体上看,近年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光华  陆盈盈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除了受到制度和投资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气候变化的作用。本文以冬小麦为例,在运用指数方法测度1986年~2016年中国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探究了冬小麦生长期气候因素变化对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986年~2016年,中国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呈明显的波动性增长趋势,其中技术进步不断增长,技术效率波动较大;分别采用生长期积温和温度的天数分布两种气温衡量指标回归结果指出气温与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高温会显著降低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高温主要通过降低冬小麦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起主导作用。本文提出健全气象预报预警体系、调整品种布局、加强耐高温品种研发、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效率等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陆雅海  朱华潭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与对策中国水稻研究所土化系陆雅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朱华潭全球变化正在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又一热点。1984年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科学联合会上,理事会安排了三个大主题的讨论,其中之一就是全球变化。全球变化是局部环境问题的深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斌,辛晓平,唐华俊,周清波,陈佑启  
依据已有的研究结果, 分析了全球变化的趋势和温室气体(特别是CO2) 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和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我国和世界农业地理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分大区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稻、小麦、玉米等影响情况。提出了我国农业对全球气候变化应采取的战略对策和措施, 这些对策和措施可分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两部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乔恒  郭昕  曹大澂  孙凡  
采用2002-201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相关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各省和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发现:技术效率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在2004-2005年和2008-2009年出现了两次ECH同tCH的反向变动;技术效率的解释度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70%的比重。由此提出,当前农业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保证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加强农业生产的技术和区域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