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91)
2023(13644)
2022(11298)
2021(10459)
2020(8576)
2019(19516)
2018(18761)
2017(35478)
2016(19371)
2015(21456)
2014(21068)
2013(21026)
2012(20007)
2011(18603)
2010(18772)
2009(17552)
2008(17326)
2007(15427)
2006(14034)
2005(12771)
作者
(59897)
(50187)
(50116)
(47557)
(32433)
(24011)
(22280)
(19553)
(19340)
(17961)
(17799)
(16514)
(16458)
(16213)
(16164)
(15346)
(15003)
(14541)
(14520)
(14418)
(12702)
(12641)
(12297)
(11536)
(11508)
(11349)
(11075)
(10599)
(10244)
(10117)
学科
(99549)
经济(99454)
管理(54201)
(51728)
(40262)
企业(40262)
方法(36011)
数学(32067)
数学方法(31763)
中国(26658)
(24349)
地方(21634)
(20351)
(20008)
(19382)
贸易(19372)
业经(19092)
(18887)
(16558)
农业(16381)
环境(14806)
(14682)
(14274)
银行(14222)
地方经济(14192)
(13901)
金融(13899)
(13772)
(12225)
(12131)
机构
大学(294115)
学院(292150)
(136247)
经济(133994)
研究(114173)
管理(106944)
理学(92104)
理学院(90946)
管理学(89493)
管理学院(88952)
中国(85307)
科学(68874)
(62722)
(59940)
(59151)
(56906)
研究所(54939)
中心(48561)
财经(47247)
农业(45218)
业大(45145)
经济学(43754)
(43346)
(43145)
(40060)
北京(39792)
经济学院(39267)
(37439)
师范(37007)
科学院(36335)
基金
项目(193372)
科学(152636)
基金(144120)
研究(134416)
(129438)
国家(128446)
科学基金(107456)
社会(89857)
社会科(85357)
社会科学(85336)
基金项目(74637)
(71998)
自然(69660)
自然科(68096)
自然科学(68070)
自然科学基金(66928)
(62719)
教育(60117)
资助(59559)
编号(50090)
重点(44813)
(43999)
(43600)
成果(40648)
(39774)
国家社会(38876)
创新(37494)
教育部(37145)
科研(36958)
中国(36640)
期刊
(154733)
经济(154733)
研究(91569)
中国(55791)
(52010)
学报(51883)
科学(47875)
(42547)
管理(40977)
大学(38074)
学学(36480)
农业(35779)
(28709)
金融(28709)
经济研究(27150)
财经(24649)
教育(22960)
业经(22248)
技术(21782)
(21413)
问题(20355)
(19666)
(19078)
国际(17677)
世界(17347)
技术经济(15857)
统计(14056)
(14003)
资源(13665)
业大(13041)
共检索到446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曙东  朱红根  
文章通过构建经济-气候模型(简称C-D-C模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南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评估。结果表明,气候对南方地区水稻产量有显著负影响,且气候对各区域影响存在差异,降水对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有负的作用,而对西南地区有一定正影响;温度对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都有负的影响,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对南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减产为主,应引起政府和农户的高度重视。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南方地区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窦炜  丁士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莲莲  朱红根  周曙东  
采用气候倾向率和M-K突变检验,分析1951~2012年江西省气候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构建"气候-经济"新模型,研究气候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后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未来10a气候因子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过去60多年来气温平均每10a升高0.172℃,而降水的线性倾向不显著;气温突变开始的时间约为1997年,降水的突变趋势不明显;不同阶段气候因素的贡献率及作用方向存在差异,1978~1997年气候因子贡献率为5.97%,其中温度和降水贡献率分别为1.51%、4.46%。1998~2013年气候因子贡献率为8.98%,温度和降水贡献率分别为4.63%、4.35%。物质要素在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席建超  赵美风  葛全胜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也是最为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已经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影响是显著的、多方面的。各个领域和地区都存在有利和不利影响,但以不利影响为主。文章根据区域气候模式RegCM2模拟的气候情景,采用Lars Hein气候—旅游模型,研究气候增温情景对我国南方部分省份旅游流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与2008年相比,全球气候变化对研究区域年接待游客总量影响较小,但是在旅游流的季节影响分布上,差异较为明显。冬季旅游流基本呈上升趋势,而夏季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忠辉  刘实  郭春明  王冬妮  
基于国际水稻所开发的ORYZA2000水稻模型和未来A2和B2排放情景下逐日气象资料(2011—2050年),系统分析了未来40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灌溉满足的情况下,其2种排放情景下对水稻生产都是正效应,单产和总产都呈增加趋势。能够种植的区域也在增加,有北移的趋势,B2情景下比A2情景下更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在A2和B2排放情景下,东北区域相对基准段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及降水总体增加,个别年代减少、温度升高和太阳辐射增加。有利的方面是当地可以根据温度升高的幅度,适当的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从而增加产量;不利的方面是气温升高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发生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风波  陈传波  丁士军  
干旱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本文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了在面临干旱时农户所采用的各种应对策略,并对这些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一定的评估。本文发现,多数农户通过这些策略成功地应对了一般性的干旱,但一些贫困农户在此方面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雪  李谷成  尹朝静  
为考察湖北极端天气事件的时空变化,采用1980—2014年逐日气候数据,并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极端气候对水稻气候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湖北极端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均呈下降趋势,极端降水事件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2)极端高温呈上升趋势,表现为极端高温天数和强度增加。鄂北、鄂西易发生极端高温事件。3)极端气候类因素对水稻气候产量具有负向影响,其中,最低气温的极小值每增加1%将会使水稻的气候产量降低0.197%。白天极端高温天数对水稻气候产量也具有抑制作用,其每增加1%将会使水稻气候产量降低0.046%。因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清  杨晓光  解文娟  李勇  刘子琪  董朝阳  孙爽  
【目的】研究1951—2010年中国南方主要熟制水稻生长季可利用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为南方稻作区种植制度调整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前人种植制度区划方法将南方稻作区分为16个水稻种植亚区,假设不同稻作制的作物品种搭配不变,采用水稻生育期气象生态模拟方法,利用水稻潜在生长季长度与理论生长季长度的比值,评价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区域各亚区水稻生长季可利用率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利用ArcGIS对1951—2010年水稻潜在生长季长度的地理分布函数进行运算,获取了南方稻作区80%保证率水稻潜在生长季长度的10 km×10 km的空间分布数据;数据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方稻作区水稻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钦池  
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仅从自然科学角度无法真正认识气候变化的本质。人口和气候变化具有密切关系,除了人口规模之外,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规模、性别结构、人口城市化等对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深刻认识人口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有助于重视和发挥人口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人口应该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一个重要视角,应该把人口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框架,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策略,发挥城市化在减排中的积极作用,制定针对小型家庭能源节约引导政策,重视年龄结构和发展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风波  陈传波  丁士军  
干旱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本文从微观角度探讨了农户面临干旱时所采取的各种应对策略———多样化策略、适时调整的弹性化策略和消费平滑策略,并对这些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一定的评估。本文发现,多数农户通过这些策略成功地应对了一般性的干旱风险,但一些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在此方面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晓云  林德根  王静爱  常晟  
基于中国南方8省区喀斯特地区卫星遥感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2000—2011年间的NPP时空变化规律,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PP变化。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2000—2005年间,研究区NPP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05年发生转折,2006—2011年间,NPP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喀斯特地区NPP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非喀斯特区;农田、低密度灌木林、混合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对石漠化反应敏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晓阳  周世伟  徐明岗  Colinet Gilles  
【目的】明确中国南方水稻土酸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防控水稻土酸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中国南方江苏、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6个省份(自治区)的20个水稻土长期定位监测点,统计分析水稻土pH演变特征及阶段性变化规律,并探讨施肥量及土壤氮素含量对水稻土酸化的影响。【结果】1988—2013年25年间中国南方水稻土显著酸化,土壤pH下降0.59个单位,平均每年下降0.023个单位。水稻土酸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起始的14年中水稻土pH急速下降,平均每年可下降0.051个单位;近10年间,土壤pH趋于平稳。增施化肥特别是化学氮肥可导致水稻土酸化,二者与土壤pH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是使用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技术和低碳理念的推广,这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一项长期而必要的举措。但是全球变暖已经不可逆转,由此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及极端天气现象,如极值温度、干旱、暴雨、强台风等,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近在眼前的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城市规划、设计、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维  邓祥征  何书金  林英志  
利用中国1988、1995、2000和2005年县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气候变化因素、投入要素、自然环境条件变量的面板数据随机效应计量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中国县域气候变化(主要以1988-2005年间气温、降水变动)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一定幅度内的气温上升和降水增加对我国粮食产量变动有正向作用。将气温、降水变动的影响分解到不同省份上后,可以发现气温、降水变动对中国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气温上升和降水量的增加对中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北部省份的粮食产量提升有利,对其他省区则会产生小幅负面影响。对气温、降水变动分季进行考察的结果表明,气温、降水变动对中国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存在季节性差异,譬如春季气温变动对中国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夏、秋、冬3季的气温对中国县域粮食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不过其影响的程度与效果各异。春、夏两季降水对中国粮食产量变化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修琦  盛静芬  
1951年以来 ,黑龙江省呈明显的变暖趋势 ,1980年代以来增温尤其明显 ,是全国变暖最显著的地区。对比发现 ,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增减的阶段性变化与温度变化阶段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 ,但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略滞后于温度变化。1980年代中期以来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显著增加 ,特别是北部地区种植面积的显著增加 ,是对1980年代以来显著增温的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