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45)
2023(20072)
2022(17164)
2021(16177)
2020(13455)
2019(30988)
2018(30087)
2017(57377)
2016(30467)
2015(34393)
2014(33797)
2013(33105)
2012(30287)
2011(27229)
2010(27251)
2009(25635)
2008(24219)
2007(21080)
2006(18502)
2005(16196)
作者
(84999)
(71027)
(70164)
(66867)
(44782)
(33969)
(32054)
(27753)
(26835)
(24981)
(24155)
(23783)
(21972)
(21925)
(21913)
(21663)
(20983)
(20855)
(20254)
(20227)
(17269)
(17267)
(17215)
(16273)
(16083)
(15807)
(15513)
(15503)
(14318)
(13883)
学科
(121486)
经济(121347)
(92062)
管理(84002)
(67889)
企业(67889)
方法(55359)
(52481)
数学(49032)
数学方法(48428)
中国(38066)
农业(34908)
(33069)
业经(30581)
(30522)
金融(30519)
(29784)
银行(29735)
(28536)
(26957)
地方(25440)
(23480)
(22705)
贸易(22689)
(22093)
(21415)
财务(21338)
财务管理(21289)
企业财务(20276)
理论(19625)
机构
学院(420796)
大学(418229)
(171090)
经济(167488)
管理(167349)
理学(144917)
理学院(143390)
管理学(140792)
管理学院(140039)
研究(138185)
中国(114348)
(87295)
科学(83796)
(79709)
(78879)
(67661)
中心(67277)
业大(64783)
财经(63685)
研究所(61528)
(60873)
农业(60537)
(58293)
北京(54636)
(53976)
师范(53484)
经济学(51517)
(49979)
(49965)
财经大学(47552)
基金
项目(290550)
科学(229166)
研究(214033)
基金(211996)
(184044)
国家(182283)
科学基金(157566)
社会(135993)
社会科(128584)
社会科学(128551)
(112937)
基金项目(112136)
自然(101848)
自然科(99490)
自然科学(99468)
教育(97755)
自然科学基金(97681)
(94345)
编号(88355)
资助(87134)
成果(70245)
重点(64745)
(64171)
(61812)
(60191)
课题(59544)
创新(56151)
国家社会(56117)
科研(55759)
教育部(55287)
期刊
(185221)
经济(185221)
研究(123878)
中国(81959)
(77714)
学报(65221)
科学(60676)
(60395)
管理(57211)
(54552)
金融(54552)
农业(52448)
大学(50940)
学学(48318)
教育(42882)
技术(35698)
业经(34632)
财经(30370)
经济研究(28743)
(25854)
(25404)
问题(24311)
(21224)
理论(20999)
图书(19782)
科技(19436)
技术经济(19281)
实践(19256)
(19256)
世界(18741)
共检索到625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波  王修华  李明贤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经济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引发涉农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以2010-2019年256家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数据为样本,将标准化后的年均气温作为刻画气候变化程度的核心指标,评估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县域地理单元的气候变化程度对其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年均气温波动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水平存在显著影响,且影响呈现阶段性特征;在4个季度中,冬季气温的波动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最为突出;虽然城商行与农商行、村镇银行均是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但由于城商行的业务在地域上和行业上更为分散,气候变化未对其信用风险水平产生显著影响。为此,提出了开展压力测试、实施差异化监管和创新风险缓释工具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为管理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涉农信用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温红梅  韩晓翠  
金融机构市场风险是近几年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VaR是度量风险值最有效的方法。构建基于VaR的度量模型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2003年一2009年的市场风险损失量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出99%置信区间的VaR值,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本文研究了处于快速扩张期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和经营成本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融资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和"三农"投入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冉晓东  帅旭  
本文理论和实证研究了资本结构对农村信用社风险行为及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对农村信用社风险行为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取决于股权集中度与资本充足率的协同性效应。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地区,资本充足率提升可有效抑制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行为,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升,股金的风险溢价明显为正值的地区,资本充足率对风险的抑制作用需以优化股权结构为前提。为此,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与监管应在注重资本充足程度的基础上,逐步过度到注重对股权结构的优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伟  温涛  
本文以发达地区A省72家农村金融机构为样本,首次使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EBM模型并测算2007—2016年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且农村商业银行优于农村信用社;进一步Tobit和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整体上涉农贷款拖累了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但对于农村信用社和经营绩效高的农村金融机构,这种拖累作用并不明显;细分涉农贷款,农户贷款与农企贷款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不同,前者仍是负作用,但后者未产生显著影响。研究同时发现,农村商业银行的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均对经营绩效有显著的负作用,但农村信用社的农企贷款对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强  李玮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许友  任会朋  
该文采用2006-2013年样本数据,总结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存在四大现象:低频高损案件中造成的损失最大,农业大省为案件多发地带,内部欺诈是操作风险的第一要因,权力与操作风险成正比。紧接着,该文从内外因素两个角度,运用AHP法对各指标赋值,从经济、社会、法律、组织、内控、人员六个方面构建出一套操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西省为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内部因素中的内控和人员是导致操作风险的要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子茂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各类事情突发的舆情演变越来越迅速和复杂,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在当下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全面强化声誉风险管理迫在眉睫。2021年2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规"),明确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应遵循"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个原则,同时对治理架构、全流程管理、常态化建设等进行了强调。所以,新规不仅恰逢其时,而且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光伟  
金融机构要按照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位重要但又具有规模小,资金吸引力低,所依存经济业态自然性突出等特点,其主要面临政策、资本运营、操作、运营、成本运营等风险,为有效防范风险,应针对风险性质与特点,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建立社会信用考评,实行阶梯存贷利率,加强金融犯罪防控和外部监管,争取政策扶持,改善服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东  
为了加快发展中国农村经济,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本文采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介绍了美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类型和管理方式,最后提出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做法,具体的方式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机构,规避各类经营风险,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子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短板在于农村缺乏合格抵押品,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导致农村融资成本高且有效供给少。论文通过对2009年以来江苏农村抵押品融资状况的问卷和实地调研,剖析当前农村抵押品融资存在的瓶颈和问题,提出农村普惠金融改革应以抵押品融资创新为突破口,提高农村抵押品的可得性,疏通和完善有效的农村资金供给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任丹妮  
本文探索提供了一种测算欠发达地区涉农金融机构业务单位成本的模型,并详细测算和比较了2010~2014年间贵州省78县4种类型共计202家涉农金融机构在当地开展金融服务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近年来欠发达地区涉农金融机构的存款业务服务成本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贷款业务服务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机构规模相当但涉农业务较少的农业银行县支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成本明显较高,但与规模较小、进入市场较短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相比,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成本明显较低;2010~2014年间不同县域、不同类型涉农金融机构之间的存款成本差距较小且差距水平稳定,而贷款成本差距及其波动均较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任丹妮  
本文探索提供了一种测算欠发达地区涉农金融机构业务单位成本的模型,并详细测算和比较了20102014年间贵州省78县4种类型共计202家涉农金融机构在当地开展金融服务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近年来欠发达地区涉农金融机构的存款业务服务成本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贷款业务服务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机构规模相当但涉农业务较少的农业银行县支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成本明显较高,但与规模较小、进入市场较短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相比,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成本明显较低;20102014年间不同县域、不同类型涉农金融机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锦春  范从来  
本文构建风险冲击、农村家庭资产和持续性贫困的分析框架阐释风险冲击造成农村家庭持续性贫困的成因,将CHNS数据库中1989—2015年1146户农村家庭作为样本,在测度农户分类资产指数的基础上揭示风险冲击对持续性贫困的影响,论证了个体异质性风险冲击下农户风险应对方式的差异。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对摆脱持续性贫困的作用显著优于农业资产和商业资产积累,不同生产性资产配置农户风险应对机制的差异是导致低资产农户陷入持续性贫困的根本原因。因此,探索实施贫困家庭资产账户建设,加强生产性资产帮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推动农村普惠金融与教育扶贫事业发展均有助于实现农村贫困家庭的长效脱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艳敏  严奉宪  
[目的]试图从微观农户层面研究风险冲击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以期为增强农村居民家庭风险抵御能力、缓解相对贫困提供实证支撑。[方法]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面板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风险冲击对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用异质性分析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家庭风险应对方式差异。[结果]风险冲击会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可能。其中,灾害冲击是导致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教育冲击和婚丧嫁娶、孩子出生等重大事件冲击,失业冲击和健康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家庭的风险应对机制差异是导致相对贫困家庭无法摆脱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与高收入的农村居民家庭相比,低收入的农村居民家庭遭受风险冲击时会减少更多的农业生产投资,增加更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家庭现有的资源配置无法提升家庭未来的收入能力,使其囿于相对贫困无法脱离。[结论]政府应构建更具韧性的国家治理体系、更具弹性的社会帮扶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可持续生计能力,从而减少农村居民家庭陷入相对贫困的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