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8)
- 2023(14485)
- 2022(12188)
- 2021(11468)
- 2020(9479)
- 2019(21413)
- 2018(20949)
- 2017(41073)
- 2016(22554)
- 2015(24688)
- 2014(24321)
- 2013(23962)
- 2012(22649)
- 2011(20442)
- 2010(20581)
- 2009(18910)
- 2008(18766)
- 2007(16819)
- 2006(15068)
- 2005(13105)
- 学科
- 济(93322)
- 经济(93217)
- 业(71049)
- 管理(63653)
- 农(48615)
- 企(47916)
- 企业(47916)
- 方法(41250)
- 数学(37390)
- 数学方法(37046)
- 农业(32164)
- 财(25756)
- 业经(23571)
- 中国(23182)
- 地方(19731)
- 制(19356)
- 学(18861)
- 贸(18307)
- 贸易(18300)
- 易(17838)
- 务(15540)
- 财务(15513)
- 财务管理(15481)
- 策(15400)
- 银(15194)
- 银行(15141)
- 企业财务(14933)
- 技术(14661)
- 融(14423)
- 金融(14421)
- 机构
- 学院(322246)
- 大学(318543)
- 济(133992)
- 经济(131407)
- 管理(125307)
- 研究(110615)
- 理学(109074)
- 理学院(107864)
- 管理学(106096)
- 管理学院(105504)
- 中国(84998)
- 农(79706)
- 科学(70258)
- 京(65070)
- 农业(62320)
- 财(61636)
- 业大(58062)
- 所(57652)
- 中心(52742)
- 研究所(52603)
- 江(49511)
- 财经(48875)
- 经(44765)
- 经济学(40560)
- 范(40226)
- 师范(39727)
- 省(39638)
- 农业大学(39424)
- 北京(39275)
- 州(38731)
- 基金
- 项目(223135)
- 科学(175761)
- 基金(164393)
- 研究(157049)
- 家(146196)
- 国家(144946)
- 科学基金(123339)
- 社会(101732)
- 社会科(96245)
- 社会科学(96219)
- 省(88795)
- 基金项目(87399)
- 自然(81688)
- 自然科(79870)
- 自然科学(79844)
- 自然科学基金(78481)
- 划(73660)
- 教育(70322)
- 资助(66811)
- 编号(62473)
- 重点(50057)
- 成果(49924)
- 部(49884)
- 发(48422)
- 创(45986)
- 科研(43137)
- 创新(43105)
- 国家社会(42419)
- 课题(42184)
- 计划(41988)
共检索到472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泽惠 张俊飚 梁志会
[目的]适应性耕作行为是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策略。文章旨在探究气候变化信息因素和信息来源对农户适应性耕作行为存在的潜在影响。[方法]通过构建“气候刺激—信息干预—适应行为”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邻里交流三类典型信息来源影响农户适应性耕作行为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湖北省水稻主产区920户稻农的样本数据对理论猜想展开实证检验。[结果](1)来源于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的气候变化信息对农户适应性耕作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同时考虑三种信息来源的情景下,科研机构信息来源对农户的适应性耕作行为的正向影响最为强烈。(2)农户在获得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邻里交流的气候变化信息后,他们在气候变化适应性耕作行为方面差异主要取决于其气候变化认知而非主体信任因素。[结论]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等为代表的正式组织的气候变化信息对农户适应性耕作行为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但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所获得的信息能否提高其气候变化认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红莉 张俊飚 张露 罗斯炫
[目的]气候变化适应是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重要内涵,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农户“气候变化认知—适应性行为”决策分析框架,并利用湖北省“十县百组千户”的调查数据与结构方程模型,以探究农户气候变化认知(自然环境认知、经济需求认知、自我效能认知)对其(主动型、被动型)适应性耕作行为的影响。[结果](1)农户气候变化认知水平提高能促进其采取适应性耕作行为;其中,气候变化认知水平提高促进其采取主动型适应性耕作行为的作用更大。(2)从影响路径来看,自然环境认知、自我效能认知通过影响情感态度、问题应对策略,经济需求认知通过影响情感态度,以促进农户采取适应性耕作行为。(3)多群组分析还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越大、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其气候变化认知水平越高,则越倾向于采取主动型适应性耕作行为。[结论]政府应及时发布气候变化的新闻资讯、加大气候变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适应性耕作技术的相关培训、完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以强化农户自然环境认知、提高经济需求认知和自我效能认知,进而引导其采取适应性耕作行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高第 张露
利用江汉平原水稻种植农户调查数据,建立Ordered Probit模型,讨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揭示服务规模经营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理论机制和现实逻辑。研究表明:(1)目前农户对修整农田水渠、施用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四类典型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采纳比例分别为17.79%、17.31%、7.89%和90.69%;(2)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农业生产性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经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3)排除秸秆还田这一强制性措施后,生活型农户偏向采纳资本投入型技术,生产型农户则更偏好劳动投入型技术;(4)较之于生产型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生活型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春晓 马恒运 黄季焜 王金霞
水资源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瓶颈,但是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本文利用中东部5省气候变化和农业适应性调查资料,利用Translog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推导出灌溉效率函数,建立灌溉效率和影响因素函数关系,研究农户小麦灌溉效率统计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中东部5省农户小麦灌溉效率为70%左右,但地理区域间差异明显,农户间有两极分化态势。灌溉水源和设施、家庭生产收入、耕地规模和气候变化等均显著影响灌溉效率,而且地理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飚 谢添任 梁志会
为厘清生态认知、市场规制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机理,运用两部模型,基于湖北省水稻主产区1 005份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生态认知、市场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多数农户在绿色生产技术上虽然具有采纳行为,但其采纳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2)生态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激励型市场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约束型市场规制的影响不够明显。4)激励型市场规制对农户生态认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约束型市场规制则对农户生态认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在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过程中,既要提高农户生态认知水平,也要注重市场规制的建立与完善,构建有利于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谷成 冯中朝 范丽霞
对农业效率与农户规模负向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农业经济学的热点,本文以1999—2003年湖北农户数据为证据,从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率、TFP和技术效率等角度,多维度检视农户效率与农户规模的关系,从家庭禀赋角度对农户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农业效率与农户规模负向关系假说需要放到更宽阔的视野内全面审视,小农户是否享有相对大农户的效率比较优势取决于宏观导向上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政策工具提高农业效率的潜力巨大,可以妥善利用。
关键词:
农户 农户规模 效率 负向关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飞 潘泽江
利用湖北省413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心理契约对农户交易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感知的心理契约显著影响农户交易模式的选择。其中,交易型心理契约对农户交易模式选择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关系型心理契约,农户一旦感觉到龙头企业不关心其利益,农户选择合同式交易模式的"愿望"会强于合作式,由心理契约的破坏或心理契约违背而引起的交易关系会更加"冷淡",此时,再建立农户与龙头企业间以长期合作为基础的交易关系就会愈发困难。为此,建议完善农户和核心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模式,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构建一体化的合作关系,这将有助于龙头企业与农户心理契约的建立和更好地开展营销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厚安 叶慧
结合现阶段粮食主产区惠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文章构建了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实证模型,考察惠农新政对湖北省7县670个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惠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对粮农提供粮食直接收入补贴、进行农机具购置和更新补贴、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都会增加农户私人投资。而良种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惠农新政 粮食主产区 农业投资 农户调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冯晓龙 刘明月 仇焕广 霍学喜
本文利用陕西省8个县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了资产专用性对专业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种植户采取覆黑地膜、人工种草、铺秸秆等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措施的比例与程度不高;人力资本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土地资产专用性和地理位置专用性对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户主受教育年限、生产性机械拥有情况和村内通公路里程正向影响苹果种植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苹果种植规模仅正向影响苹果种植户采取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措施的程度;村委会所在地到乡镇政府所在地的距离负向影响苹果种植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村委会所在地到农资供应点的距离仅负向影响苹果种植户采取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措施的程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晓龙 霍学喜 陈宗兴
利用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与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对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中仅27.90%农户采用果园覆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且户均采用强度为1.51亩;气温变化、降水量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选择的主要因素,而气温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的主要因素;适应能力是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中农业劳动力数量、参加技术培训次数,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合作组织参与对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自然资本中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苹果种植面积,金融资本中家庭总现金收入,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通讯费用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能力 苹果种植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晓龙 霍学喜 陈宗兴
利用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与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对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中仅27.90%农户采用果园覆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且户均采用强度为1.51亩;气温变化、降水量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选择的主要因素,而气温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的主要因素;适应能力是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中农业劳动力数量、参加技术培训次数,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合作组织参与对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自然资本中人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能力 苹果种植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雪 李谷成 尹朝静
为考察湖北极端天气事件的时空变化,采用1980—2014年逐日气候数据,并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极端气候对水稻气候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湖北极端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均呈下降趋势,极端降水事件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2)极端高温呈上升趋势,表现为极端高温天数和强度增加。鄂北、鄂西易发生极端高温事件。3)极端气候类因素对水稻气候产量具有负向影响,其中,最低气温的极小值每增加1%将会使水稻的气候产量降低0.197%。白天极端高温天数对水稻气候产量也具有抑制作用,其每增加1%将会使水稻气候产量降低0.046%。因此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极端温度 水稻 气候产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霍增辉 吴海涛 丁士军 刘家鹏
村域地理环境通过影响农户面临的风险冲击和收入能力进而影响农户贫困持续性,本文利用2005~2010年湖北农户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农户贫困持续性。结果表明,民族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非民族村农户,山区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平原和丘陵村农户,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其他农户;非农业劳动时间对民族村、山区村和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影响效应显著减弱;村人均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时间的交叉作用对农户退出贫困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建议扶贫政策应向民族村、山区村及距离乡镇5~10 km村的农户倾斜。一方面,通过适度扩大耕地规模和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琳琳 张俊飚 何可
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利用湖北省615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网络嵌入与风险感知对农户绿色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路径及其群组差异。研究发现:(1)当前采用绿色耕作技术的农户比例相对较小,其中以秸秆还田覆盖技术采用率相对较高,而深松、有机肥、生物农药等采用率略低;(2)网络嵌入和风险感知对农户绿色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风险感知在结构嵌入对农户绿色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3)相比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年收入,家庭实际经营土地面积在网络嵌入对农户绿色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影响中的作用更为明显。鉴于此,建议应积极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并鼓励建立内嵌于当地农技推广站、以种植大户为先导的绿色适用技术推广与讨论网络,确保绿色耕作技术落到田间地头。同时,政府应加强灾害预警与田间学校建设,通过宣传教育与培训指导,强化农户绿色生产意识,引导农户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欣 吴绍洪 戴尔阜 张雪艳 康相武 潘韬
以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和PRECIS模型发展的B2情景数据为驱动,运用分布式VIC水文模型进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情景模拟。通过2001—2030年对照期与1981—2000年基准期水资源量对比表明:水稻主产区整体水资源量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呈下降趋势;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水稻主产区的28个二级流域的水资源变化量幅度在-48.5~269.1 mm之间,相对变化率在-6.1%~29.6%之间。沿海的钱塘江流域、瓯江流域、闽江流域、韩江流域、闽东、粤东及台湾沿海诸河流域、东江流域水资源量增多明显;粤桂琼沿海诸河流域、元江—红河流域、黄河上游干流区间、嘉陵江流域和淮河干流水资源量...
关键词:
气候变化影响 VIC 水资源 水稻主产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功能的时空演变
气候变化对1981年以来湖北省中稻生育期的影响
湖南水稻主产区农户熟制选择行为分析
基于湖北省十个代表县(市)的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偏向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气候变化对农户的经济影响研究——基于南疆红枣主产区农户收入安全视角
生育期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稻主产区单产的影响——基于扩展C-D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
粮食主产区农民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主产区种粮成本分析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基于湖北省荆州市2006年农户调查数据
气候变化对苹果主产区产量的影响——来自陕西省6个苹果生产基地县210户果农的数据
基于农户经营规模的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湖北省的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