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8)
2023(8569)
2022(6853)
2021(5964)
2020(4604)
2019(10361)
2018(10174)
2017(19226)
2016(10168)
2015(11346)
2014(11496)
2013(11590)
2012(11479)
2011(10864)
2010(11217)
2009(10432)
2008(9972)
2007(9009)
2006(8580)
2005(8258)
作者
(31952)
(26755)
(26737)
(25404)
(17216)
(12794)
(12003)
(10320)
(10201)
(9633)
(9443)
(8804)
(8798)
(8712)
(8531)
(8190)
(7930)
(7739)
(7680)
(7341)
(7096)
(6651)
(6585)
(6241)
(6226)
(6048)
(5900)
(5781)
(5502)
(5296)
学科
(71363)
经济(71314)
管理(24725)
地方(23748)
(23120)
中国(19947)
方法(16372)
(16030)
企业(16030)
地方经济(15356)
业经(15125)
(15066)
数学(14090)
数学方法(14024)
(12752)
(11261)
农业(10869)
(10610)
金融(10610)
环境(10286)
(10043)
银行(10024)
(9892)
(9562)
产业(9118)
(8998)
贸易(8988)
(8530)
(8243)
发展(8182)
机构
学院(157863)
大学(154719)
(77482)
经济(76037)
研究(66725)
管理(53085)
中国(51078)
理学(43572)
理学院(42908)
管理学(42333)
管理学院(42014)
科学(38810)
(35273)
(34923)
(32681)
研究所(31636)
中心(28351)
(26060)
(25599)
经济学(25044)
财经(24825)
(23852)
北京(23304)
(22956)
师范(22764)
(22304)
经济学院(22085)
科学院(21376)
(20638)
(20175)
基金
项目(95037)
科学(74603)
研究(71310)
基金(66892)
(58374)
国家(57852)
科学基金(48356)
社会(46806)
社会科(44401)
社会科学(44392)
(37658)
基金项目(34415)
(31429)
教育(30584)
(28663)
自然(28206)
编号(28136)
自然科(27457)
自然科学(27453)
资助(27099)
自然科学基金(26934)
发展(23788)
(23405)
成果(23007)
重点(22426)
课题(21204)
(20149)
国家社会(19725)
(19310)
创新(18214)
期刊
(103022)
经济(103022)
研究(56856)
中国(38088)
(25585)
(23324)
管理(22814)
科学(22278)
学报(22088)
(19354)
金融(19354)
经济研究(17728)
农业(17530)
教育(16916)
大学(16624)
业经(15969)
学学(15693)
技术(14689)
财经(13279)
问题(12778)
(11739)
世界(9998)
(9722)
技术经济(9634)
(9159)
国际(9076)
资源(8953)
商业(8513)
经济问题(8379)
经济管理(7975)
共检索到269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王志博  杨齐明  郭仓  
文章通过对三大社会经济系统——城市、土地利用和能源系统的阐述,分析了各系统驱动因素的变化;根据对驱动因素的研究,提出了发展气候经济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并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经济转型的可行性。最后总结出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经济发展必将转向低碳的发展趋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王志博  杨齐明  郭仓  
文章通过对三大社会经济系统——城市、土地利用和能源系统的阐述,分析了各系统驱动因素的变化;根据对驱动因素的研究,提出了发展气候经济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并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经济转型的可行性。最后总结出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经济发展必将转向低碳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祥琬  
化石能源的使用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其"领先地位"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性措施,如绿色新政、开发页岩气、继续发展核电、能源自给、再工业化,并试图以"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相结合"奠定新的低碳发展基础;发展中国家则普遍提出了"脱贫与可持续统筹平衡发展"战略。全球范围正进行着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绿色、低碳已成为世界潮流。应对气候变化为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新的战略要素,我国要敏锐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的脉动,以务实的行动推动中华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道路:①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发展道路的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冬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上升、降水不均、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或天气事件频发等几个方面。这些气候变化不仅破坏了农业生产系统,减弱了农业生产能力,而且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基于此,我们要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布局的前提下,加大农业科技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同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方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冬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上升、降水不均、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或天气事件频发等几个方面。这些气候变化不仅破坏了农业生产系统,减弱了农业生产能力,而且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基于此,我们要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布局的前提下,加大农业科技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同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方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钱树静  
面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的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而且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比发达国家更甚。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由于技术和资金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最大障碍,所以文章侧重分析了如何在国际合作框架下实现低碳技术转移和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博  冯俏彬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以表彰其在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曾经不太热门的气候变化经济研究领域,如今正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Web of Science作为文献搜索引擎,以"climate change"作为标题,"economic"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1991~2018年共3632篇文章,然后以这些文章作为基础数据,利用可视化软件,采用聚类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得到文献共被引图和关键词国别(地区)图,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历程进行系统追踪。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领域,不同阶段研究主题各有侧重;在文献发表数量上,该领域发表文献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论文数量排名全球第6位;中国学者在该领域做出了一些贡献,但并不处在研究前沿,尚缺乏开创性的进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向阳  
全球气候变化规则的核心是不同类型国家的利益分配。它将决定清洁能源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重塑全球产业结构的形态和布局,以及不同类型国家在未来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将是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规则的净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新的挑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庄贵阳  
由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一个涵盖国际政治、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欢  
气候变化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走低碳发展之路已成为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共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施政策中,强调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2011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单位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建坤  
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也受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严峻挑战。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和减缓CO2排放,GDP的CO2强度下降速度为世界瞩目,但由于工业化阶段GDP快速增长,CO2排放仍呈增长快、总量大的趋势。我国把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相协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节能;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的含碳率,中近期以大幅度降低GDP的能源强度和CO2强度为主要目标,到2030年前后要努力使CO2排放达到峰值,到2050年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红军  
本文运用古气候重建数据、中国历史上的米价、自然灾害、人口等具有一定间隔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气候变化与过去两千年间的农业经济社会不稳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温度的升高(降低)倾向于减少(增加)社会不稳定程度,降雪异常对社会不稳定的作用是结构性的,且二者对社会不稳定均具有较长期的影响;尽管仍有其他因素影响农业社会的不稳定,但即便控制它们以后,仍系统地发现气候变化对农业社会不稳定的深层次影响,这证明了本文有关历史气候变化与中国农业社会不稳定关联关系的基本分析框架,对当下的气候变暖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迎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本文试图就近年来经济学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前沿性研究课题做一简单的归纳和概括 ,以期明确该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联系的概貌 ,并把握未来学科发展的基本方向 ,促进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学科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陆小成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需要融入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和谐宜居等理念和要求,实现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模式选择主要包括:在增长方式层面选择从粗放增长向资源集约转变的集约发展模式;在发展重心层面选择从单重经济向全面提升转型的统筹融合模式,在社会关系层面选择从二元分割向服务均等转变的和谐共享模式,在城市生态空间层面选择从无序开发向生态治理转变的绿色智慧模式,在城市品位层面选择从千城一面向品牌提升转变的文化品牌模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广月  
贸易与气候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双重效应关系,并呈现出时空特征。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大国,现行的贸易发展方式具有气候非友好的特征,导致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气候贸易壁垒受害国之一。因此,我国亟须进行贸易发展方式的低碳转型,要确立新战略,优化贸易结构,建立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合作机制和国家间协同减排合作机制,制定和实施绿色贸易政策,逐步实现贸易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绝对脱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