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2)
2023(1953)
2022(1561)
2021(1176)
2020(861)
2019(2073)
2018(2208)
2017(4225)
2016(2526)
2015(2689)
2014(2901)
2013(3082)
2012(3081)
2011(3001)
2010(2864)
2009(2073)
2008(1912)
2007(1731)
2006(1500)
2005(1377)
作者
(8018)
(6902)
(6630)
(6389)
(4224)
(3288)
(3017)
(2797)
(2605)
(2490)
(2364)
(2343)
(2224)
(2193)
(2164)
(2091)
(2048)
(2037)
(2020)
(1971)
(1795)
(1692)
(1641)
(1624)
(1543)
(1513)
(1486)
(1430)
(1380)
(1363)
学科
(9867)
经济(9860)
管理(9402)
环境(8780)
(6033)
(5030)
(4313)
企业(4313)
(4062)
资源(3584)
规划(3384)
(3363)
环境规划(3354)
生态(3277)
方法(3192)
经济学(3141)
中国(2581)
数学(2370)
数学方法(2332)
(2061)
环境经济(2007)
(1999)
(1971)
业经(1852)
理论(1754)
(1718)
金融(1718)
(1683)
区域(1681)
部门(1669)
机构
大学(37759)
学院(36399)
研究(15966)
(15349)
经济(15101)
管理(13944)
理学(12209)
理学院(11990)
管理学(11785)
中国(11735)
管理学院(11720)
科学(11006)
(9238)
(8862)
研究所(8298)
(7337)
业大(6944)
中心(6711)
北京(6168)
(6058)
(5920)
农业(5625)
科学院(5366)
(5364)
师范(5313)
(5107)
财经(4826)
师范大学(4575)
研究院(4552)
(4514)
基金
项目(26714)
科学(21142)
基金(20259)
(18829)
国家(18739)
研究(17550)
科学基金(15532)
自然(11527)
自然科(11202)
自然科学(11202)
基金项目(11080)
自然科学基金(10985)
社会(10584)
社会科(10011)
社会科学(10009)
(9528)
(9113)
资助(7772)
教育(7226)
重点(6574)
编号(6573)
(6123)
计划(5885)
(5810)
科研(5617)
(5272)
科技(5160)
创新(5017)
中国(4995)
教育部(4671)
期刊
(17339)
经济(17339)
研究(9175)
学报(7727)
科学(7531)
中国(6753)
(5432)
大学(5278)
学学(4957)
管理(4656)
资源(4193)
林业(3935)
农业(3743)
(3642)
业经(3044)
教育(2863)
(2294)
金融(2294)
问题(2276)
(2232)
经济研究(2181)
图书(2108)
技术(2076)
业大(1947)
生态(1930)
科技(1849)
(1822)
经济问题(1690)
经济学(1653)
自然(1645)
共检索到53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怒云  杨炎朝  何宇  
本文介绍了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和国际气候公约相关规定。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阐述了发展碳汇林业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以及林业碳汇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在国际碳市场的推动下,促进了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介绍了中国实施的全球第一个《京都议定书》规则的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介绍了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建立和运行,为企业和个人搭建了"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自愿减排的平台,为减缓气候变暖作出积极贡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怒云  宋维明  
旨在研究气候变化与中国林业碳汇管理政策,国内外就碳汇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汇背景、碳汇概念、碳汇意义、碳汇技术、碳汇市场、碳汇政策及碳汇项目等7个方面。在对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认为林业碳汇是指通过实施造林、森林管理和保护、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和活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哲  曾维华  赵吝加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专家访谈、行业调研和业内访谈等方式,以技术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收集和整理重点行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政策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已实施的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政策的实施情况;收集案例,系统归纳总结国内外的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政策实施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分析国内外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政策研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差距,提出我国的技术政策需求;进一步,在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政策需求系统调研基础上,研究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政策体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耿垭鑫   易桂花   张廷斌   别小娟   李景吉   王国严   林梦男  
草地碳汇/源是植被生态系统中碳收支和碳平衡的一个重要内容,区分碳汇和碳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为减源增汇提供科学依据。基于MODIS NPP数据和土壤呼吸模型量化了2001—2019年青藏高原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时空变化和碳汇/源格局,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草地碳汇/源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草地NEP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年平均值为54.41 g C m~(-2)。草地整体上以碳汇功能为主。碳汇区面积约为72.26万km~2,碳源区面积约为47.82万km~2,净碳汇总量65.35 Tg C a~(-1)。近19年青藏高原草地NEP以增加趋势为主,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趋势有利于草地NEP的增加,增强碳汇;而暖干化趋势对NEP的影响在不同生态地理区差异较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姚芳  陈艳艳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2011年9月25-26日,由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浙江省林业碳汇与计量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主办,浙江农林大学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耿涌  董会娟  郗凤明  刘竹  
由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全球变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碳足迹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并迅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本文从碳足迹的起源和各种定义入手,系统阐述了碳足迹的概念,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碳足迹的各种分类。本文重点介绍了碳足迹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IPCC计算方法和碳足迹计算器等四大类,并总结和比较了四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地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客观分析和评价了当前碳足迹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还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四个主要的碳足迹评估标准:英国的PAS2050:2008标准、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协会和世界资源研究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柯水发  潘晨光  温亚利  潘家华  郑艳  
当前,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就业问题备受世人瞩目。本文首先概述了气候变化、森林、林业与就业的相关关系;阐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框架,归纳出林业碳增汇、碳贮存和碳替代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三种主要方式;并介绍了中国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和能源林业的具体实践;进而定性分析了中国林业重点行动对就业的正负面影响,并以广西碳汇试点项目为例加以佐证,最后阐明了中国林业发展及就业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林业通过碳增汇、碳贮存和碳替代三种主要途径和系列行动,为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应对气候变化的造林绿化等一系列林业行动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林  周小林  
森林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捕捉并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实现减排增汇,是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的开发利用也可以为人们带来一定的非碳经济效益。森林面积的扩大、森林碳蓄积量的增加以及包括非碳效益在内的林业综合效益都与人们对森林的投入密切相关。建国以来,我国林业政策几经变迁,林业投资总量与投资结构也相应变化。本文运用DEA评价模型,对1950-2013年间林业投入的森林碳封存效率以及1990-2014年间的林业投资综合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测算结果显示,林业投入的森林碳封存效率值较低,主要受到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低的共同影响;综合效率低则主要受规模效率值低影响。结合我国林业发展历程分析发现,外部环境和林业政策、林业管理与技术创新、林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森林自然属性与林业管护影响林业投入效率是影响森林碳封存投入产出效率的原因;而林业资金综合效率低则受林业保护政策、林业企业改革以及林业经济本身的发展等因素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陆霁  吴水荣  
林业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的行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尤其重要。减缓与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方面。尽管2001年IPCC在第三次评估报告中就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但对该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仍相对落后于减缓。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明显,适应气候变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空间或土地利用管理以及改善林区生计消除贫困的角度,系统分析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现状,并对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段兵  
全球气候变化会带来"低碳"投资主题和业务机遇,由于气候变化资产回报率高且与传统资产之间的相关性适中,在传统组合中加入气候变化资产将进一步优化资产组合,改善组合的回报与风险结构。可以运用诸如债券、股票、私募股权、房地产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等资产类型来捕获气候变化投资机会。在气候变化条件下,投资管理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和发展战略,尤其是要改进对公司的估值评估方法,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公司价值的潜在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鲍文  
通过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本文审视了碳关税作为贸易领域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尚存在的问题,认为即使碳关税为世贸组织所接受,在传统意义上也未必能成为一种有效的保护产业竞争力的手段,在亟需全球合作的时刻反而会适得其反。目前,全球的产业合作协定、技术共享等可能更为有效。从长期看,碳关税成为气候政策的一部分将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成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中国须未雨绸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学丽  
碳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已在多个发达国家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碳税有助于推动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负外部性内在化,与碳排放权交易工具互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文章探讨了碳税的内涵,界定了碳税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论证了在中国引入碳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我国开征碳税所需的准备工作及碳税制度的基本框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玲  周志方  
由于CO2大量排放,不仅使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更加严峻,而且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影响及会计处理难题。近年来,国际会计学界、相关机构及协会纷纷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会计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本文介绍了当前国际研究机构及相关研究者就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处理、规范所作的努力和最新研究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我国发展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规范所需注意的原则及相关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祁承经  曹福祥  徐永福  
简述近数十年气候变化对热带森林的影响,包括:1)热带地区气候变化;2)热带森林分布区变化;3)热带森林生长动态;4)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组成变化;5)热带森林碳储量变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卫华  曹荣湘  
气候变化问题得到了社会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经济学的关注点集中在采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是否值得、依成本和收益分析应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什么水平、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应付出多大成本、最优的减排路径是什么等问题。由此形成了行动派和怀疑派两个阵营,而行动派内部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分歧。政治学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首先集中在国际政治和全球治理方面,其次是民主体制能否应对气候变化。此外,气候政治学还日益向国家安全、社区治理甚至政治哲学如正义问题等领域扩展。社会学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则着重从风险分析、全球社会、气候伦理、社会制度等层面切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