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63)
- 2023(3431)
- 2022(2880)
- 2021(2647)
- 2020(2232)
- 2019(4822)
- 2018(4663)
- 2017(9040)
- 2016(5031)
- 2015(5180)
- 2014(5211)
- 2013(5207)
- 2012(4924)
- 2011(4441)
- 2010(4392)
- 2009(4047)
- 2008(3896)
- 2007(3404)
- 2006(2814)
- 2005(2577)
- 学科
- 济(18038)
- 经济(18016)
- 业(12692)
- 管理(11570)
- 企(9972)
- 企业(9972)
- 方法(8373)
- 数学(7350)
- 数学方法(7257)
- 学(7095)
- 财(4996)
- 农(4121)
- 中国(4093)
- 融(3867)
- 金融(3867)
- 制(3682)
- 银(3594)
- 银行(3571)
- 贸(3531)
- 贸易(3531)
- 易(3473)
- 务(3470)
- 财务(3465)
- 财务管理(3458)
- 行(3425)
- 企业财务(3384)
- 技术(3270)
- 业经(3268)
- 体(2886)
- 农业(2839)
- 机构
- 大学(71483)
- 学院(70700)
- 研究(29947)
- 济(26972)
- 经济(26427)
- 管理(22689)
- 科学(21522)
- 中国(21141)
- 理学(19960)
- 理学院(19583)
- 管理学(19098)
- 管理学院(18950)
- 农(17615)
- 所(17057)
- 研究所(16046)
- 京(15851)
- 农业(14322)
- 业大(13750)
- 中心(12697)
- 财(12540)
- 院(11092)
- 财经(10371)
- 江(10250)
- 科学院(9991)
- 室(9774)
- 北京(9714)
- 经(9580)
- 省(9345)
- 范(9333)
- 师范(9147)
- 基金
- 项目(52933)
- 科学(41105)
- 基金(39570)
- 家(37688)
- 国家(37441)
- 研究(32870)
- 科学基金(30453)
- 自然(22113)
- 自然科(21634)
- 自然科学(21625)
- 自然科学基金(21250)
- 基金项目(20692)
- 社会(20405)
- 省(19623)
- 社会科(19405)
- 社会科学(19399)
- 划(18021)
- 资助(16376)
- 教育(14677)
- 重点(13083)
- 计划(11990)
- 部(11558)
- 发(11242)
- 编号(11139)
- 创(10852)
- 科研(10849)
- 科技(10697)
- 性(10354)
- 创新(10303)
- 业(9594)
共检索到99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品茹
气候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支撑要素,为地球生物构筑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当活动导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气候变化破坏和改变了不少生物的生存环境,威胁它们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对地球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威胁。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的改变,也负向反馈到了气候变化上,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两者间这种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使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减排事业遭受更大挑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品茹
气候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支撑要素,为地球生物构筑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当活动导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气候变化破坏和改变了不少生物的生存环境,威胁它们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对地球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威胁。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的改变,也负向反馈到了气候变化上,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两者间这种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使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减排事业遭受更大挑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建国 周巧富 李艳
基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总结分析,初步提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气候变化对生物物候、分布、迁移活动、群落结构、栖息地质量、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未来将产生更深刻的影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需要从物种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灾害防御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 适应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8月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专委)发布的特别报告表示欢迎,其中全面、真实地描述了地球所遭受的伤害,凸显了在气候变化影响下不可持续的农业做法如何将土地从人类的朋友转变为敌人,并提出了减少或扭转这些消极趋势的可行办法。该报告探讨了事关联合国粮农组织核心工作的关键问题,包括可持续农业和粮食系统、粮食安全和营养、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以及生物多样性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孝纯
全球气温升高,多数科学家认为是工业化以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结果,联合国气候大会制订了《京都协议书》及《巴厘岛路线图》,目前中国已成为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为此中国承诺2020年单位GDP能耗要下降20%,本文对中国今后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水电、核电、太阳能、风电进行了论述和预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晓丽 史文娇
评价气候变化下生物多样性的风险,对于维持物种生存、适应气候变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气候数据和中国植被图为数据源,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基本原理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B2情景下中国植被群系主要建群种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模拟,评估了未来近期、中期和远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建群种的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结果表明:B2情景下,气候变化会给中国主要建群种带来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其风险范围和程度随增温幅度增大而增加。到21世纪远期,三成左右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种会面临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青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晓丽 史文娇
评价气候变化下生物多样性的风险,对于维持物种生存、适应气候变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气候数据和中国植被图为数据源,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基本原理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B2情景下中国植被群系主要建群种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模拟,评估了未来近期、中期和远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建群种的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结果表明:B2情景下,气候变化会给中国主要建群种带来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其风险范围和程度随增温幅度增大而增加。到21世纪远期,三成左右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种会面临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青藏区可能成为最脆弱的地区,降低的生物多样性将会使得高海拔生态系统及其生境在未来气候变化下更加脆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Peter H.Raven 刘杰
自然界中基因的横向转移广泛存在,转基因技术即是模仿自然界中的基因横向转移。在转基因技术开发和测试长达30多年之后,这一技术已被用于生产种类繁多的药物、几乎全世界所消费的啤酒和奶酪以及27个国家的1 800万农民在1.75亿hm2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数以亿计的人和数十亿的家畜消费这些转基因作物及其制品差不多20年了,但是没有来自任何地方的可以证实转基因植物有害的案例。因此,让人很难理解为何在某些地区一直存在坚决抵制转基因作物种植的现象。鉴于转基因作物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农业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敌人,因为在过去的1.2万年中,全球人口数量从最初的100万增长到了目前...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作物 生物多样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祚琛
2021年10月11—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简称COP15)在中国昆明召开。经过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大会于10月13日通过了《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日渐丧失、人与自然关系面临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昆明宣言》从生态文明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个角度出发,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提出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举措,无疑为未来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切实的承诺与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杞人
全球濒危物种首次超过1.6万种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发表的一份环境报告,由于气候变化和其他威胁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濒危物种首次超过1.6万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其一年公布两次的濒危物种"红名单"中说,主要因自然生活环境恶化而濒临灭绝的16119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詹绍文 赵雅雯
从人类肉眼无法观测到的微生物,到地球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从地球最小的植物芜萍,到地球最大的草本植物旅人蕉,地球上的物种纷繁复杂,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也不能给出地球物种的精确统计数据。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地球生物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根据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IPBES)2019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祚琛
2021年10月11—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简称COP15)在中国昆明召开。经过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大会于10月13日通过了《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日渐丧失、人与自然关系面临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昆明宣言》从生态文明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个角度出发,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提出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举措,无疑为未来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切实的承诺与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治宇 周亚同
近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发布的最新气候报告首次承认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人为活动所导致的,并进一步指出,气候变暖使得美国人的生活变得比以前更加艰难。EPA此次的报告是时隔4年后的首次发布,上一次报告的数据还定格在2016年。因为特朗普政府拒绝承认气候变化的存在,EPA的气候报告从2017年开始就一直被冻结。拜登执政后,美国政府开始重新关注气候变化,也使得气候变化这一议题再次获得了美国政府的认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本文首先就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经济学特征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随后剖析了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国际谈判过程,最后,分析了中国气候变化政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碳税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碳减排问题,中国参与战略的立足点必须放在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上,争取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治宇 周亚同
近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发布的最新气候报告首次承认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人为活动所导致的,并进一步指出,气候变暖使得美国人的生活变得比以前更加艰难。EPA此次的报告是时隔4年后的首次发布,上一次报告的数据还定格在2016年。因为特朗普政府拒绝承认气候变化的存在,EPA的气候报告从2017年开始就一直被冻结。拜登执政后,美国政府开始重新关注气候变化,也使得气候变化这一议题再次获得了美国政府的认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