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71)
- 2023(3631)
- 2022(2959)
- 2021(2528)
- 2020(1998)
- 2019(4623)
- 2018(4607)
- 2017(9164)
- 2016(5074)
- 2015(5497)
- 2014(5506)
- 2013(5520)
- 2012(5293)
- 2011(4758)
- 2010(4802)
- 2009(4023)
- 2008(3987)
- 2007(3863)
- 2006(3473)
- 2005(3210)
- 学科
- 济(23504)
- 经济(23496)
- 管理(20455)
- 业(18401)
- 企(16602)
- 企业(16602)
- 环境(9641)
- 方法(8838)
- 数学(7664)
- 数学方法(7597)
- 财(6890)
- 划(6612)
- 学(5642)
- 务(5574)
- 财务(5564)
- 财务管理(5560)
- 企业财务(5347)
- 中国(5008)
- 农(4704)
- 业经(4664)
- 地方(4486)
- 和(4411)
- 关系(4239)
- 资源(4069)
- 策(4003)
- 贸(3974)
- 贸易(3972)
- 易(3884)
- 规划(3838)
- 环境规划(3761)
- 机构
- 学院(74068)
- 大学(73189)
- 济(32393)
- 经济(31790)
- 管理(29413)
- 研究(26727)
- 理学(25320)
- 理学院(25014)
- 管理学(24684)
- 管理学院(24533)
- 中国(19939)
- 科学(15867)
- 京(15663)
- 财(14363)
- 所(13796)
- 研究所(12582)
- 财经(11619)
- 中心(11159)
- 江(10914)
- 经(10467)
- 农(10436)
- 院(10262)
- 北京(9993)
- 业大(9794)
- 经济学(9112)
- 州(8808)
- 范(8766)
- 师范(8684)
- 商学(8612)
- 财经大学(8545)
- 基金
- 项目(48746)
- 科学(39032)
- 基金(36591)
- 研究(34363)
- 家(32444)
- 国家(32227)
- 科学基金(27696)
- 社会(21616)
- 社会科(20675)
- 社会科学(20667)
- 基金项目(19312)
- 自然(19215)
- 自然科(18746)
- 自然科学(18745)
- 自然科学基金(18406)
- 省(18165)
- 划(16231)
- 教育(15281)
- 资助(14942)
- 编号(13490)
- 重点(11466)
- 发(11036)
- 部(10848)
- 创(10062)
- 成果(9864)
- 科研(9539)
- 创新(9418)
- 课题(9363)
- 教育部(9228)
- 计划(9115)
共检索到111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段兵
全球气候变化会带来"低碳"投资主题和业务机遇,由于气候变化资产回报率高且与传统资产之间的相关性适中,在传统组合中加入气候变化资产将进一步优化资产组合,改善组合的回报与风险结构。可以运用诸如债券、股票、私募股权、房地产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等资产类型来捕获气候变化投资机会。在气候变化条件下,投资管理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和发展战略,尤其是要改进对公司的估值评估方法,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公司价值的潜在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投资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琰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已经和正在产生的影响严重威胁着自然界和人类的安全,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成为全球共同的责任。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城市首当其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本文就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城市如何通过低碳生态发展之路来达到碳减排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 城市化 低碳生态城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小峰 任国玉 王守荣 张政
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核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环境外交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重视与日俱增,已经确定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原则,并初步确立了响应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战略构想。本文从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观测与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当前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和国际谈判的战略部署问题,并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应对战略 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绍军 史明宇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了"低碳城市"的内涵,认为低碳城市不仅是技术、管理、发展模式的更新,更是一种社会结构形态,即低碳城市的实现需要通过对城市社会系统的整合来使某个特定城市的社会结构形态适合低碳城市的发展。探讨了目前中国在建设"低碳城市"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即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与实现低碳城市的矛盾、低碳城市的炒作意义大于其实际意义、偏重实践而忽视理性思考、信仰的缺失和物质主义的盛行、技术和管理的路径依赖以及二极分化的社会阶层结构。最后提出了低碳城市在中国实现的路径选择,重点在于通过整合城市社会系统中政府/权力、企业/市场、市民/社会、观念/文化的形态和关系来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蜀湘 陆小成
国家低碳创新系统是面向低碳技术创新的由多个组成要素构成的国家创新网络体系,构建促进国家低碳技术进步和低碳经济发展的结构—功能框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构建国家低碳创新系统,选择加强低碳技术支撑、强化低碳制度保障、优化低碳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创新合作框架、夯实低碳创新的社会基础等发展道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庄贵阳
由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一个涵盖国际政治、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娜
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稳定社会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已成为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进而引申出发展低碳经济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观点,并阐释了如今国际低碳经济竞争的局势,得出发展低碳经济是势在必行的结论。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低碳经济 温室气体减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长松
编制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规划,对低碳试点地区实现碳强度目标下降以及控制碳排放总量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强调规划内容要具有综合性,重点突出与区域特点相结合;要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兼顾战略性和操作性;完善规划编制程序,提高公众参与水平。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低碳发展 规划编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锋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产品生产、技术研发、新能源生产和温室气体减排四个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并运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了在化石能源耗竭与气候变化约束下,经济低碳转型中的一系列关键变量的长期行为方式和中短期平衡增长路径;进而刻画了劳动力在各部门间的配置和转移、化石能源价格、排放空间价格对能源结构、碳强度、消费、单位劳动碳减排量、单位劳动产出等变量的影响机制;同时揭示了运用一些政策工具实现经济低碳转型的时机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民
减缓和适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两种相辅相成的措施。中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减缓和适应同等重要:一方面,农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比减缓气候变化更为现实的迫切。积极发展低碳现代农业实现减排增汇,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可以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固碳增汇措施,纳入全球CO2减排措施中去。中国低碳农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具有巨大潜力。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低碳农业 农业碳排放 农业碳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燕 王彬彬
作者结合国情,分析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提出低碳农业的内涵、特征和多元功能;并从农业经济视角和相关利益主体视角出发,提出低碳农业的节碳固碳机理和利益联结机制,从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探讨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途径。
关键词:
低碳农业 气候变化 多元功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广月
贸易与气候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双重效应关系,并呈现出时空特征。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大国,现行的贸易发展方式具有气候非友好的特征,导致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气候贸易壁垒受害国之一。因此,我国亟须进行贸易发展方式的低碳转型,要确立新战略,优化贸易结构,建立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合作机制和国家间协同减排合作机制,制定和实施绿色贸易政策,逐步实现贸易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绝对脱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2005年中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11年9月6日中国再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向全世界公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仅对全球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产生重要影响。重点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影响:(1)中国的和平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本身就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创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政治经济环境;(3)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全球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成效;(4)中国的和平发展,提倡...
关键词:
中国和平发展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文涛 朱松丽
公约谈判20年见证了不同缔约方力量的消长、谈判集团的"碎片化"和国际减排机制的"退化"。随着当前国际经济和政治体系进入深刻的变化和转型过程中,国际气候谈判也在德班会议后迈入了转折阶段。为构建新的全球气候治理框架,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构想,欧盟一贯倡导"自上而下"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统一减排框架"安排,以很强的全球协调性、得到普遍认可和追求的总体目标、分阶段目标和时间进程表、共同遵守的规则机制、严格的进度报告和核查机制以及遵约机制为其核心(京都议定书是这种机制的代表);美国倾向于"自下而上"减排机制并进一步提出"轴辐式协议"概念,没有或很少涉及到全球协调,各国自行安排相关行动,进展情况由国内核...
关键词:
气候谈判 路径趋势 德班平台 战略选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兵
气候变化会抑制银行资产总量的增长,会削弱银行负债的增长基础,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行业的贷款信用质量趋于恶化。目前世界银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仍然采取消极的适应和防御性策略,银行关心的是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缓政策对贷款决策和信用风险管理政策的影响,还没有将气候变化提高到公司治理的重要高度。相关应对措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这是因为还存在着认知、政治与监管、定量分析和市场运行方面的障碍。银行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战略,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快资产结构调整和金融创新步伐,并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风险资本市场的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