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2)
2023(11962)
2022(10751)
2021(10323)
2020(8588)
2019(19531)
2018(19633)
2017(37322)
2016(20699)
2015(23315)
2014(22929)
2013(22427)
2012(20505)
2011(18304)
2010(18172)
2009(16999)
2008(16234)
2007(14016)
2006(12113)
2005(10356)
作者
(59797)
(49649)
(49470)
(46873)
(31704)
(24151)
(22320)
(19741)
(18914)
(17895)
(17112)
(16681)
(15612)
(15591)
(15276)
(15224)
(15141)
(14785)
(14208)
(14200)
(12483)
(12133)
(12036)
(11230)
(11184)
(11181)
(11028)
(10894)
(10125)
(10062)
学科
(74662)
经济(74572)
管理(56901)
(52606)
(44185)
企业(44185)
方法(35366)
数学(30084)
数学方法(29641)
(21007)
(19562)
中国(19159)
(18392)
业经(16804)
地方(15058)
理论(14210)
(13994)
贸易(13986)
农业(13822)
(13553)
(13109)
(13065)
环境(12459)
(12068)
财务(11998)
财务管理(11975)
技术(11765)
教育(11352)
企业财务(11259)
(10903)
机构
大学(284374)
学院(284342)
管理(111054)
(101671)
经济(99157)
理学(96548)
理学院(95401)
研究(95239)
管理学(93430)
管理学院(92955)
中国(68888)
科学(64216)
(61416)
(51542)
(49563)
业大(47265)
(45728)
研究所(45636)
中心(42971)
农业(41181)
(40987)
(39115)
师范(38741)
北京(38317)
财经(37114)
(34440)
(33822)
(33643)
技术(32282)
师范大学(31208)
基金
项目(200186)
科学(154941)
研究(143516)
基金(142821)
(126329)
国家(125286)
科学基金(105878)
社会(86309)
社会科(81464)
社会科学(81441)
(79207)
基金项目(76595)
自然(71574)
自然科(69862)
自然科学(69845)
自然科学基金(68528)
(67400)
教育(66001)
编号(60281)
资助(58718)
成果(48191)
重点(45215)
(42799)
(42295)
(41317)
课题(41013)
科研(38665)
创新(38506)
计划(37886)
项目编号(36831)
期刊
(112315)
经济(112315)
研究(79123)
中国(53065)
学报(51556)
(47594)
科学(45685)
管理(39370)
大学(37376)
学学(35156)
教育(34469)
(33932)
农业(33931)
技术(24149)
(20100)
金融(20100)
业经(19537)
(17448)
经济研究(17307)
图书(16978)
财经(16957)
(14618)
科技(14510)
(14386)
资源(14283)
业大(14120)
问题(13980)
理论(13963)
实践(13062)
(13062)
共检索到405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慧芝  刘晓琼  王建力  
深入分析气候变化下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变化响应,可在进一步探究影响研究区水稻产量主要气象要素的同时,为地方水稻生长期内气象灾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研究区水稻生长季主要的气象影响因子,文章基于1951—2014年汉中盆地多测站日气温、降水量、积温及气温日较差数据和水稻单产资料分离的气象单产数据,综合运用线性趋势、趋势系数、HP滤波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在分析汉中盆地水稻气象产量和生长季各气象要素变化趋势的同时,推求了水稻气象产量和各主要气象要素序列的显著周期。研究结果表明:1)近64 a汉中盆地4—9月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和≥10℃活动积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2)汉中盆地各气象要素与水稻气象单产的显著周期分析结果显示水稻气象单产第一主周期与各气象要素的第二主周期相对应,均存在13~14 a时间尺度的主周期变化;3)各气象要素对水稻气象产量的影响各异,不同气候背景下影响水稻气象产量的主导气象因素不同。论文研究结果可为汉中盆地水稻生产的优化布局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月贞  吴玉红  郝兴顺  张春辉  王薇  冯瑞瑞  秦宇航  王晓娥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新型肥料对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旨在筛选适宜于陕西南部水稻的新型肥料,为提高水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减少水源涵养区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施肥效应及土壤微生物响应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试验共设7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F)、腐殖酸氮肥(HA)、有机包膜纯净肥(OPF)、脲酶抑制剂(UI)、纳米碳增效肥(NSF)、90 d控释肥(CRF)。测定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采用稀释涂平板的方法测定水稻移栽前、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90 d控释肥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籽料产量较对照和常规施肥增幅分别为86.84%和8.3%,其对整个生育期细菌数量和B/F(细菌/真菌)值均有提高、对真菌数量均有降低,且在成熟期效果最显著;腐殖酸氮肥提高千粒重促进水稻增产,在水稻生长前期(苗期和分蘖期)提高土壤微生物总数量、细菌数量和B/F值,减小群落结构的变化;有机包膜纯净肥提高有效穗数促进水稻增产,显著降低整个生育期真菌数量,并在水稻后期(孕穗期和成熟期)提高B/F值,减小群落结构的变化。【结论】90 d控释肥、有机包膜纯净肥和腐殖酸氮肥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且有利于改善群落结构,为适宜在汉中盆地水稻上使用的新型肥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班松涛  常庆瑞  赵业婷  姜悦  
【目的】研究汉中盆地耕地土壤有机质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特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方法】根据地貌特征,以位于汉中盆地中部的平坝区作为研究区,于2010-2011年共采集土样3 568个,测定土样有机质含量,对获得的有机质含量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综合运用传统统计、地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汉中盆地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特征。【结果】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7.20~38.00g/kg,平均值为21.53g/kg,变异系数为24.48%,属中等强度变异;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为空间聚集式分布,呈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尺度为4.70km;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块金系数为0.55,表现为中等强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彦春  刘昌明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汉中盆地平坝区水资源系统进行仿真预测分析,并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汉中盆地平坝区水资源系统开发的多个方案,通过多方案、多目标综合评价,优选出本区水资源系统开发的最佳方案和配套政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剑雄  吴新昌  吴朝霞  李佳  高宕凤  刘丽  
甘肃省陇南市徽成盆地是冬小麦适宜栽培区,境内光热资源有余,水资源略显不足(旱作区农业),尤以冬春连旱影响大。冬播前的7-9月底墒雨量和春季第一场好雨的迟早对小麦春季生长影响明显。本文通过对徽成盆地代表站成县农业气象观测站多年冬小麦生育期和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和光照时数趋减,温度趋升、积温趋增,暖冬和春旱几率加大。小麦生育期缩短,播期推迟,越冬期缩短,返青-拔节、抽穗-成熟期缩短,拔节-抽穗期提前最明显。拔节、抽穗和灌浆乳期降雨量和时空分布是影响小麦产量的决定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永旺  延军平  
利用四川盆地21个站点1961-2012年气象资料,应用Thomthwaite Memorial模型、EOF等数理方法对该区近52a气温、降水和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四川盆地的气温倾向率为0.095℃/10 a,降水倾向率为-21.461 mm/10 a,"暖干化"是该区主要的气候变化特征,气候生产力以-4.91 kg/(hm2·10 a)的速率减少。2)四川盆地年均气温自南向北递减,气候倾向率中间低、两侧高;年降水量则中间低、两侧高;植物气候生产潜力除东北部的万源、达县、奉节外,其余地区均呈减少趋势。3)对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分别计算气候生产力可知,"暖湿型"气候环境对该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兰芳  肖志成  陈涛  周松秀  
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气候变化响应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将气候变化与干旱趋势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利用衡阳盆地1981—2013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综合分析衡阳盆地的气候变化特征与干旱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衡阳盆地的气候呈暖干趋势发展,年平均气温增加0.034 1℃,其中春季升温贡献最大,春季气温年增加0.054 4℃;年降水量约减少0.808 0 mm,呈缓慢减少趋势,以秋季降水的减幅最大,年减少3.335 1 mm;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DI)法计算出干旱频率年增加0.379 9%,其中秋季干旱频率增加最大,年增加0.910 4%,不同等级干旱类型中,以特旱频率增加率最大,年增加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季梅  杨家庆  宋令荣  程在全  普双有  
研究表明 ,滇中盆地和金沙江谷地高产水稻 (10 5~ 15t·hm-2 )的产量形成特点为 :(1)产量结构上具有单位面积穗数多和每穗粒数多的优势 ,在大群体条件下仍保持高的结实率和大穗优势 ;(2 )水稻的生育期长和高原独特的光温条件有利于植株的稳健生长和产量器官的协调发展 ;(3)光合速率高 ,干物质积累量大 ,库源关系协调。这些特点的形成与高原独特的气候生态条件和栽培管理密切相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林  申红艳  李红梅  肖建设  
利用1961—2013年柴达木盆地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和高原季风、西风环流等相关大气环流及植被覆盖数据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时空规律,揭示了其区域气候变化显著性的成因。研究表明:近53 a来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呈显著增暖趋势,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达0.48℃/10 a,增幅明显高于整个青藏高原乃至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滞后于变暖,柴达木盆地气候趋于明显变湿,其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呈增多趋势,达到95%以上信度的显著性水平;气候暖湿化具有明显的经向地带性分布规律,气候变暖显著的区域气候变湿相对不甚明显,反之亦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太阳辐射减小、高原季风趋于强劲、西风环流略弱和盆地植被覆盖恢复并具有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忠辉  刘实  郭春明  王冬妮  
基于国际水稻所开发的ORYZA2000水稻模型和未来A2和B2排放情景下逐日气象资料(2011—2050年),系统分析了未来40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灌溉满足的情况下,其2种排放情景下对水稻生产都是正效应,单产和总产都呈增加趋势。能够种植的区域也在增加,有北移的趋势,B2情景下比A2情景下更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在A2和B2排放情景下,东北区域相对基准段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及降水总体增加,个别年代减少、温度升高和太阳辐射增加。有利的方面是当地可以根据温度升高的幅度,适当的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从而增加产量;不利的方面是气温升高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发生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孳孳  阳园燕  唐余学  范莉  
本文以水稻抽穗扬花与灌浆结实两个高温敏感期为切入点,确定了水稻高温热害气象指标,并划分轻、中、重度3个等级,利用重庆34个气象站48年(1961~2008年)日平均气温与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水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水稻高温热害尤其是重度高温热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水稻抽穗扬花期,重庆东北部、中部、西南部高温热害较重;灌浆结实期,长江河谷地区高温热害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晓莉  王筠菲  周宏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基于1988—2010年江苏省3个地区的数据,将水稻生育期分为5个生长阶段,在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水稻总产量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个气候因子对水稻总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气候因子对水稻总产量的影响不同;淮北、江淮地区水稻总产量呈正向增长,苏南地区呈负向增长;不同地区、不同生育期的气候因子对各地区水稻产量的提高具有不同的贡献率,气候异常变动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应当高度重视未来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曙东  朱红根  
文章通过构建经济-气候模型(简称C-D-C模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南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评估。结果表明,气候对南方地区水稻产量有显著负影响,且气候对各区域影响存在差异,降水对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有负的作用,而对西南地区有一定正影响;温度对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都有负的影响,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对南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减产为主,应引起政府和农户的高度重视。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南方地区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珠  陶福禄  娄运生  史文娇  
利用1980年-2008年江苏省县级农业统计资料和农业气象站水稻生产观测资料,在县级和站点两个尺度,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揭示江苏省水稻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基于县级和站点两个尺度,水稻全生育期内,气温(包括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呈显著增长趋势,并且最低气温的增长趋势高于最高气温的增长趋势,苏南地区的增长趋势高于苏北地区的增长趋势;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并不显著;辐射在苏北地区呈显著减少趋势而在苏南地区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大部分地区,水稻产量与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及辐射的正相关性较显著,与最低气温的相关性并不明显,而与降水量则呈负相关,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在县级和站点两个尺度上较为一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露  张俊飚  童庆蒙  
以水稻作物为特定对象,围绕气候变化与作物生产,梳理和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稻产业影响的研究动态,以及基于"减排"和基于"适应"的水稻生产分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学术观点。分析发现:在当前的相关研究中,包括水稻作物在内的关于中国农作物碳排放核算体系存在着标准模糊和范围偏窄的问题,关于"减排"与"适应"协同的响应策略的研究较为缺乏。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和完善农业或作物与气候变化双向互动机制的研究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