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6)
- 2023(4785)
- 2022(3875)
- 2021(3514)
- 2020(2673)
- 2019(6096)
- 2018(5854)
- 2017(11797)
- 2016(6602)
- 2015(7054)
- 2014(7237)
- 2013(7045)
- 2012(6828)
- 2011(6280)
- 2010(6333)
- 2009(5398)
- 2008(5207)
- 2007(4756)
- 2006(4459)
- 2005(4022)
- 学科
- 济(23971)
- 经济(23951)
- 管理(23069)
- 业(18858)
- 企(14390)
- 企业(14390)
- 环境(10872)
- 农(9113)
- 财(7690)
- 方法(7487)
- 策(7289)
- 中国(7221)
- 数学(6672)
- 数学方法(6530)
- 划(6155)
- 贸(6045)
- 贸易(6043)
- 学(5955)
- 易(5939)
- 农业(5897)
- 制(5654)
- 及其(5543)
- 政策(5208)
- 业经(5175)
- 地方(5118)
- 税(4936)
- 银(4824)
- 银行(4820)
- 税收(4778)
- 收(4746)
- 机构
- 学院(90372)
- 大学(87998)
- 济(41377)
- 经济(40515)
- 管理(35475)
- 研究(33242)
- 理学(29854)
- 理学院(29565)
- 管理学(29165)
- 管理学院(28995)
- 中国(26008)
- 财(20158)
- 科学(18318)
- 京(18315)
- 所(16321)
- 中心(15561)
- 财经(14886)
- 研究所(14596)
- 江(14502)
- 农(14142)
- 经(13522)
- 院(12351)
- 经济学(12247)
- 北京(11794)
- 业大(11790)
- 范(11582)
- 师范(11512)
- 州(11113)
- 经济学院(10972)
- 农业(10856)
- 基金
- 项目(57737)
- 科学(46389)
- 研究(45004)
- 基金(42192)
- 家(36233)
- 国家(35940)
- 科学基金(30916)
- 社会(28316)
- 社会科(26971)
- 社会科学(26967)
- 省(22184)
- 基金项目(21263)
- 教育(19998)
- 自然(19500)
- 划(19206)
- 自然科(19009)
- 自然科学(19006)
- 自然科学基金(18661)
- 编号(18585)
- 资助(17494)
- 成果(15173)
- 发(13812)
- 部(13223)
- 重点(13175)
- 课题(13090)
- 策(12677)
- 创(11880)
- 性(11648)
- 制(11620)
- 国家社会(11485)
共检索到143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佘群芝 李雪平
文章基于AidData、OECD-DAC CRS和WDI数据库,选取1990—2018年76个受援国的面板数据,从气候援助的政策效应视角,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气候减缓援助对受援国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减缓援助整体上有效减少了受援国碳排放,气候政策在气候减缓援助与受援国碳排放关系中表现出轻微的“遮掩效应”;气候减缓援助在高排放国家的减排作用显著,在低排放国家不显著,气候政策在高受援和高排放国家的中介作用显著。
关键词:
气候减缓援助 气候政策 碳排放 中介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文娟 佘群芝
文章考察了气候援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理论路径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气候援助的实际减排效果。将气候援助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通过建立包含气候援助和二氧化碳排放在内的动态最优化模型,找到气候援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理论路径。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气候援助整体上缓慢地增加了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
关键词:
气候援助 二氧化碳排放 减排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佘群芝 吴肖丽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的能源援助对受援国碳排放的影响值得关注。文章以亚洲26国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1992—2013年能源援助是否降低了受援国的碳排放,并对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影响进行检验。研究表明:(1)能源援助在受援国内产生了有利的碳减排作用,该碳减排作用会随着受援国人均收入的提升而呈下降趋势;(2)贸易开放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加剧受援国的碳排放,但能源援助有助于降低两者引起的碳排放增长趋势;(3)受援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存在双重碳减排作用,即不仅降低了本国碳排放还有助于加强能源援助的碳减排作用;(4)2013年中国未通过贸易开放水平和技术水平门槛,能源援助对中国的碳减排作用还会随着贸易开放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而有所加强。
关键词:
能源援助 受援国 碳减排 门槛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楚仁 徐锦强 梁晶晶
随着我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逐年增加,中国援助对受援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研究中国援助对非洲国家出口结构的影响,本文利用2000—2013年的"AidData中国对非洲国家援助数据"、"BACI双边贸易数据"和"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研究发现,中国援助使非洲受援国增加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宜的产品的出口比重,减少与其发展水平不适宜的产品的出口比重。因此,中国援助有利于非洲国家的出口结构朝着更加适宜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向调整,有利于促进非洲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对非援助 出口结构 技术复杂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薛亮
日本的援助政策及动向薛亮在当前的国际新形势下,各国都在积极调整本国的援外政策,以适应冷战后形势变化的需要。日本政府不久前发表的1993年经济合作白皮书,强调了支援原苏联东欧等的市场经济化、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和直接投资以及在贸易政策上进行有效合作的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阎虹戎 张小鹿 黄梅波
文章利用2002~2014年中国对120个国家提供的援助与受援国出口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受援国对华出口规模扩大,提高了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这对于提高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和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来说都是有利的,符合中国对外援助"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符合受援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产品,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产品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但并未促进农产品等非制造业产品以及初级品和资源品等制造业产品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从而较为全面地驳斥了西方国家提出的"资源掠夺论"等负面观点;中国对外援助不仅促进了非洲国家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非洲以外其他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中低收入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中国"促贸援助"并未显著促进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受援国工业发展在中国对外援助促进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提升方面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
关键词:
对外援助 受援国 出口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田思远
对外援助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双边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采用2000~2014年中国对外援助的面板数据,在考虑援助的内生性及使用全球治理指数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和制度质量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援助尤其是基础设施援助能够有效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增长;良好的制度建设是受援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分样本回归显示,受援国制度质量能够显著影响中国对外援助尤其是经济基础设施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一效应在亚欧受援国表现明显;拓展分析发现中国对外援助和OECD国家对外援助呈现出"1+1>2"的效果。为提升中国对外援助的效果和质量,中国需要改进对外援助结构,加强对援助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减少受援国制度风险的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万一方 陈云贤
国际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影响在学界并没有一致的答案,文章从不同类型国际援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的角度再次探讨这一问题。文章的主要工作有两点:一是对援助类型的重新分类;二是根据新分类的援助,实证分析不同类型援助的异质性影响。首先,基于中观经济学对生成性资源的分类方式,文章提出资源配对援助法,将国际援助分为了商业性援助、开发性援助和公益性援助三类,并与经合组织债权人申报系统相衔接,建立了分类后的国际援助数据集。然后,在实证分析部分,分别研究了援助总规模和不同类型国际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援助总规模对受援国的经济正向影响显著。同时,开发性援助和公益性援助存在门槛效应和滞后性,两者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开发性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要强于公益性援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鲍文
通过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本文审视了碳关税作为贸易领域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尚存在的问题,认为即使碳关税为世贸组织所接受,在传统意义上也未必能成为一种有效的保护产业竞争力的手段,在亟需全球合作的时刻反而会适得其反。目前,全球的产业合作协定、技术共享等可能更为有效。从长期看,碳关税成为气候政策的一部分将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成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中国须未雨绸缪。
关键词:
碳关税 气候变化 减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Joseph E.Aldy Alan J.Krupnick Richard G.Newell Ian W.H.Parry William A.Pizer 黄文芳
本文(为非专业人士)在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设计方面提供了高度简化的、讨论的主要问题及其争议。通过范例讨论如何采取行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成本效益和福利最大化。同时,探讨在国内排放控制政策工具的选择,实施和鼓励技术创新等各种问题。
关键词:
气候 排放 二氧化碳 价格成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璐
文章通过对成本有效的、可持续的、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气候变化减缓政策措施和减缓技术的研究,提出减缓气候变化的途径和方法。文章分别从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选择以及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实践等角度,从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近期和长期等多个环节对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进行探讨,从而提出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建议。
关键词:
减缓气候变化 政策措施 技术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楚仁 徐锦强 梁晶晶
本文从受援国邻国的视角入手,使用企业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对中国企业对受援国邻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援助对于中国企业向受援国邻国的直接投资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表明,中国对外援助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受援国国内,而且还具有“延展效应”,即会促进中国企业对受援国邻国进行直接投资。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援助通过提升中国在受援国邻国中的国家形象进而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受援国邻国进行直接投资。本文的结论意味着,中国的对外援助在促进东道国及邻国发展的同时,也对本国企业“走出去”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翁士洪
义务教育援助政策是世界各国解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最重要的政策手段,因而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这方面的专门研究目前非常少见。论文以政策问题——政策模式——政策工具——政策工具选择条件为研究框架,比较分析了西方主要国家的义务教育援助政策,提出了三种政策模式,这对中国义务教育援助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义务教育援助 政策工具 教育公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梅波 万慧
英国是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前五大援助国之一。在发展援助方面英国制定了明确的战略目标、连续一致的政策,并利用充足的财政能力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以保证其2013年官方发展援助(ODA)数额达到国民总收入的0.7%的承诺的实现。近些年,英国国际发展部针对对外援助的实施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特别是在权利下放和项目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对外援助的国际对话和协调中也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
对外援助 战略政策 组织管理 有效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曹晋丽 宋微
六十多年来,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援助政策不断调整,援助额大幅增加,援助方式也日益多样化。本文从美国对非援助政策演变及援非的效应两个方面对美国的援非政策进行综合评价。一、美国对非洲援助的政策演变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对非援助政策不断调整,援助额也随着政策的转变不断变化。结合援助政策变化的特征,本文大致将美国对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