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7)
- 2023(2654)
- 2022(2227)
- 2021(2124)
- 2020(1850)
- 2019(3945)
- 2018(3787)
- 2017(6648)
- 2016(3772)
- 2015(4187)
- 2014(4098)
- 2013(3985)
- 2012(3660)
- 2011(3501)
- 2010(3405)
- 2009(3197)
- 2008(3041)
- 2007(2543)
- 2006(2406)
- 2005(2072)
- 学科
- 济(13874)
- 经济(13866)
- 管理(6545)
- 业(6334)
- 方法(6325)
- 学(4746)
- 企(4577)
- 企业(4577)
- 数学(4416)
- 数学方法(4345)
- 农(4233)
- 农业(3333)
- 业经(3222)
- 地方(3199)
- 理论(3136)
- 中国(3107)
- 税(2689)
- 税收(2494)
- 收(2461)
- 财(2450)
- 环境(2325)
- 经济理论(2072)
- 和(1841)
- 贸(1807)
- 贸易(1806)
- 农业经济(1802)
- 旅(1800)
- 游(1739)
- 旅游(1716)
- 易(1709)
- 机构
- 学院(54906)
- 大学(53422)
- 研究(21577)
- 管理(18083)
- 济(16748)
- 经济(16271)
- 科学(16153)
- 中国(15849)
- 理学(15335)
- 理学院(15037)
- 管理学(14583)
- 管理学院(14487)
- 所(11486)
- 京(11432)
- 农(10866)
- 研究所(10806)
- 范(10476)
- 师范(10364)
- 游(9912)
- 中心(9843)
- 旅(9797)
- 旅游(9689)
- 农业(8667)
- 师范大学(8576)
- 业大(8515)
- 财(8418)
- 江(8115)
- 院(7974)
- 北京(7479)
- 科学院(7003)
共检索到78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强
游牧民族的征服活动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但我们对其发生原因却所之甚少。本文使用公元前221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气候与王朝数据,发现游牧民族征服的概率随着降雨稀少(以旱灾为代理变量)而上升,旱灾驱使游牧民族为了生存而进攻农耕汉族。而且,与王朝周期假说相一致,中原王朝越早于游牧政权建立,被后者征服的概率则越高。以上结果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包括使用中国与游牧民族的北方边界纬度作为另一被解释变量。
关键词:
游牧民族 气候冲击 王朝周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明明
游牧民定居工程被视为改变牧区靠天养牧、加速牧区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举措而广泛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迅速且深刻地改变着草原牧区的自然、社会及经济形态,同时也改变了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作用时空尺度。在"成功"的定居点,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且对天然草场的利用减少;但是,对比相邻的村庄发现,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有足够的外部资源输入,包括草场、农田和地下水等。而从区域的生态环境来看,这种"成功"模式并不符合当地干旱地区的生态特征,有可能造成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破坏。因此,游牧民定居工程应该从区域生态特征出发,对类似"成功"模板的推广更加谨慎。
关键词:
游牧民定居工程 资源输入 生态破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美玲 苗红萍 海力且木·斯依提
该文以新疆传统牧区牧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典型牧区157户牧民对生产目标重要性判断的实际资料,利用配对比较法分析了牧民生产行为的目标偏好,旨在揭示牧民生产决策行为目标多元化的客观存在性及具体表现,为制定引导牧民生产行为的经济政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牧民生产决策行为目标具有多元化特征,而且其偏好表现出显著的层次性;不同收入的牧户之间目标偏好无明显差异,牧民对扩大饲养规模和收入最大化的追求具有强烈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
新疆牧区 游牧民 目标偏好 差异性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桑 张鸿武 王珂英
基于1992~2012年季度GDP数据,论文使用包含非对称性冲击且设定趋势成分、周期成分的冲击间存在相关性的未察成分模型,对中国实际产出的波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论文采用的模型很好地刻画了经济运行的典型特征;实际产出的周期性波动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实际产出的周期性波动来源于趋势成分冲击和周期成分冲击的共同作用;结合经济在不同状态的持续时间、转换概率及潜在经济增长率来看,经济增长具备可持续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巍 王录仓 王生荣 李得发
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少数民族游牧民人口聚居区的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藏区游牧民定居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牧民生活质量、结束牧民游牧历史、减轻政府管理成本、推进牧区走向小康的重要途径。论文在回溯合作市游牧牧民定居基础上,选择经济发展条件、社会发展条件、区位条件14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合作市41个行政村(37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管辖的2个村民小组)的综合实力进行测算,按照实力大小将全部村庄划分为四级。对比发现,其中城郊村庄实力明显优于周边乡镇,牧区优于半农半牧区;游牧民定居点选择往往选择发展实力和条件较好的村庄;根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少甫 孟雪珂
消费升级对于助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本文采用DFM提取不可观测因子度量金融周期和供给冲击,利用QUAIDS模型和ILLS估计考察金融周期和供给冲击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城镇居民消费升级主要阻碍在于供给端,发展性消费呈顺周期变化,但正向供给冲击力度并未达到促使城镇居民增加发展性消费;各类消费品价格和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城镇居民房屋依然主要是作为投资品,对发展性消费存在挤出效应。应实施结构性金融周期调控政策和结构性价格调控政策等措施推动城镇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鹰飞 王宪勇
本文基于一个较为一般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技术冲击的长期影响。以此为基础,我们使用SVAR方法识别出导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技术冲击,并且估计了它们对产出和通胀的动态影响,以及对二者波动的贡献率。结果发现,技术冲击虽然是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成因,但其贡献要远小于现有的其他实证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黄晶
本文建立DSGE周期模型,引入异质偏好、利率分类,分别考察各类利率偏差的形成机制和周期波动性影响,研究利率扭曲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模型预测:(1)实际储蓄利率的负向冲击,只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很有限的幅度引致经济增长,接着形成远超过增长幅度的大幅度萧条,并导致一般工薪家庭社会平均消费比例下降,企业家家庭平均消费水平上升;(2)金融市场摩擦(存贷款利差)冲击影响经济稳态解,因而影响中长期经济发展趋势。试验表明金融部门的一单位需求中,81%来自对投资的挤出,18%来自于对一般工人家庭消费的挤出,1%来自对企业家部门消费的挤出。因而,金融摩擦对收入分配和长期经济增长都有影响。综合来看,持续的利率扭曲...
关键词:
利率扭曲 金融冲击 金融摩擦 周期波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忠丽 石自忠
本文利用HP滤波法对1961年以来世界苜蓿进口量进行周期分解,将其划分为4个周期,其中最短周期为13年,最长周期为16年,最近一轮周期尚未结束;用ARMA模型对苜蓿进口量进行预测,发现进口量将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到2020年进口量达到152.03万t;另外,随机冲击对苜蓿贸易长期波动的持久效应在10%以下,瞬间效应高达43%。
关键词:
苜蓿贸易 周期 预测 随机冲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邹甘娜 孙睿
预期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冲击,如果能让各类经济主体在冲击来临之前形成预期,那么冲击对经济的作用效果与各类经济主体没有预期相比可能会截然不同。为了更好地理解可预期的外生冲击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本文使用Search-Matching模型作为分析框架。相比于传统的DSGE模型,Search-Matching模型考虑了劳动市场摩擦的存在,而这恰好和我国实体经济的就业市场高度吻合。同时,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估计模型中的结构参数,本文基于1991—2017年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贝叶斯估计,得到了比使用既有文献进行校准拟合度更高的模拟结果。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我们发现,可预期资本税冲击能够在长期明显缓解税收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同时,可预期资本税冲击也可以在短期缓解资本税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如果中央政府能够事先促进政策预期形成,并最终实施政策,就能够很好地缓解税收冲击对于经济产生的负面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胡进
本文根据我国GDP的数据特征,运用Beveridge和Nelson提出的趋势周期分解技术,将GDP总量季度数据(样本:1992Q1—2008Q1)分解为确定性趋势、随机趋势与周期。在此基础上,基于方差比度量随机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产生的持久性效应。本文的分解结果表明:(1)我国GDP中存在稳健的确定性趋势,随机冲击效应在总体上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2)我国经济共经历八轮完整的周期,并于2008年第一季度进入第九轮周期的下行期。基于方差比度量的结论为:随机冲击对我国经济的长期波动产生的持久性效应为20%,瞬间效应高达8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婷 庞东
经济制度变革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经历的影响最深远的整体性、持久性的外生冲击之一,制度变动的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变动特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制度冲击改变我国经济周期特征进行了检验,并通过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水平和开放度三个制度冲击变量,检验了其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结论证明,在我国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出台的重大的经济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制度变动冲击对经济的周期变动的方向及程度起到了较大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制度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平平,吕忠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孙彦林 陈守东 刘洋
本文基于RTV-DFM合成的FCI分析中国金融状况,通过趋势周期分解试图揭示其趋势周期波动特征。研究发现:该金融状况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金融状况的历史趋势及非对称特征且具有较好的预警功能,结果显示金融危机期间的刺激政策存在滞后效应,没能及时、充分发挥其作用;中国目前已经历了两次完整的金融景气周期循环,且处在第三次循环的泡沫破灭阶段并深陷于此,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周期性短期波动与FCI趋势变化背道而驰,随机性趋势成分与FCI保持一致,且随机冲击的驱动效应更为强劲。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全面复苏,以及耶伦笃定年内加息的表态,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正在转向,从而很可能步入"后QE时代",而这也标志着当下乃至未来几年时间里,全球将不可避免地要迎接新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周期的冲击,大类资产首当其冲。本质而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以及美元走强将对大类资产价格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