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5)
- 2023(7546)
- 2022(5995)
- 2021(5703)
- 2020(4821)
- 2019(10354)
- 2018(10051)
- 2017(19826)
- 2016(10351)
- 2015(11396)
- 2014(11064)
- 2013(11080)
- 2012(10268)
- 2011(9215)
- 2010(9649)
- 2009(9539)
- 2008(8499)
- 2007(7858)
- 2006(7213)
- 2005(6680)
- 学科
- 农(44757)
- 业(43413)
- 济(42600)
- 经济(42554)
- 农业(29925)
- 融(26400)
- 金融(26399)
- 银(24802)
- 银行(24798)
- 行(24032)
- 管理(23437)
- 中国(20523)
- 企(20133)
- 企业(20133)
- 制(15191)
- 业经(15093)
- 方法(14234)
- 数学(13168)
- 数学方法(13091)
- 财(12507)
- 中国金融(11195)
- 地方(11129)
- 险(10949)
- 保险(10858)
- 农业经济(10140)
- 体(9656)
- 村(8891)
- 农村(8886)
- 策(8373)
- 务(8289)
- 机构
- 学院(143957)
- 大学(137647)
- 济(65703)
- 经济(64431)
- 管理(56266)
- 中国(49473)
- 理学(47883)
- 理学院(47471)
- 管理学(46767)
- 管理学院(46536)
- 研究(46189)
- 农(44328)
- 农业(33465)
- 财(31626)
- 京(27261)
- 业大(26635)
- 中心(25691)
- 科学(25568)
- 财经(24443)
- 所(22833)
- 经(22360)
- 银(22234)
- 江(22074)
- 银行(21361)
- 融(20798)
- 金融(20433)
- 研究所(20345)
- 行(20157)
- 农业大学(19997)
- 经济学(19961)
- 基金
- 项目(92411)
- 科学(73333)
- 研究(70871)
- 基金(68299)
- 家(58076)
- 国家(57437)
- 科学基金(50000)
- 社会(47206)
- 社会科(44312)
- 社会科学(44302)
- 省(37002)
- 基金项目(36374)
- 自然(30256)
- 编号(30017)
- 自然科(29589)
- 自然科学(29585)
- 教育(29476)
- 划(29109)
- 自然科学基金(29087)
- 资助(27247)
- 农(27003)
- 成果(23060)
- 发(21196)
- 部(20782)
- 重点(20201)
- 国家社会(19721)
- 创(19640)
- 性(19390)
- 制(19355)
- 课题(19107)
共检索到230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金焱 张博 范辰辰
关于以典当为代表的民间金融在应对气候冲击引致的生存风险方面的作用,现有文献尚存争议且缺乏经验证据。本文基于1470-190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典当业如何影响旱涝灾害引发的农民起义。研究表明,典当业发展有助于降低旱灾引发农民起义的发生率,这是因为提供小额抵押贷款的典当业能够融通资金以应对负向经济冲击,同时谷典、典当存款等业务的发展增强了典当的社会救济功能,可以抑制气候冲击导致的粮价上涨,从而缓解自然灾害引致的生存风险。本文不仅从历史视角验证了金融市场的风险规避作用,而且为当代民间金融阳光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典当 气候冲击 农民起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强
农民起义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与王朝周期都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于农民起义的定量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首次构建了一个涵盖中国北方的王朝面板数据集,以王朝为横截面,时间跨度为公元25—1911年。研究结果表明,严重饥荒及王朝年龄都与农民起义显著正相关;而作为政府能力的代理变量,政府救灾能有效地降低农民起义的概率。负向气候冲击(比如严重旱灾、蝗灾)主要通过严重饥荒这个渠道影响农民起义。人口密度、气温及其他气候变量(比如水灾、黄河决堤、雪灾与霜冻灾害)的作用不显著或不稳健。
关键词:
农民起义 气候冲击 政府能力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瑞璟 仇志云
宋代农民起义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小规模的抗租抗粮运动或抢米运动,规模稍大的农村中小工商业者起义,以及由富民阶层领导的起义。其中,宋代局部地区所发生的抗租、抗粮及抢米等斗争虽然频繁,但在契约租佃制的约束下,其规模和影响均不是太大;而广大中小工商业者的起义,则是宋代社会经济关系新变化的反映,体现出在商品经济领域内反抗的典型特征;至于宋代乡村富民阶层与官府之间的关系,本就非常复杂,二者既有对抗的一面,亦有妥协的一面,而富民阶层自身所拥有的财富和地位,又使其更多地承担着调节缓和乡村各种矛盾的义务,进而使其成为乡村中的中间层、稳定层,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富民阶层与官府之间的冲突,不至于被扩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耀辉
本文对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税收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由饱受压迫和剥削的贫苦造反者建立的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对苛捐杂税深恶痛绝,实行了完全免税的税收政策,有助于号召人民群众,凝聚人心,队伍迅速壮大,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最终推翻了大明王朝。然而他们把税收视为统治阶级的万恶之首,"均田免粮",完全不去建立税收制度,却比明末政权败得更快和更惨。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严格地说不能算是个完整的政权,缺失了税收制度等生存必备的国家基石,也就难以建立稳固的政权。税收影响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的兴衰成败给我们以下启示:一是轻税甚至免税政策有助于号召人民群众,凝聚人心,夺取政权。二是无税之国犹如无源之水,只有税收这个取得财政收...
关键词:
农民起义 李自成 兴亡 税收 启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冠佳 温思美
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检验清代农民起义的诱因。首先介绍清代气候、人口与民族、农业技术的历史背景。然后建立人口、产量、饥荒与起义的理论模型,讨论发生自然灾害和赈灾情况下的动态均衡,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通过计量分析,分析了自然灾害、人口数量和增殖率、饥荒、赈灾在农民起义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导致农民起义的直接因素是饥荒。对饥荒的赈灾能显著地降低农民起义的发生概率;自然灾害的系数不显著,其滞后项系数显著但不稳健;人口数量对农民战争的作用显著为正,但人口增殖率对农民战争的作用显著为负;米价指数对农民战争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婕 霍焰
从长期均衡关系看,农村经济增长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影响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收入促进了农民增收;财政支农力度的不足及其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使其未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比率对农民收入呈反向影响说明农民融资不足;农户储蓄比率与前期收入对当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正向影响说明存在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和收入的"马太效应";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则说明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因素是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储蓄率虽然短期内可显著提高农民收入,但存在负面的滞后影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率以及财政支农力度的不足加重了农户负担。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方云龙 蓝虹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变化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严峻挑战之一,其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首先,本文探讨了气候相关风险对宏观金融稳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气候相关风险对银行保险业的具体影响,给出了气候相关风险向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传导的可能渠道、路径和机制。其次,文章从案例角度出发,总结了当前海内外金融机构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企业经营与风险管理流程之中的经验做法。最后,文章对我国金融机构如何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企业经营与风险管理框架和流程当中提出了实际建议。整体而言,本文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气候相关风险与金融风险之间的联系,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如何将气候相关风险要素融入风险管理流程。本文对于学者们拓宽这一领域研究思路、企业管理者制定满足监管要求和市场环境的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战略和框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苑莹 凤靖宇
本文聚焦于2008年以来国际范围的5次重大危机事件,深入对比分析了不同黄金资产(国际与国内黄金现、期货)对我国股市及各行业股市避险能力的强弱,以期解决黄金资产对于我国股市是否具有风险对冲、财富分散化以及避险能力,何种类型黄金在何种情况下的避险能力最强以及不同重大危机事件冲击下黄金对我国股市的避险能力如何动态演化这三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与国内黄金现、期货均可以作为我国股市的有效财富分散化工具;(2)重大危机事件冲击下,黄金对我国股市的避险能力显著增强;(3)重大危机事件冲击下,国内黄金对于我国股市的避险能力强于国际黄金,黄金现货对于我国股市的避险能力强于黄金期货;(4)我国黄金期货在中美贸易战期间可以作为我国股市的有效避险资产。本文系统性地对黄金避险能力的动态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对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衍德
明朝正统年间浙南闽北的矿工农民起义,是封建社会晚期发生于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一场起义斗争,因而有别于旧式的农民起义。将这次起义置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加以考察,并进而分析起义领导者和参加者的情况,可以发现这次起义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这一地区性民众斗争的前因后果,亦有助于我们认识封建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曲折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冠佳 温思美
为了探究君主素质、宗教约束和气候冲击对农民起义的影响机理,构建中国君主面板数据集,以君主为横截面,时间跨度为前221年至1911年,并使用随机效应的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作为基准模型。研究表明:在秦朝到清朝这个历史阶段,君主的个人素质会显著影响农民起义,盛世能减少农民起义的发生;宗教约束中的佛教能缓解农民起义,而基督教则更容易导致农民起义的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严重饥荒能诱发农民起义;其他变量的影响不显著或不稳健。
关键词:
农民起义 君主素质 宗教 佛教 自然灾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冠佳 温思美
为了探究君主素质、宗教约束和气候冲击对农民起义的影响机理,构建中国君主面板数据集,以君主为横截面,时间跨度为前221年至1911年,并使用随机效应的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作为基准模型。研究表明:在秦朝到清朝这个历史阶段,君主的个人素质会显著影响农民起义,盛世能减少农民起义的发生;宗教约束中的佛教能缓解农民起义,而基督教则更容易导致农民起义的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严重饥荒能诱发农民起义;其他变量的影响不显著或不稳健。
关键词:
农民起义 君主素质 宗教 佛教 自然灾害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永伟 黄英伟 周羿
本文利用长期面板数据,对玉米被引入中国后,对明清农民起义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玉米播种时间和农民起义发生率存在U形关系:短期内,玉米的引种确实有助于降低气候灾害引发的农民起义的发生率,但这种效应是逐渐减弱的。到清朝中后期,玉米播种时间更久的地区甚至更易受水旱灾害危害,进而更易爆发农民起义。这说明了以玉米为代表的美洲作物的引种并未能让中国像欧洲国家那样摆脱"气候—治乱循环"。
关键词:
玉米 气候—治乱循环 哥伦布大交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崇梅 汪为
选取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运用Tobit模型研究风险冲击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并探讨不同金融行为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自然风险和大病风险冲击会对农户的可持续生计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保险行为在自然风险对可持续生计的负向冲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医疗保险行为在大病风险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负向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但农户储蓄行为和借贷行为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验证;不同地区农户所遭受的风险冲击类型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岩
本文认为,面对激烈的国际化大市场的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多层次农产品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进一步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农民避险增收中的作用,一要为期货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要增加大宗农产品交易品种,扩大期货市场规模;三要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要完善利用期货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金融政策;五要加大政府对农民市场知识的培训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丽荣 邹松岐 于茂荣 蔡文霞
随着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如大规模作业的现代机械的引进,生物化学农药、肥料和转基因等,农业现代化离农民的距离越来越近,其给农民带来的影响业是巨大的。农业现代化对农民都有哪些影响?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民之间的冲突,如农业规模机械化与农民土地细碎化以及农民的自我保险;农业现代管组织化与农民松散的纪律和时间观念;农业新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与农民的经验思维方式等等都存在着冲突。正视这些冲突,恰当解决这些冲突将会使农业现代化顺利、加速进行。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 农民 机械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