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9)
2023(8816)
2022(7167)
2021(6626)
2020(5536)
2019(12520)
2018(11739)
2017(23365)
2016(11855)
2015(12619)
2014(12391)
2013(12186)
2012(10939)
2011(9581)
2010(9712)
2009(9313)
2008(8364)
2007(7316)
2006(6351)
2005(5911)
作者
(31293)
(26152)
(25543)
(24814)
(16616)
(12626)
(11899)
(10002)
(9823)
(9361)
(8848)
(8680)
(8280)
(8222)
(8143)
(8097)
(7757)
(7464)
(7387)
(7274)
(6467)
(6307)
(6116)
(5949)
(5829)
(5778)
(5765)
(5510)
(5260)
(5119)
学科
(44682)
经济(44635)
(35501)
管理(34529)
(30427)
企业(30427)
(26388)
金融(26388)
(23974)
银行(23962)
(23250)
中国(19762)
方法(18165)
(16825)
数学(15650)
数学方法(15461)
(13458)
(12199)
财务(12171)
财务管理(12151)
(11552)
企业财务(11382)
中国金融(11290)
业经(10835)
地方(10544)
(8952)
(8786)
贸易(8774)
(8581)
(8529)
机构
大学(155907)
学院(155554)
(68004)
经济(66661)
管理(58132)
研究(52527)
理学(49917)
理学院(49402)
管理学(48578)
管理学院(48287)
中国(47602)
(35601)
(31405)
科学(28797)
财经(28267)
中心(27008)
(25833)
(25166)
(24376)
(22895)
经济学(22886)
研究所(22674)
财经大学(21592)
(21081)
经济学院(20797)
金融(20711)
业大(20548)
(20245)
银行(19533)
北京(19511)
基金
项目(104883)
科学(83800)
基金(78526)
研究(77938)
(68195)
国家(67623)
科学基金(58691)
社会(52038)
社会科(49686)
社会科学(49674)
基金项目(40929)
(40093)
自然(36529)
自然科(35796)
自然科学(35787)
教育(35233)
自然科学基金(35174)
(33670)
资助(31457)
编号(30036)
成果(24747)
重点(23986)
(23773)
(23057)
(22725)
国家社会(22635)
(22346)
创新(21489)
教育部(21102)
(20932)
期刊
(70721)
经济(70721)
研究(49581)
(33833)
金融(33833)
中国(31716)
(29567)
学报(23869)
(22295)
管理(21810)
科学(21180)
大学(18718)
学学(17729)
教育(14964)
财经(14649)
农业(13682)
经济研究(12761)
(12659)
技术(11384)
业经(10782)
问题(9027)
财会(8049)
(8037)
理论(8026)
(7326)
(7323)
国际(7272)
实践(7197)
(7197)
会计(6905)
共检索到241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匡桦  
民间金融利率问题是民间金融的核心问题。我国许多地区的民间金融利率,均呈现出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一致的变动趋势,但二者间始终存在巨大差距。本文通过引入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隐性成本概念,说明民间金融利率不仅需要参考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还要包含借款人享受正规金融利率所需付出的隐性成本,进而构建局部均衡模型,说明隐性成本是民间金融高利率的重要原因,并提出有效降低隐性成本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匡桦  
民间金融利率是民间金融的核心问题。我国许多地区的民间金融利率,均呈现出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一致的变动趋势,但二者间始终存在巨大的利差。通过引入"借款成本"概念,说明民间金融利率不仅需要参考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还要包含借款人享受正规利率所需付出的"借款成本",进而构建局部均衡模型,说明借款成本影响借款人决策.并提出有效降低借款成本的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佩运  贾素霞  
隐性提高利率的十种表现人民银行临漳县支行姚佩运,贾素霞据调查,某些金融机构隐性提高利率主要有以下十种表现:1、提前收取贷款利息。主要是对个体贷款户不是执行利随本清的结算原则,而是提前索要利息,比如预定贷款期限1年,其实质是变相提高了贷款利率。2、扣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力  
本文采用中国城乡居民家庭借贷情况调查的数据,估计民间金融利率与宗族网络对民间借贷中隐性成本的影响,分析隐性成本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非现金补贴是民间借贷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隐性成本,在考虑隐性成本后,民间金融的真实利率会更高;民间借贷的隐性成本与借贷有无利息密切相关,无息借款的隐性成本显著低于有息借款的隐性成本,这表明隐性成本不只是一种道义补偿,还是一种风险补偿;宗族网络发挥着分担风险和加强信任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隐性成本和真实利率,从而促进民间融资的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富有  匡桦  
笔者引入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隐性成本"概念,说明民间金融利率不仅需要参考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还要包含借款人享受正规金融利率所需付出的"隐性成本",进而构建局部均衡模型,说明"隐性成本"是民间金融高利率的重要原因,并提出有效降低"隐性成本"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继红  
隐性高利贷是民间融资中显性高利贷的转化形式,在以追逐利益为目的的职业化民间融资中已成为一种"通用"形式。本文阐述了民间融资中隐性高利贷的性质及类型,并在探讨隐性高利贷产生的经济社会危害之后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一、民间融资中隐性高利贷的性质与类型隐性高利贷是指以合法正常利率的外在形式掩盖非法高利率的高利借贷行为。这种形式上合法而实质上非法的高利贷,是作为民间融资的扭曲形态衍生发展起来的。事实上,在民间融资中单一或连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金老  
宏观调控须与发展市场相结合,利率手段则是典型的市场化工具。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总储蓄率以及银行存差依然偏高等因素,2004年首季度推出的间接型紧缩性货币信贷政策效力甚微。随后采取的窗口指导之类的直接型紧缩性货币信贷政策迅即有效,但直接型紧缩性货币信贷政策因震荡太大特别是引起贷款的大起大落而不可持续使用。同时,考虑到再贷款和再贴现浮息以及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不能替代存贷款利率提高、现在的企业等经济主体对利率相当敏感、调高利率并不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显著升值压力、负的存款利率将破坏金融稳定性、调高利率的负面影响可以综合权衡等因素,果断提高存贷款利率是适当、必须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齐春宇  
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解释小额信贷利率是如何决定的及其高利率的成因:从供给角度看,小额信贷操作成本比一般商业性贷款高;从需求角度看,农村"角点"资源禀赋状况使得小额信贷项目具有较高的边际资本产出,农户愿意和能够承担较高的贷款利率。利率管制使小额信贷的可获得性大大降低。短期内,并没有降低小额信贷利率的捷径;中长期内,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促进市场竞争等方式降低小额信贷利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继广  沈志群  
运营资本是生产和分配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名义利率进入生产函数并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定价,货币冲击通过成本渠道影响总供给。因此,提高利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高而不是下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继广  沈志群  
运营资本是生产和分配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名义利率进入生产函数并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定价,货币冲击通过成本渠道影响总供给。因此,提高利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高而不是下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丙奇  冯兴元  
建国以来我国推行的是一种两部门二元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在农村正式金融部门推行国家主导的供给先行战略,同时在民间金融部门推行面向需求的需求跟进战略。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伴随着国家主导整体金融市场,民间金融受到政府的严重约束。其后果是,农村正式金融发展滞后,面向需求不足,官僚化严重,同时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备受打击和阻碍。即便如此,我国民间金融对农户融资的贡献也大于正式金融。为此,需大力推进农村民间金融的改革,在农村正式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两部门一元金融发展战略,即需求跟进战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兴河  
利率是一国经济的调节杠杆,历来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客观上要求政府能够运用利率杠杆有效地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从目前来看,我国对这一杠杆运用得并不成功,利率政策基本上没有起到有效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如何提高利率政策有效性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大难题。根据我国现实,本文从银行信用(广义概念)角度、立足于利率对微观经济主体货币需求(主要是企业的货币需求)的影响,探讨提高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对策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樊彩跃  易强  
今年年初以来,国民经济再次出现高位加速增长的势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贸易顺差急剧扩大致使流动性过剩问题加剧,由此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长明显反弹;同时,大量资金继续流向股市和房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艳  
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基准贷款利率相比较,农村民间借贷利率普遍较高。较高的借贷利率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分析了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对策,旨在促进农村民间借贷健康运行,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曾莲   冯勇杰   张静娴  
文章从企业ESG表现的角度出发,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在职消费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职消费的增加会促进企业ESG表现的提高,支持效率观视角,而内部薪酬差距与在职消费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是相互替代的。通过细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方面的责任表现发现,在职消费主要提高了企业在社会方面的责任表现。同时,在职消费的增加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仅在非国有企业中成立。此外,仅当在职消费在合理预期范围内时,在职消费才能够发挥其基于效率观的隐性激励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