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5)
2023(10126)
2022(8296)
2021(7376)
2020(6123)
2019(14086)
2018(13571)
2017(27096)
2016(13810)
2015(15473)
2014(15257)
2013(15092)
2012(13674)
2011(12551)
2010(13195)
2009(12693)
2008(11127)
2007(9924)
2006(9019)
2005(8390)
作者
(38832)
(32481)
(32461)
(31019)
(20685)
(15499)
(14656)
(12467)
(12353)
(11507)
(11198)
(10861)
(10377)
(10282)
(10188)
(10057)
(9492)
(9409)
(9219)
(8642)
(8172)
(7855)
(7733)
(7516)
(7502)
(7411)
(7010)
(6631)
(6546)
(6349)
学科
(84958)
经济(84901)
管理(38695)
(37334)
方法(32885)
数学(30436)
(30122)
企业(30122)
数学方法(29933)
(26228)
金融(26228)
中国(23631)
(23351)
银行(23344)
(22658)
地方(21454)
(16349)
(15921)
业经(15434)
(14317)
地方经济(13224)
(12714)
农业(11653)
(11238)
贸易(11225)
中国金融(11188)
(10850)
理论(10387)
环境(10337)
(10329)
机构
学院(201863)
大学(198694)
(100986)
经济(99260)
管理(77036)
研究(67875)
理学(66557)
理学院(65884)
管理学(64605)
管理学院(64254)
中国(58497)
(44458)
(39697)
科学(37340)
财经(35781)
经济学(34224)
(33005)
中心(32700)
(32470)
经济学院(30710)
研究所(29769)
(29177)
(27095)
财经大学(26666)
北京(24998)
业大(24845)
(24023)
(23649)
(23485)
(23104)
基金
项目(131226)
科学(105258)
基金(98159)
研究(95147)
(84302)
国家(83716)
科学基金(73634)
社会(65227)
社会科(62398)
社会科学(62384)
(51123)
基金项目(50875)
自然(45900)
自然科(44948)
自然科学(44943)
自然科学基金(44151)
教育(43137)
资助(41557)
(41555)
编号(36454)
重点(29765)
(29553)
(28989)
国家社会(28226)
成果(28127)
(27526)
创新(25904)
教育部(25781)
人文(25504)
课题(25349)
期刊
(111476)
经济(111476)
研究(64344)
中国(36190)
(34294)
金融(34294)
(33697)
管理(29999)
科学(25290)
学报(24934)
(24340)
经济研究(20743)
大学(19932)
学学(19383)
技术(18907)
财经(18868)
(16394)
农业(15594)
业经(15496)
统计(14392)
问题(13657)
教育(13352)
(12827)
技术经济(12566)
决策(11729)
(10393)
商业(10214)
世界(9771)
国际(9539)
理论(9391)
共检索到308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飞  薛飏  
在过往四十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中,民间金融在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广受赞誉,而从现实来看,民间金融规模急速扩张又可能产生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由此使得如何正确理解与审视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探讨无法绕开的话题。采用 200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既揭示了民间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最优规模,还展示了民间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空差异性。研究显示,民间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最优值(民间金融占GDP的比重)为57.09%。进一步研究发现,民间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时空差异。据此提出强化央行统筹监管作用的同时加强地方自治、适当下调民间借贷利率保护上限以及大力发展以金融云为支持的科技型民营银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基溶  廖进中  
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其作用是非线性的。由于金融发展是有成本的,当金融过度发展时,其机会成本将大于潜在的收益,反而会阻碍经济增长。因此,经济中存在最优的金融发展规模。本文用金融部门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作为度量金融发展的指标,为避免内生性偏误,实证研究采用系统的GMM进行估计。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倒U型。潜在的最优金融规模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决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成思  刘贯春  
本文基于金融监管视角,利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阐释了最优金融结构形成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内在机制,进而分析最优金融结构的动态特征和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当且仅当对规模适中的企业进行监管,社会福利才能实现最大化,此时存在唯一的最优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相匹配。不过,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最优金融结构呈现指数化的动态演进趋势,并对经济增长率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最优金融结构并非绝对的市场主导型或银行主导型,而是取决于一国实体经济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股票市场资本形成总额、交易总额与银行信贷的比例作为金融结构的测度指标,采用2004~2012年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96个国家构成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耀军  
中国非正规金融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与商业文化发达程度、正规金融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民间资金丰裕度等因素有关。利用区域宏观经济数据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对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文章发现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具有显著的解释力。通过对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重新构建,文章认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均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希章  李富有  南士敬  
本文基于1995—2012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民间投资的发展状况、动态变化特征及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从总体情况看,东部民间投资总量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但中、西部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东部;东、中、西部民间投资的动能均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势能均有所波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是正效应,西部地区民间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弹性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  李佐军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的框架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的关系。通过构造城市规模扩大而产生的拥挤效应函数,假设城市规模扩大产生集聚效应反应为拥挤效应的降低,并将拥挤效应进入生产函数影响经济的增长,分析经济稳态的演化路径,可得到最优的城市规模、合理的城市拥挤程度和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分析了扰动稳态的变量对演化路径的影响。根据分析总结了三个结论:①长期,无论城市的拥挤效应是否影响生产函数,实物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速度均收敛于稳态,城市规模均收敛于最优城市规模,稳态时,城市聚集产生的正效应等于拥挤产生的负效应;②短期,外生冲击(基础设施的改善,绿化面积的增加,交通条件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黎和贵  
本文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金融生态环境不同的地区样本,运用定量指标对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诸多要素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指出金融不是孤立的,它内生于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之中。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营造“资金洼地”,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不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往往造成巨额的不良资产,导致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壮大。因此,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同因素及不同层面上加以完善与改进,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靠法律的、经济的、文化的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毅  曹锐钢  
本文对国外近二十年来关于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分别从金融开放的定义与度量、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路径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对研究中产生的问题和结论分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邱海洋  
绿色金融是一种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制度安排。本文把绿色金融划分为广义绿色金融和狭义绿色金融,并基于现有统计资料测算了区域绿色金融规模,然后采用空间面板计量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广义绿色金融还是狭义绿色金融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相对于广义绿色金融,狭义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有所降低。针对绿色金融发展,本文建议: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保障机制;健全绿色金融组织架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工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丹  
金融发展的增长作用具有阈值效应,表现出非线性的变化特征。排除掉国别差异和遗漏变量的影响,我国金融发展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应如何解释?研究从"质量渠道"来检验金融发展的门槛增长效应,用制度质量和最适金融结构来控制对金融效率发展的制约影响。研究结论发现,金融效率的相对下降构成了门槛效应形成的主因,市场化的"制度质量"并未给予金融质性发展以可靠的制度保障,最适金融结构更易成为金融效率发展的制度性门槛,我国"金融-经济"的关联关系门槛效应明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丹  
金融发展的增长作用具有阈值效应,表现出非线性的变化特征。排除掉国别差异和遗漏变量的影响,我国金融发展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应如何解释?研究从"质量渠道"来检验金融发展的门槛增长效应,用制度质量和最适金融结构来控制对金融效率发展的制约影响。研究结论发现,金融效率的相对下降构成了门槛效应形成的主因,市场化的"制度质量"并未给予金融质性发展以可靠的制度保障,最适金融结构更易成为金融效率发展的制度性门槛,我国"金融-经济"的关联关系门槛效应明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磊  
本文采用VAR模型检验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果显示,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变量与中国经济增长变量之间,的确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变量与中国经济增长变量间, 则不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因果检验的证据支持金融中介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的假设,反过来,中国经济增长也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成因。以增长效应研究结论为基础,本文初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邓敏  蓝发钦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深度、金融体系完善程度、金融效率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从金融发展视角思考两者金融开放效应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东道国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部门能更好利用外来资本、充分吸收流入资本溢出效应、降低开放后经济增长波动及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而其金融体系不发达又将降低开放后金融系统抗风险的能力,本国金融业落后与资本外流、流入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隐患也有重要关联,另外金融监管不力会导致金融开放后银行和货币危机的高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昱然  卢志强  李志斌  
新常态下,渐现的地方债务风险对经济影响已不容忽视,如何有效衡量和防范过度举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在非线性框架下对中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举债的经济增长效应展开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我们重点考察地方债务压力和地方金融差异的变化,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并结合债务压力和金融差异分析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渐进演变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随着负债压力和偿债压力增加,该效应呈逐渐下降态势并转化为负效应。此外,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提高,能增加经济中的流动性,缓解举债推升利率对私人投资的挤占,进而增强举债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区域金融风险程度提升,增加了资本损失和贬值的风险,损害举债资金配置效率,进而弱化地方政府举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管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若干启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曾婧  徐阳  
近些年来,保险业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凸显,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增强,但由于各地金融系统差异及保险业发展不均衡,保险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在存在差异条件下,地区金融规模、金融风险的变化,是否导致保险业的非线性经济增长效应,其动态变化特征怎样等,值得深入研究。结合时变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构建包括金融系统因素和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的非线性框架,重点考察在金融系统深化情况下,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5年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渐进影响效应及传递路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