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37)
2023(15625)
2022(13193)
2021(12424)
2020(10203)
2019(23387)
2018(22878)
2017(44509)
2016(23897)
2015(26766)
2014(26630)
2013(26095)
2012(23761)
2011(21235)
2010(21507)
2009(20507)
2008(19141)
2007(16996)
2006(15032)
2005(13591)
作者
(66794)
(55096)
(54797)
(52272)
(35086)
(26427)
(25057)
(21499)
(21120)
(19796)
(18939)
(18641)
(17378)
(17267)
(17169)
(16961)
(16347)
(16241)
(15804)
(15716)
(13611)
(13405)
(13328)
(12521)
(12447)
(12307)
(12269)
(12227)
(11045)
(10685)
学科
(89060)
经济(88929)
管理(73107)
(71039)
(59565)
企业(59565)
方法(39891)
数学(34232)
数学方法(33862)
中国(31203)
(29445)
金融(29441)
(28964)
银行(28927)
(28672)
(27783)
(25584)
(24388)
业经(22431)
地方(19236)
(19147)
财务(19075)
财务管理(19035)
企业财务(18158)
(17617)
理论(16688)
农业(16297)
(16218)
贸易(16202)
(16143)
机构
大学(331714)
学院(330755)
管理(132219)
(132094)
经济(129040)
理学(113508)
理学院(112325)
管理学(110549)
管理学院(109948)
研究(106540)
中国(89801)
(69738)
(67208)
科学(62968)
财经(52870)
(51738)
中心(51056)
(48439)
(48157)
(47921)
研究所(46707)
业大(45954)
北京(44266)
(41551)
师范(41202)
经济学(40446)
(40121)
财经大学(39582)
(38884)
农业(37152)
基金
项目(223758)
科学(176361)
研究(168065)
基金(162576)
(139385)
国家(138191)
科学基金(119806)
社会(106418)
社会科(100852)
社会科学(100829)
(87076)
基金项目(86133)
教育(76611)
自然(76072)
自然科(74245)
自然科学(74232)
自然科学基金(72872)
(72717)
编号(69409)
资助(66492)
成果(57050)
(49491)
重点(49477)
课题(47524)
(47036)
(47027)
(45159)
创新(43825)
项目编号(43645)
国家社会(43527)
期刊
(144162)
经济(144162)
研究(103316)
中国(65051)
(51919)
(49091)
金融(49091)
管理(48285)
学报(48027)
科学(44591)
(44457)
大学(37497)
教育(36130)
学学(35344)
农业(29527)
技术(27386)
财经(26009)
业经(23061)
经济研究(22311)
(21949)
理论(18298)
问题(18168)
实践(16839)
(16839)
图书(15436)
现代(15195)
科技(15144)
技术经济(14914)
(14562)
财会(14302)
共检索到495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博  张树升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民间金融作为中国金融系统融资模式的补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间经济主体强烈的资金需求和正规金融资金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然而,2011年以来的民间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民间金融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逐步确立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同时,合理规范民间金融活动范围、有效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适时降低民间金融市场均衡利率、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公共配套服务、积极探寻民间金融新时期发展的制度均衡点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定祥  何乐佩  李伶俐  
本文以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为例,在分析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传导因素与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强度模型对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并运用SIR传染病模型对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传导机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在供应链金融中考虑企业间信用风险传导时,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与信用风险传导呈正相关关系;节点平均度越大的企业成为风险源时,信用风险的传导范围越广,且传导时间也越长;信用风险传导初期,高效的供应链风险预警能力对信用风险防控效果显著;强大的供应链风险处理能力能有效抑制信用风险传导范围并缩短传导时间。
[期刊] 征信  [作者] 宫建华  陈亮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因故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汽车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与汽车供应链的运作紧密相关,一旦供应链条上的某一个节点出现问题,由此引起的风险会沿着产业链条向上下游相关企业传导和扩散,从而影响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以汽车经销商融资业务为例,建立汽车经销商融资业务信用风险传导模型,探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价格变动可能引发的信用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宫建华  陈亮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因故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汽车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与汽车供应链的运作紧密相关,一旦供应链条上的某一个节点出现问题,由此引起的风险会沿着产业链条向上下游相关企业传导和扩散,从而影响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以汽车经销商融资业务为例,建立汽车经销商融资业务信用风险传导模型,探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价格变动可能引发的信用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原  朱梦昕  
金融环境的日益开放,经济体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促使金融风险涉及范围逐步扩大,影响程度不断加深,金融风险的相互传导又加剧了各经济体的风险不确定性。明确开放条件下风险特殊性、探究传导条件和路径、把握传导机制并设计相应防范对策为阻断金融风险传导,促进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和保障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志英  
金融风险产生后,如果未被及时化解而长时积累,就会引起金融风险的传导。金融风险的传导有其特定的路径,包括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风险传导、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导、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导和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导。要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一定要将金融风险控制在其产生及传导阶段,从而剪断风险传导的链条,从根本上抵御金融危机爆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邓一婷  
本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民间金融的发展、演进道路,指出在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网络变革、社会体制变革以及政府政策影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间金融的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组织规模和范围大大扩展,社会性功能逐渐减弱,经济性功能逐渐增强。本文通过模型分析认为,尽管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民间金融正规化的趋势,但是很多民间金融组织的成本优势尚未完全发挥,政府不应急于通过强制性政策取缔所有的民间金融组织。此外,在推动部分条件成熟的民间金融同正规金融接轨的时候,政府应当鼓励民间金融主体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而不要给予过多的行政干预,以免使得转轨后的民间金融成为附庸于政府的"盆景金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储雪俭  李聘飞  
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风险。本文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探索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创造与信用扩张,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扩散的机理是信用风险在供应链金融网络中的传播性与传染性,信用风险扩散可以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强度维度这三个维度进行识别。基于此提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扩散的防控机制,包括平台指数机制、信用征集机制、数据库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储雪俭  李聘飞  
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风险。本文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探索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创造与信用扩张,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扩散的机理是信用风险在供应链金融网络中的传播性与传染性,信用风险扩散可以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强度维度这三个维度进行识别。基于此提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扩散的防控机制,包括平台指数机制、信用征集机制、数据库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储雪俭  李聘飞  
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风险。本文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探索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创造与信用扩张,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扩散的机理是信用风险在供应链金融网络中的传播性与传染性,信用风险扩散可以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强度维度这三个维度进行识别。基于此提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扩散的防控机制,包括平台指数机制、信用征集机制、数据库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滕磊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网络贷款的本质是基于大数据的金融资产和风险的高效配置。网络贷款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担保机制在网络贷款中的运用,但同时贷款信用风险也迅速在担保机构和网络贷款人之间互相传导。本文从网络贷款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匹配角度入手,系统性地建立了担保机制下担保机构和网络贷款人之间的信用风险传导模型,并深入讨论了其内在机理,即双方存在信用风险传导效应和阻滞效应,最终将导致信用风险在建立的微分动力系统方程演进过程中达到均衡配置。明确网络贷款作为信息中介的边界和义务,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网络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加快培育成熟的网络贷款市场有助于网络贷款信用风险的有效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峰  
从贷款企业的财务运营能力预警评价、经营管理能力预警评价、技术创新能力预警评价三个层面系统设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在确定各因素预警临界值基础上,进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警示设置,并构造警度评价函数,以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警度判断及处置功能,从而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预警功能,为构建科学高效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中明  师家慧  江红莉  
P2P网络借贷平台环境下,由于集中了越来越多"不规范"的借款者,导致信用风险不断衍生传导。本文以"人人贷"平台随机抓取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的因子分析,探讨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生成与传导路径,指出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主要通过标的风险和借款者违约风险生成,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借助平台信用保护机制,最终传导至整个P2P网络借贷行业。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控制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俞颖  苏慧琨  李勇  
本文研究了中国包含区域差别的"分化多重曲线"型金融差异演进路径的特征,探讨了其形成机理及市场与政府的交互影响,并运用1978—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以后,中国总体和东部地区金融差异沿倒"U"型轨迹演进,中西部地区则由于金融资源的大量外流和回流障碍而长期锁定于金融均齐发展的低差异状态。上述分化路径在以边际报酬为导向的金融资源自由流动中伴随着区域间和区域内的金融集聚与扩散形成:市场机制作用越强,越易形成倒"U"型路径,反之则会锁定于低差异状态。地方政府会通过信贷资源向国有企业的倾斜配置抑制金融差异沿市场化方向演进,在分税制改革后尤为显著。因此,政府干预应以区域金融差异的市场化演进路径为基础,重点疏通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金融扩散的渗透通道,推动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从低效率的均齐化配置向高效率的差异化配置转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俞颖  苏慧琨  李勇  
本文研究了中国包含区域差别的"分化多重曲线"型金融差异演进路径的特征,探讨了其形成机理及市场与政府的交互影响,并运用1978—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以后,中国总体和东部地区金融差异沿倒"U"型轨迹演进,中西部地区则由于金融资源的大量外流和回流障碍而长期锁定于金融均齐发展的低差异状态。上述分化路径在以边际报酬为导向的金融资源自由流动中伴随着区域间和区域内的金融集聚与扩散形成:市场机制作用越强,越易形成倒"U"型路径,反之则会锁定于低差异状态。地方政府会通过信贷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