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6)
2023(7337)
2022(6118)
2021(5501)
2020(4683)
2019(10538)
2018(10024)
2017(19732)
2016(10421)
2015(11563)
2014(11217)
2013(11285)
2012(10480)
2011(9337)
2010(9634)
2009(9206)
2008(7856)
2007(7042)
2006(6502)
2005(5967)
作者
(31475)
(26089)
(26012)
(24663)
(16432)
(12607)
(11765)
(10240)
(9960)
(9216)
(9068)
(8799)
(8467)
(8401)
(8388)
(8327)
(7654)
(7649)
(7519)
(7500)
(6526)
(6466)
(6374)
(6086)
(5950)
(5797)
(5786)
(5698)
(5391)
(5314)
学科
(45048)
经济(45008)
(29061)
管理(25431)
(25326)
金融(25326)
(22305)
银行(22266)
(21685)
(21475)
企业(21475)
方法(21097)
数学(19587)
数学方法(19436)
中国(18820)
(12902)
(12615)
地方(11678)
中国金融(11044)
(10866)
农业(9710)
业经(9562)
(9381)
(8341)
贸易(8330)
(8271)
财务(8257)
财务管理(8242)
(8147)
企业财务(7897)
机构
大学(145224)
学院(144653)
(66051)
经济(64863)
研究(54289)
管理(51225)
中国(47853)
理学(43981)
理学院(43492)
管理学(42691)
管理学院(42467)
科学(33035)
(32396)
(30519)
(29994)
(28465)
中心(26689)
研究所(26099)
农业(25841)
业大(24771)
财经(23883)
经济学(22473)
(22071)
(21835)
经济学院(20522)
(19202)
北京(18986)
(18747)
金融(18414)
财经大学(18089)
基金
项目(99157)
科学(77511)
基金(73377)
研究(67893)
(66394)
国家(65866)
科学基金(55101)
社会(44770)
社会科(42746)
社会科学(42736)
(38795)
基金项目(38015)
自然(36006)
自然科(35215)
自然科学(35202)
自然科学基金(34654)
(32866)
资助(31274)
教育(30445)
编号(25128)
重点(23390)
(22690)
(21884)
(21159)
成果(20024)
创新(19924)
国家社会(19647)
计划(19532)
科研(19492)
教育部(18450)
期刊
(66801)
经济(66801)
研究(44628)
(30412)
金融(30412)
中国(30355)
(28761)
学报(27873)
科学(24032)
(22577)
大学(20795)
学学(20014)
管理(18877)
农业(18802)
财经(12348)
经济研究(12070)
教育(11264)
技术(11260)
(10699)
(10257)
业经(9342)
问题(8745)
业大(7729)
技术经济(7524)
统计(7450)
(7121)
理论(7116)
(6989)
世界(6950)
国际(6905)
共检索到225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健  卫平  
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部门的补充已成为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研究民间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对中国在未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2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间接估算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别对民间金融发展规模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民间金融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及其中间渠道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地区层面,民间金融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正增长且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的;民间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TFP增长的作用渠道为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希章  李富有  庞加兰  王楠  
民间金融已成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研究民间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关系,对于中国民间金融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对TFP增长指数提升有积极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阶段性差异性,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金融对TFP的正向作用逐渐提升,同时目前民间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渠道主要是技术水平提升途径;民间金融对TFP增长指数的作用具有地域性差异性,但就整体而言,这种差异化正在不断缩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季红  郭志芳  
本文主要研究金融市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本文运用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市场影响FDI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其作用渠道在我国东、中、西部各有不同。在完善的金融市场支撑下,FDI外溢效应得以释放,FDI通过提高TFP推动经济增长;在金融市场发展落后的地区,物质资本的积累依然是经济增长受益于FDI的主要渠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心弘  裴平  
本文研究金融科技、全要素生产率与数字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是:金融科技推进业态创新,加快数据要素积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数字经济增长。政府采取支持金融科技发展和数据要素积累的政策,能够产生推动数字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直接政策效应(经济数字化效应)的机制是,金融科技扩散程度与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外溢程度直接决定数字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外部性大小,即外部性越大,数字经济增长就越迅速。间接政策效应(人口覆盖效应)的机制是,基于金融科技充分挖掘中国大量人口潜在数据要素价值,进而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增加数字经济参与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增加科研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更有利于间接推动经济增长,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志刚  郭帅  
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是一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论研究认为,金融发展通过提供有效的风险分散与流动性供给,以及改善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技术进步,进而推动TFP增长。以国家、产业与企业层次的时间序列或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经验研究总体上支持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金融发展可以促进TFP增长的理论预期。本文对上述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在加深人们对金融功能的理解,加快提升中国TFP、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彦  
文章基于综合指标体系法与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37个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并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表现为“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金融子行业中的银行业集聚与保险业集聚,而证券业集聚则能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在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能够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作用效果较为单一,现阶段仅表现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姚耀军  史文婧  
本文基于中国大陆199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否依赖于金融发展水平的问题。结果发现:只有当金融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之后,外商直接投资才会产生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目前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尚未进入这一阶段,而且本身也不足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积极的贡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明  唐东波  
本文运用径向非角度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测度了2000~2009年之间我国30个省份的工业部门的环境技术效率值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值,同时把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效率改变和规模效应,并对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的环境技术效率值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环境规制、教育水平、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正向作用,而资源禀赋、能源结构、一阶滞后项则起反向作用,所有制结构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不显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胜会  李红锦  
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描述了我国省级层面劳动力和资本空间集聚的程度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动态DEA的Malmquist指数对我国省级层面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要素集聚、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量化研究。笔者发现最近十多年来,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技术进步速度均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要素集聚的规模效率增长为负,而中西部地区规模效率增长为正。我们认为东部地区已经出现了要素集聚过度的特征,从而导致规模效率下降。因此,合理引导要素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促使要素在区域间有效配置是提升集聚经济的规模效率和推进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必要手段之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喜  
由于要素投入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决定了不同时期要素质量的差异。在生产函数中,把所有时间的要素投入不加区分地作为“同质”投入品是不合理的,其结果是测算TFP增长率时产生系统偏差。为了消除这种偏差,有必要对各个时期的要素投入品作同质化处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威  陈书章  马恒运  
根据2004-2008年中国23个省市奶牛场统计数据,采用多产出随机距离函数估计方法,测算全国和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研究结果表明,原料奶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缓慢,技术效率改善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规模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潜力较大,技术水平退步是阻碍TFP增长的主要原因;主产区与非主产区之间存在增长差异,且非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更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谷成  蔡慕宁  叶锋  
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引擎,但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的制约作用也不容忽视。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4—2016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检验人力资本对互联网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由技术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共同驱动,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而实现的;人力资本会强化互联网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孙建国  李文溥  
本文根据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利用18个国家电力行业的面板数据,对1990—1997年间电力行业的技术效率状态及技术效率变动、技术进步情况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力行业存在着加速增长的技术进步,各国电力行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变动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都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也表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以竞争为导向的管制改革运动促进了电力行业的技术效率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谷成  蔡慕宁  叶锋  
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引擎,但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的制约作用也不容忽视。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4—2016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检验人力资本对互联网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由技术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共同驱动,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而实现的;人力资本会强化互联网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谌莹  张捷  
通过把资本存量、就业人数、能耗、时间等变量纳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将碳排放总量、能源强度等变量以及区域虚拟变量作为生产无效率函数的解释变量构建随机前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碳排放增长会扩大技术无效率项并降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降低了能源强度却引至了更多的碳排放,符合杰文斯悖论;减排技术较高的地区对应较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比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更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