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8)
2023(8531)
2022(6322)
2021(5620)
2020(4583)
2019(10018)
2018(9894)
2017(19168)
2016(10117)
2015(11096)
2014(11158)
2013(10467)
2012(9362)
2011(8390)
2010(8857)
2009(8911)
2008(8014)
2007(7417)
2006(7012)
2005(6931)
作者
(26926)
(22131)
(21865)
(21202)
(14126)
(10458)
(10101)
(8664)
(8320)
(8022)
(7535)
(7494)
(7109)
(7102)
(7008)
(6881)
(6480)
(6426)
(6410)
(6107)
(5832)
(5434)
(5170)
(5138)
(5119)
(5033)
(4889)
(4868)
(4482)
(4363)
学科
(41390)
经济(41332)
(29040)
管理(27702)
(25893)
金融(25893)
(24251)
企业(24251)
(23774)
银行(23769)
(23111)
中国(22292)
业经(13869)
(13323)
(13214)
(12598)
方法(12317)
地方(11445)
中国金融(11084)
理论(9515)
农业(9470)
数学(9438)
数学方法(9307)
(8640)
(8387)
财务(8355)
财务管理(8342)
产业(8281)
(8162)
企业财务(8022)
机构
学院(137275)
大学(136704)
(58818)
经济(57449)
管理(48840)
研究(45648)
中国(43632)
理学(40527)
理学院(40152)
管理学(39451)
管理学院(39219)
(31273)
(28813)
科学(24211)
财经(23964)
中心(23960)
(22901)
(21610)
(21577)
(20462)
经济学(19956)
银行(19772)
(19238)
(19147)
研究所(19121)
(18628)
(18607)
北京(18458)
师范(18443)
(18423)
基金
项目(82770)
科学(65730)
研究(65610)
基金(59489)
(49908)
国家(49395)
社会(43296)
科学基金(43121)
社会科(41043)
社会科学(41036)
(32827)
基金项目(30217)
教育(29972)
编号(27648)
(26497)
自然(24298)
成果(24018)
自然科(23773)
自然科学(23768)
资助(23691)
自然科学基金(23359)
课题(19585)
(19078)
重点(19019)
国家社会(18251)
(17864)
(17800)
(17774)
项目编号(17277)
(16812)
期刊
(70204)
经济(70204)
研究(47979)
(33232)
金融(33232)
中国(31481)
(24891)
(19696)
管理(19666)
教育(18905)
学报(17708)
科学(16474)
大学(14539)
学学(13305)
财经(12764)
农业(11790)
技术(11471)
业经(11464)
经济研究(11384)
(11030)
问题(9239)
图书(7699)
理论(7631)
(6884)
实践(6825)
(6825)
现代(6671)
国际(6512)
商业(6264)
农村(6240)
共检索到229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安强身  胡金焱  姜占英  
近年来,民间金融互联网化趋势日趋增强,在运营主体、信任机制以及资金运作三个方面持续变迁,呈现开放式、复杂化、套利化特征。在有效提高长尾市场金融可得性、促进金融深化、改进金融效率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民间金融的互联网化加剧了资本脱实向虚,增加了金融风险防控难度,放大了民间金融风险。立足金融稳定与互联网化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主管部门协同监管,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利率管控和征信体系建设,有效防范交叉传染引致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安强身  胡金焱  姜占英  
近年来,民间金融互联网化趋势日趋增强,在运营主体、信任机制以及资金运作三个方面持续变迁,呈现开放式、复杂化、套利化特征。在有效提高长尾市场金融可得性、促进金融深化、改进金融效率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民间金融的互联网化加剧了资本脱实向虚,增加了金融风险防控难度,放大了民间金融风险。立足金融稳定与互联网化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主管部门协同监管,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利率管控和征信体系建设,有效防范交叉传染引致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伟  蒋逸  
目前,互联网金融正在国内飞速发展,但其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却非常薄弱。同时,相较于互联网技术更发达的美国,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虽然诞生更晚,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对已有金融体系的冲击却比美国显著得多。尝试从金融中介理论出发,用已有的金融学理论来解释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意义和根据,并从制度红利的角度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内涵。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平  
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迅速进入金融领域,传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也纷纷主动联姻互联网企业,一时间,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甚至展示出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著名学者谢平先生在本文中提出,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和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模式,是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程度将取决于互联网的发展程度,而金融则可能成为互联网的一种工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继尊  
本文针对正在兴起的互联网金融热潮,从多维视角探究成因,研判走向,揭示了互联网金融的生命力之所在。总的看,互联网金融具有"草根"和普惠特征,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便捷,核心竞争力在于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强大。同时,火爆的背后也有风险和隐忧。建议互联网金融监管措施宜粗不宜细,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促进这一新生事物健康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邱冬阳  肖瑶  
本文运用金融学理论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金融,互联网只是手段,并深入剖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呈现的支付、融资、理财三大类业务的运行与盈利模式,通过对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中存在问题的理性辨析,认为互联网金融时代来临后,其与传统金融将互利共生,相互融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杰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其发展始终受限于我国原有的金融业格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为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内在耦合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梳理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与普惠金融相悖的现象,如目标偏移、金融排斥、成本高企等;最终提出需要从大数据的利用、金融创新、边界界定等方面引导互联网金融走向普惠金融之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璟玮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领域备受瞩目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的长尾理论、普惠金融理论、金融功能理论、金融脱媒理论探析了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渊源;研究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驱动发展、风险防范机制、监管责任落实、法律体系完善等方面的现实策略。本文为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建宇  
分析新形势、新金融业态下人才需求呈现的新特点以及当前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建构逻辑,构建"一体两翼三保障四用户"的资源体系,并就资源库建设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效应进行了思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璟玮  
相比快速发展的众筹实践,互联网众筹理论研究进展缓慢。本文基于粉丝经济学、社群经济学、共享经济学理论,探析了互联网众筹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另外,对互联网众筹发展现实路径加以思考总结,应该明确法律定位,确立其合法地位;构建信用机制,完善其信用体系;完善保护制度,维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本文为保障众筹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璟玮  
相比快速发展的众筹实践,互联网众筹理论研究进展缓慢。本文基于粉丝经济学、社群经济学、共享经济学理论,探析了互联网众筹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另外,对互联网众筹发展现实路径加以思考总结,应该明确法律定位,确立其合法地位;构建信用机制,完善其信用体系;完善保护制度,维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本文为保障众筹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云  杨晓雪  
互联网金融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分散投资风险、集聚社会闲散资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作用显现,给传统金融中介带来冲击和挑战。文章针对互联网金融是否会导致金融中介去中介化问题,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金融中介功能及其缺陷,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质上还是金融,是传统金融在互联网上的延伸,互联网金融加剧金融脱媒,促进金融中介创新与变革,两者最终将深度融合、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一楠  
互联网和金融的深度融合产生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核心与基石。文章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的获取途径及作用,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的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雷雪飞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征信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征信市场主体多元化、信息采集渠道和范围大幅扩宽,但也面临法律法规有待健全、征信市场有待规范和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征信业应该通过优化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公开机制、强化征信机构独立第三方定位,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和行业自律,促进征信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充分发挥征信业对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支撑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雷涛  李汝平  
支付结算业务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支付产品定价管理,并提升商业银行地位的重要性应当引起商业银行的足够重视。论文从互联网支付的本质、服务的特定客户群体、产品核心功能、服务的定价策略、内部统筹协调以及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提出了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