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6)
- 2023(6615)
- 2022(5353)
- 2021(4580)
- 2020(3763)
- 2019(8366)
- 2018(7807)
- 2017(15852)
- 2016(7752)
- 2015(8595)
- 2014(8523)
- 2013(8672)
- 2012(8244)
- 2011(7534)
- 2010(8018)
- 2009(8047)
- 2008(6583)
- 2007(5974)
- 2006(5774)
- 2005(5572)
- 学科
- 济(59356)
- 经济(59326)
- 融(24999)
- 金融(24999)
- 银(21760)
- 银行(21755)
- 行(21214)
- 管理(20950)
- 业(20627)
- 中国(19044)
- 地方(18711)
- 方法(16203)
- 企(16013)
- 企业(16013)
- 数学(14887)
- 数学方法(14846)
- 地方经济(12214)
- 财(11222)
- 中国金融(11007)
- 制(10857)
- 业经(10660)
- 农(9737)
- 学(8422)
- 体(8008)
- 农业(7718)
- 产业(7245)
- 务(7062)
- 财务(7048)
- 财务管理(7040)
- 经济学(7019)
- 机构
- 学院(115939)
- 大学(113986)
- 济(66968)
- 经济(65885)
- 研究(43151)
- 管理(40431)
- 中国(40317)
- 理学(33693)
- 理学院(33367)
- 管理学(33026)
- 管理学院(32816)
- 财(30093)
- 经济学(23955)
- 财经(23672)
- 京(22350)
- 经济学院(21402)
- 经(21395)
- 中心(21068)
- 所(20991)
- 科学(20813)
- 研究所(18591)
- 融(18031)
- 金融(17741)
- 银(17585)
- 财经大学(17532)
- 江(17378)
- 银行(17012)
- 人民(15976)
- 行(15925)
- 院(14897)
- 基金
- 项目(68525)
- 科学(54428)
- 研究(52485)
- 基金(50929)
- 家(42678)
- 国家(42337)
- 社会(37593)
- 科学基金(36762)
- 社会科(35969)
- 社会科学(35962)
- 省(26410)
- 基金项目(25968)
- 教育(22097)
- 资助(21258)
- 划(20641)
- 自然(19894)
- 编号(19674)
- 自然科(19427)
- 自然科学(19425)
- 自然科学基金(19095)
- 发(17401)
- 国家社会(16744)
- 成果(16137)
- 济(15876)
- 经济(15739)
- 重点(15636)
- 部(15274)
- 发展(15223)
- 展(15012)
- 创(14370)
共检索到196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 郭为
文章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的民间金融及其对私营企业的成长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间金融的活跃程度对省际不同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私营企业 民间金融 市场分割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金焱 张博
20世纪90年代以后,民营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金融抑制的背景下,民间金融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及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5—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民间金融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民间金融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民间金融主要通过第二产业影响经济增长,而对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发展并无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民间金融主要通过对以工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促进中国经济整体的增长,其经济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将民间资本引向了中小企业,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从而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民间金融 三次产业 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路 谢志华 李思飞
本文以中共中央统战部等4家机构对全国范围内的民营企业进行调研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民间金融、制度环境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地区制度环境越差,民营企业越倾向于采用民间金融融通资金;民间金融对于民营企业的业绩具有负面的影响,从而会对当地经济的增长产生负向作用;但是,如果民间金融能够被良好的制度环境所约束,其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就会被显著削弱。本文的研究证实了省级层面制度环境的差异,会对民间金融的经济后果产生不同影响。
关键词:
民间金融 制度环境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本艳 程宁双
文章依据我国31个省市的非平衡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协整模型,利用Pedroni(1999,2000)提出的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对金融发展对我国总体以及31个省市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成万 周昭雄
规范发展民间金融,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的经济能力,不仅对温州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本文采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温州民间金融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并且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正相关关系。本结论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从发展民间金融的角度对症下药地探索经济增长的合理途径,具有重要的政策启发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卢慧
本文在经济增长理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引入市场化程度的变量,分析了市场化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影响;进而以温州民间金融制度安排为案例,分析了市场化民间金融制度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典型化事实,并提出深化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发展的市场化制度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乐乐
结合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战略调控政策,以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要发展经济就要改革金融业、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就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线,分别从我国金融业改革的现实需要和民营经济的迫切需求两方面了论述了将民间金融法制化、正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间金融 法制化 正规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艺 李靖霞 李林
论文首先采用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金融集聚程度,发现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然后采用2003~2007年区位熵的省际数据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金融集聚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银行业对经济增长弹性系数明显大于证券业集聚与保险业集聚的弹性系数,而且其弹性系数呈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最后,论文通过建立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同样得出银行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作用最明显。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金融辐射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颖 宋翠玲
明确省际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中金融因素的促进作用是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检验方法研究我国省际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相关比率的系数大于中部地区。我国大部分省份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并不相关,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名义利率没有完全自由化,实际利率影响储蓄进而影响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效应没有显现。各省的自发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各省的经济基础、技术、制度、文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研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颖 李静 陈波
本文采用1978—2006年中国28个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了检验财政分权、金融发展、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关系的协整模型(co-integration model),并采用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FMOLS)对模型进行估计。本文把地方政府官员参与政治晋升锦标赛竞争的行为影响经济绩效的假设引入对分权化改革过程的分析,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何以在促成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又导致各地区在财政分权、金融发展、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方面呈现出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本文的分析结论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珂
文章使用2006年-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分析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短期时滞,但越来越重要。在对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时,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本文将各地区划分成经济发展水平高、中等、和低三组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某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只有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金融发展才会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门槛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金融发展 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尧成 李想
本文应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了2005-2017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金融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金融周期所处阶段的变化,金融波动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显著的非对称性双重门槛效应,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点:首先,金融周期处于膨胀期、平稳期和萧条期时金融波动对经济增长会产生负向影响,但从影响系数值的大小来看,处于膨胀期时最大,是后两者的2倍之多,处于平稳期时最小且并不显著;其次,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表明,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双重门槛值出现得早,且两个门槛值间的区间要比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宽28%。这些结论说明,经济增长对于金融波动的容忍弹性会随着金融周期所处的阶段而变化,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会放大经济增长对金融波动的容忍区间,但也会加速金融周期处于膨胀期时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这使得当前我国存在着进一步发展金融水平和严控金融风险的矛盾,对此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金花 熊学萍
金融深度和金融宽度是金融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2004~2012年期间金融深度和金融宽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在金融深度方面,货币化程度、证券化程度和保险深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N型曲线关系;在金融宽度方面,金融从业人数和保险密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N型关系,金融机构密度与经济增长则呈正向线性关系。以上结果说明,金融深度和金融宽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非完全一致;在不同阶段保持适度的金融发展规模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秀兰 崔梦韬
近年来,民间投资和产业结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探究民间投资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2~2019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使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2)民间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可以推动经济增长;(3)民间投资对经济发展存在双重作用途径,即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4)在控制变量中,政府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影响力不及民间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没有显著影响;劳动力投入和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云鹤 胡剑锋 吕品
本文中的金融效率的含义是指金融部门在其活动中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济时所显示的有效功能,根据金融活动作用于经济的不同效应,本文从Pagano的金融-增长联结机制中将金融效率切分为分置效率、转化效率和配置效率等三个方面;基于对金融活动作用于经济三种效应的探究,本文构建了一个蕴涵着这几种效应的经济增长模型,从而开辟出了测算金融效率的另一种模式(同时也构建了一种新类别的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分析和估值,本文最后得出结论:在样本期内,我国金融部门的资金转化效率与资金分置效率大约都在60%左右。
关键词:
金融效率 消费-资本比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