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3)
- 2023(15143)
- 2022(12678)
- 2021(11555)
- 2020(9762)
- 2019(22308)
- 2018(21806)
- 2017(42211)
- 2016(22818)
- 2015(25720)
- 2014(25651)
- 2013(25635)
- 2012(23798)
- 2011(21556)
- 2010(22009)
- 2009(21169)
- 2008(20520)
- 2007(18806)
- 2006(16729)
- 2005(15321)
- 学科
- 济(98757)
- 经济(98639)
- 业(74577)
- 管理(65302)
- 农(51185)
- 企(50314)
- 企业(50314)
- 方法(38151)
- 农业(34055)
- 数学(33974)
- 数学方法(33682)
- 中国(31117)
- 融(28888)
- 金融(28884)
- 财(28703)
- 银(27623)
- 银行(27594)
- 业经(26736)
- 制(26724)
- 行(26604)
- 地方(24649)
- 贸(18049)
- 贸易(18037)
- 务(17800)
- 财务(17760)
- 财务管理(17717)
- 易(17582)
- 学(17574)
- 体(17314)
- 企业财务(16886)
- 机构
- 学院(328816)
- 大学(325419)
- 济(140782)
- 经济(137718)
- 管理(124737)
- 研究(111149)
- 理学(106672)
- 理学院(105539)
- 管理学(103952)
- 管理学院(103339)
- 中国(92602)
- 农(69821)
- 京(67476)
- 财(67358)
- 科学(66003)
- 所(56594)
- 中心(54459)
- 农业(53583)
- 财经(52244)
- 江(51591)
- 业大(51339)
- 研究所(50797)
- 经(47297)
- 经济学(43632)
- 北京(42119)
- 范(41628)
- 师范(41247)
- 州(41100)
- 经济学院(39539)
- 院(39001)
- 基金
- 项目(214899)
- 科学(169278)
- 研究(160935)
- 基金(155579)
- 家(134427)
- 国家(133214)
- 科学基金(113913)
- 社会(104291)
- 社会科(98558)
- 社会科学(98528)
- 省(85520)
- 基金项目(82781)
- 教育(71601)
- 划(70301)
- 自然(70099)
- 自然科(68386)
- 自然科学(68369)
- 自然科学基金(67180)
- 编号(66964)
- 资助(61978)
- 成果(54840)
- 发(48428)
- 重点(48394)
- 部(47898)
- 课题(45285)
- 创(45045)
- 制(44245)
- 国家社会(43545)
- 创新(42196)
- 性(41344)
- 期刊
- 济(162292)
- 经济(162292)
- 研究(96190)
- 农(71541)
- 中国(69637)
- 财(52890)
- 学报(50320)
- 农业(47718)
- 融(47376)
- 金融(47376)
- 科学(46538)
- 管理(41109)
- 大学(39068)
- 学学(37058)
- 业经(30865)
- 教育(29109)
- 技术(26873)
- 财经(26142)
- 经济研究(23823)
- 业(22964)
- 问题(22407)
- 经(22380)
- 版(17845)
- 农村(16563)
- 村(16563)
- 世界(16510)
- 理论(16394)
- 技术经济(16141)
- 图书(15996)
- 农业经济(15501)
共检索到505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婕 霍焰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实现了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模式的创新,也开启了全国金融市场向民间资本开放之路。准入新政在改变制度变迁模式、实现增量改革、突破改革"路径依赖"的同时,改革的实践则表明,新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仍存在未能摆脱"诺思悖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根植于农村的属性弱化、竞争力不足以及大规模偏好等问题。为此,应进一步放开民间资本的准入之门,以利率市场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吸引资金流向农村;以存款保险制度和完善的监管机制保护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竞争力。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民间资本 市场准入 制度安排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宏伟
本文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视角切入,分析了目前农村金融不能与之适应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优化农村金融类型结构、丰富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孟德锋
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业可以达到盈利和支农的双赢。利用57家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调查数据,分析民间资本进人农村金融服务业实现持续经营的途径,考察盈利和支农目标的兼容性。结果显示:(1)利率与盈利能力正相关,与贷款质量负相关,贷款定价目标上需要权衡盈利能力和贷款质量关系;(2)平均贷款额度与贷款成本之间呈U型关系,贷款成本目标需要权衡贷款成本和平均贷款额度关系;(3)盈利能力和支农广度以及支农深度均为正相关,盈利和支农目标可以兼容,目标上移现象不存在。因此,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是提高支农效果的有效手段。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玮
以近代各国农村金融制度为考察对象,从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以及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的开展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并具体比较了长期和中短期农村金融机构在体系设置中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9世纪中期之后,近代各国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各国政府据此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都设置有最高管理机关,并且具有以信用合作社为基础的基层组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好文 余浩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在国家效用函数的框架下,农村金融形成了统一的制度安排。然而,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区域化差异较大,必然伴随着农村金融区域差异化制度需求。运用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尝试采用区域差异的方法对农村金融进行研究,并提出差异化金融制度安排的构想,希望能为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安排 差异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少芬 梁雪芳 王勉
当前,我国金融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相对缺失。为解除农村金融供给抑制,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而从体制上和机制上创新邮政金融服务"三农"的制度,是目前扩充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关键路径。当前,我国邮政金融在服务"三农"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机遇,并可依托自身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邮政金融的比较优势,并辅以必要的政策扶持,以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是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全面提升我国邮政金融服务"三农"的功能,要纠正认识偏差,客观审视邮政储蓄的历史作用;合理分布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多渠道构建农村邮储资金的回流导入机制;适时组建邮政金融控股集团,尽快...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飞 董景荣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现象,对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探寻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缺失与非正规金融具有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入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应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关键词:
农村 非正规金融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文超 梁洪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和个人的财富快速增加,民间资本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以国家颁布的"新36条"为契机,展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意义及对策研究,将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助推力。
关键词:
民间资本 金融 “新36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军 肖娟 苏云亭 刘平
为了让多种所有制经济能公平竞争,国务院于2005年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10年,国务院发布"新36条",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是促进民间资本健康发展并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举措。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现状(一)民间资本已成为银行资本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股份制银行的首次公开募股和股票增发,不少民间资本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股东。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1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保营
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造成农村金融制度设计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作用严重弱化,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瓶颈长期存在。必须从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功能进行定位和战略性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提出了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服务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宇虹 樊纲治
如何提高农民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的效率,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土地确权通过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产权,降低了土地与低效率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捆绑,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解放,促进了农民的非农就业。本文从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两个角度,验证了土地确权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土地确权显著促进了农民非农受雇,但对非农创业的影响不显著。其次,土地确权通过促进土地出租部分解释了确权对非农受雇的作用。第三,金融环境的差异改变了土地确权的作用。在金融环境弱的农村地区,土地确权未能促进非农创业,而主要表现出对非农受雇的正向影响;在金融环境好的村,土地确权对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的作用正好相反。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金融环境 非农就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晓艳
民间借贷的存在对农村金融生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积极方面看,其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实现了农村资金的本土化利用;从消极方面看,其加大了金融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削弱了金融调控效果并导致金融纠纷频发。针对这些消极影响,提出规范民间借贷、促进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间借贷 农村金融生态 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群云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根据新农村建设中金融资金需求特点,分析了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及其资金供给缺陷,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制度,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融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供给 制度完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罗富民
从分工演进视角,探讨外生性农村金融制度内生化转型对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影响机理;并利用我国1978—2009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这一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外生性农村金融制度的内生化转型有利于提升农村交易效率,促进农村分工演进,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变;而实证分析也表明,外生性农村金融制度的内生化转型是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Granger原因,且无论在短期或长期均对其存在明显促进作用。基于此,应加快外生性农村金融制度的内生化转型,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并增强非农户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农村经济结构 分工演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冉光和 李敬 熊德平 温涛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如果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步伐不一,两者协调发展的制度弹性过低,农村金融就可能抑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将制约农村金融的扩张,从而产生两者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本文构建了一个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弹性分析框架,并从制度变迁模式、制度供给主体特征以及制度变迁环境三个层面分析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制度原因。作者以构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和谐制度为目标,提出了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不协调 制度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