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6)
2023(11605)
2022(9687)
2021(8972)
2020(7533)
2019(16722)
2018(16296)
2017(31351)
2016(16479)
2015(18338)
2014(17596)
2013(16964)
2012(15525)
2011(13776)
2010(14478)
2009(14200)
2008(13482)
2007(12405)
2006(11136)
2005(10452)
作者
(43720)
(36347)
(35803)
(34280)
(22931)
(17107)
(16215)
(13826)
(13685)
(13046)
(12378)
(12152)
(11575)
(11545)
(11245)
(11216)
(10581)
(10533)
(10343)
(10095)
(9055)
(8619)
(8570)
(8368)
(8116)
(8113)
(8067)
(8031)
(7218)
(7097)
学科
管理(61600)
(59507)
(57288)
经济(57179)
(53655)
企业(53655)
(28279)
金融(28277)
(27061)
银行(27049)
(26131)
中国(24648)
(24597)
(22964)
方法(20303)
业经(17288)
技术(17199)
(16652)
财务(16610)
财务管理(16569)
数学(16419)
数学方法(16157)
(16000)
企业财务(15840)
(14705)
体制(12755)
技术管理(12558)
地方(12503)
理论(11845)
中国金融(11249)
机构
学院(222622)
大学(221286)
(94626)
经济(92527)
管理(87208)
理学(73266)
理学院(72549)
管理学(71570)
研究(71482)
管理学院(71130)
中国(65150)
(52430)
(45624)
财经(39509)
科学(37976)
(35994)
中心(35912)
(35610)
(34258)
研究所(29829)
经济学(29774)
财经大学(29334)
北京(29188)
(29012)
(28182)
(26701)
经济学院(26563)
师范(26479)
(26214)
业大(26156)
基金
项目(139539)
科学(112215)
研究(108392)
基金(101833)
(86133)
国家(85342)
科学基金(75293)
社会(71443)
社会科(67786)
社会科学(67771)
(55599)
基金项目(53272)
教育(49814)
自然(45544)
(45375)
自然科(44536)
自然科学(44528)
自然科学基金(43815)
编号(43193)
资助(40035)
成果(36798)
(35433)
(33435)
创新(32144)
重点(31595)
(31227)
课题(31080)
(29864)
国家社会(29703)
(28967)
期刊
(110922)
经济(110922)
研究(74387)
中国(52480)
(44613)
(41642)
金融(41642)
管理(37723)
科学(26959)
学报(26896)
(26764)
教育(26633)
大学(22275)
学学(20848)
财经(20819)
技术(19514)
(17813)
业经(17729)
经济研究(17211)
农业(16374)
问题(13632)
财会(12064)
会计(11546)
理论(11546)
科技(11488)
(11346)
技术经济(11197)
国际(10288)
现代(10236)
实践(10146)
共检索到363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邹焕聪  
加强民间融资监管,对于缓解自由融资权与政府规制权之间的矛盾,防控民间融资风险、维护金融秩序以及解决"用钱荒"、促进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监管主体的缺失、监管依据的缺陷、监管内容的局限和监管责任的不足是现行民间融资监管的主要问题。要解决民间融资监管中的问题,就需要立足监管主体的多元化,实现合作监管与自律监管的结合;体现监管依据的混合化,实行硬法依据与软法依据的融合;实现监管内容的全面化,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管;围绕监管责任的共同化,实现监管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契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邹焕聪  
民间融资的监管,对于缓解自由融资权与政府规制权之间的矛盾,防治民间融资风险、维护金融秩序、解决"用钱荒"、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民间融资监管存在很多问题,如监管主体的缺失、监管依据的缺乏、监管内容的局限、监管责任的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种种民间融资监管问题的存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为解决民间融资监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立足监管主体的多元化,实现合作监管与自律监管的结合;体现监管依据的混合化,实行硬法依据与软法依据的融合;实现监管内容的全面化,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围绕监管责任的共同化,实现监管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合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思敏  
私募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发性市场创新,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优化投资者结构,迎合市场发展规律,对私募基金进行规范和管理是必要的。但私募基金的制度建设一定要在考虑私募基金的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本文论述了私募基金监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四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好  
从“藏富于民”走向“创富于民”,亟待整合民间资本。开设“三板市场”,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提高民间投融资效率。反思近 10余年发展产权市场之不足 ,借鉴西方经验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三板市场模式是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贤云  
表外融资尤其是像资产证券化、特别目的实体等创新融资方式,既能为企业带来融资便利和低成本融资效果,也容易被用来掩盖负债和损失;正确认识表外融资的双刃剑效应,从兴利除弊角度出发,通过完善会计准则、加强披露、注重引导等措施,引导企业正确运用表外融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邓舒仁  
民间融资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模式网络化、业务混业化、地域扩大化和风险复杂化等特点,给民间金融监管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以温州为例,分析民间融资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探索实施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和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石建萍  何起东  张巧华  王悦章  屠裕程  王勤  
构建区域民间资本交易中心是地方金融改革发展的创新之举,对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对经济金融和谐健康发展意义深远:能有效缓解当前民间投资渠道闭塞与小微融资难的突出矛盾,促进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有助于促进征信系统健全与完善,推动本地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社会诚信水平;有助于强化地区货币政策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孟飞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持。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的实质在于保障农民的金融发展权,而金融监管制度环境在保障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在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方法和监管内容方面给予变革和创新。在监管目标中,应当纳入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提高金融机构提高金融供给能力,我国应当实施激励监管、分类监管和风险监管的方法。金融监管还需要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上给予创新,同时离不开经济政策的支持和金融技术法律的保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志超  
金融和科技的加速融合暴露了金融科技监管的滞后性问题,监管实践要求监管理念的转型和监管制度的创新。监管沙箱使创新的金融科技产品有机会在真实的市场条件下获得测试,有利于平衡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之间的冲突。监管沙箱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申请测试的主体资格、参与测试的激励措施、参与测试的过程要求以及针对消费者的保护责任等。其具体理念包括试验性监管、提前性监管、功能性监管和包容性监管,这对于我国建立有效的金融科技监管制度有着重要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凌  
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是以"一行三会"为主体,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机构为补充的双层金融监管体制。近年来,小微金融快速发展,现行监管体制日益面临挑战。小微金融监管中存在着准入条件单一、监管标准重安全轻效率的监管价值取向以及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责不对称等问题。应该通过完善小微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树立效率与安全并重的监管价值理念,重新分配中央和地方金融管理权等措施,逐步完善小微金融的双层监管体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卓  吴迪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广泛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监管却比较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对民间金融力量的忽视与不信任。因此,应当在政府转变观念、承认民间力量重要作用的前提下,从法律法规、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金融产权制度、利率市场化、建立行业协会等方面入手构建适合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发展的监管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康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银行业经历了60年不平凡的改革发展历程,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持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办兴  
非正规金融体系票据融资交易是典型的影子银行交易行为,容易成为影子银行的交易对象,票据理财产品的业务属性应在支持票据业务创新发展中逐步厘清。融资性票据是影子银行的投资对象,票据融资存在着套利空间和承兑与贴现业务不相匹配是其重要原因。中国应把影子银行纳入整体性监管框架,加强对票据业务合规监管,并以制度创新促进票据业务有序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常民  姜永辉  宋亚  
在民间融资活动中起中介作用的主体包括从事民间借贷的公司或机构,商会、和会、轮会、标会等参与民间借贷的组织,以及民间借贷经纪人等。其中,根据人民银行民间融资监测方案,中介机构包括投资公司、私募机构、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商行等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合法机构。从民间融资发展的情况看,随着融资中介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多,业务量逐年扩大,发挥的融资作用越来越大,而问题也在逐步显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戴瑞姣  李细满  
当前,民间金融急速膨胀,但民间金融组织游离于监管之外,相关法律对民间融资的管理主体没有明确规定,更没有针对为民间融资设立的系统而完善的监管体系,极易发生风险或纠纷,因此,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监管与疏导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在分析当前浙江民间融资监管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其规范化的路径应是构建以政府监管为主导、以企业自我约束为关键、以行业自律为加强的三级监管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