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7)
2023(9497)
2022(8584)
2021(8344)
2020(6946)
2019(16524)
2018(16917)
2017(32335)
2016(17711)
2015(20068)
2014(20294)
2013(19693)
2012(17773)
2011(15889)
2010(15884)
2009(14181)
2008(13707)
2007(11502)
2006(10175)
2005(8798)
作者
(49201)
(40597)
(40299)
(38539)
(25790)
(19402)
(18446)
(16017)
(15408)
(14426)
(14053)
(13461)
(12740)
(12732)
(12417)
(12333)
(12251)
(12013)
(11518)
(11398)
(10113)
(9964)
(9735)
(9212)
(9113)
(9076)
(9069)
(8940)
(8156)
(8006)
学科
(64269)
经济(64188)
管理(47907)
(44310)
(38246)
企业(38246)
方法(30243)
数学(26100)
数学方法(25726)
中国(16849)
(16755)
(16505)
业经(14892)
(14331)
(14254)
理论(13719)
地方(13277)
教学(11719)
教育(11225)
(11180)
农业(10901)
(10598)
贸易(10594)
(10512)
(10264)
技术(10255)
(9954)
银行(9921)
(9853)
环境(9820)
机构
大学(240805)
学院(239483)
管理(96681)
(89465)
经济(87328)
理学(84051)
理学院(83112)
管理学(81615)
管理学院(81182)
研究(78573)
中国(56617)
(51679)
科学(49879)
(41833)
(39102)
(35964)
研究所(35749)
业大(35542)
中心(35140)
(34304)
(34228)
师范(33993)
财经(33187)
北京(33118)
(30178)
(28530)
(28184)
农业(27893)
师范大学(27599)
技术(26773)
基金
项目(166246)
科学(129285)
研究(124951)
基金(117768)
(101815)
国家(100921)
科学基金(86664)
社会(74777)
社会科(70642)
社会科学(70622)
(65750)
基金项目(63532)
教育(59024)
自然(56851)
自然科(55468)
自然科学(55456)
(55153)
自然科学基金(54430)
编号(52755)
资助(48291)
成果(43474)
重点(36845)
课题(36673)
(36400)
(34731)
(34537)
项目编号(32562)
创新(32066)
大学(31921)
科研(31433)
期刊
(98185)
经济(98185)
研究(73685)
中国(47343)
教育(38626)
学报(36750)
管理(35843)
科学(33882)
(32247)
(30727)
大学(28001)
学学(25739)
技术(22934)
农业(22686)
(18701)
金融(18701)
业经(16003)
财经(15650)
经济研究(14959)
图书(14227)
(13232)
理论(12854)
问题(12504)
实践(12013)
(12013)
科技(11802)
(11210)
技术经济(10898)
现代(10701)
情报(10625)
共检索到347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代建军  
民间教学方式蕴含着丰富的原创性思想资源,它是推动教育变革的不容忽视的力量,民间教学方式变革的田野研究能够揭示、挖掘和提炼本土化的教学理论,这种研究有利于推进教学实践变革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质的教学论流派。中国气派的教育学的创生有赖于对日常教育实践的关注和研究,因此,走进田野,对教学田野中的草根化实践进行更细致、更全面、更深入的挖掘和提炼,仍然是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教育的真正"秘密"也许就隐藏在民间教学方式变革的日常教育实践之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代建军  
民间教学变革是我国原创教育理论萌生的土壤与基质,因此我们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审视民间教学的变革,对于民间教学变革的样态进行提炼和萃取。本文探讨了"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教学合一"三种教学原型。并通过经验重构,展示了民间教学样态变革中生命体验、教育叙事、本土概念几个重要元素。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互动,隐喻与诠释结合,个人知识和公共知识保持张力三个维度,讨论了民间教学样态变革的发展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安瑞霞  代建军  
民间教学变革是基于特定文化背景草根化的实践创新,它蕴含着丰富的原创性思想资源,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它能够揭示、挖掘和提炼本土化的教学理论。从文化的视角审视民间教学变革,需要对民间教学变革的文化基因、文化语境、文化表征、文化特质等进行深度阐释,揭示民间教学变革的学理价值,明确民间教学变革的文化依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安瑞霞  代建军  
民间教学变革是指教育的实践群体或个体基于教育经验所形成的教育信念、教育理解和缄默知识自发地、智慧地对教学进行改造和创新。民间教学变革作为一种基于实践场域自发的教学革新行动,要想探寻其运行的内在机理,发现变革的发生原理,就需要分析"本土概念"的特性,勾勒民间教学变革的图景,倡导私人叙事,让经验形态的本土概念彰显理性的色彩,最后,通过共相解释,让个体的经验转变为共识的教育理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淑敏  
当代知识的转型、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学媒体的变迁及新型开放课程的崛起,呼唤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变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理念,坚持开放性原则,加大学的成分,融入信息化元素,实现深度互动。对既有教学方式进行重构,通过变革教学资源形态、教学组织方式、学习活动方式及学习评价方式,实现由知识传授型教学向学习引导型教学的实践转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庆忠  
田野工作是认识乡村和重新发现乡村的重要方法。回首23年的乡村问询之旅,特别是近五年的乡村实践让我领悟到,扎根田野的工作策略不仅可以阐释文化特质,揭示社会问题,其深层的意义在于促进生命变革。这种认识观念的转变和行动路径的选择,在拓展乡村研究深度的同时,也彰显了田野工作的现实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森  王天平  
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文化映射。因此,研究教学方式的逻辑起点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教学本体。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自在性,师生自觉地发挥创造性,把变革教学方式变成自觉的行动,使教学方式的自觉性和自在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这便是教学方式变革的文化机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爱华  
"互联网+"湘西民间美术教学,可将湘西民间美术的各种信息融为一体,构建成一个强大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湘西民间美术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泛在化、丰富化、全球化和共享化,从而变革湘西民间美术教学和提高学生艺术创造能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曾兰芳  黄荣怀  
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大学教学方式变革备受瞩目。学校是变革的首要单元,在学校情境下对影响大学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将有助于高校积极回应时代发展对大学教学的新需求,制定针对性政策,推进大学教学改革。本文基于对全国6所本科院校600名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受到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不同的教学认知、教学方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其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有显著影响,学校政策、院系氛围都会对教师所能获得的技术支持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沙琦波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提出了新要求。为转变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回应时代发展需求,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历经二十余年,经历三个阶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系列课题为引领、研训项目为支撑,推动深度融合的研究、实践和推广,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体系:以深度融合为核心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深度融合的新理念、新路径、新策略、新样态和新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融学”实现了初中科学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系统变革,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了科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科学课堂在浙江已成为常态,形成了初中科学教学方式信息化转变的“浙江经验”,并正逐步向全国推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泠沅  
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仍然是最基本的特征,所有的学习活动也紧紧地围绕这三个中心展开。人们似乎广泛地认为,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主要是来自教师、书本和课堂,只有能够言传的才是知识;人们没有意识到知识中的默会成分是人类的另一种知识,在不经意间忽视了默会知识学习。学习概念的变化、对默会知识的关注,将对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打破传统的教师、书本、课堂三中心。让学生学会在多种情境中学习,这不仅是在学校阶段,而且是整个终身学习的精华所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晓  
学习方式变革是高职院校适应扩招后非传统生源多元化结构、差异化学情及多样化需求对传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全新挑战的必然选择,亦是促进非传统生源有效学习与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主体学习意识觉醒、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信息技术发展使得非传统生源学习方式变革动力与阻力并存。为汇聚变革合力、消解变革阻力,高职院校需加强校企合作,结合非传统生源实际,通过学习主体、学习客体及学习环境的综合性变革,提升非传统生源学习品质,促进高职院校规模与质量并举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芦文慧  步建东  
教学方式的变革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成人高教要主动适应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和信息化社会对成人继续教育的新诉求,积极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由于弹性学制可为广大社会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随需学习的制度保障,应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成人高教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成人高教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永华  
教学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实践,同时又受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呈现不同的文化特征。教育信息化所构建的以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为核心的新文化,为教学方式变革注入新能量,奠定了重新思考教学方式变革的基点。从宏观上,开放的价值文化消解了原有教育体系的传播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永林  于建德  
信息技术给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带来巨大革命,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变革的理论基础,全新教学模式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三大问题。力图以学生职业成长的"体验之旅"为主线,结合高职教育出现的新界面,在教和学两方面做一些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