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4)
2023(6357)
2022(5341)
2021(4918)
2020(4057)
2019(9278)
2018(8956)
2017(17495)
2016(9576)
2015(10390)
2014(10135)
2013(10048)
2012(9404)
2011(8395)
2010(8816)
2009(8150)
2008(8287)
2007(7618)
2006(7051)
2005(6500)
作者
(27366)
(22782)
(22651)
(21877)
(14681)
(10923)
(10267)
(8636)
(8582)
(8275)
(7705)
(7549)
(7416)
(7397)
(7372)
(7122)
(6748)
(6669)
(6585)
(6552)
(5678)
(5626)
(5614)
(5201)
(5196)
(5190)
(5071)
(4852)
(4588)
(4471)
学科
(38140)
经济(38110)
(30511)
管理(29723)
(25755)
企业(25755)
方法(13724)
(12783)
数学(11998)
数学方法(11746)
(11505)
中国(10271)
(10035)
地方(8973)
(8309)
业经(8303)
财务(8279)
财务管理(8270)
(8083)
企业财务(7918)
农业(7465)
(7340)
贸易(7335)
(7283)
(7245)
(7153)
税收(6971)
(6913)
(6611)
银行(6604)
机构
学院(136226)
大学(134310)
(58474)
经济(57161)
管理(52879)
研究(49161)
理学(44878)
理学院(44346)
管理学(43663)
管理学院(43386)
中国(38087)
(29871)
科学(28452)
(27724)
(24586)
财经(22672)
中心(22361)
研究所(22070)
(21706)
(20531)
(19980)
(18384)
(18097)
师范(17968)
北京(17746)
(17194)
业大(17079)
经济学(16747)
财经大学(16586)
农业(15422)
基金
项目(86416)
科学(69387)
基金(63815)
研究(63692)
(55469)
国家(55020)
科学基金(47552)
社会(40351)
社会科(38426)
社会科学(38413)
基金项目(33068)
(32857)
自然(31389)
自然科(30668)
自然科学(30663)
自然科学基金(30123)
教育(28870)
(28366)
资助(26481)
编号(25849)
成果(21786)
重点(19787)
(19304)
(19209)
课题(18488)
(17681)
(16941)
创新(16500)
教育部(16498)
国家社会(16357)
期刊
(68830)
经济(68830)
研究(43842)
中国(25330)
(22538)
管理(21246)
科学(18263)
(17901)
学报(17270)
(16460)
金融(16460)
大学(13565)
教育(13294)
学学(12900)
农业(12031)
技术(11284)
经济研究(11006)
财经(10917)
业经(10715)
(9315)
(8895)
问题(8760)
国际(8710)
现代(7053)
技术经济(6679)
资源(6566)
世界(6325)
(6302)
(6062)
(6038)
共检索到213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威  许尚坤  
2012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速波动下行,传统的制度因素和挤出效应等难以完全解释民间投资增速下行的原因。近年来,受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和国际地缘政治影响,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盈利预期悲观,企业家信心不足和全球产业链重构,是导致民间投资快速下滑的重要原因。民间投资对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力量。建议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强预期管理,完善要素供给降低经营成本,优化经营环境,提振企业家信心,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展鹏  
文章通过构建赫希曼一赫芬达尔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指标体系,对我国地区间OFDI(对外直接投资)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自2003年以来,我国地区间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随着各地区加快"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地区间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集聚趋势有所降低。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均衡发展,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化策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森培   赵颖文   许钰莎   胡旭   李晓  
【目的】探析中国玉米供需的耦合时空演变规律和机理,为调节区域粮食供需平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空间洛伦兹曲线的集中化指数、重心模型、空间重叠性及莫兰指数,从整体和区域两个角度探讨了2000年以来中国玉米供需形势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和动态耦合过程。【结果】(1)中国玉米供需总量实现了紧平衡—总体宽松—紧平衡的转变。玉米产量以2015年为转折点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特点,稳定在2.6×10~8 t。玉米消费量表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2021年达到2.88×10~8 t。(2)中国玉米生产和消费的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地理聚集特征在不断增强,供给区域的集中化程度高于消费区域。(3)中国玉米生产和消费重心呈现向东北方向迁移的趋势,轨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两者距离表现为偏离—波动—聚拢的动态变化过程。(4)中国玉米生产与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但不同省份的玉米生产与消费则表现出具有明显差异性的空间集聚特征。【结论】中国玉米供需空间匹配性逐年增强,其耦合特征变化与居民消费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政策和工业、畜牧业发展进程等表现出一致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丽华  王俊业  
借鉴德国环境经济账户的做法,构建了海洋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5—2020年间11个样本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广东沿海城市海洋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借助Python 3.6软件,运用核密度和重心模型,进一步揭示了广东城际海洋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化格局。结果表明:2005—2018年间广东省海洋生态效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之后两年有轻微下滑;由2005年的0.35上升为2018年的0.73,实现了由低效率向中高效率的跃升,尤其是2017年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湛江市和茂名市均已迈入高效率区间。结合核密度所做的生态效率时序演化分析表明:2005年期初11个样本城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呈窄峰分布、且峰值高,说明各市海洋生态效率值较平均、城际差异不明显;但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生态效率值呈宽峰分布,尤其是2015年以后出现双峰,说明生态效率的城际差异逐年增大,呈现两极分化趋势。结合重心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16个统计年份中海洋生态效率的重心有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迹象,但海洋生态效率的重心依然在珠三角地区,最后形成了珠三角核心地区和粤西地区的两极局面。最后提出了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海洋科技创新、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治理等响应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丽华  王俊业  
借鉴德国环境经济账户的做法,构建了海洋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5—2020年间11个样本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广东沿海城市海洋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借助Python 3.6软件,运用核密度和重心模型,进一步揭示了广东城际海洋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化格局。结果表明:2005—2018年间广东省海洋生态效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之后两年有轻微下滑;由2005年的0.35上升为2018年的0.73,实现了由低效率向中高效率的跃升,尤其是2017年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湛江市和茂名市均已迈入高效率区间。结合核密度所做的生态效率时序演化分析表明:2005年期初11个样本城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呈窄峰分布、且峰值高,说明各市海洋生态效率值较平均、城际差异不明显;但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生态效率值呈宽峰分布,尤其是2015年以后出现双峰,说明生态效率的城际差异逐年增大,呈现两极分化趋势。结合重心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16个统计年份中海洋生态效率的重心有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迹象,但海洋生态效率的重心依然在珠三角地区,最后形成了珠三角核心地区和粤西地区的两极局面。最后提出了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海洋科技创新、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治理等响应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英  刘辉  闫静  
对入境旅游的分析是评价国家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入境旅游规模、入境旅游客源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等角度,分析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以港澳台为主,外国人入境旅游增长速度较快;(2)入境旅游目的地以中国开放度较高的沿海省市和一线城市为主,且逐渐向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环境较优越的中西部地区转移;(3)入境游客规模、增长速度与改革开放进程以及国内发展环境密切相关;(4)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层级低,以基本消费为主,非基本旅游消费呈上升趋势。结合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新环境和新趋势,本文提出关于加强国际旅游合作、提高入境旅游服务水平和规范入境旅游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海清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民间投资既面临挑战,又迎来了机遇。文章通过对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中国经济金融面临形势的分析,创造性地提出2016年中国经济处于"L型"下半程,并总结了四大交易策略。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民间投资现状,指出大拐点时期中国促进民间投资的必要性,提出促进民间投资的对策,为民间投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海清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民间投资既面临挑战,又迎来了机遇。文章通过对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中国经济金融面临形势的分析,创造性地提出2016年中国经济处于"L型"下半程,并总结了四大交易策略。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民间投资现状,指出大拐点时期中国促进民间投资的必要性,提出促进民间投资的对策,为民间投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毅  王成新  吴莹  袁玉珂  徐鹤  
以中国民航机场数量及其客货吞吐量为数据基础,结合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民航机场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服务范围变动及航空出行的供需关系等。研究发现:首先,中国民航机场数量及其运力稳步提升,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为多中心的多层级民航机场体系,其格局与区域发展水平基本协调;其次,运输吞吐量的空间分布集中性明显,其中货运的非均衡性更强,但近年来空间分布也均趋于均衡化,1980—2015年,空间重心迁移方向由东南向回转为西北向;再次,民航机场服务范围与其等级具有相关性,不同等级民航机场服务范围量化得分呈差异化变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连星  王秋硕  
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成为中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战略。文章基于中国自贸协定水平深度和垂直深度、静态和动态等多重视角,全面厘清自贸协定深化特征趋势。文章研究发现,协定整体层面中国FTA水平深度稳步上升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WTO+”领域深度条款覆盖率远高于“WTO-X”领域;从水平深度来看,“WTO+”条款覆盖领域较广,而“WTO-X”条款覆盖仅集中在竞争政策、投资、资本流动等领域;从垂直深度来看,中国FTA垂直深度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垂直深度差异主要源于协定自身经济合作目的不同;从FTA重点领域深化来看,反倾销条款深化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知识产权领域深化亟待提升。为此,应着重推动中国FTA重点领域的深化,通过对标高标准规则,促进协定“WTO-X”领域的拓展以及垂直深化,进而通过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构建形成FTA深化的“中国方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柱  汤斌  沈思  
[目的/意义]在学术资源搜索领域中,用户存在使用语义宽泛的查询式进行搜索的行为,该行为导致搜索结果的冗余性,降低了用户的搜索效率。通过搜索结果多样化的方法,可以优化搜索结果排序,提高用户的搜索效率。[方法/过程]结合江苏省情报所的文献搜索平台日志数据,探讨了学术文献特有的分类组织方法在学术搜索中的作用,并在传统搜索结果多样化方法的基础之,提出了一种融合文献多元特征的学术搜索排序优化方法。[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学术文献特有的分类组织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搜索效果,而融合文献多元特征的排序优化方法,能有效提高用户的搜索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勇  
飞地经济是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方式之一。长三角地区飞地可分为农业飞地、制造业飞地、创新飞地及服务业飞地4种类型。长三角飞地经济形成多核辐射叠加的“蝶形”网络化空间关系,“创新飞地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飞地”外围扩散非对称分布,产业转移正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总体处于创新集聚与制造业扩散双向流动并行阶段。目前,中心城市“核”的能级和协同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有待加强,飞地经济圈层结构缺乏有力支撑,产业协同治理尚待进一步加强,与飞地经济相匹配的政策协同存在壁垒。建议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一带两轴”的支撑作用,集中力量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型示范飞地,加快飞地园区带动当地产业集群的形成,强化长三角参与全球创新链产业链的能力,着力打破与企业跨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隐形壁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烨   陈晨   李传江   罗一南   蒋昊成   方晏如  
青创人群作为创新型城区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健康活力与城区高质量建设紧密相关。当代青年人亚健康状态很大程度因为缺乏体育活动而引起健康问题,这在从事高强度创新工作的青年人群中尤为显著。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实证检验创新型城区青创人群的体育活动时空特征与空间供给问题。研究表明,拓展新兴体育活动空间,促进体育活动空间复合利用,灵活利用城市边角空间,增强工作地周边的体育设施供给与蓝绿空间融合互动,是满足大走廊地区青创人群体育活动需求,解决供需不匹配问题的关键措施。据此,从“产—城—人融合发展”的视角探讨运动健康活力导向的创新型城区建设的优化策略和研究展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天洁   苏静  
天津自2018年底便着手发展夜间经济,提出构建“夜津城”格局并打造多个市级示范街区。揭示其实施几年以来的夜间活力时空特征,既是对已有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估,也为今后提升夜间活力提供依据。文章基于百度热力、大众点评POI、豆瓣同城等多源数据构建夜间活力时空数据库,借助ArcGIS、Geoda对中心城区进行夜间活力静态分布及动态变化分析,识别夜间活力高值及低洼区域并探究其静动态耦合特征,分析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传峰  宋府霖  滕敏敏  
文章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系统聚类、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碳排放时空格局、聚类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碳排放呈现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形成了“低者恒低、高者恒高”的局部空间格局;2005—2019年,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核密度呈现出明显的“单极”现象,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形成5个聚类,分类结果打破传统时空界限,呈现分散、跨域等特征;影响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空间分异的驱动因子决定力从大到小依次是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人口规模,其中,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的交互因子对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异格局起主导作用,包含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研发投入的关键交互因子对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异格局具有更显著的空间叠加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