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24)
2023(19996)
2022(17061)
2021(15621)
2020(13382)
2019(30379)
2018(29915)
2017(58675)
2016(31225)
2015(34629)
2014(34226)
2013(34101)
2012(31214)
2011(27937)
2010(27943)
2009(26166)
2008(25794)
2007(23079)
2006(20548)
2005(18091)
作者
(88944)
(74383)
(73672)
(70264)
(47167)
(35658)
(33502)
(29043)
(28132)
(26485)
(25320)
(25048)
(23587)
(23463)
(22860)
(22713)
(21994)
(21739)
(21316)
(21250)
(18231)
(18167)
(18162)
(17166)
(16689)
(16489)
(16323)
(16293)
(14856)
(14606)
学科
(139407)
经济(139267)
(111828)
管理(97908)
(92611)
企业(92611)
方法(62281)
数学(52001)
数学方法(51378)
(50650)
(38006)
业经(37990)
中国(33806)
农业(33804)
地方(29812)
(26215)
财务(26139)
财务管理(26097)
(25218)
企业财务(24821)
(24699)
技术(23876)
(23186)
贸易(23175)
(22460)
理论(22203)
(21765)
(19839)
(19625)
环境(19284)
机构
学院(447795)
大学(443620)
(187657)
经济(183964)
管理(182753)
理学(158451)
理学院(156837)
管理学(154242)
管理学院(153425)
研究(144730)
中国(111096)
(92964)
科学(87615)
(84600)
(79206)
(71252)
财经(68129)
业大(67463)
(67298)
中心(67044)
研究所(64483)
(62018)
农业(60761)
北京(57944)
经济学(56236)
(56013)
师范(55510)
(53634)
(52838)
经济学院(51012)
基金
项目(304633)
科学(242092)
研究(224286)
基金(222876)
(192430)
国家(190758)
科学基金(166436)
社会(144139)
社会科(136637)
社会科学(136600)
(120124)
基金项目(118138)
自然(107399)
自然科(104961)
自然科学(104936)
自然科学基金(103064)
教育(101606)
(98854)
资助(91520)
编号(91036)
成果(71928)
重点(67641)
(67437)
(66000)
(64555)
课题(61529)
创新(59853)
国家社会(59547)
教育部(58045)
科研(57857)
期刊
(209309)
经济(209309)
研究(128415)
中国(82715)
(76357)
管理(69207)
(66240)
学报(66055)
科学(63593)
农业(51874)
大学(51788)
学学(49199)
教育(41961)
技术(40868)
(40588)
金融(40588)
业经(39073)
财经(33397)
经济研究(31839)
(28683)
问题(27882)
(26959)
技术经济(24279)
科技(22110)
统计(21681)
(21151)
现代(20945)
商业(20892)
(20511)
理论(20319)
共检索到657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艳军  黄英  
利用"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区、市)(未含西藏)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民间投资、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各省(区、市)农业科技进步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沿海5省(市)农业科技进步水平高于内陆地区。整体而言,民间投资能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负向效应显著;分地区来看,西北6省(区)和沿海5省(市)的民间投资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正向作用显著,东北3省和西北6省(区)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而西南3省(区、市)和沿海5省(市)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负向效果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俞建飞  杜李元  
选取中国71所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信息搜集对象,基于其与100个国家合作情况,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地缘战略格局,分析农业科研机构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机制与重点领域、存在问题。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农业科研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有8种科技合作方式,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各自优势农业技术领域;存在合作国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经费不足、队伍稳定性低,注重形式、忽视项目落地,注重平台建设、忽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合作的短期效益、忽视长远战略布局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通过农业科研机构加强农业科技"软实力"输出、注重惠民项目开展、构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金融支持体系、完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模式以及加强海外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等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雪梅  陈汉林  
"一带一路"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纪战略,该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在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提供了便利契机。伴随中国在该地区投资的快速增长,探讨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能否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为样本,基于2003—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值呈负相关,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尚未显示出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健栋  
本文通过运用OECD农业政策评价方法,研究"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变化过程及发展现状,以期把握沿线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最新变化趋势,为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农业合作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通过比较分析OECD测算的2010—2016年"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农业支持水平发现,中国对农业的总支持量、农业生产者支持量和一般服务支持量均较高,农业的总支持量占OECD的比重在50%以上;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农业总支持量、农业生产者支持量的比重较高,平均在20%以上,但其农业消费者支持量比重最低;乌克兰对农业的总支持量、农业生产者支持量较低,但其农业消费者支持量最大,除了2010年为负值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平均为15亿欧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叶春蕾  
为全方位地揭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发展态势,参考ESI提供的农业科学领域期刊和农业学科高被引文献的百分位数阈值,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收录的6 658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科学领域合作发表的论文作为数据基础,使用一系列科学计量方法及可视化分析方法,从宏观(国家)、中观(科研机构)以及微观(合作研究内容)三个层次全方位地进行科学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在合作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合作机构来看,属于中国的科研机构在合作中具有绝对的优势;从合作研究内容来看,不同类型的合作机构,其研究内容有较大的差别。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琳  杨东群  秦路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系统研究中国农业企业境外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投资决策行为,企业的区位选择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动机。文中归纳了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三种主要动机,即:寻求互补资源、进入目标市场与获得战略资产;分析了不同的投资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适用于中国农业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投资动机—区位决定因素—区位影响因素—投资区位"决策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三种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策略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晓慧  
一、推动沿线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考量近年来,由于资源环境的制约,以及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饮食结构变化带来的粮食需求快速上涨,中国的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进口量大幅增长,实际的进口占比已经突破95%的粮食自给率红线。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因此,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粮食战略进行了调整。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晖  陈志华  李童侠  
文章利用2006—2019年5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以及作用机理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中1国OFDI能够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并随着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提升,中国OFDI的边际效应呈“倒U”型趋势;中国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资本供给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贸易促进效应的中介效应显著。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加强中国OFDI的促进程度和效果;中国不同转移类型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以及中国OFDI促进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区域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和效果均存在显著异质性。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一凡   郑天月   李钰   韩一军  
为探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影响及内在逻辑,运用双重差分法针对2006—2018年《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备案结果公开名录》的中国农业对外投资项目数据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投资项目数量较非沿线国家高出2.385个单位。2)“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不同条件国家的农业对外投资促进效应存在差异,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或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投资促进效应更显著,相较于未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沿线国家,已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沿线国家的投资促进效应更显著。3)“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间接促进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增长。因此,中国政府应持续推动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经济体的发展条件推进阶段性合作,同时加强国际货币互换合作和文化交流互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晓东  何伦志  
本文在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5—2015年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产业结构水平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回归的固定效应与2SLS方法、PCSE方法和时间序列数据处理的异方差自相关稳健的Newey-West方法,从沿线国家整体、划分四个区域和单独每个国家三个层面,探讨融入全球价值链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结果表明: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层面来看,融入全球价值链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分区域来看,仅中国所属的东亚、东南亚区域融入全球价值链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他三个区域都不能;具体到每个国家,"一带一路"沿线有8个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能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0个国家不能,其余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则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宝  何婧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使我国所在沿线省份形成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合作体。本文首先在Ramsey模型的基础上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增加农户农业投资的有效路径。然后利用重复剔除纳什均衡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地方政府和农户农业投资的博弈关系,最后通过构建VAR和VEC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研究两大农业投资主体的协同效应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理论分析认为,农户对农业投资收益率的理性预期和降低农户的资金借贷利率可以提高农户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农业投资资金是否充裕是农户农业投资的约束条件之一。VA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洋洋  张晓慧  崔冀娜  
文章使用三阶段DEA模型,通过构建基于生态视角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非期望产出指标以及剔除非效率因素的影响,对"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人口结构等是影响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性因素;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未达到理想规模报酬状态,且他们之间差距较大;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显著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白璐  赵少平  蒋满霖  
监测"一带一路"沿线省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协同合作和推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文章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评价、影响因素和效应研究三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构建区域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对"一带一路"沿线的18个省域金融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从地理区域和经济距离两个维度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特征;从金融发展水平和制约因素两个角度分析造成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得到如下结论:"一带一路"沿线省域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地理差异性特征,且影响因素也具有区域差异。对区域金融发展造成影响的核心因素,按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状况、保险市场发展状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佟光霁  杨伟  
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近20年的农业贸易成本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与沿线主要国家农业贸易成本当量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贸易收入对双边贸易增长贡献最大,其次为双边贸易成本下降,多边协定逐渐由负转正。由此说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多边协定开始对区域内农业贸易自由化发挥促进作用,进而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会青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更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让经济要素充分自由流动,加速沿线国家的市场融合,并推动沿线各国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的境外农业合作区作为农业领域合作的载体,研究其如何影响农产品的贸易是评价境外农业合作区政策效应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构建扩展贸易引力模型,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对2004-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境外农业合作区的建立显著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对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