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70)
- 2023(3498)
- 2022(3075)
- 2021(3069)
- 2020(2534)
- 2019(5922)
- 2018(6148)
- 2017(11272)
- 2016(6126)
- 2015(7105)
- 2014(6828)
- 2013(6869)
- 2012(6517)
- 2011(5825)
- 2010(5714)
- 2009(4918)
- 2008(4609)
- 2007(4060)
- 2006(3652)
- 2005(2987)
- 学科
- 济(20539)
- 经济(20513)
- 管理(15689)
- 业(13488)
- 企(11045)
- 企业(11045)
- 地方(8234)
- 农(7126)
- 方法(6862)
- 学(6053)
- 中国(5744)
- 和(5341)
- 业经(5312)
- 数学(5179)
- 数学方法(5095)
- 农业(4929)
- 理论(4754)
- 技术(4735)
- 财(4066)
- 地方经济(3446)
- 制(3444)
- 环境(3340)
- 划(3324)
- 教育(3181)
- 工作(3149)
- 教学(3106)
- 技术管理(2952)
- 贸(2839)
- 贸易(2835)
- 研究(2826)
- 机构
- 学院(78105)
- 大学(77546)
- 管理(29852)
- 理学(25321)
- 研究(25026)
- 理学院(24964)
- 济(24743)
- 管理学(24489)
- 管理学院(24328)
- 经济(23954)
- 中国(18775)
- 京(16889)
- 科学(16712)
- 州(13771)
- 范(13466)
- 师范(13394)
- 江(13253)
- 中心(13124)
- 所(11860)
- 农(11839)
- 财(11736)
- 业大(11422)
- 研究所(10849)
- 师范大学(10748)
- 北京(10040)
- 技术(9900)
- 农业(9234)
- 院(9198)
- 财经(8888)
- 省(8519)
- 基金
- 项目(54735)
- 研究(43235)
- 科学(42632)
- 基金(37262)
- 家(31592)
- 国家(31256)
- 科学基金(26974)
- 社会(25542)
- 社会科(23989)
- 社会科学(23982)
- 省(23379)
- 基金项目(20976)
- 编号(20107)
- 教育(19648)
- 划(19033)
- 成果(17290)
- 自然(16958)
- 自然科(16501)
- 自然科学(16496)
- 自然科学基金(16151)
- 资助(13633)
- 课题(13124)
- 项目编号(12413)
- 发(12058)
- 创(11745)
- 重点(11713)
- 年(11404)
- 部(10955)
- 创新(10872)
- 规划(10570)
共检索到119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海玉 王聪 陈雨 钟起兵 周婧
面向海量、异构的民间历史文献数字化、知识化开发需要,知识图谱技术的应用为文献资源内容可视化表达与知识关联推理提供了开发思路。文章以徽州文书为例,对文献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利用protégé开源工具建立徽州文书本体模型,抽取徽州文书资源实体概念,对异源、共指问题进行知识融合处理,最终将文书数据存入Neo4j图数据库中,呈现徽州文书知识图谱可视化检索效果。结果表明,徽州文书知识图谱应用有助于深入分析资源知识的关联情况,依托可视化查询界面可清晰展示文书资源知识信息,拓展民间历史文献多维知识发现的应用模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薛玉 肖鹏 申斌
随着“向下看”的史学路径日渐成为主流思潮,民间历史文献资源的收藏、利用与数据库开发已成为学术型图书馆的工作重点,数字人文的兴起恰为这一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系统化思路。文章对当前中国图书馆界数字人文相关会议、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发进行回顾,提出对数字人文领域而言,民间历史文献资源同样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从中山大学图书馆徽州文书数据库的实践案例出发,从元数据方案、检索点设计和数据关联等角度,初步总结数字人文兴起的语境之下,如何利用已有的优势资源和研究传统,展开民间历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申斌
自20世纪以来中国各地大量民间历史文献被发现和收藏,尤以徽州民间历史文献为最。文章回顾了民间历史文献的发现与收藏历程,分析和界定了民间历史文献的科学内涵与价值,并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回顾了该馆民间文献收藏传统与历史,重点以该馆藏徽州民间历史文献整理实践经验为基础,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徽州民间历史文献的整理原则、思路、方法与流程,文献分类原则和著录规则,于当前民间历史文献的整理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桢 陈蓝 赵浩宇 王晓光
[目的 /意义]设计面向高校图书馆思政信息服务需求、体现思政类编年史文献结构与修辞特征的语义模型及知识图谱应用。包括以历史文献为主线,通过数字人文建设,响应二十大提出抓好思政历史教育,引导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指导方针。[方法 /过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德育编年史》为资源建设主线,针对其结构内容特征,面向高校图书馆思政信息服务不同用户需求,基于语义出版、事件本体以及知识图谱技术,构建思政编年史本体,并设计部署信息服务平台向高校广大师生推广应用。[结果 /结论 ]实现图书馆对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服务支撑,建设高校图书馆思政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并为以历史文献为主线的信息资源建设路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思政教育 编年史 知识图谱 信息服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振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中约有1.5万件教育考试类文献,具有保存完整、以应试为导向的特点,主要为书院教育类文献和科举应试类文献。徽州文书中教育考试类文献是封建教育体系之下书院教育与科举应试的产物,鲜活地体现了当时基层教育的状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雪雁 张伟民 张祥青
[目的/意义]我国祭祀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先秦时代,祭祀礼器承担祭祀者的信仰,本研究基于《钦定大清会典图》和《皇朝礼器图式》构建清代祭祀礼器知识图谱,可以加快清代档案文献的数字化开发进程,解决清代祭祀相关档案文献分散、利用困难的局面。[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相关方法,通过知识建模构建清代祭祀礼器本体模型,利用知识获取整理并抽取《钦定大清会典图》与《皇朝礼器图式》中实体、属性、关系,将清代祭祀礼器知识以RDF三元组进行知识表示,对不同来源清代祭祀礼器知识进行知识融合,最后利用RDF数据模型存储清代祭祀礼器知识,构建清代祭祀礼器知识图谱,通过检索知识图谱进行知识发现。[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知识图谱可视化可以清晰呈现清代祭祀礼器间的知识关联;利用SPARQL查询发现清代祭祀礼器颜色有特定含义,且这些颜色与祭祀地点存在间接联系。
关键词:
清代 祭祀礼器 知识图谱 档案文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春磊 徐卓韵
线上数据平台已成为历史人物文献史料研究的重要载体,其借助数字化、知识化充分保护文献、挖掘史料的内在价值,能为广大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方便快捷的文献服务功能支持。本研究在梳理历史人物数据库和数字人文下知识图谱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提出并分析了构建历史人物数据平台的两大关键问题,多源异构文献数据的结构化和多模态信息下的知识图谱构建,并通过数据分类统计、元数据结构化设计、Schema构建、知识抽取、实体融合等五个环节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文献聚合、文献检索、文献可视化等功能,并以宋庆龄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所设计的数据平台构建流程为图书馆智慧化领域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实例。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数据平台 元数据 知识图谱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卢彤彤 欧石燕 李昕尉 沈雪莹
文章旨在利用知识图谱的理念和技术对战争史文献资源进行语义化组织和描述,将非结构化战争文本转变为以事件、人物、时间和地点等多维度对战争知识进行数字化呈现的知识图谱,方便研究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以Event Ontology为基础构建战争本体语义模型,基于模式匹配和预训练模型抽取战争事件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等命名实体,利用Neo4j和Gephi存储、呈现和挖掘战争知识图谱。最终以战争事件为核心将分散的战争史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互联的、立体的、多维的知识图谱,使这些资源更容易被访问和利用。该本体没有关联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内容,语义模型有待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事件本体 宋元时期战争 知识图谱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树金 李睿婧
[目的/意义]文章探究将知识图谱构建视角深入专利文献中所含创新内容,以期在特定领域中结构化地表达每一个专利的核心性创新情报,简明表达各个专利如何实现创新,揭示各个专利创新的精髓和领域专利创新的语义网络。[方法/过程]以教育机器人领域的中文专利文献摘要为数据集构建专利文献创新知识图谱,利用Bert模型识别抽取专利文献创新句,及通过LDA主题模型进行创新主题分析,同时基于Bert4keras抽取实体及其关系,并采用Neo4j存储可视化专利创新知识图谱结果。[结果/结论]研究采用的深度学习方法可有效发现专利文献创新核心内容,构建的专利创新知识图谱可以较好地概括和组织专利中的核心情报,即技术创新情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开队 卢东
文章通过对《徽州文献综录》中王氏文献的系统考察,发现王氏文献的分布不均衡。从时间看集中于明清,从空间看集中于婺源、歙县,从内容看集中于文学、经学及族谱领域。这种分布状态与王氏宗族在历史时期徽州的发展实际密切相关。与此同时,社会是否稳定,刻书、印刷等文化产业发达与否,徽州文化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客观因素也对文献的流传、分布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徽州 徽州文献 王氏文献 分布 可视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昊 郑小川 热孜亚·艾海提 李珊珊
[目的/意义] 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标准文献在新发展格局中起着基础引领作用。基于知识图谱进行标准文献多维知识发现,能够创新标准文献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利用效率。[方法/过程] 结合标准文献内容结构特征和标准文献情报需求,提炼多维知识发现需求。通过对标准文献编写规范、标准文献元数据、标准文献内容等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完善和构建标准文献本体模型,最后选取版权领域进行知识发现实例探索。[结果/结论] 面向用户情报需求,本文提出了“标准文献—机构—人员—术语—结构—内容”6维知识发现框架,并聚焦标准文献的通用内容与结构,构建了“元数据—结构—内容”3层标准文献本体模型,包含15个概念、21个对象属性,可一定程度支撑六维知识发现,包括关联标准文献、潜在机构人员合作关系、术语不一致发现、结构重用、内容关联发现等应用。本文提出的三层标准文献本体模型拓展并细化了标准文献实体类型,基于知识图谱的多维知识发现框架能够为标准文献开发利用提供新方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振忠
王振忠,1992年历史学博士,1998年晋升教授,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道胜
"匣"是一种藏物器皿,其本源于民间生活实际。明清时期,徽州民间广泛用匣以保存文书等重要记录和凭据。尤其是徽州宗族组织普遍建立的公匣制度,其严格的管理机制是徽州民间文书大量遗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徽州 宗族 公匣制度 文书保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毅晰 徐智浩 陈煌鑫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它是人类社会对于温室气体排放和控制的里程碑式阶段性目标。本文使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近十年碳中和相关主题中文和外文研究文献分别生成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并研究了其知识基础和前沿演进脉络,发现:关于碳中和的中文文献成果受政策导向影响较大,机构间和作者间的合作较外文文献相关领域弱,在主题上中文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宏观政策层面,而外文研究成果则主要集中在碳中和实现的技术路径等中微观层面。本文通过对关键词聚类、Timeline图和突现图的分析,认为关于碳中和领域的研究会偏向技术进步、碳金融、碳排放交易等方面,并预测海洋碳汇、碳金融市场和负排放技术的相关主题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前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砚 朱龙
本文以1998-2013年间CSSCI收录的949篇政府绩效领域的学术论文为研究样本,从论文发表量、作者、机构和参考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利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Ⅱ绘制作者共现、机构共现、文献共被引和共词聚类网络等知识图谱,并且对有关文献进行主题分析,以探索政府绩效领域学术演进规律、研究热点、前沿领域与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政府绩效研究领域的学术探索与管理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