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2)
- 2023(17227)
- 2022(14762)
- 2021(13661)
- 2020(11715)
- 2019(26740)
- 2018(26367)
- 2017(51424)
- 2016(27645)
- 2015(30926)
- 2014(30342)
- 2013(30110)
- 2012(27518)
- 2011(24290)
- 2010(24128)
- 2009(22210)
- 2008(22108)
- 2007(19508)
- 2006(17043)
- 2005(14805)
- 学科
- 济(117541)
- 经济(117319)
- 业(103184)
- 管理(93894)
- 企(92224)
- 企业(92224)
- 方法(57301)
- 数学(47108)
- 数学方法(46558)
- 农(35696)
- 财(35688)
- 业经(34411)
- 中国(28229)
- 务(25802)
- 财务(25730)
- 财务管理(25688)
- 农业(24793)
- 企业财务(24397)
- 技术(21619)
- 制(21474)
- 理论(21332)
- 学(20871)
- 和(20673)
- 地方(20666)
- 贸(19650)
- 贸易(19640)
- 易(19038)
- 划(18795)
- 策(18089)
- 环境(16655)
- 机构
- 学院(392406)
- 大学(390337)
- 管理(163833)
- 济(159909)
- 经济(156739)
- 理学(142334)
- 理学院(140934)
- 管理学(138649)
- 管理学院(137918)
- 研究(120475)
- 中国(92581)
- 京(81482)
- 财(74624)
- 科学(73111)
- 农(61816)
- 财经(60320)
- 所(58176)
- 业大(57369)
- 江(57179)
- 中心(55746)
- 经(54993)
- 研究所(52622)
- 北京(50675)
- 范(48401)
- 农业(48148)
- 师范(47963)
- 经济学(47873)
- 州(45821)
- 财经大学(44918)
- 院(44097)
- 基金
- 项目(268186)
- 科学(213400)
- 研究(197773)
- 基金(197171)
- 家(169671)
- 国家(168183)
- 科学基金(147719)
- 社会(127223)
- 社会科(120150)
- 社会科学(120114)
- 基金项目(104575)
- 省(104506)
- 自然(96096)
- 自然科(93945)
- 自然科学(93923)
- 自然科学基金(92279)
- 教育(90979)
- 划(86784)
- 资助(81108)
- 编号(80596)
- 成果(63650)
- 部(59675)
- 重点(58774)
- 创(57370)
- 发(56088)
- 课题(53925)
- 创新(52998)
- 国家社会(52164)
- 教育部(51920)
- 人文(51316)
- 期刊
- 济(174289)
- 经济(174289)
- 研究(112296)
- 中国(69384)
- 管理(63671)
- 财(60520)
- 农(56983)
- 学报(56897)
- 科学(54440)
- 大学(44908)
- 学学(42426)
- 教育(39484)
- 农业(39390)
- 技术(36785)
- 融(31839)
- 金融(31839)
- 业经(30886)
- 财经(30001)
- 经济研究(26766)
- 经(25677)
- 问题(22882)
- 业(22051)
- 技术经济(21377)
- 现代(18751)
- 商业(18324)
- 科技(18258)
- 统计(18221)
- 理论(18219)
- 图书(17991)
- 财会(17955)
共检索到565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旦
作为法人行动者,民间公益组织与企业进行互动,从而换回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进而实现民间公益组织的公益目标。文章依据公益组织与企业的关系理论,归纳我国民间公益组织与企业的关系模式,分析不同关系模式下民间公益组织的社会行动类型,探讨提升民间公益组织行动效能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民间公益组织 企业 社会行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思强 朱学义
文章基于民政部登记管理的公募基金会2011-2017年面板数据,对服务收费、资本投资、偶然性所得、净资产积累和薪酬市场化等5个营利方式变量和业绩、效率和效果等3个公益绩效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偶然性所得与社会捐赠者评价呈不显著反向变动外,其他营利方式与民间组织公益绩效均呈同向变动,其中,净资产积累、薪酬市场化对公益绩效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章从营利方式与公益绩效的关系上研究民间组织营利性行为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其研究视角有一定的创新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海燕
公益性社会组织公信力是公益性社会组织获得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信任的能力,体现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的互动关系,是公益性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我国公益性社会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在于法律和政策管理错位,公益性社会组织欠缺合法性和自主性,内部治理和发展能力不足,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外部监督和评估机制不完善,活动偏离公益使命。为此,急需改善公益性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强化其信息披露和内部治理,健全社会监督和问责机制。
关键词:
公益性社会组织 公信力 法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婷婷 常馨丹
立足于上市公司公益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双重维度,从基金会党组织建立、党组织类型、党组织书记、党组织规模、党员大会、党的群团工作以及党组织活动经费视角,实证探讨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慈善事业的影响效应及其情境依赖性。研究发现,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改善基金会的运作质量,促使基金会获得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更高评级,还能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让更多善款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共产党员担任基金会监事的比重越大,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的改善效果越明显。基金会委托代理问题越严重,基金会党组织越能够迎难而上,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会党建通过约束基金会治理,对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当出资上市公司党组织是基金会的上级党组织时,并未因上市公司对经济利益的看重而损害社会公益,对下级基金会党组织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使得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与运作效率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本文从党组织多维特征、党组织活动视角,分析了基金会党建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差异性影响,对基金会党建的社会功能实践具有参考价值。基金会党建工作须与基金会内部治理有机结合,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与行政经费相互独立,并充分考虑基金会权责配置背后的潜在利益冲突,更好地发挥基金会党建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引导功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婷婷 常馨丹
立足于上市公司公益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双重维度,从基金会党组织建立、党组织类型、党组织书记、党组织规模、党员大会、党的群团工作以及党组织活动经费视角,实证探讨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慈善事业的影响效应及其情境依赖性。研究发现,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改善基金会的运作质量,促使基金会获得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更高评级,还能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让更多善款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共产党员担任基金会监事的比重越大,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的改善效果越明显。基金会委托代理问题越严重,基金会党组织越能够迎难而上,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会党建通过约束基金会治理,对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当出资上市公司党组织是基金会的上级党组织时,并未因上市公司对经济利益的看重而损害社会公益,对下级基金会党组织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使得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与运作效率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本文从党组织多维特征、党组织活动视角,分析了基金会党建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差异性影响,对基金会党建的社会功能实践具有参考价值。基金会党建工作须与基金会内部治理有机结合,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与行政经费相互独立,并充分考虑基金会权责配置背后的潜在利益冲突,更好地发挥基金会党建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引导功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婷婷 常馨丹
立足于上市公司公益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双重维度,从基金会党组织建立、党组织类型、党组织书记、党组织规模、党员大会、党的群团工作以及党组织活动经费视角,实证探讨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慈善事业的影响效应及其情境依赖性。研究发现,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改善基金会的运作质量,促使基金会获得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更高评级,还能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让更多善款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共产党员担任基金会监事的比重越大,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的改善效果越明显。基金会委托代理问题越严重,基金会党组织越能够迎难而上,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会党建通过约束基金会治理,对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当出资上市公司党组织是基金会的上级党组织时,并未因上市公司对经济利益的看重而损害社会公益,对下级基金会党组织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使得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与运作效率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本文从党组织多维特征、党组织活动视角,分析了基金会党建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差异性影响,对基金会党建的社会功能实践具有参考价值。基金会党建工作须与基金会内部治理有机结合,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与行政经费相互独立,并充分考虑基金会权责配置背后的潜在利益冲突,更好地发挥基金会党建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引导功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婷婷 常馨丹
立足于上市公司公益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双重维度,从基金会党组织建立、党组织类型、党组织书记、党组织规模、党员大会、党的群团工作以及党组织活动经费视角,实证探讨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慈善事业的影响效应及其情境依赖性。研究发现,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改善基金会的运作质量,促使基金会获得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更高评级,还能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让更多善款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共产党员担任基金会监事的比重越大,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的改善效果越明显。基金会委托代理问题越严重,基金会党组织越能够迎难而上,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会党建通过约束基金会治理,对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当出资上市公司党组织是基金会的上级党组织时,并未因上市公司对经济利益的看重而损害社会公益,对下级基金会党组织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使得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与运作效率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本文从党组织多维特征、党组织活动视角,分析了基金会党建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差异性影响,对基金会党建的社会功能实践具有参考价值。基金会党建工作须与基金会内部治理有机结合,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与行政经费相互独立,并充分考虑基金会权责配置背后的潜在利益冲突,更好地发挥基金会党建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引导功能。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何珊云
社会转型已让当代中国教育领域新生许多社会力量,其中包括教育理论界与决策层尚未正视的民间教育公益团体。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民间教育公益团体通过自觉分担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改革重任,已经成为一股能够优化社会转型、推动社会进步的民间教育改革力量。促进民间教育公益团体发展,提升其社会转型价值,不仅需要民间公益教育团体自身健全组织结构与运行,更需要国家采取有效的政策行动,改善民间教育公益团体的体制发展空间,以便形成更多有利于优化社会转型的民间教育改革实践。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民间教育公益团体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铮 豆洪青 代玉芬
民间私人公益图书馆是深深扎根于基层的、让民众获得普遍均等且无差别服务的重要场所,它构建出了具有积极意义且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公共空间。民间私人公益图书馆的基本特点是追求服务质量和服务实效、具有较强的社交网络构建能力、能够真正地融入当地社会及提升民众素养;它在从资源供给到环境营造、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创新及从普遍服务末端走向源头方面给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以启示;它在日后的发展中应注重改善人员及与社会接轨问题。
关键词:
私人公益图书馆 服务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梁仁志
存典生息是清代民间公项经费保值增值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不同于纯粹的商业化运作,这种经费的存典生息并非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第一目标,而是以资金安全为首要考量,且受市场因素影响往往相对较小,主要表现在:一是其利率并非完全由市场决定;二是其往往带有强制性;三是其商业风险相对较小。清代民间公项经费的存典生息,较好地实现了商业与公益的结合,既体现了典当业对社会公益的责任和义务,也彰显了政府和社会对公益事业的保护和支持。士绅、典当商、政府的协力合作为有清一代民间公益经费保障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清代 公项经费 存典生息 典当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罗铮 金智鹏 周群英
民间私人公益图书馆是一个真正的知识交流平台,它真正弥合了信息鸿沟,让大家获得普遍均等的服务,从而真正享受公共文化发展成果。它的优势显而易见,而当前面临的困境也不断凸显,如何走出困境,找到出路,必须推进立法,成立公益图书馆联盟及健全保险机制;加强宣传,建立志愿者帮扶机制;因地制宜,构建区域性帮扶机制;保障经费,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关键词:
私人公益图书馆 困境 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杰凡 李剑波
目前,社会公益组织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部门之一,成为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跟社会公益组织蓬勃发展相反的是,对这些组织的绩效评价工作并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就使大家无法判断这些公益组织的运行效率和对社会生活的改善效果。因此急需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社会公益组织绩效评价体系:一方面使得捐助人能够清晰地了解这些公益组织发挥的职能和工作效率以及最后的救助效果;另一方面促进社会公益组织的健康发展,使好的组织变得更好,新兴的公益组织能够在体系的指引下逐步变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星华 李哲 彭春燕 伊彤
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是事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福祉的研究项目,具有非营利性、外部性和社会性等主要特点。本文从其内涵与特点出发,通过分析国外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社会公益性项目组织模式,总结出不同组织方式适用的社会公益项目类型,提出影响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以期为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提供一个决策框架。
关键词:
社会公益 科技项目 组织模式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姜广省 卢建词
公益项目是慈善组织使用捐赠的主要体现,那么捐赠者是否会根据慈善组织的公益项目特征来制定捐赠决策?基于此,文章基于理性选择理论,从公益项目视角出发考察公益项目特征对捐赠决策的影响效应,以2011-2014年基金会为样本,使用济贫程度、社会福利程度以及捐赠者自身社会价值来衡量公益项目特征,结果发现:(1)捐赠者的慈善捐赠主要关注增大济贫程度、社会福利程度和提升自身社会价值,而且在这三个影响指标中,捐赠者对慈善组织济贫程度的关注程度更强。(2)将捐赠者分为个人捐赠者和机构捐赠者之后,虽然个人和机构捐赠者均较为注重济贫程度,但是个人捐赠者比较注重社会福利程度,而机构捐赠者比较注重自身社会价值的提升。(3)进一步将基金会分为全国性基金会和地方性基金会,全国性基金会中个人捐赠者注重提升自我社会价值,而机构捐赠者注重社会福利程度;地方性基金会中,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捐赠者都比较注重济贫程度,但是个人捐赠者更倾向于基金会带来更多社会福利,而机构捐赠者更倾向于提升自身社会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姜广省 卢建词
公益项目是慈善组织使用捐赠的主要体现,那么捐赠者是否会根据慈善组织的公益项目特征来制定捐赠决策?基于此,文章基于理性选择理论,从公益项目视角出发考察公益项目特征对捐赠决策的影响效应,以2011-2014年基金会为样本,使用济贫程度、社会福利程度以及捐赠者自身社会价值来衡量公益项目特征,结果发现:(1)捐赠者的慈善捐赠主要关注增大济贫程度、社会福利程度和提升自身社会价值,而且在这三个影响指标中,捐赠者对慈善组织济贫程度的关注程度更强。(2)将捐赠者分为个人捐赠者和机构捐赠者之后,虽然个人和机构捐赠者均较为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