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9)
2023(7739)
2022(6306)
2021(5519)
2020(4605)
2019(10349)
2018(9928)
2017(19813)
2016(9912)
2015(11406)
2014(11316)
2013(11334)
2012(10726)
2011(10007)
2010(10460)
2009(10152)
2008(8681)
2007(7735)
2006(7155)
2005(6826)
作者
(28297)
(23513)
(23498)
(22448)
(15275)
(11137)
(10772)
(9209)
(8975)
(8560)
(8347)
(7846)
(7553)
(7504)
(7303)
(7170)
(6902)
(6764)
(6749)
(6542)
(6101)
(5653)
(5488)
(5473)
(5401)
(5384)
(5026)
(5005)
(4895)
(4628)
学科
(65121)
经济(65078)
(30416)
管理(27379)
(25186)
金融(25185)
(22300)
银行(22299)
(21756)
中国(21426)
(21356)
企业(21356)
地方(19722)
方法(19179)
数学(17429)
数学方法(17358)
(13198)
(12501)
业经(12388)
(12299)
地方经济(12223)
中国金融(11026)
(9564)
农业(9211)
(8737)
(8534)
贸易(8523)
(8220)
产业(7853)
(7507)
机构
学院(146016)
大学(145504)
(77647)
经济(76155)
管理(54616)
研究(52565)
中国(46903)
理学(45854)
理学院(45406)
管理学(44900)
管理学院(44619)
(33932)
(29311)
财经(26869)
经济学(26522)
科学(26520)
中心(26330)
(25463)
(24223)
经济学院(23667)
(22666)
研究所(22606)
财经大学(19819)
(19644)
(18957)
(18918)
北京(18844)
(18676)
金融(18640)
银行(18278)
基金
项目(91231)
科学(72427)
研究(70656)
基金(66860)
(56235)
国家(55715)
社会(49174)
科学基金(48317)
社会科(46782)
社会科学(46770)
(35350)
基金项目(34484)
教育(30455)
编号(28406)
(28231)
资助(27611)
自然(26825)
自然科(26217)
自然科学(26214)
自然科学基金(25766)
成果(23790)
(22243)
国家社会(21261)
重点(20502)
(20400)
发展(19274)
课题(19232)
(19039)
(18985)
教育部(18341)
期刊
(92081)
经济(92081)
研究(50260)
(31407)
金融(31407)
中国(29766)
(25392)
管理(20766)
(17702)
学报(16818)
科学(16428)
经济研究(16313)
财经(14702)
大学(13657)
(12859)
学学(12845)
技术(12770)
业经(12047)
问题(11327)
农业(10536)
教育(9358)
图书(9195)
技术经济(8972)
(8918)
统计(8559)
世界(8395)
国际(8318)
理论(7916)
(7353)
商业(7323)
共检索到242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民营经济争取到了更多的制度空间,在逐步分享金融深化所带来的金融便利的同时,也向现有金融体系不断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在当前利率等宏观金融政策逐渐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的制度变迁背景下,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需求已经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差异性趋势和特征。本文对民营经济金融服务需求差异性形成的经济原理及实践过程进行了理论解释和实证分析,认为外部环境、预算约束和需求偏好等因素决定了需求差异的形成,并在基础上提出金融资源获得力的差异是金融服务需求差异的本质的判断。最后,本文针对如何改善对民营经济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的供给,提出了建立风险分级金融服务体系等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享王  
公平就特定的服务而言,有其特定的内容,图书馆服务公平就是文献信息需求满足的公平。需求的差异性,公平由"物"转向"人";供给的选择性,公平由"人"又转向了"物"。需求的差异、供给的选择不可避免,图书馆能做的是让更多的人享有图书馆资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龙  谢梅  
本文以分析成都农村地区的文化需求为切入点,结合已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使用现状,进行供需测度分析,并提供了针对性的政策改进建议。研究表明,农村地区存在差异化的文化需求,经济收入水平显著影响文化需求的类型,农村少年群体的文化需求话语权急需关注,人均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会拉大城乡文化收入差距,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趋向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文化可作为化解社会冲突的一把利器,促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华丽转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晓燕  
利用深圳、苏州两市的农民工调研数据,针对农民工在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进城工作时间和长远打算方面的分化,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需求的差异性,提出构建分层分类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重视农民工中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提高农民工参保率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迪  周力虹  
[目的 /意义]高校图书馆在科技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与责任。为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完善数字学术服务体系,本文从用户需求角度入手,聚焦不同学科属性与科研身份的用户对科研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字学术服务的需求差异。[方法 /过程]本文在文献调研基础上,通过主题分析构建包含五个科研阶段15项内容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框架。基于该框架设计调查问卷,采用KANO模型法,从兴奋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基本型需求、无差异需求和逆向需求这5种类型,分析比较不同科研身份与学科属性的用户对科研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字学术服务存在的需求差异。[结果 /结论 ]不同科研身份与学科属性的用户对科研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字学术服务存在显著需求差异。兴奋型与期望型需求集中于科研项目实施和成果出版阶段。科研选题构思阶段的服务多为基本型需求,数字学术服务中暂不存在逆向需求。未来,高校图书馆可通过提供覆盖科研生命周期全流程的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数字学术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科研身份与学科属性用户在科学研究不同阶段的数字学术服务需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岭  石长青  弋晓康  徐芳  
为了探究新疆本土化农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新疆普通高等院校农机化专业在校学生专业认知的差异性。调查结果表明:新疆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三所院校培养的农机化学生同质性特征明显,本土化特征薄弱。针对该现象,提出了新疆农机化专业学生培养过程应注意的问题:针对"三不同"制定相应的培养措施;结合自身特点、借助区域优势,细化培养层次;精准定位人才目标,构建立体培养体系,凸显特色素质能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刁钦义  
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在济南、烟台、潍坊、临沂、聊城、枣庄6个市选取了168个严格意义上的中小企业,进行了重点调查。在对中小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差异性形成原因和本质进行理论推演、山东省中小企业有效信贷需求的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提出了满足中小企业差异化信贷需求的对策,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出了初步构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峥  彭凛凛  万千  
本文依据全国18个省(市)的县域企业调查数据,从县域企业资金需求及借贷情况、贷款用途、贷款来源和其他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地区、规模和行业的县域企业金融需求具有较大差异,需要充分考虑其差异性,针对不同区域、规模和行业的县域企业金融需求特点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德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光磊  
本文通过三个经典小农命题的回顾和对我国农户类型的诠释,运用问卷调查对三种不同产业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农户融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力求为当前农村金融制度提供一个分析背景,并据此提出在我国当前针对不同农户类型集中地区或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分别采取差异化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洪波  
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新型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的异同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保监会2014年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各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规模化经营的逐步推进,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而其多样化、高保障的保险需求并未得到满足,本文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永刚  
本文以33个发达经济体、25个新兴经济体1998~2011年的数据为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金融结构调整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调整既可能促进经济增长、抑制经济波动、减轻金融压力,也可能会阻碍经济增长、引发经济波动、增加金融压力。基于此,本文建议各国应通过控制外资银行数量和银行外汇资产规模,保持一定水平的存贷款利差和一定程度的银行垄断,确保流动资产规模稳定和公司普通股规模,严格控制其他盈利资产规模和其他计息负债规模等措施来保证金融结构调整的正向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伟  
文章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运用混合最小二乘估计、个体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三种静态面数据进行了模拟,来研究碳排放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状况是区域碳排放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和出口对东中部地区影响比较显著,对西部地区不显著。研发投入对中西部地区碳排放的影响比较显著,对东部地区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芳  罗剑朝  Yvon Martel  
以陕西省铜川市286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收支情况及农村金融供给市场特征等因素对农户的金融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特征组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显著。论文认为:应鼓励社会资本向农村金融市场转移,充分调动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的积极性;在农村金融供给上,要针对不同特征农户金融需求特点,优化供给资源,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