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4)
- 2023(13888)
- 2022(12109)
- 2021(11129)
- 2020(9374)
- 2019(21502)
- 2018(21366)
- 2017(41367)
- 2016(22301)
- 2015(25175)
- 2014(25338)
- 2013(25083)
- 2012(22986)
- 2011(21030)
- 2010(21113)
- 2009(19841)
- 2008(19124)
- 2007(16860)
- 2006(15111)
- 2005(13637)
- 学科
- 济(106860)
- 经济(106728)
- 管理(69845)
- 业(62718)
- 企(53744)
- 企业(53744)
- 方法(41840)
- 数学(36081)
- 数学方法(35707)
- 财(24823)
- 中国(24354)
- 地方(23447)
- 农(23129)
- 业经(22294)
- 学(21913)
- 制(20711)
- 环境(15639)
- 和(15405)
- 农业(15401)
- 理论(15273)
- 体(15256)
- 务(15134)
- 贸(15080)
- 贸易(15071)
- 财务(15063)
- 财务管理(15034)
- 易(14544)
- 地方经济(14501)
- 银(14488)
- 银行(14449)
- 机构
- 大学(328572)
- 学院(325264)
- 济(138273)
- 经济(135382)
- 管理(128917)
- 研究(111356)
- 理学(111343)
- 理学院(110094)
- 管理学(108357)
- 管理学院(107757)
- 中国(81942)
- 京(69556)
- 科学(66486)
- 财(64068)
- 所(55547)
- 财经(50814)
- 研究所(50253)
- 中心(49057)
- 农(47639)
- 江(47510)
- 经(45945)
- 业大(45941)
- 北京(44122)
- 经济学(42506)
- 范(41934)
- 师范(41588)
- 院(40269)
- 州(38051)
- 经济学院(37869)
- 财经大学(37629)
- 基金
- 项目(218788)
- 科学(172428)
- 研究(161447)
- 基金(159672)
- 家(138066)
- 国家(136948)
- 科学基金(117965)
- 社会(103402)
- 社会科(97990)
- 社会科学(97964)
- 基金项目(84772)
- 省(84314)
- 自然(75404)
- 自然科(73564)
- 自然科学(73552)
- 教育(73213)
- 自然科学基金(72242)
- 划(70479)
- 资助(65603)
- 编号(65013)
- 成果(53566)
- 重点(48656)
- 部(48600)
- 发(46642)
- 创(45079)
- 课题(44874)
- 制(42780)
- 国家社会(42601)
- 教育部(42187)
- 创新(42133)
- 期刊
- 济(159337)
- 经济(159337)
- 研究(101641)
- 中国(60908)
- 管理(49612)
- 学报(49081)
- 财(49058)
- 科学(46180)
- 农(43508)
- 大学(37808)
- 学学(35711)
- 教育(32919)
- 农业(29746)
- 技术(28215)
- 融(28112)
- 金融(28112)
- 财经(25934)
- 经济研究(25628)
- 业经(23503)
- 经(22165)
- 问题(20259)
- 技术经济(17051)
- 理论(16371)
- 图书(15327)
- 现代(15101)
- 科技(15033)
- 实践(14635)
- 践(14635)
- 业(14344)
- 版(14056)
共检索到484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文强 陶一桃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是一个持续的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同时进行。制度变迁并非只是经济效率的改进,它既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也包括公民、社会以及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和信念体系的建立。鉴于此,采用历史分析法探究意识形态对民营经济制度变迁的内生影响,以及民营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意识形态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伊然
制度变迁的效率假说隐含地将经济体简约为一个绝对理性的最大化行为者,这种做法存在缺陷。就长期而言,制度变迁的本质是内生的,但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制度演进过程既体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又不乏偶然性和机遇。经济因素或政治因素都可能导致内卷化,即长期陷入某种低效率或无效的制度安排。有效制度的演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而实现:它往往得益于一些偶然事件的影响或冲击,但也可能因经济行为者如利益集团的推动而出现。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内生性 路径依赖 驻存 演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潘慧峰 杨立岩
本文将制度变迁引入了内生增长模型,刻画了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求解了社会计划者问题的均衡解,并对解的经济含义进行了讨论。模型的基本结论是,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本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机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封旭红 郝寿义 倪方树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认为制度首先影响的是资本与劳动,并将资本和劳动作为制度发挥作用的载体,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尝试将制度分别纳入资本与劳动中,刻画制度首先作用于资本与劳动上,使二者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而后带来产出总量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
关键词:
制度创新 资本 劳动 内生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春霞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然而民营经济融资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笔者试图从民营经济融资的金融制度变迁视角来分析民营经济融资问题,并探讨改善民营经济融资的途径。
关键词:
民营经济 金融制度 变迁 融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宏图 李亚
本文认为,自1956年完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渡期。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论十大关系》中就埋下伏笔,“体制困局”成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逻辑起点”,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正是试图走出“体制困局”的一次实际尝试。“历史逻辑起点”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经济组织的演进和制度变迁提供了,既是潜在的。又是可辨识的决定因素,而不同类型经济组织和不同地区的生产率竞赛则使制度变迁超越“体制困局”,从而使改革不可逆转。研究表明,对过渡期的或转轨期的经济增长来说,制度变迁等因素是决定性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汤吉军
从国有企业身上的沉淀成本角度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理性逻辑,恰恰是政府决策者尊重企业过去发生的沉淀成本的结果。由于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形成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一方面缺乏比较优势和自生能力,产品价值实现受阻;另一方面因国有企业资产专用性,以及企业内部产权结构不合理,生产要素市场缺乏,使国有企业退出市场产生显著的沉淀成本。国有企业显著的沉淀成本这一经济现实影响了政府决策者对证券市场制度供给,从而造成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并提出改进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和弱化国有企业退出障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沉淀成本 证券市场 制度变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韧 曾国平
本文对发展经济学关于外商直接投资(FDI)挤出效应的外生性分析框架进行了质疑,提出基于制度变迁传导机制的FDI挤出效应内生性分析框架,对我国FDI挤出效应的基本演进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要克服FDI的挤出效应,必须通过渐进一统筹、政府主导-市场推动、非均衡-均衡、单向-双向的闭合性制度变革,消除原有非闭合系统下FDI挤出效应的互强化机制。
关键词:
内生性 制度变迁 挤出效应 闭合系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曾凯 冯涛
由于金融制度的供求失衡,民间金融有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创新同样表现出很强的制度变迁特征,而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中间作用不容忽视。这其中折射出相关利益主体的反复博弈与较量,并最终表现为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推动民间金融从非组织化向组织化方向演进并逐步实现合法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民间金融民主化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燕兰
尽管广西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享有政策优势,但民营经济的发展仍然不尽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广西在体制改革、政策导向、思想观念等方面滞后,导致仅靠内生的、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难以有效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因此,特别强调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必须借助强制性制度变迁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关键词:
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 民营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晓珊
民营经济发展是一部制度变迁史,从改革开放前禁止民营经济到改革开放初期默许民营经济复苏,再到承认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合法地位,最后到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国家根据民营经济不同时期的特点,适时地推动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诱导民营经济向良性方向变迁的过程。文章通过回顾关于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对珠三角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制度分析,进一步探讨民营经济在珠三角地区发展改革时期的出路。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政府行为 民营经济 珠三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程俊杰
发展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江苏为例,分析了民营经济演变、发展的内在机制,认为制度变迁所产生的激励结构变化将诱使企业家精神的配置方向、释放程度发生演变,并通过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创业行为,引领民营经济规模、结构、创新等的塑造与发展。实证研究发现,制度质量的提高、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对于企业家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以及企业家精神向生产性领域的配置程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家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以及企业家精神向生产性领域的配置程度对于民营经济的规模壮大、创新驱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民营经济盈利能力或价值链地位具有负面影响,对于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的方向取决于产业平均...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企业家精神 民营经济 江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鲁开垠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以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为个案 ,从实证角度分析和研究制度变迁对民营企业行为以及民营经济市场绩效所产生的影响 ,认为政府应从制度非均衡入手 ,加大对民营经济制度供给力度 ,推动制度变迁速度 ,不失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制度变迁 经济绩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继红 许宁 唐勇智
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政治约束,政府对国有经济的内生偏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行政审批制度等,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由此,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制度变迁创新思路,民族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此。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制度环境 变迁创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芳 赖茂生
技术的变迁会引发制度的变迁。本文探讨了信息经济制度变迁的特点 ,分析了信息经济时代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状况 ,最后讨论了信息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包括正式制度变迁和非正式制度变迁 )的关系 ,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做保证。
关键词:
信息经济 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