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1)
- 2023(3592)
- 2022(3001)
- 2021(2495)
- 2019(4458)
- 2018(4282)
- 2017(8400)
- 2016(4214)
- 2015(4849)
- 2014(5025)
- 2013(5222)
- 2012(5171)
- 2011(5115)
- 2010(5488)
- 2009(5120)
- 2008(4751)
- 2007(4334)
- 2006(4248)
- 2005(4106)
- 2004(3724)
- 学科
- 济(47568)
- 经济(47543)
- 地方(14156)
- 管理(12445)
- 方法(11503)
- 地方经济(11433)
- 数学(10370)
- 数学方法(10352)
- 业(10152)
- 企(8365)
- 企业(8365)
- 中国(7886)
- 学(7229)
- 业经(6982)
- 经济学(6050)
- 农(5171)
- 环境(5114)
- 融(4918)
- 金融(4918)
- 制(4899)
- 财(4640)
- 体(4633)
- 发(4537)
- 产业(4474)
- 和(4132)
- 资源(4040)
- 银(4035)
- 银行(4032)
- 行(3946)
- 总论(3941)
- 机构
- 学院(75811)
- 大学(75730)
- 济(45905)
- 经济(45227)
- 研究(30837)
- 管理(25972)
- 中国(22953)
- 理学(21681)
- 理学院(21399)
- 管理学(21170)
- 管理学院(21006)
- 财(18317)
- 经济学(16088)
- 所(15782)
- 科学(15658)
- 京(15168)
- 财经(14540)
- 经济学院(14090)
- 研究所(14016)
- 经(13052)
- 中心(12625)
- 江(11992)
- 财经大学(10559)
- 院(10479)
- 北京(9870)
- 科学院(9839)
- 社会(9688)
- 经济研究(9372)
- 范(9096)
- 州(9089)
- 基金
- 项目(42543)
- 科学(33862)
- 基金(31670)
- 研究(31621)
- 家(26807)
- 国家(26612)
- 社会(23233)
- 科学基金(22719)
- 社会科(22126)
- 社会科学(22120)
- 基金项目(15976)
- 省(15953)
- 资助(13400)
- 教育(13357)
- 划(12760)
- 自然(12400)
- 自然科(12087)
- 自然科学(12084)
- 自然科学基金(11873)
- 济(11610)
- 经济(11521)
- 编号(11091)
- 发(10955)
- 国家社会(10274)
- 重点(9658)
- 部(9648)
- 发展(9633)
- 展(9518)
- 成果(9398)
- 教育部(8647)
共检索到127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园晨
自从 195 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在所有制结构中 ,就没有了私有经济的地位。但从 195 6年到 1976年的 2 0年里 ,城乡居民收入基本没有增加。肇始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包产到户”的变革 ,民营经济重新发展起来 ,进入了经济领域。直到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 ,在党的政策支持下 ,民营经济得到了年增长近30 %的快速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营经济渐进式的推进 ,不同于其他国家私有化进程 ,构成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独特路径。
关键词:
私营工商业 包产到户 民营经济 评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凌云
1949—1956年这七年,是中国经济体制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七年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在此同时,鸦片战争以来开始的、作为经济近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市场化过程逐渐退却并中止了,市场基本退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领域。经济体制中的市场因素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消亡?它是如何消亡的?这一消亡过程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造成了什么影响?本文将通过对这七年间中国经济体制运动过程的历史剖析,考察并思索这些问题。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春廷
战后日本景气循环及当前经济复苏的特点杨春廷在日本涉及范围最广的经济现象当属“景气”。此说法毫不过分。从身边的小事,到国家大事,无不与景气有关。如天气的炎热会给饮料业和空调制冷业带来景气;政府决定向海外派兵会给军工企业带来景气。形形色色、包罗万象的景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凌霄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深远而广泛,时隔两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依然充满变数,通胀压力和世界增长模式难以转变成为当前阻碍经济复苏的关键问题。从供给管理的国际经验和理论内涵看,虽然危机后经济复苏的阵痛难以避免,但从改善供给的正确角度出发,全球经济克服当前主要障碍、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进程将大大加快。同样,中国经济的供给面改善也将对缓解当前国内外实体经济矛盾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复苏 供给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以重创,特别是全球产业链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备受考验。从两个维度看,一是疫情促使全球经济发展的许多潜在危机正由暗到明,如短期内很难解决的财政赤字货币化、地缘政治对立、全球市场动荡以及国际合作碎片化等,并埋下较为严重的潜在风险;二是疫情折射出全球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理论与实践危机,如日益扩大的债务赤字、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科技和贸易"脱钩"以及愈演愈烈的"逆全球化"思潮。未来,疫后宏观经济的复苏将迎来一个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就需要内部更为精准、合理和稳健的政策协调预期,弥合政策基调与市场预期的"缺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述仁
“冷战后经济综合症”影响西方经济复苏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李述仁1990年以来,西方国家先后陷入了经济危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率先开始衰退,接着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经济也开始走下坡路,此后日本、德国以及大多数欧共体国家的经济又开始下滑,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舒和新
图书馆事业是一种产业 ,但图书馆具有公益性、文化性和社会教育功能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主要集中于公共性、基础性、学术性领域 ,因而其不能实行“产业化” ;否则不仅会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实际上取消图书馆的存在 ,而且会增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成本 ,降低社会整体效益。产业化论反映出中国社会人文意识的严重缺失和图书馆理论研究中的浮躁心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江
通过师范院校读者查阅信息方式调查统计,分析利用纸本文献、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查阅信息的各自优缺点。讨论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的相互关系,得出传统图书馆永远不会消亡的结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恒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出现两个政治与军事上敌对阵营,即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 美国为了防止与军事战略有关的武器、技术和物资流入东方,并进一步打击东方阵营,遂利用它当时在西方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先于1948年获得其欧洲盟国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念斋
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金融界和学术界出现了商业银行行将灭亡的观点。本文认为,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地位和作用是有所冲击,但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仍然存在,改变的不是商业银行的职能,而是执行职能的业务种类和方式,商业银行今后不会消亡,它将以新的形态出现。
关键词:
金融市场 网络金融 商业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