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2)
- 2023(12039)
- 2022(9476)
- 2021(8750)
- 2020(7376)
- 2019(16875)
- 2018(16585)
- 2017(32414)
- 2016(16567)
- 2015(18351)
- 2014(17963)
- 2013(17693)
- 2012(15644)
- 2011(13808)
- 2010(14451)
- 2009(14214)
- 2008(13245)
- 2007(12241)
- 2006(10620)
- 2005(9951)
- 学科
- 业(84778)
- 企(79722)
- 企业(79722)
- 济(76347)
- 经济(76273)
- 管理(67704)
- 方法(35083)
- 业经(29417)
- 数学(27213)
- 数学方法(26709)
- 融(26209)
- 金融(26208)
- 财(25503)
- 中国(24059)
- 农(23852)
- 银(23797)
- 银行(23796)
- 行(23140)
- 技术(20865)
- 务(20451)
- 财务(20414)
- 财务管理(20398)
- 企业财务(19349)
- 制(18470)
- 农业(17883)
- 理论(16721)
- 策(14939)
- 技术管理(14036)
- 体(13948)
- 划(13922)
- 机构
- 学院(236848)
- 大学(228450)
- 济(104013)
- 管理(102398)
- 经济(102129)
- 理学(87809)
- 理学院(87126)
- 管理学(85836)
- 管理学院(85411)
- 研究(67122)
- 中国(62253)
- 财(49401)
- 京(46419)
- 财经(39004)
- 科学(36843)
- 江(36174)
- 经(35298)
- 中心(33802)
- 农(33381)
- 所(31435)
- 经济学(31243)
- 业大(30257)
- 商学(29626)
- 州(29384)
- 商学院(29363)
- 北京(29059)
- 财经大学(28767)
- 经济学院(28244)
- 研究所(27889)
- 经济管理(27529)
- 基金
- 项目(151339)
- 科学(122993)
- 研究(114922)
- 基金(111484)
- 家(93999)
- 国家(93124)
- 科学基金(84335)
- 社会(75673)
- 社会科(72176)
- 社会科学(72160)
- 省(61870)
- 基金项目(58378)
- 自然(53188)
- 自然科(52159)
- 自然科学(52148)
- 教育(51881)
- 自然科学基金(51329)
- 划(49059)
- 编号(45927)
- 资助(45377)
- 创(38981)
- 创新(35308)
- 成果(35292)
- 业(35255)
- 重点(33222)
- 发(33083)
- 部(32868)
- 国家社会(31319)
- 课题(31039)
- 制(30874)
- 期刊
- 济(116121)
- 经济(116121)
- 研究(69244)
- 中国(48009)
- 管理(46109)
- 财(42308)
- 融(36004)
- 金融(36004)
- 农(32062)
- 科学(28368)
- 技术(25720)
- 学报(24820)
- 业经(21654)
- 农业(21461)
- 大学(21159)
- 教育(20972)
- 学学(20270)
- 财经(20010)
- 经济研究(18269)
- 经(17275)
- 技术经济(16043)
- 业(14247)
- 问题(14053)
- 科技(13571)
- 策(13499)
- 财会(13074)
- 统计(12897)
- 现代(12690)
- 商业(12531)
- 决策(10901)
共检索到361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兴俊 申明浩
根据对民营科技企业创业过程中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作用的分析,本文在考察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时,根据如何获得(专利)技术、如何参与创业来界定民营科技企业创业的主要模式。基于对民营科技企业创业特征的判断与对其融资契约选择的考察,本研究在企业家理论框架下,分析投资者与创业企业家之间资本与产权的交换形式,设计企业家最优创业融资契约。不同的创业形式有着不同的契约安排,不同的契约安排决定了专利权人、企业家和投资者不同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配置,继而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从企业家和投资者的角度,构建了创业融资博弈模型,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融资契约安排的现实规律,把握民营科技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真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程兴华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实质是中小民营企业不能在较高层次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如愿地获得资金支持。目前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金融制度安排,构建一种能够使外部投资者与中小民营企业建立起横向信用联系的内生性融资契约。在我国既有的金融契约框架下,通过适当的融资结构设计和制度安排,信托私募融资能够最小化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从而使中小民营企业能够沿着既有的融资路径有效地获得所需的资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长流 夏龙哲
小微企业融资的三方主体契约式参与模式是对传统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一种创新。三方主体契约模式的引入使得原有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双方的信贷交易关系转换成为政府与企业、融资机构与企业、政府与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与企业、以及政府与融资机构间的多边信贷交易契约.这种信贷契约的多边性,增强了约束力,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该模式的有效运作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本文提出应从风险规避机制、战略谋划与示范效应以及适应机制三个方面考虑。
关键词:
小微企业 三方主体 契约 融资模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蒲毅 房四海
从组合的视角出发,考虑创业企业家的风险厌恶程度,通过等价利率将创业企业的风险资本融资契约适应到CAPM框架下,利用纳什议价解刻画双方在信息不对称下的均衡解,基于风险-收益的角度建立了最优融资契约设计模型,为创业企业融资提供了契约设计和风险资本类型选择的一个依据,并通过算例说明了模型的可行性。研究还表明,创业企业引入风险资本优于纯债务融资,而股权的分配则取决于双方的议价力。同时,风险厌恶程度越低的创业企业家越趋向于选择独立的风险投资机构;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创业企业家越趋向于选择公司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而风险厌恶程度不高,考虑后期贷款的创业企业家则趋向于选择银行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柳松
协调经理和股东、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降低相应的代理成本,是企业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融资契约治理属性的理论述评,运用契约理论,剖析了股权融资契约和债务融资契约的内在治理属性,并阐明了股东和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有效作用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运杰
知识型企业作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一个合作契约,是一个不完全的契约。在知识型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均有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因而如何设计出一套方案能够同时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进行资产专用性投资便显得十分重要。从证券设计的角度来看,可转换证券可成为知识型企业的最优融资契约,它非常适合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进行激励,它能够有效地平衡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对未来的投资期望。
关键词:
知识型企业 融资契约 可转换证券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弢
本文对企业融资中银行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发现银行以债权人身份参与企业融资时,只有当企业的自有资金达到一定数量时银行才会接受契约,但是银行的清算威胁不起作用;当银行以股东角色参与企业融资时,清算威胁会降低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的清算价值与自有资金之间的关系会对企业的融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银行以混合角色参与企业融资时,银行的清算威胁仍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企业的清算价值具有一定的放松,同时企业与享有股权的银行会产生共谋,损害以债权进行投资的银行的利益,企业的最优努力程度会发生偏离,增加了企业的道德风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成浩 朱其特
从保兑仓融资模式着手,发现该模式下潜在的货物质押风险会给银行带来损失,在此基础上引入期权契约,并运用报童模型比较引入前后的最优订货量和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结果表明引入期权契约后,融资企业的最优订货量和整个供应链的效率都有所提高,成功实现了对保兑仓融资模式的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舒阳 庄亚明
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融资对象以及契约设计会对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组态视角探索了融资契约配置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单一出资主体难以构成高投入的必要条件,而内源融资是创新产出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低负债下的政府背书方案与股东驱动方案触发了创新高投入,补助响应方案、股东迎合方案与债权约束方案偏向提高创新数量,而内源驱动方案更利于创新质量的提升。进一步考察退补政策的影响,发现创新投入阶段形成了出资主体由外向内转变的趋势,且产出阶段在增强股权人创新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债权人包容与治理作用。因此,企业应充分重视各融资渠道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发挥多元融资方式的协同作用,根据宏观制度冲击动态安排融资契约配置;政府应发挥补贴对资本市场的信号传递作用,完善市场创新融资环境,建立健全创新的风险监测、评估与补救等综合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卢范一妮 王颖驰
创业融资是指创业企业获得初始创建资本以及后续运营资本的过程。但融资难是企业创业中遇到的最大瓶颈。创业者需要了解每种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的特点,因为不同的融资方式在创业不同期间各有利弊,所以创业融资是多元化的。总体来说,创业企业可以通过五种方式融资:自我融资、吸引外来资本、直接融资、金融融资和互联网融资。
关键词:
创业创新 融资 互联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卢范一妮 王颖驰
创业融资是指创业企业获得初始创建资本以及后续运营资本的过程。但融资难是企业创业中遇到的最大瓶颈。创业者需要了解每种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的特点,因为不同的融资方式在创业不同期间各有利弊,所以创业融资是多元化的。总体来说,创业企业可以通过五种方式融资:自我融资、吸引外来资本、直接融资、金融融资和互联网融资。
关键词:
创业创新 融资 互联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珊珊
本文对美国式创业融资(也称“风险投资”)契约的一些重要条款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这些条款在中国法律环境下实施存在着障碍,即在我国既有的投资法律框架下实现融资目的存在的障碍。由于美国式创业融资契约高度灵活自治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笔者认为在我国相关法律尚未订立和修改的背景下可以采用国际商事仲裁来保护双方灵活安排的要求,以利于我国的创业企业引进外国创业资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其静
本文认为企业家是企业发生的逻辑起点 ,是最初的“中心签约人” ,因此力图站在企业家的角度来考察企业家的融资行为。我们证明理性的企业家往往会将企业残值的优先索取权让度给外部投资者 ,从而否定了关于“投资者是最后的剩余索取者”的先验观点。在认识到“提供担保服务”是企业家自有资本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我们揭示出一些关于企业家选择融资契约的规律。最后 ,我们还进一步发现即便未受财富约束 ,企业家也不会完全依靠自有资本来创业 ,因为很可能存在一个最优的企业家自有资本比例。
关键词:
企业家 财富 企业家才能 最优融资契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志霞 赵辉
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强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导致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不断上升,为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诸多企业开始进行外部融资,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扩大规模优势。随着融资活动的不断开展,企业需要支付的成本费用不断增长,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开始受到企业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契约执行率及管理层灵性资本两个角度对企业融资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管理层灵性资本与企业融资成本之间显著负相关;契约执行率与企业融资成本之间显著负相关;契约执行率能够增强管理层灵性资本与企业融资成本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灵性资本 融资成本 契约执行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葛永盛 童盼
融资难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是摆在广大研究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关系专用性投资的视角,考察了中小企业对融资关系的处理以及融资契约的安排,通过数学建模检验了静态博弈的非效率性,以及动态博弈下不同融资模式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参与约束条件,进而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