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5)
2023(8530)
2022(6852)
2021(6129)
2020(5202)
2019(11690)
2018(11356)
2017(21630)
2016(11151)
2015(12583)
2014(12468)
2013(12475)
2012(11260)
2011(9785)
2010(10133)
2009(9562)
2008(9791)
2007(8912)
2006(7915)
2005(7621)
作者
(31850)
(26900)
(26811)
(24958)
(17396)
(12659)
(12104)
(10399)
(9865)
(9610)
(9135)
(8886)
(8852)
(8617)
(8336)
(8092)
(8061)
(7863)
(7732)
(7674)
(6580)
(6538)
(6491)
(6169)
(6042)
(5960)
(5823)
(5811)
(5374)
(5139)
学科
(73095)
(69986)
企业(69986)
(58763)
经济(58702)
管理(52599)
方法(26062)
业经(25245)
(23814)
贸易(23803)
(23232)
(22720)
(20001)
技术(19528)
数学(17792)
数学方法(17728)
(17563)
财务(17550)
财务管理(17537)
企业财务(16528)
农业(14848)
(13760)
(12448)
技术管理(12188)
(11999)
企业经济(11874)
中国(11626)
理论(11281)
(11004)
经营(10888)
机构
学院(173025)
大学(164914)
(84047)
经济(82873)
管理(73746)
理学(63039)
理学院(62550)
管理学(62096)
管理学院(61783)
研究(51333)
中国(41893)
(37291)
(33347)
财经(29573)
(27457)
(27202)
科学(27079)
(26829)
经济学(25216)
(24904)
经济学院(23149)
中心(22951)
商学(22895)
商学院(22705)
业大(22658)
研究所(21974)
财经大学(21430)
农业(21418)
(21265)
经济管理(21038)
基金
项目(107921)
科学(87187)
研究(82581)
基金(80031)
(67628)
国家(66983)
科学基金(59838)
社会(55410)
社会科(52970)
社会科学(52958)
(43097)
基金项目(42172)
自然(36785)
教育(36140)
自然科(36029)
自然科学(36023)
自然科学基金(35474)
(33667)
编号(32423)
资助(31926)
(30877)
(27054)
(24571)
创新(24329)
(24183)
成果(23771)
重点(23662)
国家社会(23513)
(22931)
人文(22011)
期刊
(95120)
经济(95120)
研究(50285)
管理(33591)
(32997)
中国(31354)
(25904)
科学(20367)
技术(20106)
学报(18558)
农业(18536)
(17756)
业经(17674)
经济研究(15661)
大学(15520)
国际(15173)
财经(15082)
学学(15043)
(14592)
金融(14592)
问题(13678)
技术经济(13392)
(13178)
(13142)
世界(11557)
教育(11024)
财会(10228)
商业(10140)
现代(9807)
(8697)
共检索到266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秀珍  
扩大出口,增强创汇能力,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积极利用外资,办好境内外合资企业,是在新形势下,外资企业扩大出口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文婕  张晓玲  
本文首先就劳动力流动、出口扩大对商贸流通业影响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基于理论分析构造本文的实证模型,并利用2007-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劳动力流动将有利于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而对外出口削弱了劳动力流动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地区的实证分析显示,劳动力流动显著促进了中部和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出口业务的发展则显著削弱了劳动力流动对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汉金  阎志军  
近几年来 ,温州民营企业出口增长迅速 ,已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但面临新的形势 ,在继续扩大出口时也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本文针对温州民营企业的出口现状 ,分析了其扩大出口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相应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律   吴丽芳   周京奎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本文将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外生政策冲击,兼顾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视角,较为全面细致地考察了扩大内需引致的内循环能否有效驱动外循环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带来的内需冲击,不但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企业出口概率,还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显著扩张;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通过生产率效应、外资进入效应和信息化效应促进了企业出口;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企业出口效应存在企业规模、城市级别和行业异质性;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驱动企业出口。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唐宜红  林发勤  
中国的贸易失衡表现为巨大的贸易顺差,有一种观点认为扩大内需可以减少出口,降低贸易失衡。本文在考虑企业异质性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企业内需能否促进出口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理论模型预测,如果企业生产率足够高,可以进行贸易,企业内需的增加总能促进出口数量和出口额的增加,且贸易成本的减小会促进这种效应。我们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这一推论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首先利用半参数估计的Olley和Pakes(OP)方法估计企业生产率,然后控制企业生产率、企业要素禀赋、行业固定效应、地区固定效应和企业所有制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出口企业内需的扩大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出口,而且处于规模经济行业的企业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邢厚媛  
服务贸易作为产业进步的标志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和其他外向型经济的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铁瑛  何欢浪  
文章基于中国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及面临产业"空心化"挑战的背景,研究了城市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识别出其对加工贸易转型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城市服务业发展提升了企业出口概率,也促进了企业出口量的扩张,并且通过"分工效应"促进了企业的出口,通过"工资溢价效应"抑制了企业的出口。进一步研究发现:(1)持续出口企业、存在时间较长企业以及规模较大企业的出口受惠于城市服务业发展,但外资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生产率水平较高企业的出口却会因城市服务业发展而受损;(2)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受到城市服务业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平  
本文从贸易壁垒发展的新趋势入手 ,进一步研究当今盛行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 ,从而提出中国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明洁  姜静  
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外需萎缩导致出口下降,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加大了出口难度,新兴经济体国家汇率降低以及各种资源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颜群   胡浩然  
加工贸易跨区域转移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措施。以2007年商务部等部门实施的加工贸易转移政策为研究案例,分析加工贸易跨区域转移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加工贸易转移政策显著提高了承接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水平,且主要促进了中西部地区、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行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组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第一,加工贸易转移政策提升了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概率,但主要通过促进在位企业出口扩张进而实现当地出口增长;第二,在位企业配置效应对提升承接地区城市出口作出重要贡献,构成加工贸易转移政策提升承接地区城市出口的重要途径;第三,加工贸易转移政策主要提升了大规模在位企业的出口水平和产品创造率,对小规模在位企业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大规模在位企业承接了相对更多的加工贸易转移订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觅  余淼杰  Madhura Maitra  
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在特定行业与所有制中低于非出口企业,存在"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本文通过对2000—2006年企业—海关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一现象完全是由中国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导致的。在中国,近20%的出口企业完全从事加工贸易,这些企业的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低10%~22%。剔除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就能使我们回到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的传统结论中。本文说明区分加工与非加工贸易企业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出口企业的表现至关重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萍  
一、扩大出口与扩大消费的关系分析(一)扩大出口的终极目标是扩大消费重商主义,也称作"商业本位",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它不仅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而且集中反映了当时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重商主义的名称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晓晨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扩大贸易规模和促进经济增长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上,而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获得的。加工贸易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商品进出口、产业关联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等几个途径,扩散和传播了国外先进技术,优化了出口商品结构,并推动我国在技术进步的阶梯上不断攀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惕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日趋广泛,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大步跨入国际市场,企业的外向发展,正成为众多企业的奋斗目标。在此形势下,逐步建立起产品出口企业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无论是对于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还是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扩大产品出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