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5)
- 2023(15317)
- 2022(12828)
- 2021(11754)
- 2020(9904)
- 2019(22966)
- 2018(22559)
- 2017(42497)
- 2016(23182)
- 2015(26513)
- 2014(26526)
- 2013(26226)
- 2012(24552)
- 2011(22169)
- 2010(22041)
- 2009(20972)
- 2008(20957)
- 2007(18706)
- 2006(16493)
- 2005(15523)
- 学科
- 济(103432)
- 经济(103312)
- 管理(66749)
- 业(64551)
- 企(51856)
- 企业(51856)
- 方法(42775)
- 数学(37522)
- 数学方法(37239)
- 中国(32088)
- 农(28437)
- 财(27528)
- 业经(24201)
- 制(23609)
- 地方(19891)
- 贸(19878)
- 贸易(19868)
- 易(19375)
- 学(18786)
- 农业(18500)
- 银(17978)
- 银行(17945)
- 融(17257)
- 金融(17253)
- 行(17208)
- 体(16662)
- 务(16009)
- 财务(15969)
- 财务管理(15926)
- 产业(15522)
- 机构
- 大学(337640)
- 学院(333997)
- 济(150623)
- 经济(147855)
- 管理(125545)
- 研究(121753)
- 理学(107064)
- 理学院(105845)
- 管理学(104263)
- 管理学院(103615)
- 中国(94263)
- 京(72340)
- 科学(70227)
- 财(69961)
- 所(61515)
- 农(56142)
- 研究所(55476)
- 中心(55418)
- 财经(54723)
- 江(50619)
- 经(49735)
- 经济学(48221)
- 业大(47130)
- 北京(46231)
- 农业(43882)
- 经济学院(43485)
- 院(43393)
- 范(42910)
- 师范(42507)
- 财经大学(40510)
- 基金
- 项目(217924)
- 科学(172446)
- 研究(161018)
- 基金(160122)
- 家(139424)
- 国家(138318)
- 科学基金(117728)
- 社会(105669)
- 社会科(100400)
- 社会科学(100375)
- 基金项目(83965)
- 省(82780)
- 自然(72599)
- 教育(72574)
- 自然科(70903)
- 自然科学(70882)
- 划(70423)
- 自然科学基金(69653)
- 资助(65098)
- 编号(64171)
- 成果(53337)
- 部(49899)
- 重点(49868)
- 发(48452)
- 国家社会(45407)
- 创(45351)
- 课题(44271)
- 制(43910)
- 教育部(42976)
- 创新(42697)
- 期刊
- 济(167896)
- 经济(167896)
- 研究(105156)
- 中国(71307)
- 财(55730)
- 农(51821)
- 学报(51483)
- 科学(48075)
- 管理(47017)
- 大学(39409)
- 学学(36710)
- 农业(34876)
- 融(33991)
- 金融(33991)
- 教育(33129)
- 技术(28329)
- 财经(28219)
- 经济研究(27991)
- 业经(25594)
- 经(24426)
- 问题(22731)
- 贸(20290)
- 业(19710)
- 国际(18078)
- 世界(18023)
- 技术经济(17355)
- 统计(16110)
- 图书(15983)
- 理论(15926)
- 版(15765)
共检索到518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本项研究利用了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数据 ( 2 0 0 1年 ) ,在全部工业产业的基础上 ,考察了最新的民营化发展的动态 ,考察 2 0多年来形成的改制面和所产生的相应绩效效果。按照现行的国家规定的企业产权注册的详细分类指标 ,我们得以将改制企业从一般公有企业或私有企业中加以分离 ,从而能够通过相应的实证模型 ,来检验不同所有权因素 ,尤其是改制形成的不同股权类型对于产业效率的影响及其程度。主要的发现如下 :( 1 )国有企业 (包括传统国有、国有独资企业 )对于效率具有明显的负作用 ,私营企业、股份企业和三资企业则都表现为积极的对于效率的正相关推动作用 ,其中 ,私营企业推动产业效率的作...
关键词:
民营化 股份制 经济转轨 效率 中国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本文以 1 995年全国工业普查的数据为基础 ,从全部 75万家企业中选择了2 0余个产业 ,共计大约 1 7万家具有竞争性特点的企业进行了效率测定和比较。分析方法主要采用了生产函数模型和OLS计量方法 ,分别对普查数据中提供的所有制变量和企业隶属等级制变量对于企业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于所有制变量比较的结果发现 ,私营个体企业的效率最高 ,三资企业其次 ,股份和集体企业再次 ,国有企业效率最低。同样 ,对于等级制变量的效率比较发现 ,由于较低隶属等级的非国有企业效率高于那些等级地位高的国有企业 ,结果使得后者的规模优势丧失。因而旧体制中的隶属等级地位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消极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楚 沈满洪
本文基于2004年浙江省经济普查中167个工业行业的截面数据,利用DEA非参数方法测算了各行业技术效率,并对影响工业绩效和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国有资本比重会对经济绩效和技术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但由于浙江自身的经济特点使得其负面影响程度相对较小;(2)行业规模同工业经济绩效正相关,对行业技术效率的影响虽然为正,但并不显著;(3)代表劳动者质量差异的人力资本要素对于经济绩效和技术效率影响较大,如果高素质员工所占比重上升1%,部门经济产出将增加0.05%,行业技术效率将提升2~6个百分点;(4)行业内的技术创新活动对行业技术效率有双重影响,尽管能够实现技术效率的绝对改善...
关键词:
行业绩效 技术效率 影响因素 DEA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郡郡
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中国12个主要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变化趋势、空间关联、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市域尺度下我国城市群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0—2020年间,我国城市群所辖城市的人口老龄化整体呈加速加深的态势,但不同城市群的加深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城市群所辖城市的人口老龄化主要展现为相似类型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但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在考察期内发生了一定的跃迁;城市群人口老龄化的整体差异在考察期内有所扩大,人口老龄化的整体差异及其变化主要源于群际差异的贡献;无论是城市群整体还是大部分城市群内部,老龄化惯性和人口流迁均是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的重要致因,但与2010年相比,2020年时与生育率相关的人口自然增长、生育潜力等因素,以及可能引致人口流迁的产业结构、环境污染和气温等因素对城市群整体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的影响开始显现或有所强化。
关键词:
城市群 人口老龄化 时空演变 人口普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卫 袁卫 黄志明
近几年我国工业企业的 R&D 投入不断增加,工业企业支出的 R&D 经费占全国 R&D 经费支出的比重均在一半以上。在研发经费、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要合理增加 R&D 投入,更要关注 R&D 产出效率的提高。本文以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及 R&D 活动数据为基础,分析工业企业 R&D 投入和绩效现状,并对 R&D 投入绩效进行评价,为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丁金宏
80年代,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快、规模大。同期关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学术探讨也成为热点。然而,过去这类研究常常受到数据的限制,或因资料来源不同而纠缠于概念,或因统计口径相殊而各执己见。以致到目前为止,对于中国市、镇、乡“三层楼”中各装多少人、城镇化的人口“流量”构成、区域分异状况如何等重要问题,学术界仍未有清晰、一致的答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旭青 李周
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木材市场研究"课题组对188家木材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木材加工业规模经济。结果表明,木材加工业企业呈现明显的地区集中,以规模以下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体。对中国木材加工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表明,木材加工企业整体上内部规模经济不显著,但人造板制造企业和木制品制造企业存在显著的内部规模经济;同时,木材加工业存在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昉,王德文
文章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等有关资料,分析了改革以来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征、决定因素,及其与市场化改革之间的关系。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具有区别一般迁移理论的独特之处。伴随经济增长的市场化改革程度和市场发育的不平衡性,是决定人口迁移基本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清除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将起到引导和规范人口迁移、促进持续经济增长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
人口迁移 户籍制度 市场化改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正亮
受教育部委托,兰州大学于1983年8月1日至26日举办了“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与分析讲习班”,这次讲习班是在联合国人口基金援助下举行的。 为这次讲习班讲学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者查瑞传副教授,比利时人口学者默顿斯教授,英国人口学者希尔教授,美国人口学者屈塞尔教授。中外专家学者联合讲学,是这次讲习班的一个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俞建国
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到1995年,在工业产值中,国有、集体和其他经济成分大体各占1/3;而在其他工业中,个体和私营经济占一半,“三资”企业和各种股份制经济占一半。这种微观基础的变化要求宏观经济管理的重点也要相应变化,即由管理国有经济为主逐步转移到以管理非国有经济为主的轨道上来。在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以协调地区间的不平衡。必须对国有经济分布的领域进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以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金光照 张逸杨
解开中国生育水平之“谜”的关键在于获得一套高质量的数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增设公民身份号码登记项目、全面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获得了高质量年龄结构数据,为准确估计中国过去一段时间的生育水平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中国总和生育率在2006~2017年始终维持在1.6以上的水平,许多年份超过了1.7,在2017~2020年则持续下降;生育率存在较大波动,2020年达到最低值1.3,2012年和2017年出现明显高峰,分别约为1.89和1.88,15年间平均约为1.7。生育属相偏好、生育政策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总和生育率的波动。妇女平均活产子女数显示中国目前生育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充分消解新近出现的生育水平抑制性因素、构建家庭友好和生育友好型社会,是挖掘和发挥这种潜力的关键举措。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翠玲 姜玉 庄亚儿 姜全保 于典 刘雯莉
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计得出,2020年中国49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为5.16%,低于美国11%和欧盟国家19%的平均水平。中国女性的终身不育水平呈现出鲜明的时期、队列、受教育程度、城乡、区域和省际差异。高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在城市、东北地区、极低生育水平省份的女性,终身不育率更高,49岁女性无活产子女的比例均在6%以上。未来城镇化加速推进、高等教育继续普及、婚育推迟程度持续深化,还将进一步推动终身不育水平上升。在婚外生育较少、多孩占比较低的背景下,终身不育水平的持续上升对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和生育水平的负向抑制将更加强烈,并将对适度生育水平的实现产生长远且深刻的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并提前谋划应对策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干强
依宪弄清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现状,可通过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布的从业人员在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分布结构来反映。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将全国第二、三产业所有行业的从业人员,减去在上层建筑领域的行业从业人员,对属于经济基础行业的从业人员在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中的分布进行系统的分析,可厘清2018年末我国第二、三产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结构和包括第一产业在内的全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郢 古恒宇 孟鑫 沈体雁
如何培育产业集群是振兴我国东北地区的关键议题。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等GIS分析方法,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微观数据对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以就业人数为测算指标的东北地区各产业集群就业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就业中心集中于大连哈尔滨连线上,并向西北方向移动。东北地区整体就业空间集聚特征进一步增强,密集性指数增大。东北地区原有占据主导集聚优势地位的产业集群优势依然显著,但多数产业集群区位熵相对变小,集聚性有所减弱。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空间格局 集聚 东北地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跃生
当代中国三代直系家庭构成既有总体稳定的一面,也表现出城乡变动趋向具有差异的另一面。城乡三代直系家庭变动具有差异的原因在于,城市独生子女长大之后,特别是结婚、生育后,并没有改变对小家庭居住方式的偏好;而农村家庭独子增多,长大后外出非农就业成为主流,结婚、生育后与父母同居共爨"获益"较多,且矛盾冲突少于多子家庭,三代直系家庭比例因此提高。2010年城乡三代直系家庭户主构成均以中年和低龄老年人为主,此类家庭的养老功能有所削弱,2010年一半及以上的三代直系家庭没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婴幼儿在其中生活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向,中年和低龄老年人于这一家庭内帮助子代"抚幼",提升了其助子育幼的功能。
关键词:
三代直系家庭 家庭功能 人口普查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1985年工业普查的质量保障和质量控制
中国族际居住隔离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流动空间模式变化——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少子化趋势下2024—2050年高等教育生源供需预测与危机预警——基于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差异研究——基于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
1982~2010年期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一致性研究——基于出生人口队列的分析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第二产业外资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影响效应分析——基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
我国城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的研究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