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66)
2023(15969)
2022(12938)
2021(11647)
2020(9753)
2019(21967)
2018(21700)
2017(41347)
2016(22059)
2015(24297)
2014(24441)
2013(24075)
2012(22211)
2011(19892)
2010(20550)
2009(19541)
2008(19907)
2007(18327)
2006(16875)
2005(16055)
作者
(63528)
(53091)
(52699)
(50160)
(34074)
(25136)
(23955)
(20274)
(20178)
(19294)
(18222)
(17664)
(17335)
(17242)
(16701)
(16186)
(15605)
(15419)
(15130)
(15081)
(13415)
(13177)
(13014)
(12278)
(12078)
(12037)
(11911)
(11794)
(10604)
(10436)
学科
(102284)
经济(102129)
(91723)
(82375)
企业(82375)
管理(82051)
方法(34467)
业经(33704)
(33431)
(31725)
中国(30591)
数学(25334)
数学方法(25086)
(24849)
地方(23781)
(23586)
财务(23538)
财务管理(23502)
农业(22701)
企业财务(22355)
技术(19925)
(18617)
理论(17823)
(17594)
(17575)
(17506)
银行(17483)
(17236)
金融(17234)
(17115)
机构
学院(321441)
大学(317183)
(137960)
经济(135184)
管理(124049)
研究(109660)
理学(103819)
理学院(102769)
管理学(101279)
管理学院(100671)
中国(88152)
(70750)
(68250)
科学(61580)
(55052)
财经(53454)
(53129)
(51431)
中心(49827)
研究所(48389)
(48155)
北京(43850)
业大(42371)
(41738)
经济学(41518)
(40291)
师范(39838)
(39813)
农业(39379)
财经大学(38989)
基金
项目(197491)
科学(157142)
研究(150301)
基金(142651)
(122048)
国家(120841)
科学基金(105404)
社会(97375)
社会科(92290)
社会科学(92271)
(78729)
基金项目(74466)
教育(68650)
自然(64978)
(63929)
自然科(63355)
自然科学(63335)
自然科学基金(62247)
编号(60643)
资助(57366)
成果(50282)
(46838)
重点(44402)
(43700)
(43659)
课题(43222)
(42349)
(40834)
国家社会(40409)
创新(40053)
期刊
(171710)
经济(171710)
研究(104209)
中国(74672)
(60044)
管理(56734)
(50296)
学报(42794)
科学(42693)
(37092)
金融(37092)
教育(36823)
大学(34521)
农业(33659)
技术(32419)
学学(32327)
业经(29666)
财经(27784)
经济研究(26399)
(23994)
问题(22333)
(19761)
技术经济(18005)
(17868)
世界(16617)
国际(16341)
现代(16312)
财会(16187)
会计(15773)
商业(15249)
共检索到523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仲鸣  朱自超  张烨  
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实现实体经济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增长,是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当前正在推进的国企民营化改革实践为准自然实验,本文重点考察国有企业民营化改制是否影响企业的研发投资。采用倍差分法(DID)模型,以沪深上市公司民营化改制企业为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民营化改制后,企业研发投资意愿和强度显著提高,并且这种积极的正向效应具有可持续性;民营化改制企业高管持股占比越高,企业的研发投资增加越明显。进一步考察其效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民营化改制企业是通过降低政治成本和代理成本的路径来影响研发投资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夏后学   王鹏程   谭清美  
推动军民知识产权双向转化运用是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基础制度的必然选择,亦是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内在要求。基于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2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知识产权军民融合对民营企业研发活力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知识产权军民融合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研发投入,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以及其它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知识产权军民融合通过信息传递、治理赋能、降低融资成本以及研发合作促进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其作用效果受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摩擦因素影响;在不同规模、发展阶段、要素水平企业中,知识产权军民融合的影响效应表现出显著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增福  李铭杰  汤旭东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国务院清理政府欠款专项督导行动对民营企业长期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该行动显著提高了被督导地区民营企业的长期投资。其作用机理在于,专项督导行动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的内源融资水平,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增加和资产周转的加快;另一方面则改善了企业的外源融资状况,表现为商业信用的增加。进一步地,上述效应在经营较为稳健、融资约束较高、受中央产业政策扶持的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基于“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的研究场景,识别出政府欠款影响企业长期投资的因果关系,厘清了其中的作用机理,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以有效促进金融和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艳  王浣尘  
基于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和当前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现实背景,本文将产品市场开放和国有企业民营化置于一个框架内进行分析,探讨在政府、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多方博弈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民营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民营化可能导致本国企业降低产量,其原因在于产权变化后的企业在决定产量时较少考虑维持就业等非利润因素,同时由于国外企业参与了竞争,减少了其垄断利润。接下来分析了技术创新、税率等因素的变化对均衡产出和企业利润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本文结论所蕴涵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永军  李逸飞  刘畅  
减税降负是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2014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当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8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检验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与效果。研究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不仅具有额外的税收优惠效应,而且可以有效抑制企业产能过剩。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政策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进而抑制企业产能过剩。此外,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产权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本文不仅有助于揭示税收优惠影响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的机理与路径,明晰税收优惠产生作用的微观机理,而且对有效提升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学峰   蔡新怡  
2010年中国证监会将卖空机制引入资本市场。那么,卖空机制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呢?本文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期DID模型考察了卖空机制对企业研发操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能有效抑制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机制分析发现,卖空机制能能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降低企业内外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可抑制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卖空机制对企业研发操纵的抑制作用在竞争程度高行业中的企业、法治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和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中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由于卖空机制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因此卖空机制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为此,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研发操纵行为的治理力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玉明  刘晗  李双  邢超  
“金税三期”工程作为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来提高税务部门对企业经营状态的精准掌握与分析的数字化税收征管工具,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借助我国金税三期工程分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基于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于抑制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税收征管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水平、发挥规范治理作用两项机制抑制了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管理层存在短视主义情境下不利于抑制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而管理层积极语调蕴含信息,有助于抑制研发操纵。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研发操纵领域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同时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政府部门监管方式创新、数字化税收征管的微观经济后果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玉明  刘晗  李双  邢超  
“金税三期”工程作为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来提高税务部门对企业经营状态的精准掌握与分析的数字化税收征管工具,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借助我国金税三期工程分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基于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于抑制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税收征管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水平、发挥规范治理作用两项机制抑制了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管理层存在短视主义情境下不利于抑制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而管理层积极语调蕴含信息,有助于抑制研发操纵。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研发操纵领域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同时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政府部门监管方式创新、数字化税收征管的微观经济后果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泽  张涛  伏玉林  
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本文考察了加入WTO后进口自由化带来的进口竞争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一个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本文得到了以下结果:(1)进口竞争促进了本土企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进口竞争对效率不同的企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它阻碍了低效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高效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3)进口竞争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激励效应和规模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低效率企业,进口竞争负向作用的规模效应超过了正向作用的激励效应,因而,进口竞争阻碍了它们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相反,对于高效率企业,进口竞争正向作用的激励效应超过了负向作用的规模效应,甚至获得了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靖宇  张宏亮  
市场竞争是企业重要的外部治理工具。市场竞争可以通过产品市场的竞争淘汰和行业标杆等作用来提升投资效率。文章通过准自然实验方法和DEA包络分析的实证分析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加大能够促进企业根据投资机会进行酌量投资,从而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产品市场竞争通过代理成本的降低和激励有效性的提升来约束高管构建帝国动机,以提升根据投资机会相机决策的行为,这是产品市场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两种重要作用通道。同时,对于国有企业和功能性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的增强可以起到更大的投资效率提升作用,这表明这些企业对市场竞争的感知更敏锐。二次政策冲击的DID检验、虚拟政策冲击检验和PSM-DID检验的结果都未发生改变。文章的结果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企业效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婷   段尧清   吴瑾  
基于2009-2019年中国25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内在影响机制与城市异质性进行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且通过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发现,探寻城市规模与数字金融发展的平衡点、优化产业结构和集聚信息人才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城市创新的重要渠道,且该促进作用因城市地理区位、行政等级和科教水平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东西部城市、重点城市和高科教水平城市的创新驱动效应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学慧   何铭文   毕茜   赵斌杰  
2015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正式出台,其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以新《环保法》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更严苛的环境规制政策抑制了重污染企业的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且其影响在国有企业与大规模企业中更显著,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新《环保法》主要是通过加大政府干预程度进而影响企业投资。研究结果有助于扩展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框架,也有助于深入理解环境规制的政策效应和发展趋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严若森  
产权改革指导思想暗含的利空与利益均衡目标理论内生的缺陷是国有企业民营化改制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理论困境,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治理缺陷、利益集团改革理性的差异与冲突、就业转移阻滞所导致的双重约束以及财政供给与财政补偿的结构失衡则是国有企业民营化改制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实践约束。在国有企业民营化改制的进程中,在推行分类改革策略、优化企业治理系统与重构财政治理结构的同时,尚须不断强化改制的自增强机制,并不断强化"治理人"假设与和谐理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祝志勇  吴垠  刘燕  
民营化作为国有企业产权改制的主要方式不能动摇, 但必须重点研究国有企业民营化的约束机制。其中, 产权理论难有实质性突破和企业内部利益均衡模型难以真正形成构成了国企民营化的理论约束; 部门间就业转移阻滞、分级所有的国资管理体制、利益集团行为刚性、财政资源紧张与补偿制度缺失形成对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实践约束。摆脱这些约束, 国有企业民营化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毛杰   吴含秋   许宇鹏  
本文以2018—2021年A股IPO公司为样本,构建了PSM-DID模型,实证研究了注册制改革对IPO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注册制改革显著减少了IPO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尤其是更为显著地减少了非国有性质IPO公司的“业绩变脸”和经由低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IPO公司“业绩变脸”。本文的影响机制研究还进一步发现:注册制改革通过引导IPO公司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促进IPO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降低IPO公司壳价值这三种影响机制,得以减少了IPO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从不同的视角评估了注册制改革的政策效果,还为有关部门在推行注册制过程中促进IPO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