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1)
- 2023(17678)
- 2022(14780)
- 2021(13627)
- 2020(11666)
- 2019(26620)
- 2018(26303)
- 2017(51041)
- 2016(27926)
- 2015(31091)
- 2014(30631)
- 2013(30402)
- 2012(27558)
- 2011(24553)
- 2010(24528)
- 2009(22825)
- 2008(22612)
- 2007(19879)
- 2006(17429)
- 2005(15396)
- 学科
- 济(115915)
- 经济(115785)
- 业(101842)
- 管理(91484)
- 企(91180)
- 企业(91180)
- 方法(56127)
- 数学(46348)
- 数学方法(45621)
- 农(34286)
- 业经(34089)
- 财(33351)
- 中国(26788)
- 务(24419)
- 财务(24344)
- 财务管理(24314)
- 农业(24115)
- 企业财务(23056)
- 学(22852)
- 技术(21810)
- 理论(21750)
- 制(20734)
- 贸(20642)
- 贸易(20634)
- 地方(20037)
- 易(20019)
- 和(19854)
- 划(18584)
- 策(17539)
- 环境(16850)
- 机构
- 学院(401597)
- 大学(398169)
- 管理(161668)
- 济(157401)
- 经济(154189)
- 理学(140816)
- 理学院(139293)
- 管理学(136573)
- 管理学院(135885)
- 研究(128514)
- 中国(96414)
- 京(84747)
- 科学(83653)
- 农(74778)
- 财(70666)
- 业大(66033)
- 所(65618)
- 研究所(60126)
- 农业(59336)
- 江(58721)
- 中心(57837)
- 财经(57414)
- 北京(52712)
- 经(52282)
- 范(49197)
- 师范(48611)
- 州(47300)
- 院(46461)
- 经济学(46247)
- 商学(43212)
- 基金
- 项目(276543)
- 科学(216898)
- 基金(200741)
- 研究(195214)
- 家(177385)
- 国家(175852)
- 科学基金(151265)
- 社会(122454)
- 社会科(116113)
- 社会科学(116080)
- 省(109615)
- 基金项目(106418)
- 自然(101932)
- 自然科(99670)
- 自然科学(99642)
- 自然科学基金(97877)
- 划(91849)
- 教育(89734)
- 资助(83501)
- 编号(78591)
- 重点(61943)
- 成果(61294)
- 部(59447)
- 创(59251)
- 发(58100)
- 创新(54776)
- 课题(53792)
- 科研(53429)
- 业(52523)
- 计划(51651)
- 期刊
- 济(169691)
- 经济(169691)
- 研究(110106)
- 中国(71902)
- 学报(68968)
- 农(67972)
- 管理(62319)
- 科学(61853)
- 财(56154)
- 大学(51653)
- 学学(49283)
- 农业(46994)
- 教育(39827)
- 技术(36171)
- 业经(30555)
- 融(30377)
- 金融(30377)
- 财经(27898)
- 经济研究(26980)
- 业(26815)
- 经(23907)
- 问题(22036)
- 技术经济(21551)
- 科技(20405)
- 版(19979)
- 商业(18925)
- 统计(18917)
- 现代(18621)
- 业大(18540)
- 策(17925)
共检索到572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召敏 韩小芳 赵曙明
近30年来,中国企业雇佣关系模式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工作导向和组织导向等多种模式并存。西方雇佣关系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证实组织导向型雇佣关系模式是最优模式,然而中国情景下的众多企业倾向采取工作导向型。由于中国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形成过程与西方企业存在很大差异,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不能解释中国企业的现象,探讨中国情景下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具有必要性。已有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侧重关注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结果变量,但对其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未给予足够重视。运用最佳实践、高阶理论等观点,从多角度搭建企业雇佣关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标
民营企业信用缺失的诱致因素表现为:民营企业家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淡薄,轻视企业信用管理,此为其内部因素。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国家政策欠稳定,民营企业产权无保障,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征信体系不健全,法制建设不完善与执行不规范等也是不容忽视的诱因。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信用缺失 关键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文锋
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引进职业经理过程模式的研究发现,企业经营行为和管理状况构成了职业经理进入的主要影响因素,非正式招聘渠道以及内部评价成为民营企业改善职业经理进入过程的主要取向,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对此形成制约。文章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改善职业经理进入过程的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职业经理 进入过程 影响因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汪林 储小平
分析员工层面雇佣关系的内涵及其在组织公正与员工工作态度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对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并通过对675位广东民营企业员工问卷的实证分析检验了假设。研究发现,领导—部属交换与员工工作态度的相关性最显著,并在人际公正、信息公正与员工工作态度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心理契约违背与员工工作态度显著负相关,并在程序公正、分配公正与员工工作态度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民营企业不仅要通过创建公正的分配环境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态度,而且要善于构建能得到员工认同的雇佣关系,尤其是高质量的员工与直接领导之间的关系,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曙明 席猛 蒋春燕
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多样性表明,企业的雇佣关系模式不是既定的外生变量。本文认为,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选择与形成并不脱离于企业自身,它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密切相关,是基于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与能力而选择的结果。基于我国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425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配对样本数据,本文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能力是企业选择雇佣关系模式的重要前因变量,即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越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力越强,企业越会选择组织导向型(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模式;反之,企业则会选择工作导向型(准现货契约型)雇佣关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焦名海
企业提前终止校企合作导致"一次性"校企合作大量存在。以4家提前终止校企合作的企业为分析样本,采用案例研究法,识别出合作成本高、学生难以管理、单位负责人变更、企业业务变化、企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和无法共享学校资源等6个方面导致企业提前终止合作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认为这些关键因素非校企之间的本质性冲突,是可控的、也是相互影响的,由此提出避免企业提前终止校企合作的建议:提升学校的服务能力;分担弥补企业的合作成本;加强校企沟通;强化协议的约束力。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合作 提前终止 关键因素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巍 席小涛
高管团队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通过识别国际化战略意图和国际市场进入战略两类关键战略因素,以探讨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在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运用来自我国267家民营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既对企业国际化绩效产生直接影响,又通过国际化战略意图和国际市场进入战略两类中介变量来驱动企业国际化绩效;战略意图与进入战略两类关键战略因素在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与国际化绩效的关系中发挥关键联结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伟 唐国琼
本文采取关键利益相关者和关键性资源的公司治理理论,结合委托一代理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和关键性资源,从而分析了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治理结构的选择。
关键词:
关键利益相关者 关键性资源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买生 肖永根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竞争力的获得和其自身主动寻求转型息息相关。本文介绍了W科技公司转型过程,描述其转型的动因、过程和路径,并归纳概括了W公司转型的硬性要素框架。通过本案例研究,读者能够了解到组织转型的内涵,影响转型的主要因素,支撑组织转型所需要的能力和策略。本研究得到几个结论:(1)民营企业对外部市场及客户需求的把握是组织转型的外部动力要素;(2)民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控体系、产品创新等是组织转型的保障要素;(3)强有力的领导者是内外部资源、规划商业模式、设计管理体系等要素的整合要素;此外,本文还发现:(1)组织与环境的互动产生了组织转型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组织转型 组织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喆 黄沛 张良
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现代企业广为接受的获取竞争优势的选择之一。针对中国企业ERP系统实施成功率低的现状,在Ives、Hamilton和Davis(1980)的信息系统研究模型、DeLone和McLean(1992)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ERP系统实施成功模型来说明ERP系统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以及成功尺度,并运用定性多案例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采用Atlas/ti软件来辅助定性数据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忠 金星彤
基于47家民营企业430名员工的调查数据,在修订组织公正和雇佣关系量表基础上,从员工角度针对组织公正对雇佣关系影响的作用机理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组织公正中的程序公正与分配公正对基于雇主义务的雇佣关系具有正向影响,互动公正能够促进基于雇员义务的雇佣关系。同时,心理契约破裂在互动公正和分配公正对基于雇主义务的雇佣关系促进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上述发现,从理论上对雇佣关系的研究作了新的补充,在实践中对促进民营企业和谐雇佣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组织公正 心理契约破裂 雇佣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熊琪 张永艳 何晓斌
民营企业广泛吸纳社会就业,但民营企业的一些雇佣行为饱受诟病,主要体现在拖欠工资、劳动强度过高,以及缺乏基本福利保障等。实际上,不同的民营企业在雇佣行为上存在很大差别。民营企业家是企业决策机制的中心,他们的社会身份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雇佣行为,但是,现有研究很少从民营企业家社会身份出发解释这种差异。本文利用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民营企业家社会身份(包括政治身份、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对其雇佣行为(雇佣规模、员工薪酬水平和基本福利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拥有社会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员工数量和员工薪酬水平更高;拥有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基本福利水平更高;拥有或未拥有政治身...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淦未宇 覃天柱
员工雇佣保障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定就业市场的微观基础与实践路径。文章利用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民营企业家主观地位感知对企业员工雇佣保障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家主观地位感知能够强化雇员劳动权益保障质量。具体来讲,当企业家主观地位感知较高时,企业长期员工雇佣比例显著提升,短期和临时员工雇佣比例显著降低。进一步检验揭示,企业家主观地位主要藉由改善内部用工环境、增强员工“集体发声”和强化政企联结等三条路径提升员工雇佣保障质量。研究还发现,民营企业家主观地位感知对员工雇佣保障的作用强度还受到企业所在地区官员晋升预期、市场化进程、失业率水平和企业个体特征的异质性影响。文章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揭示了企业家主观地位感知对员工雇佣保障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拓展了员工权益保障主题的研究文献。它也为营造尊重企业家干事创业社会氛围、增强企业家自我认同以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周中胜
本文以2007~2009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劳动雇佣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与公司的雇佣人数及雇佣成本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正相关的关系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为突出;民营公司的政治联系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结果表明,尽管民营公司通过建立与政府的政治联系可能会在银行信贷、财政补贴、市场准入等方面获取租金收益,但与此同时,公司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能如劳动力就业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詹婧
一国劳动关系模式受到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表现;雇佣调整策略是企业在经营不景气或感觉冗员较多时主动采取的一系列调整方式。因此,本文通过对日、德、美三国不同劳动关系模式下企业所选择不同雇佣调整策略的总结,梳理出各国雇佣调整策略的特点及其与本国劳动关系模式的关系。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指出这些雇佣调整策略对于我国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