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4)
- 2023(15534)
- 2022(13201)
- 2021(12221)
- 2020(10486)
- 2019(23773)
- 2018(23575)
- 2017(45887)
- 2016(24872)
- 2015(27889)
- 2014(27716)
- 2013(27452)
- 2012(24942)
- 2011(22155)
- 2010(22172)
- 2009(20966)
- 2008(21010)
- 2007(18681)
- 2006(16643)
- 2005(15157)
- 学科
- 济(102776)
- 经济(102616)
- 业(100061)
- 管理(91812)
- 企(91463)
- 企业(91463)
- 方法(46395)
- 数学(36808)
- 数学方法(36383)
- 财(36258)
- 业经(32697)
- 农(31504)
- 务(26658)
- 财务(26580)
- 财务管理(26548)
- 企业财务(25279)
- 制(24919)
- 中国(23890)
- 农业(21867)
- 技术(20309)
- 理论(19131)
- 和(18849)
- 体(18677)
- 划(18099)
- 地方(17691)
- 学(17615)
- 策(16997)
- 贸(16820)
- 贸易(16812)
- 易(16342)
- 机构
- 学院(358400)
- 大学(355914)
- 管理(148126)
- 济(144444)
- 经济(141352)
- 理学(127513)
- 理学院(126250)
- 管理学(124416)
- 管理学院(123762)
- 研究(111851)
- 中国(87286)
- 京(75155)
- 财(72068)
- 科学(66775)
- 财经(56709)
- 农(56366)
- 所(55112)
- 江(53373)
- 业大(51502)
- 经(51438)
- 中心(50881)
- 研究所(49288)
- 北京(47334)
- 农业(43983)
- 州(42973)
- 范(42643)
- 师范(42293)
- 经济学(42290)
- 财经大学(41967)
- 院(40551)
- 基金
- 项目(236746)
- 科学(187733)
- 研究(176119)
- 基金(173328)
- 家(148719)
- 国家(147413)
- 科学基金(129160)
- 社会(111584)
- 社会科(105776)
- 社会科学(105750)
- 省(92635)
- 基金项目(92220)
- 自然(83869)
- 自然科(81938)
- 自然科学(81917)
- 自然科学基金(80499)
- 教育(79782)
- 划(76354)
- 编号(72104)
- 资助(71095)
- 成果(58107)
- 部(52259)
- 重点(51666)
- 创(51243)
- 发(49085)
- 课题(48416)
- 制(47603)
- 创新(47173)
- 国家社会(45401)
- 教育部(45372)
- 期刊
- 济(164998)
- 经济(164998)
- 研究(106699)
- 中国(66901)
- 财(60024)
- 管理(59617)
- 农(53118)
- 学报(51289)
- 科学(48586)
- 大学(40214)
- 学学(38124)
- 农业(36526)
- 教育(35004)
- 融(33555)
- 金融(33555)
- 技术(32146)
- 业经(28873)
- 财经(28504)
- 经济研究(24854)
- 经(24235)
- 问题(21234)
- 业(20318)
- 技术经济(19029)
- 财会(18122)
- 理论(17856)
- 现代(17848)
- 科技(16818)
- 商业(16202)
- 版(16176)
- 实践(16083)
共检索到531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邓向荣 于中鹏
我国民营企业高集中度、家族化股权结构的内在稳定机制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增长动机。股权优化设计的目的是以股权换发展,最终建立多元化动态化的股权结构,从而实现民营企业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股权优化 稳定机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明生
本文从20年来民营企业发展的情况出发,针对目前要求民营企业股权分散的呼声,提出股权结构无差异假说,即股权结构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而治理模式才是关键因素。因此,民营企业应当在治理模式的改进上下功夫,吸收最新的治理理论,建立既涵盖社会责任,又考虑家族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混合治理模式,实现家族治理、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与共同治理的混合。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民营企业 治理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华欣 张月莹
本文以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的应用为研究视角,首先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的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总结,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序,最后从内因和外因的角度探讨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的相应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韦浪 赵劲松
创新是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混合所有制能否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有待进一步证实。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非控股国有股权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控股国有股权能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水平,且这一提升作用主要集中在发明专利申请数,对非发明专利无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在高新技术行业、国有股权层级更高的企业和民企出身的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发现,非控股国有股权在提高创新投入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发明创新效率。考察作用机制发现:一方面,非控股国有股权带来的资源效应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使企业敢于投入创新;另一方面,非控股国有股权通过投资于同一行业的其他企业能为当前企业带来行业经验和行业资源,从而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非控股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水平的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也为在当前制度背景下如何推动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明敏 李秉祥 惠祥
本文以正在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探讨如何发挥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存在是导致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之一,其控制权私利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可能性负相关。国有股权参股比例与民营企业过度投资呈倒U型关系,只有当参股比例大于监督的成本效果阈值时,国有股对民营企业第一大股东的监督才能缓解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因此,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都适合参与"混改",国有股权参股民营企业的比例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雪梅 卜华
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要求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是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使得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而影响盈余管理最主要的原因是股权结构(李常青、管连云,2004)。我国股权集中度较高,大股东具有绝对优势,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扭曲盈余信息从而谋取利益(顾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正英 李益娟 常昀
本文考察了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对R&D投资的传导效应,通过对2008至2010年深沪两市披露了研发支出数据的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发现公司的股权结构与企业R&D投资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而股权集中度在一定区间内的变动对企业R&D投资影响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与第一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会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而更加频繁,从而导致利益输送行为的发生,并最终弱化企业的R&D投资。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股权制衡作为公司内部的治理机制,可以缓解股权集中度的变动对研发投资的不利影响,区别于高股权制衡样本企业,低股权制衡企业R&D投入受挤占的程度较弱。此外,法律环境的完善作为外部治理机制可以有效制约股权集中对研发投资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颖 张婷
民营企业遭遇流动性危机,各地国资部门通过旗下子公司以股权支持方式助力民营企业融资纾困。以21家受助民营企业为样本,分析其所属行业的特点、债务结构特性、股权质押状况及股权支持方式涉及的转让价格等。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源于高比例股权质押引起的平仓风险、不合理债务结构引起的潜在资金链断裂风险,受助民营企业多为战略新兴行业的中小企业,且在接受股权支持方式后流动性风险得到缓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军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相对于国有企业,有着更灵活更有效的激励方式。但是,民营企业要想在经济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就要在学习现代激励手段的基础上对激励机制进行完善,而股权激励就是民营企业激励机制演进过程中的一种创新制度。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民营企业 经营策略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珏廷 李善民
国有资本入股是目前化解民营企业股权质押危机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国有资本在抗风险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国有股东在抗风险过程中是否发挥治理作用尚不清晰。本文基于2014―2021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发现国有股东通过显著提高民营企业的股权质押解除率化解资本市场的股权质押危机,这种作用在企业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程度越大、国有股东“退出威胁”的可信度越高和退出的潜在影响程度越大时越显著,该结果证明国有股东是通过“用脚投票”的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股东参股与相关正式制度之间具有互补关系;经济后果方面,国有股东降低了股权质押导致的盈余管理,降低了参股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并增加了参股企业的盈利能力,长期来看显著提升了高质押企业的价值。本文揭示了国有股东化解民营企业股权质押危机的作用机理,为国有资本的公司治理功能提供了实证证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章卫平
由股权质押引起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事件引起了市场的关注,相关的分析研究也不断增加,文章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从股权质押角度进行了民营企业控制权转移风险的案例分析。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控制权转移 风险 股权质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建林
"融资难"和"融资贵"是民营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家族控制和国有股权共存于一个企业将成为普遍现象。那么,这两者的共存是否有利于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呢?本文收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分析家族控制和非控股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交互效应。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家族控制两权偏离度和非控股国有股权对债务融资发挥互补效应。基于制度环境的分类研究显示,该互补效应只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显著。(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企业的家族化色彩较强时,家族涉入与非控股国有股权的共存对债务融资发挥替代效应;当企业的家族化色彩较弱时,家族涉入与非控股国有股权的共存对债务融资发挥互补效应...
关键词:
家族控制 非控股国有股权 债务融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贝贝 陈培友 高太光
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与国有股权数据相匹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参股可以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其机制在于国有股权通过降低民营企业金融化程度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当民营企业处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和行业竞争度较高的环境中时,国有股权参股促进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作用更显著;当国有股权属于中央企业时,更能促进民营企业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娆 杨小伟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企业信用评级不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利用不同股权的融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进行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能显著提升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股权参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经营风险,提升民营企业信用评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管理层代理成本、国有股权制衡度、行业竞争程度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时,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信用评级的提升作用更有效。研究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承载着巨大制度红利,有助于实现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对国有资本和民营企业具有“1+1>2”效应,对混改政策实施效应和民营企业是否引入国有股权有重要决策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恒泰 王妍
以2014~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能够减少民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于较差的内外部治理环境,高质量的内外部治理环境中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在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仅进一步检验了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科学性,同时也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数据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