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3)
2023(12456)
2022(10135)
2021(9387)
2020(8318)
2019(19248)
2018(19199)
2017(37846)
2016(20571)
2015(23277)
2014(23199)
2013(22991)
2012(20993)
2011(18704)
2010(19180)
2009(18359)
2008(18678)
2007(17071)
2006(14786)
2005(13523)
作者
(58808)
(49408)
(49159)
(46912)
(31590)
(23616)
(22489)
(19140)
(18368)
(17787)
(16624)
(16611)
(15879)
(15586)
(15240)
(15239)
(14970)
(14709)
(14407)
(14224)
(12301)
(12154)
(12106)
(11358)
(11195)
(11067)
(11003)
(10944)
(9831)
(9828)
学科
(95040)
经济(94933)
(92600)
(83722)
企业(83722)
管理(75608)
方法(47920)
数学(39441)
数学方法(38842)
(31614)
(30307)
业经(29518)
(24417)
财务(24373)
财务管理(24342)
企业财务(23143)
农业(21559)
中国(19841)
(18698)
技术(18508)
理论(16995)
(16415)
(15837)
(15555)
贸易(15548)
(15502)
(15102)
地方(14699)
(14268)
(13555)
机构
学院(304661)
大学(298405)
(127570)
管理(125318)
经济(125109)
理学(108154)
理学院(107156)
管理学(105318)
管理学院(104773)
研究(90700)
中国(73204)
(61425)
(60648)
科学(54199)
(51317)
财经(48370)
(46515)
(45802)
业大(43960)
(43771)
中心(43254)
研究所(41017)
农业(40437)
北京(38475)
经济学(38121)
(36938)
财经大学(35533)
商学(34754)
(34740)
经济学院(34627)
基金
项目(194468)
科学(154654)
研究(142781)
基金(142233)
(121935)
国家(120832)
科学基金(106225)
社会(91089)
社会科(86443)
社会科学(86417)
(77789)
基金项目(75006)
自然(69234)
自然科(67713)
自然科学(67696)
自然科学基金(66577)
教育(66415)
(63594)
资助(59340)
编号(58932)
成果(46492)
(43266)
(43180)
重点(43114)
(41203)
(40961)
创新(39546)
课题(39239)
教育部(37505)
科研(37495)
期刊
(142247)
经济(142247)
研究(83592)
中国(54892)
(52646)
管理(49737)
(48211)
学报(41176)
科学(40434)
农业(32551)
大学(32107)
学学(30695)
技术(30049)
(28646)
金融(28646)
教育(26927)
业经(26170)
财经(24691)
经济研究(21974)
(21142)
(19962)
问题(18755)
技术经济(18732)
统计(17153)
财会(16651)
(16107)
商业(15390)
现代(14727)
决策(14293)
(14064)
共检索到444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颖  张婷  
民营企业遭遇流动性危机,各地国资部门通过旗下子公司以股权支持方式助力民营企业融资纾困。以21家受助民营企业为样本,分析其所属行业的特点、债务结构特性、股权质押状况及股权支持方式涉及的转让价格等。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源于高比例股权质押引起的平仓风险、不合理债务结构引起的潜在资金链断裂风险,受助民营企业多为战略新兴行业的中小企业,且在接受股权支持方式后流动性风险得到缓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章涛  
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17~2018年实施股权质押的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地方政府纾困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股权质押的情景下,民营企业获得政府纾困的概率及金额与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关,即民营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其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可能性越大,纾困的力度也越大。并且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政府对承担社会责任越多的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纾困的概率和力度越大。该结论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与政府"支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化解民营企业股权质押风险有效途径的证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辛静  
2018年10月以来,各地政府以缓解股权质押及债务风险为突破口,多措并举为民营企业纾困。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总结深市191家上市公司接受地方政府及国资纾困情况,对当前民企面临的经营、股权及融资困境进行分析,并对债权及股权两大类纾困方式进行梳理。调查结果显示,被纾困民企整体质押风险与短期资金困境已获一定程度缓解,其中获得国资大比例入股的公司融资状况改善明显,但整体来看风险的根本化解依然存忧。同时,纾困执行中存在纾困边界不明、民企政策依赖、政策堵点影响效率等问题及难点。本文从监管实践角度出发就优化交易规则、加大被纾困企业监管力度、总结经验分类施策等方面提出监管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一松  
以2017—2019年出现股权质押风险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理论分析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对其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出现股权质押风险的民营企业中,国有资本参股的民营企业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概率和力度更大;国有资本的比例越大,民营企业获取纾困的概率和力度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异地国有资本参股的样本中,上述促进作用更不明显。在纾困效果方面,获得纾困的民营企业的股权质押风险得到缓解,短期市场反应为正;纾困力度越大,纾困效果越显著。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取地方政府纾困,从而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股权质押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一松  李泽宇  郑鸿锐  
本文以2017-2019年我国出现股权质押风险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民营企业与银行的信贷关系对民营企业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出现股权质押风险时,有银行借款的企业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概率和力度更大;并且,银行借款越多,企业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概率和力度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民营企业与银行的信贷关系对民营企业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促进作用更不明显;在纾困效果方面,相对于没有获得地方政府纾困的民营企业,获得地方政府纾困的民营企业的股权质押风险得到缓解的程度更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地方政府在纾解民营企业股权质押风险的工作过程中,应当淡化对信贷关系的考量,更加注重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明生  
本文从20年来民营企业发展的情况出发,针对目前要求民营企业股权分散的呼声,提出股权结构无差异假说,即股权结构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而治理模式才是关键因素。因此,民营企业应当在治理模式的改进上下功夫,吸收最新的治理理论,建立既涵盖社会责任,又考虑家族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混合治理模式,实现家族治理、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与共同治理的混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巩娜  
以2008~2011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3SLS回归分析以及DID模型,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而高科技行业的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加强这种正向影响;对于股权激励具体方案的分析表明,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与研发投入有弱相关关系,行权条件当中非财务指标的使用对于企业研发投入有正向影响,但是相对绩效指标的使用则对于研发投入有抑制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俊海  刘凤琴  
关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已提出了不少见解,但对众多未上市的中小民营企业方面的研究却涉及甚少。本文主要通过对温州龙港中小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与经营业绩关系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后,得出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小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的基本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志勇  张莉涓  
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升级的金融需求、信用体系的日益完善和风险压力的逐步加大,金融如何在业务范围广、企业差异大、转型创新难的特殊复杂环境下,有效地支持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焦点问题。对此,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依托大数据、智能化的"最先一公里"顶层决策体系和"最后一公里"政策落地体系,助力精准式支持、直通式服务,把金融发展与民营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真正转变为经营效益、充分就业和良性成长,切实服务于民营企业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章卫平  
由股权质押引起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事件引起了市场的关注,相关的分析研究也不断增加,文章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从股权质押角度进行了民营企业控制权转移风险的案例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琳  
2018年下半年以来,民营企业及其大股东的流动性困境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设立以化解流动性风险为目的纾困基金是民企纾困的主要方式,纾困基金通过债权型和股权型投资模式对接民营企业。已实施的项目以债权型纾困方式居多,被纾困民营企业多数是业绩表现较好但暂时出现了现金流缺口,民企纾困体现出了"救急不救穷"的特点。由于是政策主导,民企纾困中潜在的非市场化操作风险不容忽视,应注意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目前的民企纾困主要是兜底短期流动性风险,中长期的经营困境仍需通过弥补制度漏洞造成的市场失灵来解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阳  陈培培  闵剑  
国有股权参股民营企业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部分,目前学者们关于非控股国有股权在民营企业中能否发挥治理作用的问题存在较大争议,未形成统一认识。文章基于文献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关于国有股权参股、监管问询以及其间关联关系的研究结论进行全面梳理和对比归纳,提炼出一个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监管问询作用机制的研究框架,最后提出该领域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明敏  李秉祥  惠祥  
本文以正在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探讨如何发挥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存在是导致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之一,其控制权私利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可能性负相关。国有股权参股比例与民营企业过度投资呈倒U型关系,只有当参股比例大于监督的成本效果阈值时,国有股对民营企业第一大股东的监督才能缓解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因此,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都适合参与"混改",国有股权参股民营企业的比例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瓅  赵忻  
员工持股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通过持股分享产权,带有福利收入导向,以后逐渐演化成激励导向的利润分享模式。这一模式对中国民营企业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和留住人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员工持股的概念与意义阐释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员工持股的不同实现方式、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而对民营企业实行员工持股的前提条件、关键要点做了积极的探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荀子周  
2018年股市暴跌,民营企业陷入融资和运营双重困境,多部委密集发声驰援民营企业,在民企纾困政策的引导下,大量纾困基金纷纷成立为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输血”,助其缓解流动性风险。然而在民营企业纾困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出现控制权转移的情况,文章选取成功避免控制权转移的案例,从纾困基金的交易结构、运营管理、基金推出三个阶段分析案例企业存在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以及采用的控制措施,力求为类似企业的风险防范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