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7)
- 2023(11912)
- 2022(9648)
- 2021(8902)
- 2020(7583)
- 2019(16692)
- 2018(16275)
- 2017(31261)
- 2016(16992)
- 2015(18897)
- 2014(18916)
- 2013(18432)
- 2012(16969)
- 2011(14900)
- 2010(15380)
- 2009(14927)
- 2008(15624)
- 2007(14468)
- 2006(12993)
- 2005(12273)
- 学科
- 业(87230)
- 企(81264)
- 企业(81264)
- 管理(73968)
- 济(73078)
- 经济(72940)
- 财(32071)
- 方法(30689)
- 业经(28415)
- 农(25923)
- 务(24455)
- 财务(24426)
- 财务管理(24394)
- 企业财务(23258)
- 数学(22303)
- 数学方法(22031)
- 制(21723)
- 农业(18748)
- 中国(16935)
- 技术(16800)
- 体(16762)
- 策(15149)
- 划(14892)
- 体制(14472)
- 理论(14291)
- 和(13644)
- 企业经济(12534)
- 经营(12380)
- 贸(12069)
- 贸易(12061)
- 机构
- 学院(252008)
- 大学(246947)
- 济(105592)
- 经济(103545)
- 管理(100998)
- 理学(85797)
- 理学院(85013)
- 管理学(83856)
- 管理学院(83391)
- 研究(76677)
- 中国(64868)
- 财(58013)
- 京(50797)
- 财经(44261)
- 科学(42657)
- 经(40049)
- 江(40004)
- 农(39558)
- 所(37938)
- 中心(35904)
- 研究所(33039)
- 业大(32844)
- 财经大学(32497)
- 北京(31967)
- 经济学(31660)
- 州(31492)
- 农业(30733)
- 商学(29609)
- 商学院(29350)
- 经济学院(28407)
- 基金
- 项目(153952)
- 科学(123518)
- 研究(116341)
- 基金(113986)
- 家(96748)
- 国家(95776)
- 科学基金(84944)
- 社会(76346)
- 社会科(72295)
- 社会科学(72277)
- 省(60163)
- 基金项目(59604)
- 自然(53381)
- 教育(53149)
- 自然科(52193)
- 自然科学(52180)
- 自然科学基金(51362)
- 划(48797)
- 编号(46918)
- 资助(46070)
- 成果(38658)
- 制(35673)
- 业(35340)
- 创(35063)
- 部(34731)
- 重点(33896)
- 课题(31874)
- 创新(31844)
- 发(31681)
- 国家社会(31639)
- 期刊
- 济(127848)
- 经济(127848)
- 研究(77018)
- 中国(52399)
- 财(52345)
- 管理(44511)
- 农(39362)
- 学报(33224)
- 科学(32868)
- 融(29489)
- 金融(29489)
- 大学(27175)
- 农业(26331)
- 学学(26002)
- 财经(23639)
- 教育(23334)
- 技术(23175)
- 业经(22502)
- 经(20252)
- 经济研究(19255)
- 问题(16079)
- 财会(15742)
- 业(15545)
- 技术经济(14328)
- 会计(13588)
- 贸(13167)
- 现代(13036)
- 世界(12430)
- 版(12131)
- 商业(11809)
共检索到393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申文君 王田田
债转股是我国民营企业破产重整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在制度和理论层面还缺乏明确的指引,这也导致债转股法律性质存在“债权出资抵销说”“代物清偿说”“财产分配说”的争议。在重整实践中,债转股还面临着启动规则模糊、转股后法律效力不明、新股东行权不畅、股权退出机制不健全等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债转股功能价值及规范逻辑的分析,界定其实质上具有双重法律属性,进而从债转股启动、实施到退出的全流程入手,深入探究民营企业重整中适用债转股的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思路,以期全面促进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破产重整 债转股 制度逻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巫文勇 杨雨淋
法院强制批准企业破产重整,实际上是公权力借用“社会公共利益”这一模糊概念对破产重整自愿选择和协商价值的否定,增加债权人机会成本,强迫多数债权人接受不可预期的风险,将重整失败的后果转移至债权人。所以企业破产重整立法应该对“社会公共利益”“债权人私权利保护”和潜在的“机会成本”进行平衡,确保能够通过一个公平、合理的债务清偿规则和清偿标准保障其权利。法律应该充分考虑重整存在的风险、预期效益以及债权人损失的时间价值、投资机会和债权人所属行业特征,根据权责均衡原则设置清偿规则与标准,而不是笼统地进行原则性描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健 赵雪
市场化债转股是目前形势下批量降低企业负债率水平,缓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市场化债转股的地位与作用,并与1999年实施的债转股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当前债转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市场化债转股 去杠杆 退出机制 资本占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芳 刘思璠
企业破产重整豁免债务虽为税法意义上的所得,但由于企业破产重整与正常企业重组豁免债务的性质和目的不同,且课税规则的沿用导致债权人实际承受豁免债务纳税负担,将正常企业重组豁免债务课税规则适用于破产重整企业有所不妥。破产重整豁免债务课税制度是缓解破产重整当事人矛盾的前提,是平衡企业利益与国家税收利益的关键,也是完善递延纳税政策的必由之路,有必要构建企业破产重整豁免债务课税制度。在明确企业破产重整豁免债务属于享受非免税税收优惠待遇的收入后,通过判断豁免债务所得税对重整企业财务负担的加重程度设置适用不同比例条件的递延纳税制度,同时从税收立法、法律适用和税收监管层面予以全方位保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翠萍 张静
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六稳”的生力军,其债务问题不容忽视。为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趋向多元化,其中庭外债务重组和进入司法程序内的破产重整是最常见的化解民营企业债务风险的方式。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方式的共通性和差异性,认为破产重整较之债务重组,对化解民营企业债务风险具有优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国内外破产重整比较分析,借鉴国外优势,对目前国内存在的包括缺乏一揽子解决企业破产重整的长效工作机制、制度亟待完善、缺乏重整企业修复信用的差异化政策等问题,探索解决路径,进一步完善优化破产重整工作机制,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的同时,有效化解民营企业债务风险,推动困境企业重整再生,实现共赢。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债务风险 破产重整 信用修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左北平
一、案例介绍山西联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盛能源")及关联企业(以下简称"联盛集团")破产重整案情简介:山西联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主要经营范围为煤气开发利用、矿山机电设备供应;为本公司投资的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咨询与管理服务。联盛能源为联盛集团的核心控制平台,在后续经营过程中,联盛集团根据经营需要,又陆续成立了多家关联企业。自2013年开始,由于市场变化、企业扩张过度和企业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睿妮
重整程序中商业银行债转股有别于政策性债转股,是指企业进入重整程序后,重整企业对债转股权人及原股东所构成的全体新股东以重整企业资产为限所做的整体分配,宜采财产分配说。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化、实施依据特定化、组合方式多样化三大特点。法律同政策和实践脱节,导致重整程序商业银行债转股陷入诸般困境,出现了法律规范零散模糊未做好与重整制度的衔接、实施机构在间接持股模式中缺乏独立性、重整程序中商业银行债转股退出乏力等问题。对此,要健全重整中商业银行债转股实体规范、保障实施机构在间接持股模式中的独立性、创新重整程序中商业银行债转股退出方式。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债转股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建平
债转股作为一种债务重组形式,体现债权人为修改债务条件而作出的让步。债转股的实施可以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价值,达到减少财务费用和降低杠杆的目的。本文结合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和债转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民营企业债转股实施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民营企业债转股实施的难度,最终给出配套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债转股 AMC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纯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确立了企业破产重整制度,既为债权人实现债权提供了新的途径,又为债权人维护债权带来了重大影响。加强对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的研究,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及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对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破产重整法律制度,对我国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在债权人权益维护方面具有的制度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及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对完善我国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债权人 利益保护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梁鸿飞
破产制度是一种维护市场信用的履约还债激励机制。无论是破产清算还是重整,都是为了使市场主体行为受到制度上的激励和约束。制定统一、规范的企业破产法,建立企业破产和重整制度,这仅仅是完善市场机制的第一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法律的正确实施上。从完善市场机制的需要出发,新的破产法出台以后,有必要明确法院在解决企业破产问题上的主导性和独立地位,以树立法律的权威。与法院的主导性和独立地位同等重要的是执法的公正性,企业破产、重整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的发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法院对于此类案件的公正判决,取决于法院正确断案的概率。
关键词:
破产制度 市场机制 激励和约束 信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宁
第二轮债转股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对当前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我国目前企业破产债务重组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企业重整债转股的适用需要在明确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债务风险和资产状况明确债转股的功能定位、重整方案、适用范围、信息披露、股权治理机制和退出机制,同时防范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名股实债纠纷风险以及退出风险等。
关键词:
破产 企业重整 债转股 市场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将常规信访工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利于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整合官僚体制内部资源,推动基层信访问题尤其是信访疑难案件的解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际运行受官僚体制内部各种复杂交错关系的影响,使该项制度的实践逻辑呈现出与制度文本规定的偏差,主要存在权力推动与权力依赖、权力与责任倒置、首问负责制与专业分工矛盾、选择性治理与接访绩效的消解、政治与专业的冲突等问题。大接访制度的运行必须嵌入于官僚体制之中,官僚体制将大接访制度吸纳进入了其自身的运转逻辑,并按照官僚体制的内部运作规则对该项制度进行改造。近期应加大对领导干部实质性解决信访问题的考核,而不是过于注重对领导接访台帐、文案等形式程序的考核;可以在接访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保持适当平衡,避免大接访制度过多冲击领导干部的常规业务工作;长期应在形成信访问题的根源上着力,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构建干部与群众良性对话、协商的平台。切实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只有这样大接访制度才可能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县委书记大接访 群众路线 信访制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将常规信访工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利于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整合官僚体制内部资源,推动基层信访问题尤其是信访疑难案件的解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际运行受官僚体制内部各种复杂交错关系的影响,使该项制度的实践逻辑呈现出与制度文本规定的偏差,主要存在权力推动与权力依赖、权力与责任倒置、首问负责制与专业分工矛盾、选择性治理与接访绩效的消解、政治与专业的冲突等问题。大接访制度的运行必须嵌入于官僚体制之中,官僚体制将大接访制度吸纳进入了其自身的运转逻辑,并按照官僚体制的内部运作规则对该项制
关键词:
县委书记大接访 群众路线 信访制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将常规信访工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利于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整合官僚体制内部资源,推动基层信访问题尤其是信访疑难案件的解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际运行受官僚体制内部各种复杂交错关系的影响,使该项制度的实践逻辑呈现出与制度文本规定的偏差,主要存在权力推动与权力依赖、权力与责任倒置、首问负责制与专业分工矛盾、选择性治理与接访绩效的消解、政治与专业的冲突等问题。大接访制度的运行必须嵌入于官僚体制之中,官僚体制将大接访制度吸纳进入了其自身的运转逻辑,并按照官僚体制的内部运作规则对该项制
关键词:
县委书记大接访 群众路线 信访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冯洋 王姿惠
企业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事关数据价值的实现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此项改革优势明显,发展形势总体向好,各地涌现出一批可资借鉴的典型模式。对其进行考察,可以提炼出企业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有益经验。当前,实践中还存在数据确权、供需撮合、市场建设、数据治理等方面的问题。由此,我国应当建立起企业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基础制度,即产权结构性分置的权利制度、数商类型丰富且服务齐全的主体制度、规范高效且互联互通的市场制度、多元共治且激励相容的监管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