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7)
- 2023(13028)
- 2022(11045)
- 2021(10371)
- 2020(8837)
- 2019(20182)
- 2018(20050)
- 2017(38963)
- 2016(21093)
- 2015(23591)
- 2014(23368)
- 2013(23209)
- 2012(21071)
- 2011(18523)
- 2010(18417)
- 2009(17189)
- 2008(17202)
- 2007(15182)
- 2006(13264)
- 2005(11813)
- 学科
- 业(90440)
- 济(90006)
- 经济(89903)
- 企(83552)
- 企业(83552)
- 管理(78051)
- 方法(42127)
- 数学(32826)
- 数学方法(32417)
- 业经(30491)
- 财(28581)
- 农(27555)
- 务(22503)
- 财务(22440)
- 财务管理(22418)
- 企业财务(21229)
- 技术(19919)
- 农业(19820)
- 中国(19543)
- 理论(17849)
- 和(17251)
- 制(16981)
- 划(15978)
- 学(15471)
- 地方(15321)
- 策(15279)
- 贸(14493)
- 贸易(14487)
- 易(14051)
- 体(13480)
- 机构
- 学院(303549)
- 大学(298749)
- 管理(128916)
- 济(120606)
- 经济(118100)
- 理学(111550)
- 理学院(110465)
- 管理学(108788)
- 管理学院(108243)
- 研究(92047)
- 中国(70990)
- 京(63694)
- 科学(57124)
- 财(55546)
- 农(48545)
- 所(45375)
- 业大(45093)
- 财经(44845)
- 江(44342)
- 中心(41860)
- 研究所(41113)
- 经(40709)
- 北京(39971)
- 农业(38110)
- 州(36240)
- 范(36149)
- 师范(35854)
- 商学(34825)
- 经济学(34521)
- 商学院(34476)
- 基金
- 项目(204537)
- 科学(161836)
- 研究(151951)
- 基金(148460)
- 家(127595)
- 国家(126428)
- 科学基金(111006)
- 社会(94872)
- 社会科(89927)
- 社会科学(89904)
- 省(81300)
- 基金项目(79557)
- 自然(72856)
- 自然科(71192)
- 自然科学(71177)
- 自然科学基金(69927)
- 教育(68455)
- 划(66412)
- 编号(62788)
- 资助(60855)
- 成果(49170)
- 创(45014)
- 重点(44539)
- 部(44386)
- 发(43112)
- 课题(41693)
- 创新(41226)
- 业(41207)
- 项目编号(39385)
- 科研(38821)
- 期刊
- 济(135510)
- 经济(135510)
- 研究(86049)
- 中国(52770)
- 管理(51412)
- 财(45569)
- 农(44924)
- 学报(42929)
- 科学(41500)
- 大学(33047)
- 农业(31758)
- 学学(31332)
- 教育(29950)
- 技术(29290)
- 业经(24873)
- 融(23198)
- 金融(23198)
- 财经(21723)
- 经济研究(20290)
- 经(18516)
- 业(18476)
- 技术经济(17568)
- 问题(17352)
- 现代(15585)
- 财会(15035)
- 科技(15034)
- 图书(14781)
- 理论(14756)
- 商业(14249)
- 实践(13432)
共检索到436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燕平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由于缺乏产权观念,造成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模糊,产权边界不清,产权主体虚置,产权责任不明,使企业合理的运行机制难以建立,具体表现在: 1.出资权主体不清 在传统的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通过各级政府和部门来管理,谁都代表所有者行使所有权,缺乏一个集中的、具体的人格化产权代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齐键
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特点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法人制度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现代企业。 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艺曲
本文以四通集团的产权改制为例子,来探讨“经理层融资收购”(MBO)在中国的实践及民营企业利用MBO进行产权改制的可能性。作者认为,MBO为中国民企的产权改制提供了极好的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华欣 张月莹
本文以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的应用为研究视角,首先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的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总结,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序,最后从内因和外因的角度探讨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的相应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戴英马
明晰产权和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率的途径戴英马目前由于相当多的乡镇集体企业是靠银行贷款高负债运转,企业往往家底空空,历年的减免税资金也已经大量损漏流失。例如勤县有一个乡,共有乡办企业40家,总资产5854万元,总负债4820万元,银行贷款就达2525万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笑仙
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回避着深层次的矛盾,产权问题是其核心问题。因此,应从产权明晰这一关键问题入手,寻求解决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等问题的途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汉川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明晰化改革的目标与途径林汉川OntheObjectivesoftheReformforStateEnterprisetoMakePropertyClearupandItsMethod¥(LinHanchuan)MainPoints:a...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蒙鼎铭
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是当前深化商业企业改革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但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之前,由于“左”的思想影响,这是理论上—个禁区。只要提出“产权”关系问题,就会被戴上鼓吹资本主义、否定公有制的帽子。我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化,理顺国有商业企业的产权关系,使企业产权关系明晰化,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有人比喻国有企业改革如中国足球队—样冲不出亚洲是缺少临门一脚。否则所谓深化改革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那种同指令性计划经济结合一起的产权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葛承群 杜永美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创新工程,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广大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为了有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尽快建立和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进程。本文仅就明晰现代企业产权关系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地位问题,谈点粗浅理解和认识,以求教于大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炯 胡培 任志安
如果将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在位等同于产权明晰 ,那么这种狭义的产权明晰是不完善的 ,它忽视了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产权要求 ;而建立在完全界定所有利益相关者产权边界之上的中义的产权明晰又是不可能的 ,这是因为现实中的交易成本总是为正 ,它致使企业中总是存在一定的公共产权。所以 ,产权明晰的最重要工作是如何对企业公共产权进行分配 ,以使其外部性最小 ,这也正是企业治理的本质所在。
关键词:
产权 产权明晰 企业治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斌
产权理论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当前中国企业改革中,特别要防止西方产权理论可能造成的误导。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不是产权的“明晰”或“虚置”,而是经营责任的“明晰”或“虚置”。国有企业即使私有化,也不一定解决“预算软化”问题。私有化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生产社会化必然造成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由此容易产生责任虚置问题。解决的有效办法是进一步完善经营责任制。所谓经营权方面的改革已走到尽头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我国目前存在的“重产权、轻管理”的倾向,若不纠正,很可能重犯“文革”中生产关系决定论”的错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丽娟 王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文贵 余明桂
本文分析产权保护对民营企业国有化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在产权保护更差的地区,民营企业更可能实施国有化。将产权保护分解为产权制度和契约制度,并区分主动国有化企业和被动国有化企业后,检验发现,民营企业主动国有化受到了产权制度和契约制度的显著影响,而被动国有化只受到产权制度的显著影响。上述发现分别揭示出民营企业主动国有化的"寻求产权保护"动机,以及被动国有化的"政府控制需求"动机。本文的结论不仅从产权保护视角为民营企业国有化的动机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从国有化的视角表明,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绩效,在本质上仍依赖于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并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关键词:
国有化 产权保护 政府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